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梦里清欢(13)

2025-04-03 17:35:21

过了年,就长了一岁了。

桐桐发现这几个月,她不光是瘦了,她还长高了。

反正站在五福晋和七福晋中间的时候,她就比她们高。

于是,她越发的挺胸抬头,朝自家爷得意的笑。

呵呵!你高兴就好吧!宫宴之前是要分开的,阿哥爷们陪皇上和朝臣饮宴去了,福晋们陪着各自的婆婆,去陪太后过年。

林雨桐坐在德妃后面,伺候德妃的事有四嫂呢,她也不往前面凑。

其实宫里的菜在年节的时候真没那么好吃,热菜都是蒸碗。

可凉菜又太冷,从外面拎来的,更凉了。

她也不敢吃,怕吃了咳嗽。

咳嗽这东西虽不是都传染人的,但到底自家爷的身体不好,还是小心着吧。

宫里的年宴,乏善可陈。

每个人说话就跟用尺子量过的似得。

娶进宫的福晋们粉粉嫩嫩的,正处于惶恐的适应期。

对这个身份转变,对偌大皇宫的畏惧还占了上风。

大福晋是‘老媳妇’了,但她才生了孩子,太后给了恩典,没叫过来陪着。

二福晋没有太子妃的头衔,正气虚着呢。

四福晋规规矩矩的,一步不多走。

三福晋倒是想活泛来着,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敢特立独行。

剩下的五六七三只福晋,除了桐桐还算自在,五七两位坐在那里都紧张,不知道怎么服侍各自的婆婆。

娘娘们慈和,并不为难,只叫儿媳妇各自坐了,不用管她们。

于是,一个个陪坐,然后听着宫里的娘娘们跟太后说话。

五福晋夹个花生豆放在嘴里,轻轻的嚼着。

七福晋夹一片水萝卜似乎要品出山珍海味的味道。

她们嚼的可小心了,感觉咀嚼东西的声音要是叫娘娘们听见,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似的。

左右一看,桐桐也不敢吃了。

都把筷子都往蒸碗里去了,不得不改变方向,夹了藕片吃。

因为蒸碗太油了,吃完之后嘴巴油汪汪的,用帕子擦?不成,不雅就是失仪,这就是罪。

那还是跟大家一样,随便给嘴里放点啥,证明自己在吃就完了。

所以团聚完,冒着大雪往回走,其实还都是饿着肚子呢。

爷们那边几时能完,还不知道。

反正就他们几个妯娌,带着各自的奴才,溜达着往回走。

在宫里这地方,自己两口子在被窝里说话尚且得压着声音,何况是在外面。

一路走的沉默寡言的,再加上这风雪,也很是没有说话的必要。

到了门口各自行礼道别,别多话了,赶紧回家了。

啥叫战战兢兢的小媳妇,她们几个都是。

只有回到阿哥院,才算是回家了。

屋子里暖意融融的,这会子一回来,先是张罗着入厕洗漱换衣服。

都忙完了,自家爷还没回来。

可肚子是真饿了,也不知道他几时能回来。

于是喊了樱桃,屋里还有什么吃的?叫膳肯定不行!一是膳房忙乱,二是也不合时宜。

吃的不少,能放住的多着呢,您想吃什么?桐桐就笑,内务府的都是人精呢。

上次那药的事,这边没叫破,这是给了天大的恩典。

所以,自年前,自家这边的供应一下子就充足起来了。

不仅是自家,四阿哥那边也一样。

自家爷招呼下去的。

内务府这些奴才,手段多着呢。

这内宫没有他们的手够不到的地方。

像是年前放赏,自己这边得的首饰就明显贵重的多了,便是得的珠子,也比以前用的更大一些。

还有这御膳厨房,除了那手艺不精的师徒二人,还多了个叫王顺的大师傅。

此人就比较精明了,那是顿顿打发人来递明儿的菜单,看有什么要添减的没有。

樱桃只漏了口风,说是爷和福晋不知道是不是正长身体呢,老爱饿。

那边就老送能放住的吃食过来。

等爷回来吧!等爷回来冲两碗油茶来,再把小麻花拿两碟子,咸菜泡菜四碟,就好。

说着,想了想又问,鲜果拿些,放在炉子边热着。

是!前儿才得了一筐子蜜桔,个个这个大……她用手比划了一下,屋里放着呢。

等阿哥爷回来都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了,桐桐从屋里跑到厅里,先摸他的手凉不凉,这才给脱了大氅。

