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正月便从京城出发, 等踏入银州地界的时候已然是二月底了。
西北依旧是苍凉的,但只要放眼望去,看着沟沟壑壑深深浅浅的绿就会知道, 西北依然是苍翠的!俯下身,伸手抓一把沙土,这沙土是偏湿润的,是可以种植的。
这还不是黄沙漫天的西北,北方的湿暖,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桐桐拍了拍手上沾染的泥沙,扭脸跟搓着沙土的四爷的道:不影响农耕。
四爷点头, 这也就是西北不依靠朝廷供给便能自足的一个原因。
朝西,西域有坎儿井灌溉区。
便是其他地方, 如脚下这沟壑纵横的土地,瞧, 一场细蒙蒙的春雨,草芽就顶出地面了, 在向阳的地方寻一寻, 只怕各色的野菜都能吃了。
翻过一道沟梁, 远远看去,沟里似乎有一片杏花已经打了花苞了。
初春的时节, 烟雨蒙蒙之中, 杏花带雨之色,叫西北平添了一份温柔。
二皇子御马驻足在最高处眺望, 读唐诗以来,但凡提及西北, 不是‘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便是‘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而今叫我看,这分明就是‘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嘛!是!二月的西北,别有一番缱眷的温柔。
林克用喊人了,走吧!再有半日便是银州城了。
二皇子眺望,三叔,好似有人来迎了。
可不是嘛!一群骑马的汉子打着呼哨‘嗷嗷嗷’的吆喝着迎了过来。
桐桐蹭的一下蹦上了车辕,而后看见林崇韬了,她挥手大声的吆喝起来,兄长——兄长——林崇韬朗声大笑:小妹——兄长——林崇韬一马当先,策马一直到了跟前。
才从马上下来,桐桐就蹦下来了,然后直接挂在林崇韬的背上,小少年长成小青年了,比在京城的时候壮硕多了。
林崇韬直接给背起来,给其他人见礼,这才跟车上的二叔说话,祖父和父亲叫侄儿来接……林克用看这兄妹俩,然后招手叫桐桐,你上来!那么大的姑娘了……没事,二叔。
小妹才多重呀?桐桐哈哈就笑,对呀!赶明要背个大胖嫂子,不得拿我练练呀!胡说!林崇韬作势要扔她,再浑说我真给你扔沟里去!林克用只能朝不远处的林兴招手,大兄没巡边,在府里呢?林兴是林克勤的近身之人,乃是亲信中的亲信,二爷,世子爷在呢,打发小的来接诸位贵客。
等了不少日子了?是!等了不少日子了。
林克用就嘀咕:那大兄什么意思呀?怕我回家不认得门朝哪儿开么?林兴:……还是那个欠打的二爷,他只得道:世子爷说,叫小的来迎贵客。
并不是您。
林克用斜眼看林兴,有没有人跟你说,你变的跟我那兄长一样讨厌了。
那是小的的荣幸!林克用蹭的一下放下车帘子,喊几个孩子,上马车了!赶紧的,做客没做客的自觉么?林崇韬将桐桐放下来,你先上马车。
桐桐叹气,这是一句话没说对,林克用挑理了。
等都上马车了,林崇韬才问林兴:父亲让您说迎贵客的?曹爷亲自追出来叮嘱的。
林崇韬皱眉,你速回去,请父亲亲迎……这话还没说完呢,四爷就隔着帘子喊了一声,兄长,我们身上无皇差,这是跟着三叔出来见世面来的!劳烦亲长作甚,免了!林克用又掀开帘子,似笑非笑的看林兴和林崇韬:想的还挺多!要真是皇差,怎不见礼部官员?不见宫中内侍?开个玩笑,还当起了真。
说着就叫林崇韬,你小子上马车来,回来两年,心事还挺多。
林崇韬:……恼的是他,好的也是他!他有点理解父亲了,要是自家的兄弟也是这是这么个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德行,自己也会想踹他两脚的。
他嘴上应着二叔,却压低声音跟林兴说,兴叔,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人的话都听了!来的人是大皇子二皇子,若说此二人无爵位,可还有雍王呢。
迎客人?谁是客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来的客人?说着就点了点他,早知如此,我就该将您留在父亲身边,叫旺叔出来!至少旺叔不会谁说的话都全信的。
说完,直接跳上了马车。
林兴想解释,可哪里还有人,人已经在车厢里,只能看见还在晃动的车帘子。
桐桐觉得挺有趣的,她在马车上的提起笔,用炭笔在小本上写下两个字——曹爷!这个曹爷——所猜不错的话应该是祖父的义子曹可修。
郑元娘离开西北才一年多,她对西北的情况要熟悉一些。
见桐桐写下这个称呼,她就低声道:在外面人称曹五爷,他的年岁比世子要大,但是……他是义子,因此外面的人给序齿在四位爷之后了。
