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992章 悠悠岁月(9)三合一

第992章 悠悠岁月(9)三合一

2025-04-03 17:30:49

农历的九月末,天就真的冷起来了。

有老人孩子的,都开始烧起了火炕。

小老太的屋子算是最暖和的屋子。

炉子是四爷弄的,炕的烟道,又被四爷重新整修了一次。

小老太跟人家夸四爷,……这炕点一把柴就满炕热……其实不用烧炕,就炉子点着,着炕头都是热的……孩子非不让,你说着多浪费……听着的人心里不得劲,但还得接着小老太的话往下夸。

为什么?谁叫咱们贪图这个温度呢。

农闲的时候嘛,都清闲的很。

有些老太太为了省下自家的柴火,白天就带着活计出来了,跟小老太作伴,坐在炕上一块儿做做针线活。

就是那小年轻媳妇,今儿把睡着的孩子一放,明儿说借着你家的热炕头发点酵面。

林雨桐还怕小老太一人在家闷的慌了,谁知道人家那头热闹的都差点想不起她是谁来。

去了问一声说:奶,给你烧炕……小老太就赶人:忙你的去……帮着她烧炕的人多着呢。

隔三差五的还有老姐妹住在这边陪她唠嗑的呢。

林雨桐放心了,这段时间还真是挺忙的,忙着啥呢?那两头作为实验的猪该出栏了。

吃饲料的猪,一百来天就能出栏了。

三四个月的时间而已,毛猪差不多的体重都在一百百十斤到两百斤这个量上。

畜牧站的这些人,就看着两姑娘抽空忙活,然后那猪就跟吹气球似的,大了起来。

刚开始也没人在意,可慢慢的都开始重视起来了,这两头猪在最后的这两月里,差不多都成了宝贝。

几个站长都开始写起了成长记录。

猪身子多长,多高,多重。

一周的时间里长了多少,这期间都是怎么喂养的,一天喂几次,每次大致能吃多少。

不管谁来记录,记录的有多详细,都绕不过一个人——林雨桐!等猪上称之后,过了二百斤了,这些人看着林雨桐的眼神就跟看见金元宝似的。

这猪伺料这个概念这个时候他们心里还是没有的。

但三个月能把猪养成这样,这就是一双金手啊!在一百二三十斤的时候,乔站长就按捺不住,猪长这么大可以了。

林雨桐跟他说,真不着急,再长一个月,六七十斤肉呢。

这不是平均一天长两斤吗?两头猪就是四斤。

一家儿要是一天有四斤肉,这过的得是什么日子?给个省长都不换。

如此又忍了一个月,结果叫人喜出望外,两头猪一头两百零三斤,一头是两百零八斤。

这还得了?!电话一个一个的打出去,打给局里,打给公社主任。

这位主任可比乔站长能稳的住。

四爷和林雨桐叫钱翠翠带着上门的时候,笑的特别和蔼,想着你们回来,你们倒是沉得住气,等到现在。

说笑着就把人往里面让。

明主任,没拿的出手的东西,可不好登门。

四爷笑着跟人家握手。

林雨桐只站在后面抿嘴笑。

钱翠翠的舅舅叫明光,早些年上过战场,受伤退伍之后,才在地方上当起了干部。

那个年代军转正是很普遍的现象,不算是什么个例。

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带着军队的作风。

说话办事往往是说什么是什么,半点含糊都没有。

像是林雨桐这次的事,要是从一开始告诉他,说三个月我能给猪养到两百斤,信不信他直接一脚给踹出来。

还得骂一声瘪犊子,敢到这里来信口开河。

而如今不一样了,真家伙在那放着呢。

那猪真不是吹起来的。

具体是怎么样的,这里面有没有弄虚作假,他自己的外甥女是亲自参与了的,了解的应该是最清楚。

明光对这两口子要上门的事,心里是有谱的。

能接着临时工的事,刚好安排进去。

平时对自家的外甥女,又周到的很。

照顾生活就不说了,这里面牵扯到工作的事呢。

就这唯二的参与人员,跟翠翠换个正式工,那是绰绰有余的。

自家的老婆带着外甥女招待那个长了金手的姑娘,他带着这个年轻人就进了里间。

这小两口子的事他听自家外甥女说了,也旁敲侧击的找人打听过。

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他给的词是藏龙卧虎。

没错,农村就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给年轻人递了烟过去,四爷接了没抽,反倒拿起火柴给对方点了烟。

