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章 岁月流年(84)

2025-04-03 17:36:04

讲题的声音太大了,大门从身后打开了。

一个胡子拉碴的男老师睡眼惺忪的将门拉开,朝里指了指,进来!上教室说去。

大家并不认识这个老师,可这一进里面,就闻到了一股子油印的味道。

桐桐朝边上的小厅一看,那里摆着油印的东西。

再看看这位老师袖子上的黑印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为了今儿顺利开课,这位老师连夜里把今儿的教材给刻印并且油印出来了。

这得一张一张的刻在油印纸上,然后刷上墨,费时费工,且刻的时候中间一点都不能错。

见桐桐朝那边张望,这老师就说,你们先上去,这些不用你们管。

果然,,什么都不用他们管。

图书馆的大妈会把教材带上来,一人一份。

不大会子工夫,又拎来三个热水瓶,就放在教室外面的桌子上,要喝水自己倒。

桐桐的包里都带着洋瓷缸子呢,没洋瓷缸子的用饭盒也行。

反正大家中途不会回宿舍的,饭盒随身带。

在上课以前,桐桐先给自己倒了水,然后找了角落的位置坐下了。

自己的视力好,不用跟别人抢好位置。

第一节上的就是大气物理学。

教材拿在手里,手都不敢太碰,一蹭字迹就不清晰了。

刚油印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

才七点半,教室里进来一老者,穿的跟大家差不多,其貌不扬的小老头。

好久不上课了,都忘了上课该是什么样了。

老师站在上面看学生,似有感慨。

学生也抬头看老师,眼带迷茫。

桐桐喊了一声:起立。

哦!才反应过来了,上课了。

十二个人,没多大的动静,都赶紧的站起来,朝老师鞠躬,老师好!老师的反应吓了桐桐一跳,他先是惊讶,然后愕然,最后朝后退了半步,深深的一躬:同学们好!直起身,才双手抬起往下压:请坐!快请坐。

这个反应,一下子就戳到桐桐心里了。

只觉得胸口有个地方隐隐的有些难受。

小老头不自然的笑了一下,我叫文海……他在黑板上郑重的写下他的名字,以后我教授大气物理方面的课程。

闲话少叙,咱们开始上课。

桐桐将笔记本打开,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对自己来说,好似也并没有觉得很难。

但物理这个东西,它是衔接性特别强的东西。

物理基础不扎实的,学起来当然就吃力了。

像是老师说的,之后会有流体力学、大气电学,那你一定得先是力学和电学学懂了,这才能说到流体力学和大气电学呀。

一节课讲完,老师就在上面问:听懂的举手。

桐桐右手划拉着课后题,左手抽空举起来了,也没抬头去看谁举手谁没举手。

文海老师抬眼一看,只林雨桐说她懂了。

他又指了指教材,课后有两页题目,大家快速的浏览一遍,五分钟时间。

桐桐放下手,继续做她的题。

这题目出的,不全在教材上,做了许多延伸。

就听老师又问说,全都会做的,或者看了题觉得有思路的,请举手。

桐桐把题扫了一遍,后面三道题感觉没两小时拿不下来。

但是可以做,她举手。

文海老师就道:林雨桐,你可以把手放下了。

桐桐这才抬头看,除了她没人举手。

老师又问:前七道题会做的,请举手。

周学礼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举起来了。

只她一个。

老师的表情逐渐严肃,前五道题会做的,请举手。

这次有五个。

那就是还有五个人,基础出现了大问题。

桐桐心说,高考的物理考题,跟这个课程比,压根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她记得当时的选择题,第一题考的是物态变化,什么冻干的衣服变干是什么物态变化,浓雾逐渐散去是什么化之类的;第二题考的是参照物,就是火车行驶的过程中看到什么景,这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第三道题考的是哪种情况叫水瓶中水的质量发生了变化,A说拿着瓶子喝几口,B说水结成冰,C说被水瓶被飞机带到了高空。