是说这个五,不是年龄行五,而是从亲疏远近上来排,此人可行五。
曹五爷娶的是右帅孟九州的嫡长女,两人成亲也有快二十年了,膝下一子一女,对这家的郎君,我知道的不多,却知道曹家的女郎君曹娥在银州名头颇大……桐桐心里便有数了,曹克修是国公爷的义子,是右帅的女婿,他的实力不弱。
这个行五,其实不一定是关系的远近,它其实也代表着在义子中,曹克修的势力最强。
郑元娘就又说,陶六爷娶妻姚氏,都说这位夫人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女,也不知道是不是?桐桐点头,是的!就是祖母的侄女。
义子取了侄女,虽然势力上弱一些,但是却亲近了一层。
所以,陶克敏行六。
郑元娘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张七爷娶了再嫁的寡妇周氏,这周氏原也是姚家人。
她是姚家的长子长媳,只可惜那位姚家大爷战死了!周氏便再嫁了,嫁给张七爷!桐桐问说:那这六夫人和七夫人……只怕也难和睦。
对!在姚家的时候,二人是姑嫂。
可周氏改嫁到小姑子夫家,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妯娌,她们是不可能和睦。
郑元娘觉得这位郡主找问题的角度很有意思,这其实能反应出一个问题,那便是这三个义子之间,怕是有嫌隙。
她就把这些年听来的小道消息都倒出来,六房生了一女二子,儿郎的事我确实不知,但是六房的女郎君陶美芝……听说是弓马娴熟,银州嫌少有谁家的女郎君能与之媲美。
倒是七房再嫁去的周氏,第一胎就给张七爷生了一个极为貌美的女郎君,取名张玉露,人都称此女为塞外明珠。
美貌呀?桐桐就笑问:京城美人无数,张玉露与之比,若何?郑元娘便笑,我有幸远远的见过一面,觉得此女不及郡主。
这话我爱听。
郑元娘见郡主眉宇间疏朗,就低声道:那周氏给姚家生下的一女,国公夫人怜惜,接去府中抚养,我听闻都夸那女郎与郡主颇为肖似。
懂了!是说那孩子养在府里,很受宠爱。
这都是小事,很不必在意,不过是七房人都住在府里,难免是非多了一些而已。
不过这都是后宅小事,不值什么。
刘四娘心里叹气,觉得自家娘把自己给骗了,嫁到韩家并不是享福!皇家没把韩世子不当皇家人,那这就是外姓宗室。
然后呢?然后同样是外姓宗室的郡主说,后宅小事,不值什么。
后宅不值什么的意思,不就是要关注朝堂乃至天下的大事吗?她摸了摸自己软绵绵的肩膀,我这么嫩,这事怎好劳烦我?她眯着去了,一遍一遍给自己下暗示:我听不懂!听不懂!一句也听不懂。
还没眯着呢,桐桐推了她,起来了,骑马走吧。
干嘛要骑马?因为要进城了!进城跟骑马有什么关系?桐桐对着镜子,将自己打理好,当然有关系了!这是自有大陈以来,皇室第一次正式的踏上这片土地。
下了马车,你便不是你了,你代表的是皇家的威严与气度。
夹道两边一定有数不清的百姓想看看皇家长什么样子?刘四娘摸了摸脸,那绝对不能是睡不醒的样子:唉!好难。
她把帕子用水打湿了,擦了眼角嘴角,对着镜子梳理了头发,又看看身上的衣裳,要不要换?穿什么不重要!要有天崩地裂不动如山的从容,这便够了。
郑元娘深吸一口气,自己是谁,城里有人认识,也有人知道。
而今呢,换了一身衣裳……不也还是自己?代表皇家威严与气度?自己心虚呐!整理好了,马车慢慢地也慢下来了。
打开车门朝外望去,城阙就在不远处了。
城外乌泱泱的人群,在等着了。
林克勤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不知道多少西北的文臣武将,异族面孔也颇多。
车队很靠前了,马车这才停下来。
第一辆马车的车帘子撩开,林崇韬先下来了,而后才有一白袍玉冠的男子出来,扫视了一圈之后,散漫的走了下来。
除了林克勤,其他人都拱手:伯爷一路安。
林克用面带轻笑,安!一路甚安。
说着,就站在林克勤的身边,见过大兄。
林克勤看看老二那一丝褶皱都没有的衣衫,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第二辆马车过来了,从上面下来一儒雅清华的青年来,该是不到双十的年岁,却仪态高华。
林克用朗声介绍,大兄,这便是皇长子。
猜到了!林克勤才要拱手便被一双手托住了,林家叔父勿要多礼,侄儿此来并无皇差。
君臣有别,万万不敢。
可他行礼,大皇子却避开了,且还了半礼。
这边的礼才一完,第三辆马车到了跟前了,从马上上跳下来一威武健硕的青年来,一看就是行伍的好料子。
一下来就笑,林家叔父,有礼了。
林克用用特别嘚瑟的声音说,这便是皇次子。
哦!很有气魄的长相。
众人给见礼之后,不免视线碰触一下,多多少少的,对皇家还是有些意外的。