一个烟圈慢慢的吐出去,明光吸了吸鼻子,满囤是吧?怎么想的,说说?四爷的想法肯定不是那么简单谁都能看明白的。

只能说看第一步四爷想怎么样而已。

第二天,第一步的成效就看出来了。

先是公社,再是县上,最后是地区,一拨一拨的人往小小的畜牧站跑。

局里几乎是火线的速度,就给林雨桐和钱翠翠转成正式工了。

怕的是什么?怕要人啊!地区直接给要过去怎么办?谁都知道这姑娘如今就是个下金蛋的母鸡,当然了,这话绝对没有骂人的意思。

别看只两天时间,闹出的动静不小。

县上说要办企业,公社说有自己的考虑,要自己办。

等地区那边来人了,人家那边也说要自己办。

这个时候不要提什么私营企业,那根本就站不住脚。

这事到底会怎么结局,用四爷的话说,等过了年,自然就吵出结果了。

迄今为止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林雨桐成了正式工了,不光成了正式工,还小小的升了官。

因为畜牧站成立了一个小办公室,叫技术科。

林雨桐任科长,下面就两人,一个是钱翠翠,一个是刘壮。

一个小股级单位的科长,算啥官?正式工每月有三十八快钱的工资,还有三十斤粮票,因为科长的关系,福利上比别人稍微能多拿点,其他的真没有了。

而四爷呢?四爷被公社新成立的企业办给招收进去了,做了临时工办事员。

每月有五块钱的工资,外带四十斤口粮。

林雨桐不知道是不是四爷跟那个什么明主任商量的,但这办法是不错。

有四爷这根线牵着,不管是地区还是县上,都不可能抛开平安公社单独去运作这个事情。

实在不行,这个办厂子的地点,必须选在平安镇。

金家一下子就出了两个干公的,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

这代表的意思,就是能拉扒家里人。

比如畜牧站如今有上面的给的专项资金了,这猪圈羊圈鸡舍都得建起来,为的是好做实验的嘛。

然后乔站长很会做人,直接就告诉林雨桐,说:你人头熟,看看找什么人合适……那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这整修也是大活,要是干的好了,大家能过个肥年。

