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857章 奇爸怪妈(53)三合一

第857章 奇爸怪妈(53)三合一

2025-04-03 17:30:45

天一天一天热了,宋跃进导演带着《山河情》剧组正式进入了京郊的一处新兵训练营。

至于跟军区是怎么协商的,有宋导出面,林雨桐压根就没管过。

只是抽空的时候还是会过去,跟大家一起军训两天。

这些演员的训练,其实说不上艰苦。

更多的是在听一些党史的课程,看一些老的纪录片包括照片,以作为参考。

而林雨桐过来跟着训练的时候,也没留手,各项军事素质看起来一点都不比作训的教官差。

这叫这些演员心里也就更平衡一些了。

原来人家不光是这么要叫大家的,也是这么要求她自己的。

林雨桐的事情多,不光是要上学,也有公司的一摊子事呢。

每周能抽出两天过来跟大家一起训练,已经算是不错了。

里面也有一些年龄大的演员,并没有要求非得跟小年轻一样,但每天跟着他们的体力,也会做点适当的运动。

对于这些人来说,有人强制性的安排大家活动,反而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年纪大了,有点发福了,身体素质也降下来了,在这里呆上一年,别的不说,至少身体是能练的杠杠的。

就连陈导每天至少都得练习两小时。

这次林雨桐送了慰问品给大家加餐,临走的时候宋导低声道:别看强度不大,有些人还未必真的就能坚持下来。

坚持不下来就退回去吧。

林雨桐也不强求,这是底线。

紧跟着没几天,还真有受不住的。

有的是说身体不好,心肺功能什么的跟不上。

有的是说家里有了突发状况,比如父母住院之类的,得回去照看。

还有的说是受训时候拉了筋,虽然医生没检查出来,但人家一走路腿就疼能怎么办?陈导打电话跟林雨桐说了,林雨桐二话不说就安排关佳佳跟他们的公司联系,利索的放了人。

当同时也叫关佳佳建了一个人员名单,上了这个名单的,以后海纳绝不跟这些人合作。

关佳佳赶紧应下来了。

她都有点替这些人可惜,她跟着去了几次训练基地,其实说真的,每天说是运动半天,但是都是在早上不热的那两小时,八点到十点和晚上的七点到九点的。

白天上上课,在一起搞的活动,然后午休,自由活动。

说起来并没有那么艰难。

更何况跑步和高强度训练都占了不大的量。

说到底是为了拍戏而不是打仗。

要是连这个都坚持不了,那真没什么要说的了。

林雨桐轻松的把人放了,可心里未尝不生气,回家就跟四爷抱怨,我跟你说,要是放在战时,非当成逃兵枪毙了不可。

四爷就笑:这不是不是战时嘛,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你还是应该相信,人骨子里的血性还在。

