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风云际会(105)

2025-04-03 17:36:01

太子站在两仪殿门口, 陈念恩急匆匆的迎出来,殿下。

免礼。

太子扶住了陈念恩,父皇今儿如何?可按时用药了?陈念恩摇头:未曾!还是不肯用药。

可针灸了?未曾!不叫太医近身。

太子叹了一声, 父皇这是不信孤呀。

说着,抬手拍了拍陈念恩的肩膀,问说, 父皇今儿还是不肯见孤?陈念恩微微笑了笑, 默认了。

劳烦你再去报, 就说是为了祭祀太庙的事。

陈念恩应了,转身去报了。

可心里却嘀咕,这好好的祭祀太庙为哪般呀?祀与戎乃是国之大事。

祭天、祭地、祭祖先, 绝不是儿戏之事。

陈念恩一禀报, 天和帝睁开眼睛, 祭祀太庙?是!太子是这么说的。

天和帝从蒲团上转过身来,宣他进来。

陈念恩要去, 天和帝叫住了, 你站在边上吧,叫天赐去。

陈念恩去看站在角落里平时不注意他都不出声的人, 天赐欠身然后悄悄的退出去了。

他也就站在天和帝的边上, 眼观鼻鼻观心。

太子进来见礼, 跪下之后天和帝就没叫起, 只问说:为何突然决定要祭祀太庙?儿臣想迁都。

陈念恩愕然的抬头, 迁都这不是一句话的事!而且,都城的选择……能选的并不多。

关键是, 你要往哪里迁?朝廷有这一笔银子吗?百丈楼耗费就大,迁都……你还得得大兴土木。

除非是哪个陪都,那里本就有行宫, 可以暂时过渡。

天和帝却丝毫都不惊讶,你觉得现在的都城的距离镇北太近了?喜公公没有消息,赵祎没有消息,镇北的消息……儿臣能知道几成呢?凡是儿臣知道的,有几分是真的,几分是假的?有多少是故意漏给儿臣的?有多少是儿臣的人真的打听出来的,儿臣……不能确定。

卧榻之侧,猛虎饿狼窥伺,儿这些日子与父皇一般,夜不能寝食不知味。

以祭祀太庙之名,假借先祖之意,提出迁都之事?是!天和帝嘴角勾了一下,朕准了,你去忙吧。

父皇需得亲临。

自然!此等大事,焉能不亲临?太子满意了起身告退了。

人走后得有半晌,天和帝才看天赐,你去打听打听,这祭祀之礼是不是老五在筹备。

天赐太监花费了一刻钟转身又回来你了,您圣明,太子殿下将祭祀之礼交给五殿下了。

哼!哪里是圣明?分明就是太子无人可用了!老三得忙着老大的丧事,可不就只有老五能用吗?况且,老五这两年贴太子贴的紧,太子对老五也几乎没有戒心。

天和帝自己都笑了:没有戒心呀!笑了几声面色一变,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流:朕的福儿尸骨未寒……朕的祀儿啊……天赐太监不说话了,默默的退到角落里了。

大殿里静悄悄的,反正圣人这两年总好像有点奇怪,神神叨叨的。

陈念恩眼睛微微眯了眯,福儿是大殿下,祀儿是太子。

哭大殿下尸骨未寒就罢了,为何紧跟着哭太子?他的心里咯噔一下:除非太子危矣。

五殿下负责祭祀,然后太子危矣吗?陈念恩垂下眼睑,隐藏住所有的情绪。

良久,天和帝哭累了,说陈念恩,祭祀之礼,你母亲和念亲也去吧,皇室近宗也没多少人了?陈念恩的眼神闪了一下,自然,自然该去的。

你陪在朕的身边,朕安心。

是!甥儿陪着您。

回头去告诉周王府,都得去!尤其是雍王妃,叫她陪着皇后和太子妃祭祀吧。

是!这就叫人传信下去。

特意传信叫我去?桐桐手里手里的弓箭,啧了两声。

这是想干什么?她招手叫了黒鼠,去打探太庙的消息,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但也记着,别打草惊蛇。

在最外围,能打探到什么便是什么。

是。

隔了两天,黒鼠才来禀报,不知道太庙祭祀要准备些什么,因此,属下并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奇怪的。

那他们准备了什么?黒鼠拿了一张纸递过来,他是这三年才跟着学认字的,写的跟狗爬的似得,有些字还是错的,但从字音字形上还能判断出他想写的是什么。

说实话,初一看,还真就看不出哪里有问题。

可它就是有问题,你继续叫人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是!桐桐将黒鼠整理的东西拿给尹禛,然后指着上面的几样东西,是不是有些东西。

