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天地情怀(98)

2025-04-03 17:35:51

桐桐给老太太继续剥粽子, 压根就没搭理。

这事——压根就不可能成。

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子连册封礼都没办呢,对吧!在这个节骨眼上, 再给亲儿子定那般有权势的人家,这是想传递什么信号。

其一,四爷这个太子,是文昭帝心甘情愿册封的。

以后会如何不知道,但以文昭帝的性格来说,压根就没想过给四爷设置障碍。

其二,会叫人心浮动的。

这婚事要成了, 不在于韩家会不会帮二皇子,而在于朝臣会以为文昭帝在玩平衡。

其三, 这里面有个很要紧的东西,那便是文昭帝不想叫皇室跟韩林两家出现不和。

林家支持这个, 韩家支持那个,这跟要撕裂骨肉有什么区别?这事不管是谁算计的, 都只能说明手段稚嫩的很。

便是二皇子此刻都没反应过来这里面有这许多考量的。

他只单在韩珍珠的身上琢磨呢, 觉得挑不出这个女郎哪里不好来。

大殿里静悄悄的, 四爷和桐桐没法说话,林家没立场说话。

韩宗道慢慢的放下筷子, 才要说话, 就听六郎哈哈一笑,萧母妃, 您才喝了两杯雄黄酒,怎生就醉了。

这说着说着怎么就说到婚事了?韩家姐姐只是起身帮着端了一盏蜜而已, 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帮衬的,您干嘛总在咱家拉扯呀!我们之间只有手足之情, 并无男女之思。

也幸而是一家人吃饭,要不然传出去可要闹笑话的。

萧贵妃才要说话,五皇子突然插话,母妃少吃些粽子,糯米难克化,回头消化不了,又该难受了。

说着就看韩家女郎,阿姐莫要见怪!母妃总是爱开这样的玩笑。

以前还用赵家表姐开过玩笑呢。

赵德丰笑着点头,是啊!都知道近亲不能结亲,偏娘娘总爱这么说笑。

幸而也是没有外人!也就是楚恒和四郎,他们是打小就认识,青梅竹马长了十多年了……你才见了二皇子几面,说看上二郎了,谁信你的鬼话?六郎马上就笑,二皇兄之前还夸那谁家的女郎了……是吧,二兄!二皇子愣了一下,就红着脸抓筷子,闭嘴,别在这里说。

高贵妃都懵了,好似这事又办错了!她马上道:二郎有心上人了呀!怎么不早说?二皇子只能含混的道:小门小户的出身,怕您不乐意。

我当然不乐意了!不过一瞧六郎的眼神,她赶紧闭嘴了。

皇后抬手,叫了红了一张脸的珍珠,孩子,过来叫我瞧瞧。

韩珍珠只得走过去,手都是抖的。

皇后便笑了,咱家呀,到底是女孩少!宫里呢,是六子三女。

长公主府呢,也是一女二子。

林家,也是一窝子小子,才得桐桐一个女郎。

而韩家,也一样是女郎君少。

咱家呀,就稀罕女郎君。

你是王府小辈里的嫡长女,原也该是郡主的。

说着看文昭帝,咱家多一明珠郡主,如何?文昭帝这才抬起眼睑,笑了起来,皇室得一明珠,当然是明珠郡主。

安南老王妃这才罢了,脸上也带了笑模样,这孩子,还不谢恩。

珍珠……谢恩。

这事出的,桐桐跟老太太出宫的时候,老太太便有些怅然。

她跟桐桐说,看,就是如此了!人心多变,不外如是!想始终亲如一家,不过是奢望而已。

大皇子一肚子的火气,去找母妃。

可萧贵妃当天便告病了,说是吃了几个粽子,竟是胃里顶的难受。

五皇子来的时候,嬷嬷正在回大皇子的话,……吃了药了,娘娘说便不见人了。

五皇子将这嬷嬷推开,便直接进去了,母妃病了,做儿子的焉有不看望的道理?萧贵妃正坐在屏风之后,五皇子直接闯了进去。

母子俩互相对视,萧贵妃将脸扭到一边,这么看着我是想怎么着?五皇子冷哼一声,父皇为了江山社稷,连儿子都舍了!您怎么就笃定,你这么闹腾,父皇会容你。

有一有二,可没三了!连儿子都舍了,那您觉得您生了儿子就是功臣这个事,它就不成了。

母妃呀,您要是再有第三次在大事上插手,父皇便会叫宫里的萧贵妃病逝,而后鸣翠山上会多一个萧姓的真人,您要去吗?你放肆!混账东西……大皇子站在五皇子身后,这话一点也不放肆!母妃呀,别忘了,义妹为大义杀了宋氏,不也都不敢面上议论吗?这大义灭亲,义妹做的出来,儿亦做的出来!您若是再插手朝事,屡屡生事,儿亲自去求父皇,准萧贵妃病逝。