晚上没事,两人下楼去夜市转悠,林雨桐拉着四爷吃了一碟子玫瑰凉糕,这才往家走。

别看是晚上了,温度还真是一点都没降下来,整个城市充斥的都是热浪。

到小区门口正好看到抱着凉席的文娟和葛函。

你们这是?林雨桐一问之后才恍然大悟,不让用空调了?晚上十点拉闸了,宿舍里能闷死个人。

文娟抹了一把汗,装肚子疼才叫宿管阿姨给开的门,我们投奔苗苗去。

但是抱着凉席说肚子疼,宿管阿姨估计是黑灯瞎火的没看清楚。

第二天去学校才知道大家是怎么过的,抱着凉席去楼顶上,可惜跟睡热炕也没啥区别。

不少人就在上面站着吹了一晚上的风。

刘山找林雨桐看策划案,热的什么也干不成了。

我们宿舍今儿就出去,在外面的宾馆包一间房,床不够就打地铺凑活着吧。

也比热死强。

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站多路,有一片集中着这种小旅馆。

有些是一栋商业楼上上下下分割出N多个个体经营的宾馆,都是在周末的时候提供给学生情侣的。

生意本身就火爆的很。

这会子因为天热,这种房间就更抢手了,价格也不低,二三百块还是打折之后的。

这对学生来说负担就有点重了。

倒是四五个人一个房间的话,价格还是大部人能够接受的。

林雨桐没有直接接刘山的策划案,咱们还是按照程序走。

周末的时候,你们带着策划案去公司。

有专门的人负责这类事情。

你们最好也请一名律师,合同的叫律师看看,没有问题的话,咱们先签了。

之后策划案才能给我们看,要不然可以失去的事你们的利益。

这个提醒很善意。

刘山应了下来。

没出校门的大学生,对有些事情还懵懂的很,根本就不知道商业中到底有多少是害人的陷阱。

还要请律师?放学后听了刘山转述的话,阮玲马上就皱眉,这请律师得要钱的吧。

咨询费还有律师的差旅费一起得一千大几吧。

这还得最进本的费用吧。

这在她看来,都不够一顿饭菜,对咱们来说,小两千可算是大半学期的生活费了。

谁能拿出这个钱来?还是大家一起出钱?现在马上到了学期末了,生活费大家都花的差不多了。

我这里只剩几百块。

除了车票刚够吃饭的钱。

暑假不回家,那也得放假以后跟家里要钱吧。

我都这样了,大家应该是差不多的。

要不一人交上五十块钱凑凑?这还没赚钱呢,就得先贴钱,估计大家心里都不怎么愿意。

不要律师不行吗?海纳那么大的公司,林雨桐又是咱们的同学,她还能坑咱们?话不是这么说的!李群看肖遥,我倒觉得林雨桐这么做才是对的。

有这一道手续,将来避免纷争。

这有些钱能省,有些钱不能省。

那咱们花钱请来的小律师,能跟大公司供养的那种大律师比吗?阮玲越发的叹气,真要是坑咱们,合同上的陷阱小律师只怕也未必看的出来。

肖遥觉得阮玲脑子有坑,咱们这点子还是人家给出的,有了这么好的点子,林雨桐直接给海纳的人员运作不就完了。

告诉咱们,不过是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提携大家一程罢了。

人家坑咱们?咱们有什么可被人坑的!连唯一亮点的创意都是人家的。

防来防去不觉得可笑?刘山看来看去,大概也明白了,不就是想占便宜却不肯下本钱吗?现在是连五十都舍不得出了?钱的事还是我想办法。

大不了跟家里要,都别管了,这事我来办。

律师也很年轻,是去年才从传媒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学姐。

四个人带着这个小律师,在周六的上午九点准时出现在海纳办公楼的楼下。

看着这个高高耸立的大楼,阮玲的声音都轻了,这全都是海纳的?多少层?这个还真不知道。

李群是查过一些资料的,这全都是海纳的,整栋楼都是海纳的办公区域。

另外据说还有宿舍楼。

以前咱们那个音乐系的学长胡峰,据说就在宿舍楼里住了两年。

不过人家现在火了,买房买车还结婚了。

据说在海纳也算的上是个人物了。

语气有些羡慕。

刘山点点头,看着脚步匆匆往大楼里去的人,没来由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子豪气,进去吧,咱们的起点比有些人可高多了。

阮玲眼睛闪了一下,以前只在新闻上看,媒体都猜测林雨桐到底应该有多少钱。

现在真的站在这里了,才真的知道什么是身家。

只这楼的价格就是个天文数字,更别说其他了。

进了大楼,因为没有工牌,就被楼里的保安给拦下了,然后带到前台。

前台询问了之后,又打电话去确认,得到回复之后才放行,前面坐电梯,十八楼,出了电梯去前台询问,有人接待。

四个人连声应了,在大厅里不敢打量的太直接,就跟着去排队了。

好些队伍,都是等电梯的,所以不难料到这一排电梯的数量。

那个电梯没人。

阮玲朝中间指了一下。

几个人转脸看过去,电梯门口有两道红色的隔离线,而这么多人没一个人朝那边走的,刘山正要说话。

就见排队的好些人都朝后看,他们也顺着这些人的视线看过去,抬眼就看见林雨桐走了进来。

白色斜纹短款衬衫,高腰的白色阔腿喇叭裤,尖头的白色高跟鞋,手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看什么。

