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来临的时候,各种宣传铺天盖地,桐桐的照片连同治愈狂犬病的消息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这个消息先是卫生部门内部的官网上报出来的,但其实关注这个不多。
可医疗的进步,这是大事呀,就有相关的部门帮着联系采访,要大力宣传。
而姚芳又本身在宣传部门,郑彬的母亲吴阿姨也在宣传部门,这很多事情发力不发力效果格外明显。
一发力,真就是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都是消息。
几乎是同时,这样的消息也出现在很多国际媒体上。
有专业的媒体,也有大众的媒体,好似一夜之间,知道的都知道了。
宣传的广泛的桐桐都不能去医院门诊了,因为门诊号黄牛票抢出了天价。
金老师和曾老师打电话,暂时别回来了,找瞧病的太多了。
就说太忙了,暂时回不来。
回头有空了,周末我们去看你们也是一样的。
也行吧。
然后京大又打电话,是问给他们一张照片,还是他们来帮着拍一张,要挂在学校的明星路上,也要陈列近校史馆的。
桐桐就说:学校以前留档的照片……结果话没说完呢,林疏寒直接给拦了,我们拍好给送过去。
哪有那个时间?林疏寒找相机,我有时间,我给送去。
非拉着桐桐去书房,给桐桐拍了好几张照片,专门给学校送过去了。
于是,这天林方苒一下课,就看见教学楼下悬挂着红色的横幅,写着祝贺我校某某专业某某级林雨桐同学……横幅没看完也知道恭贺的是什么事。
果然,去食堂的路上,两边挂的都是二姐的照片。
照片应该是在书房拍的,身后的背景是一架子书,再配上她干净利落、书卷气中带着的几分英气,更觉得好看了。
当年那个壮壮的二姐早已经淡去了,谁能想到那样的她会这么的出众耀眼。
正看着呢,手机响了,是奶奶打来的,方苒,周六回来一趟,你爸也回来,给你姐庆祝庆祝。
周六?怎么?不方便?也不是。
只是一般情况下,周六得先给姥姥买一周的生活用品和食材。
这个周又有点特别,就是……天冷了,这个月也月底了,该去监狱里探监了。
但是,庆祝这个事,确实是大事。
她停下来,看着二姐的照片,问说,没不方便……就是问问要顺道买什么东西吗?不用了!有保姆,你早早回来就好。
嗯!好的。
挂了电话,她还是站着没动。
看着二姐嘴角挑起的那一丝淡然的笑意,她的嘴角也勾了一下,转身走了。
她得抽晚上的时间先去看看姥姥那边的情况,买东西其实是小事,关键是老人家年纪大了,很多事都得自己帮着干的。
晚上的自习是不要想了,买了许多的东西,又把常备药给买齐了,给姥姥送过去。
彭姥姥住在小公寓里,电视看着,新闻上播放采访二姐的新闻。
她扫了一眼,抓了遥控板把声音调小,这才问说,是找不到戏曲频道了吗?我给你找出来之后你只开和关就行了,别的不要动,就一直是戏曲频道。
彭姥姥叹气,你妈她……呆在里面挺好的!就她的脾性,看见这个……心里又得……姥姥!林方苒将遥控板重重的放下,我爸跟我妈离婚了,我二姐他们跟我妈再没关系了,别往一块扯了,成吗?行行行!不说了。
彭姥姥指了指墙角放着的包,那是给你妈准备的东西,你看看还缺什么不?周六几点过来接我……星期天去吧,周六我有事。
每个月都是月底去,这突然该时间,你妈得着急的,什么事呀,不能挑开。
一个教授的讲座,很重要。
林方苒觉得撒谎越来越顺了,来回的这么应付,真的是叫人筋疲力尽。
她就说,所以,我今晚不是过来了吗?彭姥姥点头,这也是正事。
林方苒赶紧打岔,那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我做。
彭姥姥指了指阳台上的篓子,棉衣、大床单被罩……洗出来也晾不上去,胳膊疼的抬不起来……干脆也没戏,还说等周末你回来……林方苒什么也没说,去阳台上洗衣服了。
塞洗衣机里,摁了开关,又回来把东西给塞冰箱里,然后拿出药盒,把每天要吃的药都给放好,千万记着,别吃荤了。
胳膊疼……是不是没吃活血通络的药?不顶用!那就是止疼的。
吃就不疼,不吃就疼。
吃下去胃就坏了……干脆就没吃。
彭姥姥揉揉肩胛,倒是膏药顶用。