况且这是在家门口干活呢。

省心又放心。

这话当然交给金老二了。

至于他找谁,怎么干,那是他的事。

家里的老三老五都带出去了,一个小工一天也有五毛钱的工钱呢。

英子是个吃的了苦的,带着何小婉都去了,两人就做小工,其实做的一点也不比 男人差。

剩下的都是一个队上的人,有钱赚了,对林雨桐也就更和善了,都觉得这是给整个大队给整个二组办了事实了。

一家有上几块钱,这日子就好熬上不少呢。

畜牧站要给牲畜买一些陈粮搭配在饲料里,这也算是原材料了。

以前是不好买,现在好买多了。

有上面给的批条,县上的粮站、各个公社的粮站,都大开绿灯。

林雨桐手底下过的粮食正经事不少。

有些事发霉了,但有些其实比各家吃的都好些。

先是紧着畜牧站自己人,……价钱低,自己吃送人都行,要是要,赶紧的抓紧了时间……从乔站长到老于头,各家都买了不少,谁家还没几门穷亲戚呢。

再下来是给四爷开后门,叫公社的那些谁想要也趁早,如此又分了一批。

给金家的林雨桐已经预备下了,又是蔡婆子跟小姨那边的,给小老太预备的一水的白米细面,以后不吃杂粮了。

这里面还有何小婉娘家的,也都预备了两口袋。

这数量加起来可是不少了。

按说该是够了吧,结果金大婶这人吧,也太实诚了。

一听这信儿,直接就去了她娘家。

好家伙,她自己就兄弟姐妹十个!最小的那个跟金老二同岁,也都成亲了。

这亲戚的亲戚一家带一家的,这得多少是个够啊。

一瞧这个口子不能开,林雨桐赶紧说就五口袋的量,多了真没了,咱家的亲戚您老看着分,我是再弄不来了。

就这金大婶也满意,去了娘家说话的声气都高了,这可算是给娘家办了大事了。

其实叫林雨桐说,金家想办法把这粮食吃下,给人还债算了。

四爷给拦了,债是债的事,到时候再说……不能这么糊里糊涂的给还了。

再说了,这要不叫大家都沾点好处,估计是不行,早就闹开了。

这边照顾了娘家,那边李仙儿不乐意了。

凭啥啊?凭啥家家都有好处,就我娘家没有?这事找不到林雨桐身上。

先是林雨桐跟英子人家是一个娘家,再是何小婉那边人家金怪趁着晚上给送去了,连金家这边都没惊动,主要是怕补贴那边补贴的太过了,他自家的老娘心里不舒服。

何小婉还多留了个心眼,明面上自己用自己干小工挣的钱给娘家买了二十斤麦子送去了。

如今又是金大婶的娘家,算了一圈,可不就只她李家没沾到便宜吗?粮食当然不是白送的,都得自家拿钱买。

只不是平时是有钱也买不到,更何况是这么便宜的。

要说谁沾光,也顶多算是给人家行了个方便而已。

李仙儿闹起来,再这边串门子的桃花娘就觉得很没道理,……你这孩子……要是想要……你掏钱也行,叫人给你爹捎个信儿也行……拿钱买桐还能不叫人卖了对不对……明知道都抢呢,干啥不吱声?没啥?金大婶铁青着脸,能为啥?还不是想着自家买了就合该给李家送去。

李仙儿不管那一套啊,谁说也不听,高一声低一声的哭,不管骂公婆,也不敢骂别人,只骂金满城,……金满城……你个窝囊废……金满城你算什么男人……金满城你要是早死了我还过好日子呢……晚上躺在炕上,被这一声声叫骂声吵的愣是睡不着。

外面的风吹的邪乎的很,四爷将被子裹了又裹,你把耳朵塞上?才不?以后想听这么原生态的骂街声,那都听不着了。

金大婶气的根本就躺不下,坐在炕头胸口是起起伏伏的。

金老五干了一天活,累的呼噜声震天响。

金老头躺在炕上,睁着眼睛看着房顶,你说老大怎么就这么一副脾气……还不是随你!窝窝囊囊的玩意,看着媳妇难为亲妈,一个屁都不放。

金老头翻了个身,她媳妇这段时间心里不舒服?为啥心里不舒服?还不是兄弟几个,都挣钱了。

就是老五一天也拿回来七八毛钱吗?就老大,整天在饲养场待着,可一天到头,活钱一分也赚不回来。

她还说,老二老三的媳妇都能给人家做小工去,她怎么就不能去?去吧,一天下来五六毛总是有的。

有自家的男人在,搭把手也不会累着的是吧。

真是好心!人家老大家的怎么说的?没顶撞她这当婆婆的,回头就说老二家的英子,……咱是没钱,但咱身上的肉甜。

舒坦着呢,肉可不就是甜的!这是笑话人家只会吃苦呢。

再加上这回的事,找个由头在这里找事呢。

金大婶叹了一声,跟老金头低声道:实在不行,就分家吧。

分不了,我爹不同意。

金老头也跟着叹了一声。

要是上面没有那一层长辈,他早给分了。

分了以后他们老两口过的可要比如今省心多了呢。

再说了,分家分到哪儿?金老二也跟英子说分家的事。

这事不是没想过,现实问题很多。

最主要的还是房子。

别觉得在农村,找个地方盖个房子就行。

那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像是金家兄弟这个年纪的人,算是赶上建国后一个人口高峰期了,一个生产队的,一家兄弟好几个的多的是,这要是都分户了,宅基地怎么办?怎么分?分哪里的地?真不是随便一指就有的。