后面跟着两个黑衣的保镖,在众人的问好声中头也不抬的只淡定点头,然后朝中间那部电梯去。

电梯门早开了,保安在一边按着按钮没松开。

林雨桐带着保安进去,电梯门这才缓缓的关上。

好半天这四个才回神,这跟在学校的林雨桐可完全不一样。

论起来,还是穿着牛仔裤白衬衫的林雨桐更可亲一些。

你们幸运多了,跟这位是同学,关系搞好了,往后的路好走的多。

被请来的小律师韩雪酸溜溜的说了这么一句。

阮玲看了韩雪一眼,学姐可别偏心才好。

韩雪面色一变,这是什么意思?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年这点城府还是有的,因此她只深深的看了一眼阮玲,我是有职业操守的。

肖遥和刘山对视一眼,脸上都带上了几分怒色,阮玲这是想干嘛!刘群和稀泥,行了!行了!轮到咱们了,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

周围都是海纳的人,叫人听去一句半句的,再传到林雨桐耳朵里,这事不得黄了。

林雨桐没有去见四个人,关佳佳来汇报的时候,她也只是叫对方多照看一些,按照流程走。

另外把手机里的那段录音交给关佳佳,保存好!关佳佳将录音听了一遍,就又发给法务部,制定合同的时候,海纳更应该占据主动。

在商言商,这不是靠人情的事。

所以韩雪在看了合同以后,特别问了这四个人一句,《农乐》是不是由林雨桐和刘山共同策划的?这一点四个人都点头,是!是林雨桐的点子,刘山完成的。

韩雪挑眉,然后将合同一推,那就没问题了。

可以签约。

等合同拿上来的时候林雨桐才看了一遍,她诧异的看向关佳佳,这是你的意思?一码是一码,人心都贪婪。

关佳佳没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位女同学可不是省油的灯,在谈判的时候要求可不低,一会儿说要提供资金设备,一会儿又要咱们提供办公场所,最后又提出要咱们给配备必要的车辆,毕竟要下乡嘛。

可这些都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干嘛呢?只出人,然后等着分钱?哪里有那么美的事?林雨桐点头示意关佳佳,表示自己知道了。

别看只这几个字眼的问题,所代表的意思估计几个人都没琢磨明白。

《农乐》这个节目跟海纳是属于合作的关系。

但是它本身却不属于海纳。

它的所有权是归林雨桐和刘山个人所有。

林雨桐和海纳是两回事!这是这四个人没有预料到的。

但阮玲到底是对韩雪这个小律师不怎么信任,晚上叫上其他三个人买了点水果拜访了了一位本校法学院的教授,将合同给他看了。

老教授没急着看,先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听了一遍,这才看了合同,细细的琢磨了两遍,没有问题。

这个节目属于林雨桐和刘山。

属于林雨桐和刘山?阮玲当即就皱眉,这是我们班集体智慧的结晶。

刘山就有些恼了,第一个策划是大家共同策划的,但第二个策划因为时间赶,哪里有时间共同策划,他倒是召集了两次,但天热,事情拖的时间有点长,大家慢慢的就是去了最开始的热情。

他在酒店熬了两个夜晚独立完成的。

要说唯一参与过的,就是跟他一起住的肖遥,提过几个建议,但也仅仅是建议而已。

老教授好似对这种事见怪不怪,这个你们私下去论,但林雨桐的主导权你们说什么都不能去掉吧。

阮玲抿着嘴没说话。

李群却点头,没错,她也是我们班的一份子,跟我们做这个《农乐》是她个人的行为。

那我们算什么?阮玲问一边的刘山,忙来忙去,我们什么也不是?咱们班所有参与的人员,都属于主创团队的一份子,怎么会什么也不是呢?肖遥翻了一个白眼,我觉得合适。

就这么着吧。

这个主创团队以刘山为首,还是磕磕绊绊的组建起来了。

林雨桐不去上课的时候,苗苗就打电话过来,……跟着这些人掺和什么?都吵成狗了!这还诶赚钱呢,先就打起来了,我看向成事也难。

利益当前,这是必经之路。

林雨桐只是从刘山那里知道进程,其他的一概不管。

这天正要下班,关佳佳进来,老板,香江影业的唐总刚才叫秘书打来电话,想请您吃顿便饭。

没有直接大电话过来,而是通过秘书邀请,这就是摆明了说有公事要谈。

四爷正好今晚也有应酬,林雨桐直接叫关佳佳回复,晚上一定会按时赴约。

唐飞仁要谈的还是合作的事宜,是他们有个片子邀请林雨桐注资,……我还是更希望跟海纳合作。

跟彩凤比起来,我更相信林小姐的能力。

林雨桐不是很想投资,投资的回报率还没有自己折腾来的高。

但却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回绝人家,说来也巧,我这边也正在筹拍另一部戏,上次你还说要推荐导演,我还真就当真了。

