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天地情怀(26)

2025-04-03 17:35:49

宋氏缓缓的走出来, 而后跪在大殿上。

吴东珠的视线追着宋氏,母亲,这跟您有什么相干呢?这事是我办下的, 要打还是要罚,我认了!您这是干嘛?宋氏抬头看向吴东珠,殿下,都说是子不教父之过,而养女不教,自然是臣妇的过错了。

养女不教?吴东珠不由的声音都高了,母亲!宋氏不再看吴东珠, 圣上,娘娘, 臣妇知道,不知道多少人都在鄙夷臣妇, 各人的苦,各人知道, 我既然做了遭人不嗤的事, 那就不怕人说!但今儿, 事涉皇子妃,臣妇少不得得辩驳一二。

这些年, 一直有人说, 臣妇抛夫弃女……臣妇不辩驳。

但臣妇敢问诸位,一个妇人那便是想嫁就立马能嫁的吗?说着看向吴秋藏, 二爷,难道不是您偶见妾, 心生绮念,这才有了这段姻缘。

吴秋藏当时便手足无措起来了, 坐在那里如坐针扎。

承恩侯夫妇铁青了脸,扭脸看向吴秋藏。

宋氏嗤笑一声,当日,我也不是出了门就要嫁人的。

是去吴家打听林伯爷的情况,便被老夫人留下了,只说叫人去打听了。

而后,才在牙牙学语的皇子妃不知何故,便缠着我。

我才一要走,老夫人便求我,让我多留几日,说是一走皇子妃便要生病的。

这事可是我胡说的?!老夫人急的摆手,却吓的不知道该怎么答!宋氏就说,我是先失身,而后才嫁到吴家的。

说的这般义正言辞做什么?不过是宋氏更有心眼罢了。

她只是利用了美貌,利用了一个垂涎于她美色的男人而已。

男人有邪念,她也急于找个好去处,怕宋家害林克用的事被知道了,要了她的命。

而今她故意隐瞒了那一段,这是料定了帝后顾着林克用和自己的面子,不会拆穿她罢了。

可林雨桐管她呢!给自己找个娘回来供着吗?她‘嗤’的一笑,何必将你说的如同白莲一般呢?说的是大皇子妃的事,你借着这个台子,只管唱你的戏,这便是你对大皇子妃的情分吗?你闭嘴!吴东珠将宋氏护在身后,对着林雨桐就来了,你铁石心肠,不懂体谅……好了!宋氏一副慈母的样子看向桐桐,我不怪她,我确实是亏欠了她!说着,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又对着帝后叩首,臣妇说这些,就是想说,臣妇并非不堪之人,臣妇有臣妇的不得已。

有些选择有时候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既然我不是不堪之人,那么我所说之言,也该有几分可信之处的!便是因着宋皇后要指摘我,那我也不怕!都说宋皇后人尽可夫……可有谁知道,宋皇后还育有一子,被有心人带走了,她所做的,不过是一个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已,何错之有?这话一出,满朝窃窃私语之声。

显然,这事大家都不知道。

宋氏这才道:宋家女并非不堪之人,因而,今儿臣妇这话说出来,还请帝后斟酌。

说着,她直起腰杆,而后直视皇后,吴家女东珠实不堪婚配皇家,还请皇家恩准其和离!什么?文昭帝皱眉,看向宋氏,你说什么?叫皇家恩准什么?和离!宋氏坚定的看向圣上,请您恩准吴家女与大皇子和离。

吴东珠脸都白了,她伸手去拉宋氏,母亲……娘啊……您别吓我,我不胡闹了……您别这样……承恩侯夫妇一言不发,老太太气的呀,宋氏,东珠也不是你生的,你……我如何?自她牙牙学语开始,便是跟着我的!我把她当做是亲生的女儿,疼她爱她宠她……这份情若是假的,她怎么会如此维护我!可知女莫若母呀,她是个什么性情的人我知道!她自来娇宠,从小到大,换的婢女不下十人……待人从不宽和。

她自来跋扈,家中兄长让着她,弟弟妹妹不能违逆她……待亲从不宽厚。

她自来好妒,打小我生的那两个就不能在她面前跟我亲昵,否则必是要闹的满府里人仰马翻……从不知呵护幼小。

她自来糊涂,最认的一句话便是‘帮亲不帮理’,亲人便是杀人放火,也得护着……从不曾悲悯他人!吴家满府下人,若是不信,只管去打听,但凡有一句是冤枉了大皇子妃,我愿意以死谢罪。

大皇子看了摇摇欲坠的吴东珠一眼,接话道:人成熟有早晚,不能以小儿之时的作为而定人一生!诚然,吾妻有诸多的不妥当,恰如今日之事,错全在吾妻!可夫妻自来一体,她之过错,便是我之过错……吴东珠蓦然的抬头看大皇子,眼泪一下子便下来了。