很多时候有可能占用的都是耕地。

那这就是侵占了大家的利益。

审批一个宅基地,那得找生产队,找公社,反正是最初一段时间,把关是特别严格的。

金家弟兄五个,就得四个宅基地。

就是小院子,这加起来也是一亩地的面积。

再就是有了宅基地,还得盖房子吧。

不说别的,就只把地基弄平了,得多少人工干多少土方?这些人就算是不要钱,但是管饭是最基本的吧。

粮食哪里来?盖房没有砖瓦,只盖草房的,但这木料得有吧。

从哪弄?再怎么算,反正是没有一百多块钱,新院子连个茅草房都盖不起的。

一百多块钱对于两口子一共挣两块一天来算,得干这个活两三个月时间。

可问题是这活干的了那么久吗?英子翻了个身,我估计还真干不了了?我开始就不乐意叫你去。

金满川有些迷糊的答了一句。

英子又撞了一下他,我怕是有了……有了?四爷也摸了摸林雨桐的肚子,算着她例假的时间。

还真是可能有了。

那这孩子可真是受委屈了。

两人不知道几点睡着的,第二天起来瞧着外面飘雪了。

星期天两人不上班,睡了懒觉起来,四爷怕林雨桐摔了,自己跑到小老太那边去瞧了。

回来说那边好的很,桃花娘再那边呢。

有外人四爷也没说桐桐可能有孕的事,去街上专门买了两斤油条,给了小老太半斤,拿了半斤回来,给祖父母送了一半,剩下的都给爹妈送去了。

买这个干啥?金大婶心里高兴,嘴上却抱怨。

这个月老四给的是五块钱。

如今老四的工资也才五块,才开始工资还没拿到手呢,儿媳妇二话不说就先给了五块,把儿子赚的全都拿出来补贴家用了,你说她这婆婆能说啥?四爷哈着手,别舍不得吃,又给这个留那个留的。

我爷奶都有,你跟我爸自己吃。

老五再外面吃的不差,别惦记……金老头洗了手吃了一根就罢手了,起身去了厨房,想吃啥?晌午给你们包饺子还是包包子……白菜萝卜、萝卜白菜,想吃哪个?一球样!小老头得了儿子的孝顺挺高兴的,自认为做好饭没得到儿子的热烈响应,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

结果一进厨房,他的心掉冰窟窿里了。

明明还有两笼屉的二合面馒头的,如今空空如也。

急急忙忙的把搁着粮食的瓮一打开,彻底傻眼,里面足足又两口袋粮食呢,如今别说一粒粮食,就是两破口袋也不见了。

遭贼了!金老头一嗓子喊出来,人都出来了。

今儿下雪,没办法出工。

出了老五早早起来玩去了,其他的都睡懒觉着呢。

老三光着身子穿着裤衩跑出来,谁他妈的敢偷到咱们家?老二披着被子跑出来,进了厨房看了看,跟四爷对视一眼,两人都没说话,直接转身又回房间去了。

林雨桐坐在炕上,给四爷做棉袄棉裤呢。

她懒的下去,见四爷进来就把最暖和的地方让出来给他暖着,问了一声:怎么了?丢啥了?没问。

四爷这么说,家贼干的?林雨桐露出几分恍然来,刚要说话,就听见哐当一声,她把窗户开了一条缝隙往外看,就见自家那婆婆保持着一脚踢开老大那边房门的姿势,再然后,就是她撕心裂肺的哭嚎声。

金老三都炸了,他金满城是想干什么?这是不给家里的爹妈兄弟留活路了。

那两口子不在,他们那一辆整天被放在新房里的自行车也不在。

不用问了,两口子半夜拿了家里的粮食,给李家给送去了。

家里又沦落到一点口粮都没有的地步了。

金老头跪在他爹的炕前,爹啊,给分了吧。

再这么下去,兄弟做不成反成了仇了。

金老爷子呵呵的笑:你活该!你就是叫老大打了光棍能怎么的?如今后悔了……他特别干脆,:分!必须分!这却是金老头没想到的,他不可思议的看了他爹,您怎么就想明白了?傻货!一直想不明白的是你。

绑在一块,一个能拖累一群。

分开领过,好坏全在个人。

一个藤上五个瓜,老二不孬,老四本事,偏这两个还都孝顺。

别的就只当时扔了,只这两在,上面的长辈就受不了恓惶。

林雨桐是没想着会这么容易。

被叫到上房的时候,屋里已经坐着张狼剩和孟家的大舅了。

几个男人你一锅子水烟他一锅子水烟的,将屋里弄的乌烟瘴气的。

金大婶往里面让了让,把炕上的其他让给几个儿媳妇。

太冷了,林雨桐踢了鞋就上炕。

脚伸到褥子下面听着男人都怎么说的。

老大没回来,这家没法分啊。

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问问四爷去公社上班的事,问问林雨桐养猪的事。

问自家要是用那些料养,是不是也行。

饲料没生产出来,也不知道会是多大的成本。

但基本的道理都在,告诉他们怎么样能行,一头猪大概投入多少,产出多少,能赚多少。

气氛正好,自行车的铃铛一响,屋子里一下子就静下来了。

金满城满脸带笑的进来,特别周到的问了孟家大舅还有张狼剩,……都在呢?刚好,我老丈人叫我带回来一吊子肉两斤酒,叫仙儿下厨炒了……说着就转身出去,真的带了一条子肉进来,大概有个一斤多点不到两斤的样子。