真有好的导演,不妨推荐一二。

宫斗题材的,谁拍不是拍。

唐飞仁一沉吟,也好。

导演有决定演员的权力,自己这边的演员倒是可以推一两个过来。

谈的还算是不错。

临走的时候,唐飞仁又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听说彩凤最近再筹拍一个真人秀节目,我推荐了明星过去,人家说全是普通人。

看来董小姐也再致力于创新。

林雨桐心里咯噔一下,对唐飞仁笑笑,是啊!董小姐干劲挺大。

回去之后林雨桐直接打电话给刘山,……抓紧时间,节目的策划案可能已经泄露了。

彩凤在做一挡类似的节目。

刘山拿着手机的手都开始抖了,节目准备了一半,钱也花出去了,要是节目中途夭折了,这得损失多少?他不敢声张,怎么办?报警吗?加快速度。

林雨桐心说,报警有什么用?跟风的事情都常见,更何况是这种压根没办法说清的事。

人家稍微一改动就是一挡新节目,明天我过去吧。

第一期的拍摄就放在这个周末,地方我来定。

先不要声张,周五晚上再召集大家一起说吧。

这边挂了电话,马上又联系韩新,查这四个人。

挨个查一遍。

这些新手,做事向来难周全的。

安排妥当了,林雨桐本来想打电话给董双双,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真没必要!做这一行就是这样的。

第二天见刘山的时候,这家伙的眼底都是青的,到底是谁泄露的?林雨桐没回答这个问题,先撇开这些不谈。

还是那句话,只要节目过硬,总会有人买账的。

你也不要又压力,董双双那个人我了解。

这种节目没有做过,没有成功的例子,她不管真按照咱们的策划来。

彩凤赔不起,她会找个更加稳妥的保准能赚的路子走。

这跟咱们就有了区别了。

我的原则是认真!做什么就是做什么。

别觉得拍节目就是做个花样子,该干活的时候就得干活。

对于农活,该给的费用怎么还得你来协商。

咱们这都是二把刀,干活少不了损坏了人家的庄稼,要把这一部分损耗给算计在里面。

两人凑在一起又说了半天。

准备的低调的准备起来了。

周五下午放学,留下来开会,刘山才把泄露的事跟大家说了。

谁干的?教室里嗡一下就喧哗了起来,太卑鄙了!林雨桐的电话响了一下,是韩新发来的短信:阮玲账户里多了十万块。

阮玲这会子都吓了一跳,她眼神闪了闪,抬头朝林雨桐看过去,刚好跟林雨桐的眼神碰在了一起。

林雨桐看着她,话确实对全班人说的,这个消息,有人获利十万。

她就坐在这个教室里,坐在大家中间。

我就不点名了,只是希望,她不要在出现在这个团队里。

阮玲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坐在座位上半晌都没说话。

不少人看过去,十万块钱对林雨桐不算什么,但对于再座的这么多人,这可实在是不算是小数目了。

够回老家买房子交个首付了。

有人这么说了一句。

没错,在有些省会城市,十万块钱真够买的小户型交首付了。

对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不依赖父母,这钱真不是那么容易攒出来的。

林雨桐没有纠缠在这个问题上,而是做了第一次拍摄的安排。

有些同学一听说还没拍摄就先露底了,都有些不看好,再加上要考试了,还跟以前愿意参与的同学,不足十个人。

这还得包括了林雨桐、刘山、肖遥、李群、甚至于阮玲。

另外还有五个人,其中三个是给林雨桐撑腰的苗苗、文娟和葛函,再有两个人都是男生,一个叫吴明,一个叫周舟。

那这基本就没什么可以挑选的了。

林雨桐刚才的视线已经很说明问题,几个人围在一起之后,谁也没叫阮玲过来。

实际上能用的人也就九个。

四个女生还是同一个宿舍的,剩下的都是男同学。

这叫人就很尴尬了。

林雨桐倒是不以为然,没关系,咱们先拍一集试试水,若是可以,以后还是先邀请咱们班的同学。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周六早上凌晨四点,两辆面包车在校门口,一辆是拍摄组,一辆车上是这次要上节目的九个人。