东西奇怪,数量更奇怪。

尹禛扫了一眼,就有些了然。

然后看桐桐,她办事是真细致。

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才能叫人有这么一种近乎于本能的直觉。

若是两人真是一种宿命的纠缠,那为什么自己没有这种直觉呢?这是很没有道理的事,百思不得其解。

桐桐就说:我怀疑这就是天和帝的底牌。

没错!这就是他的的底牌。

尹禛笑了一下,看桐桐,等……事情了结了,咱们补办一次婚礼。

桐桐看他:兴奋吗?坐拥天下的兴奋感吗?尹禛摇头,没有!他深吸一口气:好似更沉了!桐桐‘嗯’了一声,自己好似也是这种感觉。

祭祀太庙是一件大事,提前七日得沐浴斋戒。

京城中的宗室、勋贵,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得去。

包括后宫里的妃嫔,宗室的女眷。

提前一天,老王爷的密室被桐桐征用了,一道道调令往下发。

老王爷跟尹继恒在园子里坐着,谁都能嗅到京城里不一样的气味。

越是风平浪静,下面越是波涛汹涌。

这次,成则改天换地,败则身首异处。

老王爷看向次子:尹继郭在皇位上坐了十七年了,这次真那么容易?尹继恒的手里不停的雕刻着木头小牛,儿子等不得了,一年一年的,儿子太焦灼了。

老王爷起身,那老夫也不必装病了,要去就去吧!生死就这一回了!你活够了,老子也活够了。

越是到了跟前,小道消息越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坊间好像有个传言,说是此次祭祀太庙,就是为了送邪祟的。

这个说法一出,多少百姓都想跟着祭祀。

也不用去太庙,哪怕是在太庙的外面呢?只要叫百姓跟随,那也行呀。

大家都怕了这个神神鬼鬼的东西了,只想着送了邪祟保平安。

连林檀都得了这样的消息,不少官家小姐都想结伴而去呢。

给桐桐送衣裳的时候晓月就说呢,也不晓得能不能去?咱府里的下人也都想跟去瞧瞧。

大伯和大哥是要去的,家里就只剩下姐姐了。

桐桐就说,太庙离咱家的家庙不远,要不然,你们跟着姐姐先去家庙里呆着。

到时候看情况,若是祭祀的人太多,估摸着咱们家家庙也不远了。

在家庙门口祭祀也就是了。

要是人不多,我打发人来接你们,岂不两相便宜。

晓月欢天喜地的应了,奴婢回去就告诉姑娘。

林檀只怪晓月多嘴,平添麻烦,信外面那些话做甚?晓月低声道:姑娘,我现在心里老是觉得不安!侯爷和世子在家的时候,我心里不害怕!可要是不在,再加上京城那么多人都去……空荡荡的京城,空荡荡的家,姑娘不觉得比在人群里更危险吗?咱家二姑娘……外面传的跟夜叉似得,我害怕……有些人不敢拿二姑娘如何,再趁机找咱们的麻烦。

心事真重!真要是有这危险,桐儿会提前安排的。

是得提前安排,但林檀不用知道。

有些事,会吓着她的。

这天半夜,整个京城都醒了。

早起梳洗更衣,而后进宫。

在宫里走了流程,就该出发去城外了。

临出门前,桐桐给尹禛把能带的都带上,护心镜,暗器,药,各种有杀伤力的东西就带了七八样儿。

而今进宫是没人查尹禛和桐桐了,尹禛推着尹继恒,跟着老王爷,桐桐坠在后面,就这么进了宫。

进宫之后,男女得分开。

皇后身边,一边站着太子妃,一边的空位是给自己留的。

桐桐当仁不让的站了过去。

叫她意外的是李云翼竟是也在。

她福了福身,李云翼还礼之后又乖乖的站着去了。

她一身的素白,重孝在身。

李妃一眼一眼的看她,她只那么站着,谁也不看。

等到了吉时,得先去奉先殿。

桐桐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扫了尹禛一眼,跟着礼官的唱合,缓缓的跪下去,才要叩首,就听得上面‘砰’的一声。

桐桐吓了一跳,抬头望去,只见奉先殿的牌位倒了。

从上往下,一层一层的,哗啦啦的溃散了一地。

甚至有个牌位掉下来,直接砸到了天和帝的手。

天和帝颤抖着拿起来,正是先帝的牌位。

他蹭的一下扔了,抬头一看,这么多的牌位里,只有一个牌位没倒,那便是先太子,后来被追封为敬德皇帝,牌位也进了奉先殿。

这个事……未免也太巧了。

老王爷不由的看尹禛,尹禛:……我没那么清闲,摆弄牌位干什么?这事真不是我干的。

老王爷又看桐桐,虽江山到了这个份上,但真不至于如此吧。

那也是本王的列祖列宗呀!桐桐:……我喜欢干实在事,用牌位吓唬人,弄个什么吉兆不吉兆的东西,我真没兴趣。

这事真跟我无关!而且,她也不觉得谁有弄这个东西的必要!折腾不折腾这个的,都不影响大局,还容易被人逮住把柄。

弄这个干嘛?她更倾向于巧合:真的就是巧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