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这个没几个人懂,反正就是考上了,什么专业这个重要吗?公社还有两个考中的,一个是梅子,她考到省城的师专了,是个大专学校,三年学制;一个是史丽娜,她考到了县城的中级师范学校,就是中专类师范,学制也是三年。
但不管是大专还是中专,现在都是香饽饽,出来就分配工作,就是干部岗位。
这意义可不一样。
金中州和李小秀在门口大放鞭炮,这是可喜可贺的大喜事呀。
但是陈德朝家就不那么高兴了,陈安并没有考上。
两人之间也没有孩子,媳妇子如果去上学了,这两口子还能过吗?这都不是桐桐关注的事了,因为正月十六就要报名,今儿已经正月十二了。
就这么几天,得赶紧收拾收拾往省城搬家了。
这边一考上,已经有人给朱有为打了电话了,朱有为专门找了卡车,我跟你婶婶就不回去了,叫车去接你们。
家里重要的东西都带到省城。
住的地方不用管,我给你安排。
四爷这才说,地方提前都找好了。
他把家里的地址告知了,回头安顿好了,我和桐桐去家里吃饭。
竟是提前那么长时间都安排了,不用问,那边一定是搬进去就能住了。
家里有啥收拾的呢?家常用的全都带走,不带走的就是可以扔掉的。
后院养的鸡也都不带了,带去院子太小也没办法养。
全都给魏红霞两口子带回去就行。
东西装上车,钥匙给了他们一把,得空了来洒扫洒扫就行。
桐桐就说,等安顿好了,我给你们写信,把地方告诉你们。
回头带着孩子去省城,也好认门。
魏红霞应承着,桐桐又把课本之类的给她,里面有圈出来的知识点,你细细的看,弄懂就行。
七月份还有一次。
恩!韩翠娥在叮嘱金司炮,你媳妇要上学你就叫好好去上学,不兴学那不懂事的,只管绑住媳妇的手脚。
你对她好,她知道你的好,飞不了。
金司炮应着,我知道!只要考上,就叫她上呢,肯定不拦着她。
见说完话了,四爷才说金司炮,要是真考上,你不想在村里待,我给你另外想办法。
别因为这个,心老是悬着。
嗯!记下了。
临走之前,两人又把亲近的关系挨个的拜访了一遍,包括大队的干部,甚至于同龄的关系好的人家,都挨个的带上点心和罐头,跑了一遍。
韩翠娥还是农村的户口,不在生产队干活,就没有工分,自然就不能分口粮和钱粮。
就担心一件事,你们说……这个……我的口粮……两口子是商品粮户口,粮油关系会转到学校,学校每月又有补贴,所以,哪怕是紧张一些,但两口子肯定够花,甚至孩子的开销都够。
也就是自己,什么都没有,就是吃闲饭呢。
桐桐就笑,您放心吧,还真能饿着您呀?家里还有积蓄,只要想挣,总有办法能挣到的。
或者,您舍得远志?那舍不得!这不就得了嘛!桐桐说着就看四爷,得去后沟一趟,跟爸说一声。
以后年节总也少不了要回来祭奠的。
嗯!应该的。
这次再去,四爷就拿了铁锹。
坟堆可以留起来了,但是还是没有竖墓碑,等大学毕业吧,那时候想来就彻底的安稳下来了。
桐桐看站在边上的金镞,给爷爷磕个头,就说清明的时候再回来看他。
孩子小小个的,穿的鼓鼓囊囊的,爷爷……清明回来……看您。
桐桐看向站在不远处的老道:家里的地址您知道,要是闷了就去省城找我们。
老道摆手:走吧!走吧!这里现在可是风水宝地,我可舍不得走。
两人牵着孩子,慢慢的朝家走去。
金镞走得慢,慢就慢点吧,不急。
孩子问说:走了……大公鸡不带。
不是嫌大公鸡吵吗?不嫌了!我怕它饿了。
不会!大伯娘会喂的。
还有小黄。
小黄是一条不知道谁家才抱养回来的小狗,孩子总偷摸喂,狗就总来。
当妈的就说,小黄有家的,你要喂它,它的主人都要不高兴了。
我的秋千……带不带?秋千带去没地方放呀,等你再大一点,等咱们有大房子住了,再叫你爸给你做个大秋千,好不好?不说话了,还是不高兴。
人就是这样,别管是老的小的,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心里多少都会有些惧怕的。
可等出去了,再回头看,许是要不了多久,回来不能习惯的得先是他们。
不管有多大的纠结,终是锁了大门,坐上了卡车,跟这里说了一声再见。
卡车后面很多人在挥手,很多赞叹或是羡慕的声音,桐桐和四爷坐在车兜子里,朝后面不住的摆手。
以后会回来吗?会的。
金中明葬在这里,金家的祖坟在这里。