动了动鼻子,闻见淡淡的酒味,她就恼了,不是说不喝酒吗?他哈气叫她闻,闻闻,可喝酒了?没喝呀?嗯!十四给撒上去的。

一样是兄弟,为什么瞧见十四就觉得那么讨厌呢?老八那么乖,可还是觉得老八比十四还讨厌!大概是因为讨厌老八吧,连跟老八一起玩的老九和老十也烦人了起来。

以前还不觉得,现在老八老九老十都大了一岁了,好似半年不怎么见,就变了个模样似得。

看见就想踹,这不正常。

他一边梳洗,一边低声跟屏风那边的福晋低声抱怨。

然后就听福晋在那边悉悉索索的忙,应该是给自己烘衣服呢。

就听她一边忙活着,一边就道:那有什么不正常的?爷不喜欢他们,肯定是他们不招人喜欢。

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把讨厌的小孩扔过手,高高兴兴的从屏风那边探出来的手上去接衣服,然后都拽住了,他瞧福晋不敢进来的样子有趣,就又放开,太远了,爷够不着。

桐桐再往里送一点,现在呢?能够的着吗?够不着,你直接送进来不成吗?不进去,排骨精不好看。

但这话不能说,她打岔问说,在宴席上吃饱了吗?吃什么饱呀!太倒胃口了!对太子他是没什么想法和意见的,但莫名的看见索额图就觉烦人。

这位老大人说句话,从者云集。

瞧着都是顺着他的话恭维皇上的,可这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自己坐在四哥下手,距离太子不远,明显能感觉到太子身上散发出来的隐隐不快和大哥身上的嘲讽。

党争这个东西吧,早露头了。

不过是忙着跟准格尔打仗呢,顾不上而已。

这种气氛下,吃的什么年宴?就喝了一碗酒酿便回来了。

因此就问说,有什么吃的吗?有,虽然简单,但吃着舒服。

果然,越是简单,才越是舒服。

吃食是如此,身边的人是如此,世事无不是如此。

两人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康熙三十二年的。

皇家过年,说隆重也隆重,说不隆重,那就隆重不起来。

原因嘛,不外乎是忙呀!这天下哪天没事?大年初一,皇上发上谕,给太后问安。

那大家给就太后问安。

可从大年初二,皇上就开始忙了。

前朝一道旨意一道旨意往下走,怎一个忙字了得,说的跟准格尔部有关的事。

而皇子们,也没有那么些放假时间。

他们一年就那么几天的休息时间,过个年三十就可以了,赶紧上学去吧。

所以,皇子们苦逼的上学去了。

自家这位爷也去,但不去那么早。

今年皇帝好似终于发现他家的六儿子虽然弱一些,但不至于一下子就能嘎嘣没了的。

所以,学业还得重视。

但考虑到身体的问题,确实是起的太早从阿哥所到上书房太折腾了,那就在自己屋里读书吧。

他打发了个叫梁忠的太监,监督他家老六早读。

也就是说早上睡到饱在起床那是不可能了,半夜必须起来,然后去书房,由梁忠去取上书房先生每日的早读功课,然后完成。

之后是早膳,早膳完了之后,都下朝了,麻溜的自己去上书房上课去。

所以,任逍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林雨桐一直觉得,两人晚上守着一盏灯,相对而坐说说话,就是最美妙的事了。

可现在不行了,天黑了就睡觉,因为半夜得起呢。

如此以来,是能少一顿饭了!午间吃了饭,天一黑就睡觉,是不太饿。

于是,这宫里的晚上是真安静。

一下钥就静悄悄的,除了风声嘛玩意没有呀!自家爷要起,她其实不用起的。

睡吧,无碍。

可怎么会无碍呢,皇上的人就在前院,然后自己作为福晋睡的不起床,叫皇上知道还了得。

起吧!起来吃块点心,捏着鼻子喝些牛乳,再喝半壶的温水。

也去念书吧!关于熟知药性这个事,当时没再谈。

一是不知道该怎么谈,二是也不方便在这么多人中间谈。

防着之后再无端的冒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那就得叫人知道,自己刻苦学了。

于是,穿着家常的衣服,就在自己的书房。

把老太医所说的医家典籍都挑出来放在手边,她打算一本一本往过啃。

笔墨就在边上,有看不懂的她打算记下来,等着老太医来的时候问问人家。

可是,一页一页的往下翻,她感觉她都记得住。

不仅记住了,她几乎是没有什么有不解的地方。

好似书上那么说了,她就具象的知道人家说的是啥意思。

有疑惑的地方没错,可这疑惑的地方不是说自己没懂,而是自己觉得它是谬误的。

等到一块吃饭的时候,自家爷问了一早上感觉怎么样,她就说了一句:今儿看了药典。

嗯!我觉得药典修的不准确。

她的声音小小的,然后惶恐的看向自家爷,然后更小声的说了一句,我这是病吗?不像呀!要不是病,那这状况就更可怕了。

谁知道眼前这人张嘴也特小声的回了一句,不好说!然后就见他一脸深沉:我今儿念四书五经,也觉得圣人说的也有很多都是错的。

所以呢,是咱俩不对劲,还是其他人都不对劲?……这个呀,叫人怎么说呢?他安慰她,肯定是其他人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