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风云际会(21)

2025-04-03 17:35:59

巍峨的宫阙, 长长的阶梯。

桐桐跟尹禛并肩站在下面,两人的神情都有那么一瞬间门的恍惚。

良久,尹禛才道:走吧。

桐桐跟着他的脚步, 一步一步的沿着大殿前的白玉石阶朝上走。

大殿里的人看着逆光而来的人,两个还是少年模样的孩子, 可却步履坚定,不疾不徐。

仿若他们才是这个大殿的主人, 就这么旁若无人, 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

很多老臣偷眼去看, 想要在这个孩子身上找寻先太子的光芒。

可等人进了大殿, 他们发现这个孩子不同于先太子。

先太子是清朗的, 是身上带着光华的。

而这个孩子,不算健硕的身形, 一身素朴的衣袍,一张平静的面容,一双沉凝的眸子。

熟悉的人看着他,只觉得褪去了讷言、羞涩、文静的样子之后的人, 便是长着一张脸, 也觉得甚至陌生。

因为, 你发现你好似看不懂眼前这个人了。

边上的这个姑娘, 是林家的姑娘,才赐婚给这位小侯爷没多少日子。

这姑娘在京城中名声不好,当然了, 长的是真好。

今儿她也是素素净净, 头上身上一点首饰都没戴,可她跟着踏入这大殿之中,小小年纪, 气度却如此俨然。

两人一步一步的走过去,天和帝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然后眼泪就下来了。

不等两个人跪下,他就先从龙椅上起来,然后疾步从龙椅上下来,一把将尹禛拉住,禛儿?禛儿呀!朕就说呢,这些孩子里,朕独独见了你比别个都亲近……原来你是朕的亲侄儿呀!孩子呀,你父待我恩重如山呐!你才出生时,叔父便抱过你。

你那时候跟只小猴儿似得……我叫你婶娘给你打造了足金的观音像,是叔父亲手挂在你摇篮上的……尹禛便笑:圣人不曾怀疑我说的是假话?这些年,人人都以为朕避讳谈及先太子,可其实呢?谁又知朕与先太子的感情。

昔年那些不足叫人知道的窘迫,如今说来也无甚关系。

在宫中,若不是皇兄庇护,朕能不能活着长大都未必。

他于我而言,亦兄亦父,无可替代。

先帝只朕和你父两字子,你父先去了,朕继承了皇位,有些事……不是朕干的,可天下人却都以为是朕干的。

为了天下人心安,朕只能就这么认了。

误会便误会吧!你这一自首,叫朕知道了,当年必是有大大的隐情呀!孩子,朕谁的话都能不信,但你的话,朕信。

林熊对这位陛下的话,十分不适。

老王爷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对满朝打量的目光视若无睹。

会做戏吗?当然得会做戏。

没点做戏的本事,谁上他的当呀?没点做戏的本事,这个皇位也轮不到他。

但是,只他会做戏吗?瞧!大殿里不是还站着俩会做戏的吗?满朝的大臣都听见这位小侯爷语带哽咽:叔父,儿敢自首,就是因着,儿从不信叔父会害父亲。

林熊愕然的朝对方看去:……这说的是什么?眼睛再一瞥,竟然发现自家这侄女眼圈也红了,一脸认同的点头,表情格外的真诚。

这真的是……特别的不要脸了!圣上的话没人信,你们以为你们这话就有人信?这么没法叫人信的鬼话,你们是怎么说的这么情真意切的?所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就听这位小侯爷继续道:叔父必是被蒙蔽了!这些人……说实话,不是侄儿叫人杀的。

而是他们当年犯下了大案子,如今人家来复仇来了。

天和帝:这是知道暂时干不掉朕,所以还愿意给这件事盖上一层遮羞布吗?可以!罪名推到臣下身上,虽然难以叫天下人信,但事到了这里了,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人心这东西,今儿失了,明儿再争取便是了。

他马上一副惊讶的样子,犯下了大案子?什么案子?尹禛叹气,卖了两县妇孺,怕事情败露,勾结东宫女眷,谋害东宫的案子。

什么?大殿之上瞬间门哗然,卖了两县妇孺?卖去哪里了?卖给了谁?桐桐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册子,家父林虎,这是家父收在家中的名录。

其中三十八人,被先太子勾绝,我父奉太子命搜集证据……不料,事出突然,在临终竟是被人严刑逼供,受尽酷刑而亡。

小女本不好确认这事的真假,却不料,昨夜暴毙之人,全在勾绝名单之上。

只要在京城中任职的,都死了。

其他的在外地任要职!小女昨夜连夜审讯了大伯继室白氏,知道白家与盐商勾结,走私食盐给外邦之臣。

又与外邦勾连,贩卖人口。

宫中贵妃也参与其中,她身为东宫良娣之时,谋害太子妃与东宫嫡长子;她为了给娘家谋利,帮助其兄谋害先太子……试想,太子病重,若无内应假传东宫旨意,谁能信?她双手将名录册子奉上:世上事,绝无巧合可能。