以后会跟这里有太多牵扯吗?不会!除非极其个别的人,其他的大部分的人和事从这一刻就开始彻底的割裂了。
金中州站在人群后面,看着车子走远了,不知道怎么的了,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他抬手抹了一把脸,不敢叫人看见。
在那么些人没转身之前,他离开了,慢慢的朝后走去。
后面还有人跟老大说话,老四带着他妈走了,他们上学,他妈咋安排?他叔给安排好了?金司炮只摇头,要安排的,没用给安排,老四有地方去。
具体什么地方却没说。
城里想安排个地方也不容易。
也不一定,老三带着巧云去上学,巧云不是啥也没有的,不也一样没回来?人家肯定有人家的办法呢。
说的是呀,老四是有本事。
人家桐她娘家也在省城呢,她姑也在省城,亲戚多,有关系,去了肯定能照看。
你一言他一语的,说的特别热闹。
然后又说史丽娜去县城读中专的事,朱有为当年不就是读了个中专,你看看现在?说的是啊!这将来可是又大前程的,陈家这是捡了一块宝。
却不知道李小秀偷偷的塞给史丽娜二百块钱,你偷偷的拿好,这个家能不回来就不回来。
我想你了,就去县城看你。
也不要再叫陈安碰你了,就说万一怀上,学校就会叫退学。
千万不能给陈安生娃。
等毕业了,你还年轻,没有孩子拖累,还能找个更好的对象。
到时候你有文凭,省城也不是去不了。
娃呀,县城这地方不大,这有些丢人事迟早会传出去的,你将来也是难做人。
不如走远点,越远越好,一辈子这么长,别叫自己后悔。
陈德朝不是好人,陈安也不是个有本事的,犯不上搭上一辈子。
史丽娜没言语,却悄悄的把钱装起来了。
哪怕报名去的时候被陈安打的鼻青脸肿的,她也没再叫陈安碰一下。
她以为跟陈安结婚,生活的不如林雨桐,但至少也不会太差。
金司晔高中毕业,可陈安也农校毕业了。
两个人都斯斯文文的,这结婚之后,应该也是一样才对。
可真等结婚了,哪里一样了。
住的那么近,她在后院能听见那两口子在天黑之后,偷摸的打篮球。
她在侧门口看见过,两人打着篮球,一会子一个抱着另一个耍赖,一会子一个又蹦到另一个背上大笑。
她去挑水的时候还看见两口子带着孩子在打乒乓球,一会子爸爸抱着孩子,一会子妈妈背着孩子,那是打球吗?那是玩耍。
或者是在天气好的时候,两人带着孩子出来遛弯。
男人抱着孩子,女人在边上跟着。
然后三口不时的停下来,跟碰到的熟人说话。
她想,要是没有这样的人比对着,她也会跟其他的乡下姑娘一样,嫁个汉子,这一辈子就再也不想其他了。
愁也是他,苦也是她,打不离,骂不散。
可见过了,又怎么能甘心呢?人跟人难道不一样么,我为什么非要跟他绑着过这样的日子?所以,飞吧!我有我的人生,背信弃义也好,为了前程抛弃丈夫也罢,我为我自己的人生负责,何错之有?是啊!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不管是乡下的知青,还是跑到城里各种请愿的知青,都慌了。
尤其是同伴中有人因为高考返城了之后,就问谁不慌。
车子进了省城,看到好些结伴而行的年轻人,这都是还在想办法往城里跑的。
穿过半个城区,韩翠娥认识这个地方,以前我也常来这里……那边原来有一家做牛杂汤的,特别好吃。
我记得那一年,我吃了牛杂汤回去,碰上你爸跟少东家要出门,我身上的那个味儿太大,你爸还问,这是去哪吃的牛杂。
后来,我还带你爸去了一次!不知道还卖不卖牛杂汤了?没见着,应该是不卖了。
回头买些生牛杂回来,自己做吧。
等车到了门口,林温平和周红谷就迎出来了,桐桐还没下去呢,就见林心和王东亮从里面也出来了,赶紧的,炉子升起来,炕也烧好了。
这边的钥匙早前就给了林家一把,叫抽空来拾掇拾掇。
谁知道拾掇的这么好,里里外外干干净净的,甚至窗帘门帘炕围子都给布置上了。
周红谷不好意思的笑,都是工服,你二姐夫的厂子发的多,旧的也多,我给洗了,改了改能用。
别嫌弃就行。
桐桐前前后后的看,后面天井棚起来了?林温平点头,棚起来了,你二姐夫找的料,我俩得空给棚起来的。
挡风挡雨,留着缝隙透气,住着也安全。
用心了!当真是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