四公主站在外面,没有进去。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的退出去了。

这次的事,太恶了。

父皇最恨的便是伤皇室、韩、林之间的关系。

若是如此,父皇定是不会容情的。

人有私心可以,但有些东西不能碰。

若是小五要嫁给韩家的其他孙子,父皇会答应的,且会应承的很高兴。

可娶进来的皇子妃代表的意义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的。

说到底,母妃和高母妃压根就不懂!或者说,她们跟父皇生儿育女,可却全然不知道父皇的底线在哪里。

文昭帝看着跪在下面的小五,满脸的寒霜,你在上书房学来的便是这个?小五跪的端正,儿觉得父皇不公平,凭什么册封四郎为储君?那又凭什么,你叔父将帝位给了为父,而不是四郎?给父皇本是太祖之意!给四郎亦是朕之意!文昭帝看她,太祖之意,需得遵从。

朕之意,便不用遵从?既然如此,小五,你且记住,站在在这里的是皇父,不是父皇。

小五的脸色一瞬间煞白:皇父,你便先是皇,而后才是父。

文昭帝下令,两宫贵妃,辍贵妃之位,降为妃位。

五公主违逆皇父,辍公主尊位……拟旨吧!吕城愕然,而后默默的退了出去。

文昭帝转过身,一摆手,送五皇女出去!女君,请吧。

小五起身有些恍惚,她一步一步的退出去,一出门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旨意下的,皇宫里顿时静若寒蝉。

高妃颤抖着双手接了旨意,顾不得什么贵妃不贵妃的,她只打发人,赶紧去看看小五,快!然后悔的什么似得,我就不该听萧氏的,一听她的准坏事!小五是被我挂累的,是我对不住小五。

说着就赶紧道:我这就去请罪……我这就去请罪。

这边还没出宫呢,旨意又传来了,说是圣上下旨,夺萧氏妃位,降为嫔!高妃被吓住了,为……为什么的?萧氏不肯接旨,哭闹寻短见。

皇后便说,此为大不敬,不得容。

圣上便下旨夺了妃位,降为嫔。

高氏正要说话,瞧见二郎和六郎来了,她一把抓住俩儿子的手,怎么办?怎么办?自从跟了你父皇,二十年了,你父皇虽冷淡,但却多有宽容。

皇后虽……独占宠爱,但却从不曾这般冷酷!二十年来,不曾翻过脸呀!六皇子叹气,一是真的得给你们这些四处添乱的一些教训;二嘛,也是处置给那位老王妃看的!因为此事,宫妃挨罚了,连公主的尊号也夺了。

亲闺女都没容,敢问老王妃,您比亲闺女更亲吗?韩宗道也看着母亲,冷言道:母亲,圣旨上只册封了我父亲为王,册封了大兄为世子,册封了侄儿为世孙。

可皇后并没有下旨,册封您为王妃。

也未曾下旨,册封大嫂为世子妃。

这不过是大家这么称呼您而已。

可您要知道,皇后还未曾正式册封呢。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也许,母亲更愿意出家,家中缺主母!如果父亲愿意,可续弦,许是王妃就叫别人做了呢。

你这个逆子,你忤逆!我自小就忤逆,您也一直不喜我,我也不是今儿才忤逆的。

韩宗道就说,宫里的消息您也听了!如何?给圣上做个长辈,想过过太后的瘾呀?您别忘了,那不是当年您不喜的金家大郎,那是天下之主。

愿意尊着您的时候,您是长辈。

不愿意尊着的时候,您是谁?在家里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不好么?您在西南都不怎么出府门,您怎么觉得京城这地方,比西南那小小的城池更好混呢?!说着,就起身,您消停点,您还是王府的女主人。

您要是不消停,父亲说了,他守着太祖的陵墓,想修道!回头呀,在那边山上,也修一女观,您去里面修道如何?你……你……韩宗道起身就走,将帘子甩的噼里啪啦的响。

出来的时候,侄女站在外面。

韩宗道看了这个孩子一眼,就说道:孩子,书是一样的书,为何读一样书的人,有些人成了谦谦君子,有些人成了无耻小人?无他!其一,心胸;其二,心性。

人长什么样,是顶顶不重要的!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才最最要紧。

孩子,你得问问你的心了!韩珍珠低着头不敢言语,只这么看着二叔父这么离开。

这事桐桐和四爷知道了,得怎么办呢?两人不言语,就是想再看看,看看再说。

可这个处理,叫两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四爷放下笔,喊石坚:备马。

去哪?城外,皇陵,去见安南王。

桐桐放下手里的书,喊青芽:备车。

去哪?进宫,看看小五,看看两位母妃。

人一走,老嬷嬷就轻声跟老太太说了,……进宫了。

老太太一脸欣慰的,骨肉手足不可断!储君若是少了宽容,缺了情义……事也不好办。

说着就起身,走吧!去看看我那老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