还请圣人裁夺!这话落下,大殿里静悄悄的,无人言语。

因为这听起来合理的地方,竟是全然说不通呀!白家有那么大的能耐把太子给害了吗?结合白良娣成了白贵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俩孩子,真就是只给留了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了。

可大家心里都知道了:是现在这位陛下,当年的平王,他曾经走私过食盐给外邦,他曾经卖过子民,他与他的旧部怕事情败露,密谋害死了先太子。

我的天啊!整日里跪拜的帝王,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大皇子不可思议的看着,二皇子整个人都懵了,三皇子左右看看,欲言又止。

皇后几乎踉跄着从上面下来,一把拿了桐桐手里的册子,然后翻看,又朝后看向几个老臣,你们看看,这是否是林将军的字迹?你们都曾是林将军的先生,告诉本宫,这是否是林将军的字迹。

老先生扫了一眼,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出声:殿下——太子殿下——老臣有罪啊——边上另一个老大人浑身都哆嗦了,不仅字迹是林将军的,便是这勾画的痕迹,必是先太子无疑!先太子起笔自有他的特点,监国批折子,只要常见太子批改折子的,都认识这样的圈。

皇后拿着名录册子又翻看了一遍,而后看着天和帝,一步一步的走过去,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我的祝儿……我的祝儿……天和帝一把抱住皇后,是朕鬼迷心窍,中了白氏的美人计了!白氏这个女人,可恶之极!朕不仅要为祝儿讨回公道,还要为周王府夭折的孩子,为受难的外甥女,为被贩卖的子民……白家株连九族,一个不留!林熊狠狠的闭上眼睛,株连九族,自家便在九族之列。

这就是自己怕的缘故!二皇子总算是醒过神来了,父皇,白氏可恶,白家该杀。

可这九族,又该怎么算了?五弟和寿昌公主,亦在九族之列。

还有林家,林将军为了搜寻证据,被奸人所害。

林家若是被株连,又何其无辜?因此,儿臣恳请父皇,白氏灭门,所涉及亲族详查。

若是参与者,尽皆株连。

其余人等,一盖赦免。

天和帝掐住皇后的腰,我儿说的是!依二皇子所奏!这边说着,却在皇后的耳边一遍一遍念叨着:太子……太子……太子什么?太子哥哥……走的冤枉,还有嫂嫂……以及两个生死不知的孩子……我知你悲痛……皇后狠狠的闭上眼睛,这是自己的丈夫,他这‘太子’两个字,不是像他嘴上解释的那样……不是的!他说的是:别闹!太子这个位子,给你儿子。

皇后哭嚎出声,赵敬如……死了!暴毙!是不是他也参与了?赵敬如是皇后的嫡亲兄长,结果也是看着她的儿子殒命的元凶之一。

天和帝无言,皇后眼睛一闭,身子软踏踏的,这是晕过去了。

二皇子跟尹禛对视了一眼之后,谏言道:凡是暴毙的大人,着刑部详查案底,若是证实他们所犯之罪,该抄家抄家,该罚没家产的罚没家产,若是家中有亲戚兄弟子侄有牵扯,一盖不赦!天和帝看了老二一眼,眼里这才多了几分笑意,带你母后去后面歇着吧。

是!老王爷这才上前:陛下,臣有罪!当年臣那不孝子侥幸得一命……回来没说多少,可叫臣以为,当年的事跟陛下有关。

陛下呀,这夭折的多是皇室子孙,老臣心痛呀!禛儿被带回来的时候,臣不能看着皇家再有骨肉折损了。

这才隐瞒了身份,只盼着他一辈子平平安安的。

谁知道,这孩子去见了臣那不孝子之后,回头就猜到了身份。

尹继恒就在别院,陛下要杀要剐,臣绝无二话。

若是时间门能倒回去,臣多盼着当年没叫老大去找他……皇叔说的这是什么话?天和帝忙道:周王府护住皇兄这一脉子嗣,这便是最大的功劳!朕恩准,周王府再恩荫一子弟侯爵。

另外,朕的亲侄儿,先太子嫡长子尹禛,朕册封其王爵……尹禛忙跪下,叔父,侄儿此番举动,虽被迫而为,但到底是有违法度。

冒领罪责,依旧是罪。

因此,臣请圣上降罪!臣甘愿流放三千里。

天和帝心道:这是知道留下来小命难保,要去南疆呀!老王爷看了尹禛一眼,满眼复杂,但还是道:陛下,既然是禛儿所请,您成全了便罢了!东北之地,苦寒了一些,但正好磨砺磨砺!像是急于撇清跟前太子一系的关系。

尹禛和桐桐恰当的露出几分愕然和不可思议来,天和帝犹豫:这……不合适吧?老王爷坚持:合适!陛下!既然所请,那就准奏吧。

于是,天和帝在面前的俩孩子不知所措的表情中,‘勉为其难’的答应了:那就去……若是不适应,朕再召你回来。

谢陛下!尹禛拉着桐桐起身,往出走。

天和帝揉了揉胸口,这一走,自己果然是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