上了车林雨桐往角落一坐,就开始打盹了补觉了。

其他人多少还有点兴奋。

出了京市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一处山脚下的村庄。

这家农户是叫关佳佳提前联系好的,家里只有四十多岁的一对夫妻刘叔刘婶。

两人有一个儿子,儿子在外打工,很少在家。

两口子种着六亩地,四亩菜地,四亩玉米。

玉米是那种水果玉米,正是上市的时候。

到这家的时候,刘叔已经开着自家的三轮车买菜去了,只有刘婶在家已经准备下地了。

面包车停下来,这边就已经准备开始拍摄了。

第一期,林雨桐直接推了葛函出来充当这个解说员连带主持人。

我根本就没做过……葛函连连摆手,我不行的。

多好的机会!苗苗推她,上吧。

葛函深吸一口气,理了理头发,也不化妆,就是素颜上节目,大家好,我是葛函,欢迎大家收看《农乐》。

我们是国家传媒大学大三的学生,我身后的这几位都是我的同学。

我们现在位于京郊的刘家村,不远处那个不起眼的农家院,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林雨桐笑了,虽然生涩,还有点刻板,但至少不打磕巴没有腹稿的情况下张嘴就来,这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刘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也都是大家问一句,她说一句。

这么早下地,不吃早饭吗?林雨桐引导着问道。

天太热了,早上起早点,中午就下地了。

刘婶带着大家下地,这摘菜早上摘要好一点……葛函一时之间没接上话,不知道早上摘菜为什么会好一点。

林雨桐直接接过话头:中午阳光照射,菜看起来都蔫了。

早上的菜看起来最新鲜,而且早上摘菜,对植株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损失的水分最少……几个人这会子忘了拍摄,摘黄瓜的摘黄瓜,摘西红柿的摘西红柿。

刘婶拿喷壶给摘出来的菜上喷上水,林雨桐干脆起身拿了镰刀,去地头割了青草回来,将筐子周围都铺上草,才把摘出来的菜都重新整齐的摆到这个铺着草的筐子里,最后再洒水,摆满以后,又给菜上盖了厚厚的一层青草。

刘山在后面喊了一句,我明白了。

太阳晒不透,菜的水分不流失,卖的时候品相才好看。

就是这样的。

吴明和周舟两个人又背着筐子去玉米地里摘嫩玉米,出来的时候脸上胳膊腿上都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印子。

李群不认识垄沟上种的红薯,还专门跟肖遥有商有量的研究了半天,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

倒是苗苗可能是在她妈妈那边见过接触过,坐在地头把小青菜油麦菜这些都小心的整理好,然后估摸着重量绑成一捆一捆的。

文娟是下地下惯了的,择菜还顺手拔了地里的野草,又把野草里的野菜单独拎出来,回去还能整一盘菜。

不管干的怎么不好,刘婶都只笑:挺好的。

比我一个人快多了。

这活我一般要干一天才完。

然后就是把菜往回运,用那种被叫做‘地溜子’的小三轮车,一车一车的把菜运回去,不能撞了,不能压坏了,轻轻的摆着,到家后赶紧放到地窖里去,地窖的温度低一些,保证菜新鲜。