何小婉就耻笑一声:这肉是龙肉吧。

贵死的个人咧!那么些个粮食换回来不到两斤肉,进了门还好意思炫耀。

就跟他老丈人有多看的起他似的。

金满城嘴唇动了动,还是道:这肉不一样,紧实的很!跟桐那种快速养成的猪不一样,那肉虚的很……谁跟你说的?!真是会想象啊!没什么编排自己了,就说自己养的猪肉不好。

当然了,不好肯定是不好,没有粮食养的健康。

但你要说我那猪肉虚的很,这就不对了吧。

那玩意又不是吹起来的气球,更不是泡沫一样的奶油,怎么就虚的很了?最多就是肥肉的比重大一些而已。

被人这么说,她再不说话就是没脾气了,于是就笑:这肉实在不实在的不好说,但是吧!那肉肯定不能吃,那猪肯定是病死的,肉不能吃……生肉的颜色一瞧就不对。

金大婶的脸色更难看了,金老头指了指外面,放回你屋里去,跟你媳妇自己吃吧。

快点过来,等你有话说。

李仙儿见男人回来了,就低声问了一句,你妈没骂人?金满城摇摇头,没有!不过请了大舅来,怕是真生气了。

你也是!好好的借粮食不行啊?非得这么闹腾,你看!以后没咱们的好。

我就是把心给你妈掏出来,她也不会给咱们一个好。

李仙儿把肉挂起来,他们不吃拉倒,还不稀罕给他们吃呢。

你妈现在多能耐啊,不是求着我们家把我说给你的时候了。

人家现在有当干部的儿媳妇,连带的人家那亲姐也都溜须上了,你看对老二家多好。

就何小婉那二杆子,也比我得她的心。

你当是为什么?那何小婉是不好,但你们家老三更不是个玩意,迟早都是个挨刀子的命。

有那么个半傻子的媳妇你妈就得烧高香了,就怕人家不跟她儿子过……金满城恼火的不行,你行了啊你!这会依了你,你也要了强了,我跟你说再没下一回。

李仙儿撇撇嘴不知道是‘嗯’还是‘哼’了一声,伸手摸了摸炕,早凉了。

她起身出去抱柴火烧炕炕,扫了一眼其他几个房间,都没人。

这才心里咯噔一下,该不是都在正房吧。

炕也不烧了,放下柴火就过去。

那边大舅已经说上话了,……树大分枝,这也没什么可说的。

你爸你妈说把你们给分了,那就分了。

这家里有啥你们也都知道,就是一屁股的债……一屁股的债怎么了?李仙儿人没进来,声先进来了,一屁股的债也是他们当爹妈的没本事。

给儿子娶媳妇,花多少钱那都是天经地义的。

怎么?借债骗了媳妇来,又得叫人家媳妇跟着他儿子还债,那是做梦!告诉你,想叫我们还债,门都没有!大舅气的脸通红,手都抖了。

说是分家,自己这二外甥就来找过自己了,说要是分家,当爹妈的肯定为难。

为了别叫爹妈为难的,叫自己用斧头歪着砍,有本事的多担待一点,没本事的少担待一点。

为的啥啊?不就是怕给老大一屁股的债,到时候以李家那不讲理的性子,折腾的还是老两口。

干脆就偏心来一回,这债他跟老四认了。

老三混账,本来就对不起人家何家,不能叫人家跟着受难。

自己好歹是能赚来,老四那边就更不愁了。

他还说了,大舅,就这么办吧。

老四那边不会反对,要真有问题,你往我身上推。

其实这家好分的很。

他们就是来做个见证的。

结果话没说话呢,没人说叫他们背债呢,老大家的媳妇就自己给跳出来了。

还真被老二说着了,为难的就是当爹妈的。

他气的就道:舅父舅父,这对舅舅得是啥态度,外甥媳妇不懂?行!不懂就不懂,不懂我也得倚老卖老一回。

我就问你,这偷着往娘家背粮食,是谁家的规矩?金大婶一听弟弟这话,眼泪就下来了,一边拍打着边上的被子,一边叫嚷着,这粮食休想叫他们兄弟几个分摊,老家孝敬他老丈人了,就从该分给他的那一份里扣……这话一出来,谁都没说话。

