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心有繁花(34)

2025-04-03 17:35:53

这个学期四爷比较忙, 他在参加国际程序设计竞赛。

这个比赛的含金量很高,奖杯在手,去任何一家研究所, 大门都是朝他打开的。

桐桐呢,周末基本不在学校了,回林家也就是周五回去吃顿饭的工夫。

周六和周日这两天全天在师父那里,有时候周六晚上就住那边。

反正,很自觉的给她自己收拾屋子,包袱一拎,直接就住了。

等柳权再回来看师父的时候, 就见这位也可以穿着拖鞋在家里进来了出去了,一会子厨房一会子药房, 到处的乱窜。

只是姑娘家便是穿拖鞋也得很有样子才行。

临走的时候,他摸出钱包, 从里面掏出一沓子钱来,直接塞给桐桐:添衣裳, 简单、大方, 稳重的行头得置办起来, 做大夫的,尤其是做中医大夫的, 不能穿的太随便了。

都没给桐桐反应的时候, 钱塞过来了。

吴树蹭蹭蹭的往过跑,大师兄, 您要走了。

柳权皱眉,还是从钱包里再抽出一沓, 递了过去,省着点用。

嗳!吴树一边点头哈腰的应着, 一边用胳膊肘戳了戳桐桐:拿着呀!愣着干什么。

桐桐:……师兄还得出零用钱的?等把人送走了,吴树毫无负担的把钱收了,大师兄又不缺钱。

我不缺钱……但这不是能白拿吗?没事要是要跟师兄弟们多联系的,联系的多了,零花钱就多了……桐桐就伸手:师兄,你的那份呢?吴树从他的钱里抽了一张给桐桐:给!买辣条去吧。

强子从厨房探出头来,悄声点,孟老接电话呢。

两人往客厅去,结果进去的时候孟老已经把电话挂了,只说,半个小时之后有个病人过来……桐桐把鞋换了,衣裳也换了利索的,跟在孟老的身边。

来的病人是坐着改装过的汽车来的,坐的是轮椅。

一个四十七八岁的妇人推着一个五十上下的壮汉来了。

是的!哪怕是坐在轮椅上,也不能看出此人特别壮。

人家跟孟老问好,这才道:是沈老推荐我们过来的。

孟老将人往里面请,家里有修的缓坡,可以将人推上来。

他们带着司机呢,倒是不用人搭把手。

孟老没急着上手,也没问话,只看桐桐:你搭个脉。

桐桐搬了凳子过去,坐在了病人边上。

这一号脉就有点明白了沈老为什么推荐了来,这是手术后遗症。

病人眼睛一亮,没错,是手术后遗症,都已经十多年了。

桐桐点头,撤回了手。

这个人的手术部位也在腰椎上,他是椎管里的马尾部长了肿瘤,压迫了椎管神经,疼痛到不便于行。

没办法了,只能做手术将肿瘤给切下来。

肿瘤的位置长的不好,就像是面糊糊长在了头发上,切不干净,且一不小心就不知道损了哪根神经了。

再加上十多年前的医学技术,跟现在明显没法比的。

这不,做了手术,便成了这个样子了。

下肢站立不起来了。

更糟糕的是,切割不干净的肿瘤长了十多年又长起来了。

现在是,做手术吧,只怕损伤更大。

如今只是双腿的问题,可要再做了手术给人整的大小便失禁了怎么办?这种风险不管是病人还是病人的家属,都不愿意承当。

吴树紧跟着又给号脉,脸上不能带表情,但心里当真是觉得棘手了。

这不仅是要修复神经,更得控制肿瘤,甚至于消除肿瘤。

病人家属将片子递过来,其实看不看都行的。

吴树还是拿过来看了,肿瘤长的位置很不乐观,这情况不适合再做手术了。

是!不做手术,肿瘤就总有癌变的风险。

所以,这不是才没办法,关系托关系的来了吗?桐桐就说,肿瘤压迫神经,这是比手术后遗症更急迫需要解决的。

对!只要能控制肿瘤,那就跟这十几年一样,大不了再一个十几年,接着一个十几年……孟老这才伸手号脉,桐桐和吴树就转身各自开方子去了。

开好之后拿给孟老,孟老还在桐桐的方子上签字。

当时吴树没言语,可等把病人送走了,吴树就不明白了,师父,我觉得我比师妹的方子考量的更详尽……孟老摇头:没有不对!但大夫永远不是一个炫耀技术的行当,你的首要职责是帮病人解决病痛。