一干就是一大早上,连早饭都没吃。

忙活完就十一点多了,这才开始做饭。

几个人都没闲着,洗菜的择菜的,林雨桐主厨,刘婶烧火。

后锅闷着米饭,前锅炒菜。

就是地里有的菜,一个蒜泥油麦菜,一个豆角焖茄子,一个醋溜葫芦,一个辣椒炒苦瓜,还有一个是用文娟弄回来的野菜做的拌杂菜。

最后一个黄瓜片汤。

都是大盆装的菜,带上刘婶还有摄制组的人,十好几个的饭都够。

林雨桐又提前留出刘叔的一份,剩下的风卷残云,一会子就消灭了。

大夏天在厨房做饭,真是用汗水换出来的。

刘婶夸了又夸,现在会做饭的小姑娘都不多了。

收拾完碗筷已经两点多了,都回厢房午觉。

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吊扇呼呼的吹着。

山脚下是比城里凉快一些,至少吹着风扇这会子的日子倒是不难熬。

下去四点起来,刘婶切了西瓜大家吃了。

刘叔已经回来了,还在睡着,刘婶解释,得在早上四点赶到城里的菜市场,晚上两点就得出门。

所以白天得补觉。

几个人就不喧哗了,悄悄的吃了,然后跟刘婶下地,从地头的井里抽水浇灌菜地。

这菜长的好不好,全看水能不能跟上。

天气热的时候,灌溉更得勤快。

像是黄瓜这样的作物,只要水充足,一晚上都能长出一节来。

私下里林雨桐跟刘山商量了,第二天买菜的事,不用刘叔去,他们自己去就行。

但是提前把菜钱跟人家结算了,这是不能放在节目里的。

展现在节目里的就是这些学生娃去菜市场卖菜。

好像刚合上已经,凌晨一点就得起床了。

人多大家步调很难一致,就比刘叔早起了一个小时。

然后把菜从地窖里搬出来放在大三轮的后面,刘山开车,其他人跟菜筐子急着坐在后车厢里,往城里敢去。

刘山开着稳,开的也不快,到市场的时候已经是四点半了。

到处都是批发的小商贩,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的声音。

林雨桐把主角的位置让出来,几个男生有模有样的跟人家谈价格,可能是摄像机吓坏了人,不少人不好意思过来买菜。

这生意就做不成了。

一直到六七点的时候,菜才卖出去两筐。

批发不成又该零售,蹲在地上半天,直到十一点的时候才算是卖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菜不多了,瞧着被人挑来拣去的也都是不新鲜了。

其他商贩都是把菜分成堆,这个一块,那个一块五一堆,然后等着人来买。

他们这边也一样,各色菜都剩下三五斤、两三斤不等,也都是一两块钱一堆,可就是又守了两小时还没卖完。

边上的老大娘有一堆西红柿一堆黄瓜,一共要两块钱,没人买就顶着太阳耗着。

葛函的眼泪都下来了,以前也常见这种情况,路过了就过去了,不会多看一眼,这这会子轮到自己做一样的事,就知道其中的艰辛了。

她直接递了两块钱过去,我买了。

自家的还没卖完呢,她倒是买了别人的回来。

可谁都没有多话,林雨桐看时间差不多了,收摊吧,剩下的买不了咱们回家自己吃了吧。

够大家一顿饭的菜。

可这菜真的一点都不新鲜了。

这会子也没人嫌弃了。

又开着车顶着日头敢回去,晚饭就吃剩下的菜。

刘山抱着碗对着摄像头: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是宋代诗人宋俞的诗。

此时此刻,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这首诗。

养蚕人穿不起罗绮,种菜人舍不得吃好菜,有果园的吃的果子永远都不是最好的。

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政策上也给予了倾斜,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依旧显著,农业、农村、农民,以后需要关注。

林雨桐朝摄像组点头,这次的拍摄就算是完成了。

吃完饭刘婶说什么也不让他们收拾碗筷,晚上八点,坐上面包车,往回赶。

到学校的时候都已经晚上十点了,四爷就在小区门口等着。

林雨桐跟同学告辞就直接跟着四爷回家,洗了澡出来四爷才皱眉,晒黑了,脸上蜕皮了。

这是白天坐在三轮车上给晒出来的。

林雨桐擦了修复霜,就给摄制组打电话,叫海纳那边加班加点,赶紧把节目剪辑出来。

紧赶慢赶,等这边开始在网络上播放的时候,彩凤跟一家叫豆蔻的视频网站合作,几乎是同时段投放了他们的节目《周末农家乐》。

林雨桐跟刘山一起看了彩凤的节目,开头开了不到十分钟,两人对视一眼,就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节目跟《农乐》完全不是一码事。

第一期他们选择了一家农家乐。

住的是有民俗特色的宾馆房间,可以自己到田地里采摘,自己在池塘里钓鱼。

整个就是一种轻松的旅游类节目。

这其实是把刘山之前的那个淘宝策划案和林雨桐给了农乐的策划案结合在一起了。

因为有一定程度的宣传作用,所有她根本就不会赔本。

这一点倒是叫林雨桐给猜着了。

现在要看的是,观众到底买谁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