英子看了老二一眼,见这次他没说话,心里一松。

要主动背债的事,男人跟她商量过,他说了,一是为了我爸妈,二是最后为我哥做点啥。

就说起了兄弟几个为啥对老大能一再的容忍的事,还小的时候,真穷的家里没一口吃的,我哥带着我们去街上捡人家的烤红薯皮吃。

那时候我小,抢不到,主要是我哥。

抢来了,捡来的,他是舍不得吃,先给我们几个弟弟吃了,有剩下的他才吃……别的不想着,就只想着我哥那时候给我的那一口红薯皮……话说到这份上了,还说啥?李仙儿一看这一屋子人各个脸上的表情,这次不再说话,关键是不敢了。

当着证人的面,金家把账摊在了明面上。

账上有啥?都是债。

除了结婚的开销,历年欠债一共七十三块八毛六分。

给李家彩礼三百块,一辆自行车八十二块,另有一笔一百三十二块的。

还有些小欠债,这家五毛,那家三毛的,这两月陆陆续续的给还了。

如今欠债的钱数一共是五百八十七块八毛六。

接近六百块钱呢。

按照一个月四十块工资算,这六百块钱得十五个月的工资。

饶是知道欠债欠的多,可也没想到这么多。

四爷将这些账单从那本子上撕了下来,行了,这些债都是我的。

金老二拦了四爷:你一个月才五块钱,一年六十,这得你不吃不喝的还十年……十年也要还。

四爷挡住老二,行了,就这么着了。

老三气的在下面踢了四爷一脚,嘟囔了一声,你是不是傻?四爷没言语,只把账单给了林雨桐。

林雨桐没看,就顺手放衣服兜里了。

脸上半点不乐意都没有。

金大婶浑身一下子都松了,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整天背着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的债务,那种做梦都欠着人家感觉,实在是太累了。

这边算完了,那边又开始算了,各种粮食欠额加起来,有两千三百七十五斤。

要是按照生产队这么一个分粮食法,老二家真是攒上十年也还不上。

但老二看了自家媳妇一眼,还是道:都给我吧,我背……二哥!金怪叫了一声,弟兄五个,干什么你跟老四掂大头?行!老四不说了,以后是干公的,情况好点,愿意拉拔兄弟。

但你凭啥啊?你是老大啊还是老几啊?说着,斜眼就看金满城。

李仙儿掐着金满城的脊背,两口子蹲在门边,被老三挤兑了,却都不吱声,屁都没放一个。

金满川能说啥,只道:老五还小,轮不到他身上。

那还有我呢。

金老三对着张狼剩,我跟我二哥平分……我两千斤,剩下的是老三的。

金老二一锤定音,就这么给定下来了。

分到老三手里也就三百七十五斤,实在是算不得多。

一年紧巴紧巴也就省出来了。

这一分完,大舅就说起了给长辈养老的事。

金老头手摆的厉害,不用!我跟他妈这年纪,还年轻着呢。

不到五十岁,充什么老!我爹妈还都在呢。

不用他们管了。

没债务,怎么干混不到一口吃的?再加上老五大了,有他搭把手,日子还得是好日子。

张狼剩就点头,你老哥哥是有福的人了……有啥福?豆腐!这不,有福气的话还没说完呢,又嚷起来了。

为啥?这不是说了吗?分家。

但这经济上是分清楚了,除了账目也没啥可分的。

各自住各自的屋子,各家吃各家的饭。

至于房子,如今没宅基地,就都在院子里住着。

等将来有宅基地了,就都搬出去。

用老金头的话说,将来这屋子空出来,给老五结婚的时候都不用动了。

可这话一出,李仙儿不答应了,凭什么啊?出去问问去。

谁家把长子往出分的?长子不离家的道理都不懂!说出去叫人笑话……咱们出去评评理去……就是舍不得那一间砖瓦房。

金老五太知道那房子是啥成色了,一晚上没说话的他气的道:不离家就不离家,我将来也分出去,这总行了吧!何小婉轻轻的戳了林雨桐一下,低声道:她是不是傻……留下就得跟公婆住……紧挨着林雨桐的金大婶很容易就听到三儿媳妇跟四儿媳妇咬耳朵的话,她:……耳朵还不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