就听大皇子道:但人有缺点,也有优点。

谁待她的好,她都能记得。

一如宋夫人你,你照管她,她便以你为母……这世上又有多少人尚无这一品行呢。

一如宋夫人你,吴东珠全心全意的在维护你,而你这个在她心里最亲的人,却在这样的场合毫不犹豫的捅了她一刀,此品此行,比吴东珠差远了。

宋夫人面色不变,却看向萧贵妃,大殿下所言不错,确实不能以她在娘家时的过错而指责现在的她……那么敢问贵妃娘娘,大皇子妃自出嫁以来,可算个合格的子妇?萧贵妃小心的打量帝后的神色,而后只笑了一下,却一言不发。

一言不发,这个态度就耐人寻味了。

吴东珠的脸涨的通红,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却又咧着嘴笑,看着大皇子,殿下当真觉得妾不是一无是处?这是何话?大皇子皱眉,人生七十,你连十七都不到,怎可定一生呢?错了,有时候不是你本身不好,而是打小没被人教好!你我夫妻,夫妻一体,我教你便是了。

过来,随我给两位女郎君致歉。

说着,就伸出手,看着吴东珠。

吴东珠看着伸过来的那只手,而后朝后退了一步,妾……只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谁对妾好,妾便对谁好!殿下为夫,待妾甚好。

妾对殿下曾多有抱怨之语,可而今才懂了。

甜言蜜语里裹着的可能是毒药,可疾言厉色里且未必不是关爱。

殿下一直尝试着教妾,是妾桀骜难驯,从不肯听从。

殿下乃谦谦君子,堂堂伟丈夫,妾自知愚鲁,不堪为配。

说着,面朝帝后缓缓的跪下,父皇、母后,自儿臣嫁入皇家,公婆和善从不曾为难苛责,待之与几位公主并无不同。

能有此缘分,乃儿臣一生福缘。

而今,缘分已尽,恳请和离,万望恩准。

这话一出,谁不惊讶?大皇子拉她,此事不是儿戏……殿下!吴东珠笑了,殿下是天下最好的夫君,妾能嫁殿下乃是三生有幸。

可妾有自知之明,妾想趁着殿下对妾还有几分情分的时候分开,如此,妾才能有个念想。

若是时日久了,妾怕还会是这般可憎模样。

彼时,夫妻情分耗费殆尽,只余面目可憎,熬成了一对怨偶,那又何必。

唯盼着,自此之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那边承恩侯府的老夫人还要说话,白氏一把给攥住了。

承恩侯起身,缓缓的跪在吴东珠边上,圣上,娘娘,臣祈恩准吴家东珠所奏。

吴家有幸,得沐皇恩。

有女如皇后,能与圣人琴瑟和鸣。

我吴家亦有幸,得女东珠,迷途知返,有情有义……吴东珠愕然的看向承恩侯,伯父?承恩侯颔首,而后一脸哀求的看向皇后,娘娘,请您恩准,准其和离。

许臣带侄女归家。

归家之后,她依旧能是吴家东珠……娇宠,那是大人的错,不是她的错;跋扈,也只在家中跋扈,害不了谁;好妒,争宠也不过是女儿家的小性,有女这般承欢膝下,是我夫妻的福气;糊涂,那便糊涂好了,家事上难得糊涂又哪里就错了!吴家只愿接回女儿,任她娇宠,任她跋扈,任她好妒,任她糊涂……臣愿她一生都只做吴家东珠!如此,便能娇宠一生,跋扈一生,好妒一生,糊涂一生!这话是说吴东珠,但何尝又不是说皇后。

若皇后不是嫁给帝王,她也是吴家的掌上明珠。

她也能肆意妄为的过一生。

这番话,把皇后的眼泪说下来了,也把文昭帝的愧疚之心勾起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朕恩准其和离!然自吴家女入宫以来,承欢膝下,孝顺有加,朕念其孝心,赐县主爵位,另赐皇庄一个,黄金千两……吴东珠的额头贴在地上,肩膀耸动不住,但到底被承恩侯扶起来,揽在怀里直接带出了大殿。

侯府其他人紧随其后,大皇子才要往出追,皇后出声了,大郎,坐下吧。

不叫大皇子再追了!要断就断个干净利索,于谁都有好处。

东珠那性子,留在宫里,结局难料!今儿阴差阳错的,有了这么一个结局,谁又能说不是另一种幸运呢?于是,大殿里只余宋氏还跪在大殿中央,愣愣的出神。

崔卢两家的女郎君早退到一边去了,而今这状况不知道是不是在其意料之中呢。

出了这样的事了,宫宴的气氛没了,很潦草的就收场了。

才一到后面,皇后就吩咐人,去查查,问清楚吴东珠跟崔卢两家的孩子起冲突的时候,还有谁在场。

怎么就那么巧,在宫里说这个,就刚好被吴东珠听见了。

那个时候吴东珠不在大殿里,这本身就奇怪。

结果,一查才知道,当时配殿里还有一个人,那便是赵德丰。

郭公公低声道:还有人冒用吴县主之名,请郡主过去。

郡主问过了大殿下,大殿下不曾放郡主出去!这是想一石二鸟!吴皇后怅然:德丰……怎的生的都是些旁门左道的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