第四题考了个空心球的体积问题。

后面的所谓的难题,也是求浮力、求电阻,还有个什么混联电路。

这种的难度便是考了满分,可也跟大学物理是衔接不上的。

老师表情严肃,但语气却温和,这样,不要紧,回头我列个书单子,除了林雨桐之外,你们都去看一看,我全天在校,你们随时可以来问我。

缺的课程,咱们花费点时间,抓紧补上,还来得及,不要泄气,没关系。

这边老师还没出教室了,高数老师就来上课了,就是昨天给桐桐出题的老师。

他客气的叫文海老师先出去,然后问:谁要上厕所,抓紧去。

然后招手叫桐桐,林同学你来一下。

桐桐过去了,老师递了两页纸,你不用跟着上课了,去自习室。

今天之内把这个做完给我就行,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没做完或者不会也没关系。

好的!桐桐连带物理的卷课后题一起带走了,直接去了自习室。

大学的课程都是大课堂,一节课两小时呢。

数学的题目给的明显偏难,她是能省过程的就省略过程,可等老师下课了,她也只能算是勉强算完,还没检查。

老师还在教室被围着问问题,图书馆的大妈已经在下面大厅里了,饭菜打来了,吃饭。

食堂的饭菜是八个人一桌,一桌一盆的烩菜,然后三个窝窝头。

自家这边连老师带学生能打两盆半,把这两盆班折到桶里,好拎嘛!再拿布兜把窝窝头背回来。

这会子该吃饭了,各自拿着饭盒,一人一饭盒的烩菜,饭盒盖子上三个窝窝头,自己找地方去吃就行了。

师生一个伙食待遇,毫无差别。

张大妈喊着:一会子该凉了,赶紧的,吃着说也是一样。

于是,一串串簇拥着老师下来了。

桐桐拿着做的题,这会子把题夹在腋下,跟着打了饭,坐在大厅的长椅上,一边吃着,一边把答过的题放在边上检查。

吃完了,也检查完了,改了一处笔误之后,再去看教高数的程老师,他正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指着教材讲题着呢。

她干脆直接将题给送到办公室,程老师看见了,问说,答完了?完了!你放那儿,我一会看。

桐桐没打搅别人,因为没人聊闲话。

她拿了饭盒准备去外面的水龙头洗一下,张大妈用勺子敲了敲桶,饭盒不用你们洗,放桶里,回头给你们送上去。

你们又不会认错。

桐桐的饭盒跟别人的不一样,是那种洋瓷缸子一样的饭盒,只有她一个人用的是这种,她干脆就送过去了,谢您了,辛苦。

也就你们人少,能有这个待遇。

以后人多了,我也洗不过来了。

桐桐在下面没停留,趁着这么一会子时间,赶紧把物理剩下的题做了。

赶在下午上课之前,又给文海老师送下去。

真就忙的,有时间想四爷吗?没有!有时间想孩子吗?没有。

这个氛围,好似你多耽搁一分钟,都是罪人一般。

下午桐桐上课,程老师在一道一道的看桐桐做的题,这个过程省略的有些多,思路有点不一样,所以,他的方法之下的一步一步,那个答案就没法给桐桐这个做比对,因此,他就得重新看看桐桐的思路是什么样的。

一个人抓不住她这个点,他干脆拿了去找院长,您帮着看一下……虽是高数的范畴,但题目更结合大气科学遇到的实际问题。

姚时行接过去看了题,就问说,这是从国外的哪种书上翻译过来的题目吧。

对!林雨桐做的?对!她这个思路……像是专门搞数学出身的一样,最后的结果跟你的一致吗?一致。

一致就行!回头我去数院要几分卷子来,她要是都答对了,就算是过了。

这一门她可免考。

也不用浪费她的时间了。

下午有英语课,英语课是辅导员亲自带,都是零基础,怎么办呢?二十六个字母开始,加上音标。

音标从老师的嘴里一出来,桐桐再想想昨天晚上查过的单词,瞬间便豁然开朗。

语言,还是要说出来的。

以后早上七点,我准点在一楼等着。

早读,不会念没关系,问呀,我就在。

平时只要碰到我,我尽量跟你们用英语说话,刚开始,我会英语一遍,普通话一遍,争取这个学期,咱们师生能用英语完成日常交流。

说着,就起身,所以,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明天见。

最后这一句就是英语一遍,普通话一遍。

See you tomorrow!桐桐自己说完都愣了一下,然后瞪大了眼睛朝上看。

这副表情惹的哄笑成一片。

小老太朝桐桐竖起来大拇指,very good!Thank you!大家该吃晚饭了,吃完饭要上自习的,桐桐该回家了。

跟老师们告别,然后一路奔着往车子棚去了,脚步轻盈,表情惬意。

四爷骑在车上等她:怎么样?高兴吗?高兴!太高兴。

这世上大概没有比读书更大的乐事了。

难吗?可能只是基础……觉得还行。

你呢?嗯!也还行。

桐桐坐在后面,腿来回的踢着,跟四爷说学院的每一个老师,真就是从早陪到晚,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她最感慨的是,我下楼的时候,高数老师还问我说,你那个题是什么思路,我还真没弄明白。

在跟学生求教,此治学态度,如何能不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