抬眼再去看,第四辆马车上下来一雍容轩昂的少年来,他往那里一站,眼睛一扫,便叫人不敢对视。
此人是?林克用那得意都差点飞出来,这是雍王。
林克勤打量四爷,四爷也打量对方,三十许岁,内敛威仪,不是易于之辈。
两人一个要见礼,一个让了,又还了半礼。
紧跟着一个眉宇间似乎都带着桀骜的小子跳下了马车,不过到了林克勤跟前,却跪了下去,林家大伯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知道了,这是韩家的那位世子。
林克勤心安理得的受了,然后拉他起来,在外面,不必如此大礼。
韩嗣源还没回话呢,就听见一声欢喜的叫声:大伯!林克勤抬眼看去,就看见一笑容如艳阳的女郎君。
他瞬间眉眼上就染了笑意,谁家有明珠?我家才有明珠。
就见小女郎快步下来,跑了过去,一到跟前就跪下,他赶紧去扶,手却被一双纤细的小手给抓住了,大伯,祖母好不好,叔父们和婶婶们都好不好……好!都好,快起来,地上凉。
林克用咳嗽一声,那声音带着十八个拐弯,大兄——这是我家女郎!滚!林克勤拉了桐桐起来,桐桐顺势就抱了他的胳膊,然后指着正从车上下来的郑元娘和刘四娘,前面的是郑家娘子,母后很喜欢她。
刘四娘可好玩了……这俩人嘴角含笑,脸平平整整的走了过来见礼。
林克勤一一认识的,来接人的也都一一认识了。
嗯!是长的都很不错,不是一般的人模狗样。
但是,林克勤并不觉得长的好就一定会如何如何,就比如林克用,真要是聪明人,何至于几乎把他自己的命玩没了。
在他看来,人家夸的林家玉郎,就是长了一副无用的皮囊。
夸玉郎才能……连自保都不能的蠢货,还敢说才能?他那要是才能,林家的先人——羞也羞死了!因此,林克勤绕过他的蠢弟弟,直接请大皇子:殿下,请进城。
好!进城。
进城便不再选马车了,一匹匹骏马,一个个姿态潇洒的上了马,连几个女郎也不例外。
林克勤看了桐桐好几眼,又把身边得用的林旺派过去,城里人多,你跟在身边,别惊了她。
是!这么一队人马进城了,果然,城里的街道上乌泱泱的都是人,一步一岗哨的防着人冲上来捣乱。
边上的茶楼上,几个女郎凑在一起探着头往下看。
马朝云问,哪个是皇子?哪个是王爷?哪个是韩世子?分不清楚呀!孟七月就道:我问过那些商户了,他们说了,雍王爱着黑衣,那个……那个不笑的人就是雍王!姚长秋推两个人,看!那三个女娘里必有一个郡主,有一个是大皇子妃。
马朝云哈哈大笑,姚长秋,你家堂姐的日子不好过了!人家正主回来了!看见了吗?二管家亲自护着的必是郡主!你家堂姐哪里有一点跟人家肖似的。
她是干瘦,一口气能吹倒。
人家是窈窕,是纤柔,这不一样。
姚长秋吭哧一下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细声细气怪腔怪调的说话,……今儿风大,有些头疼,昨儿夜里吃的药都吐了,今儿实是没胃口……那油腻腻的东西我如何吃的下,有那荷叶摘了最嫩的,熬粥吃一盏便罢了……孟七月合掌大笑:像!像!学到了精髓了。
这么一说,三个人凑到一堆,大笑出声,恨不能把茶楼的房顶给掀翻了。
这声音响的呀,桐桐都路过了,还不由的回头朝这边瞧了一眼。
马朝云疯狂的喊:快看!快看!郡主看咱们了!那两个果然就探出头来了,马朝云大声喊:郡主,明儿找你打马球!声音混杂,但还是都听见了。
桐桐就高声回她:好啊!多叫几个人,我请你们吃京城的点心。
声音如清风明月,怎么就那么动听呢。
桐桐收回视线,却被那三个姑娘隔壁的一个包间吸引了注意力。
这个包间的窗户也开着呢,窗口坐着个带着笠幕的女人,看不见容貌,就见她一个人就那么坐着,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她扫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
国公府门前,等着好些人。
三夫人低声跟世子夫人禀报:大夫候着呢,药材我亲自验看了,等安顿下来了,就叫大夫给看诊。
大夫都是公爹的,也都是太医出身……嗯!四夫人急匆匆的过来,婆婆叫问了,说怎么还不见到!该是快了!听街上那动静。
世子夫人就说,老太太惦记儿子,也惦记孙女……搁在心里那么些年,不定怎么挂念了……是!一条儿女一条心,当娘的不都是如此。
很快的,马蹄声近了,这是到了吧。
世子夫人打眼看过去,果然是玉郎!她这么想着,就问两个妯娌,他们兄弟长的都不差,就只老二真真出彩!你说这要是换一身大红的袍子,该得多好看!三夫人说,还得一条金腰带!四夫人却说,这要是一身粉色的袍子,岂不是衬的人更鲜嫩?高啊!如今再想想,还就是粉色的袍子能衬这如玉一般的品貌!世子夫人马上道:粉色的袍子再配一条银腰带……今儿晚上就让绣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