可膏药顶用,我也不能天天给你贴了再给你揭呀!林方苒就说,回头我找一家距离近的中医馆,或是养生按摩的地方……我给您办个卡,哪怕叫人家给你按摩,再顺手叫人给贴个膏药,成吗?也行!去阳台上晾衣服的时候,她又说,姥姥,我回头给您买一个晾衣架,不用在高处晾晒。
晾衣架撑在阳台上,抬手就晾了,还能晒被子,成吗?地方太小了,放个晾衣架,绊来绊去的,我不如前两年利索了,人一迟钝再给摔了……林方苒再没说话,她给把棉衣毛衣各种的都给洗了,甩干,然后晾晒上去。
被罩床单拆下来换成干净的,再把用过的给洗了,晾上去。
上面挂的满满当当的,等周末晚上我来收,您别管了。
说着话,又去卫生间,姥姥,我给您洗澡。
好!来了。
收拾完,把卫生间拾掇了,把家里的垃圾都带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
也就是学生宿舍没有宵禁,要不然赶回去,肯定是来不及的。
夜里,一样是车水马龙。
她走在马路上,初冬的风吹着,刮在脸上冰凉冰凉的,这一瞬就觉得特别累,特别特别的累。
她把电话给彭唯宽打过去,好半晌那边才接起来。
隔着电话,能听的出来,那边像是在聚会,有老人的声音,有孩子的笑声,有电视上放综艺节目的声音,很嘈杂。
然后彭唯宽的声音传来,怎么了?林方苒:……突然不想说了,她挂了电话,继续走她的。
一直到很晚很晚,也没有电话再回复过来。
宿舍的同学还在那里讨论二姐。
比较八卦嘛,就是学兽医的,结果成了中医,现在读研,又治愈了狂犬病,觉得经历比较传奇,特别励志。
而且,大家拉她加入讨论。
之前自己没宣传的人尽皆知,但是现在,关于二姐的家庭情况,那不都在个人的简介里吗?自己的父亲是林有渠,二姐的父亲也是林有渠。
那宿舍这些人能不知道吗?大家就是单纯的好奇二姐这些自学的经历是不是真的。
她一边泡脚一边笑,真的!很厉害的中医大夫。
你平时那么低调……主要是都挺忙嘛。
对!能想的出来有多忙,见面也少?这个周末能见,我奶奶想在家里庆贺一下。
你今晚是抽空给姐姐买礼物去了?林方苒:……这可真是提醒我了!对!还没买礼物。
可该买什么呢?最后买了一个八百多的水壶,方便携带,材质安全,保温效果特别好。
于是,周六桐桐就收到了这个礼物,真挺使用的。
桐桐是有些惊讶的,她竟然会特意买礼物。
就是看着实用,随身带着吧。
林方苒不好意思的笑,就是想着出去开会接诊之类的,人家表示重视都给瓶装的水,多是冷的。
二姐你一般不喝冷水,还喜欢喝茶。
这个也能泡茶,自带滤网那种……挺好的。
桐桐直接递给保姆,帮我洗一下,就用这个泡茶试试。
林方苒找话题,二姐,今年的医疗这一块的新人奖,会有你吧。
不会,治愈,跟药剂的批量生产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桐桐给她扔了个橘子,慢慢来吧,这不是着急的事。
有时候国外的奖项倒是比国内更快一些。
桐桐就笑,这也是实话。
她主动问方苒:换了专业之后怎么样?还行?嗯!还行,基本没什么影响。
林有渠在那边笑着叫桐桐:姐俩说什么呢?赶紧过来。
怎么了?林有渠就说,你现在在病毒领域这个成就,学校的意思是,可以提前申请研究生学历,相关的论文只要过关,就可以了。
研究生嘛,不就是要培养科研的能力吗?她有了,这就行了。
没必要非按部就班,没意义。
桐桐点头,无所谓,怎么都行。
那这以后是去医院呀?还是去研究所?两者兼顾吧。
有些研究,脱离不了医院,也脱离不了病人。
也对,那这两年主要都是攻克狂犬病?流程性的东西就先不浪费时间了,至于下一步,还得跟老师他们商量一下。
正在这里说话呢,桐桐的手机响了,是肖若的号码。
她赶紧接起来,结果那边是白云的声音:桐桐,你姥姥没了。
你告诉你哥哥一声,我联系不上你们……桐桐皱眉:肖若呢?锻炼完了以后累惨了,睡了。
就说呢,你能拿到肖若的手机。
桐桐挂了电话,那边也再没回过来。
她看林疏寒,走过去低声道:姥姥没了。
林疏寒皱眉:谁打给你的?她!林疏寒把扒拉干净的柚子瓣给桐桐:吃吧。
出席葬礼什么的,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