桐桐用药猛,只攻一点。

肿瘤长的压迫神经,病人现在的感知是从腰以下,酸胀肿痛,躺下翻不了身,坐下屁股胀痛难忍,他又站不起来……那你说他每日在经历怎么样的病痛折磨?这个时候,什么都是次要的,叫他觉得舒服了,痛苦减轻了,大夫才算是做的合格了。

便是以此叫病人付出一点其他的代价,比如用药猛,可能对肾的负担重,这都是值得的。

后学再重新给调理回来便是。

孟老心头畅快的很,说桐桐:每周周末都过来,我跟病人说好了,叫他每周都是这个时间过来。

桐桐这边应承着,孟老又说吴树:你父亲打电话说给你介绍对象的事,是今儿见面吗?你不收拾收拾出门吗?啊?吴树摸摸鼻子,那个……我不着急。

赶紧去!莫耽搁。

吴树就想拉桐桐陪着:跟我去吧,坐隔壁桌。

边儿去!我可不去。

孟老吓唬他:要么去相亲,要么背药典……相亲!现在就去!马上。

这边把吴树送走了,孟老也说桐桐:婚恋要慎重呀!我是支持年轻人自由恋爱结婚的,但相亲未必就不合适。

门当户对,婚姻稳定性更高。

谈离婚,那绝对不是简单的事。

说着,就说桐桐,那孩子再来接你,就叫进来吧。

还都是学生,来就来了,不用总想着带什么。

我就是见见人。

合适我就告诉你合适,若是不合适,你也要认真的考量。

不是非得强迫你,只是提醒你,这个人一定有什么大的问题。

是!今儿就叫来。

于是,四爷都到路上了,被四爷告知可以进去。

第一次登门什么东西都没带,去了干什么?进去的时候孟老正在接电话,四爷把外套脱了,跟强子一块拾掇车去了。

问题不在发动机上……强子让开位置,我怎么听着发动机的声音不对。

现在呢?嗳?好点了。

孟老在里面也不急着叫。

正好桐桐也想叫四爷帮着收拾药柜,老物件了,用的木楔子,师兄要订钉子,我怕他把这好东西给毁了。

老药柜都磨出包浆了。

四爷抽出来瞧了瞧,松木的!这个容易,回头得专门过来拾掇。

桐桐拉了四爷朝后面躲了躲,朝正堂指了指:怕是故意接电话亮着你呢。

四爷就笑,朝外指了指,然后修剪花木去了。

强子都不好意思:我才说这几天修剪呢,多劳你呢。

没事!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院子中的老石榴树转眼便被修剪的姿态婆娑起来了。

孟老也不装了,从里面出来了,小金呀,你进来,我这个文竹你看看怎么修合适。

两人把家里的盆栽挨个的修剪了一遍,尤其是一株杜鹃,花正开的好,这么一剪,摆在正堂,只觉得正堂也雅致了起来。

于是,说是五点半走的,愣是留了晚饭,晚上八点才从家里走了。

桐桐在路上了,四爷才说:今儿肖允谦找我了。

他?找你做什么?问他们的项目组还需要人,问我去不去?说报考研究生可以跨专业……他愿意带。

桐桐嗤的一声,参加了项目组还怎么挣他们的钱?那你放心,这个人做事一板一眼的……进了项目组了,自然是有办法补偿补贴的。

四爷当然不会去,桐桐就说:后爹呢,想的是我在经济上考虑给你一些补偿。

哪怕直接补贴不到你本人身上,但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帮你办事了。

并不会实心的想着,看这个孩子需要什么。

也不会想着,孩子们其实还小,还在上大学,以后的事情很难说。

在这一点上,亲爹就不会想着去见四爷。

为什么呢?他肯定考量的就是这个问题,年轻人谈恋爱很正常,但不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可以关心,但很不必把利益往里面投入,这不合适。

所以,桐桐就说肖允谦:惯会做面子活。

当然了,也就是大部分后爹的样子而已,不必亲近,保证同等的客气便好。

四爷摇头,计算机和智能的关系,计算机是母本,智能是拓展。

他手里的项目,要是找成熟的团队合作,他得拿出至少四成的经费给别人。

活包出去,包到个人手里,少了两百万都没人接。

但是一个擅长这方面的学生,你算算他可以节省多少经费?桐桐就想起来了,他这人惯常爱用学生处理私事。

可见,在对学生这种劳动力的利用上,那是相当炉火纯青的。

四爷对此有所耳闻,跟我们一起比赛的三个学生都被挖去了,保送他的研究生。

桐桐:………………肖允谦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多高校老师的普遍做法。

但从别的专业挖了高精尖的过去,也是相当有魄力了!这么一弄,你不跟着一起,岂不是很不合群?别最后你忙了一场,竞赛的事给耽搁了,这可就太耽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