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年三月,三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四月,一排排样式各一的电风扇就摆在了江祖强的面前。
风扇打开,除了扇叶转动的声音之外,其他的摩擦之声很小很小。
再抬头看看,电扇挂在厂区的四面墙上,风扇旋转的角度刚刚好,整个工作间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觉得是清凉的,蚊子都只能贴着地面飞。
江祖强一个个的看过去,金总,您看……咱们该怎么合作?要预支百分之八十的定金,且必须是外汇。
江祖强:…………他咬牙,行!我会尽快将公司搬走,中间的墙拆了,那边随时可用。
是说谈租用的事。
那这就要讲细则了,办公室谈。
办公室里风扇呼呼呼的吹着,老孙看着这风扇,这玩意好是好,就是……电费估计要超出不少。
研究所陆陆续续的来人,现在一共十二个人。
本来是二十三个人的,结果有些来了之后,转了一圈,又想法子走了。
条件太艰苦,好大学毕业的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
哪怕回本地呢,那也都是干部待遇。
谁跑来遭这个罪呀?只十二个人,三间办公室。
四爷叫人送回来三个吊扇,试着用吧。
今儿才安装上,这个风吹的呀,呼呼呼的。
桐桐就笑道:要不要跟人家领导说一声,喊了电工给咱们重新安装电表。
要不然只怕这电费人家不乐意承担那么多。
谁说不是呢?老孙才要走,人家刘局来了,来看风扇来了,你们这搞的好了,风扇吹着,我们的人看的眼馋。
多少一台,好用不?老孙指了指桐桐,我也不知道价钱。
我也不知道。
桐桐就道,这是样品,我家那厂子只生产配件,成品是别的厂子组装的。
看着老好用了,比我家的好用,没有转动的时候咯吱咯吱的那个声响。
尤其是这档位开的大了,那个响动哟……受不了。
这个好,回头叫采购出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样的。
公是公,私是私,借用人家的地方,电表还是分开了。
而且,用水也超紧张的。
都是水车给运水,分水的人一多,气象局这边也老闹意见了。
主人有情绪,客人也挺不好意思的。
但这是领导的事,桐桐干自己的活就完了。
她最近写了一份报告,是关于气候和蚊子的。
来这里之后,对当地的蚊虫那是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这玩意太毒了!这要到了夏季,蚊虫得什么样?要在水沟边网蚊子,估计一晚上真能弄几斤,这不是夸张的。
在会议上,她就拿着这份报告,说她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今是春末,进入五月份,天气热起来,蚊虫更多。
若是到了秋季,蚊子也不会像是北方一样慢慢的就变少了,反之,它的活动会越发的频繁。
蚊子这种生物,其生命力与气候有极大的关系,蚊子的繁殖也与气象条件有关。
她说着就举例子,如果温度适合,湿度合适,蚊子的寿命大约是一个月左右。
对蚊子而言,最好的湿度条件应该是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
而最佳的气温条件是二十度到三十度。
在这个条件,湿度越大,温度越高,蚊虫发育的越快。
而朋城这个地方,秋天湿热多雨。
我虽然还没有在这边经历过秋天,但从资料上来,确实是如此。
秋季多雨,而现在的朋城正在建设期。
四处都是沟渠,沟渠最容易积水,一积水便是死水。
这样的条件为蚊虫的繁殖发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这跟夏季还不一样,夏季暴雨多,蒸发也快,地面河沟溢出来之后,随地表流走,这就降低成虫和幼冲的密度。
因此,我说秋天一定是现阶段朋城蚊虫最活跃的季节。
老孙挠头,说这个……目的是想预警什么呢?桐桐放下手里的稿子,看向老孙,预防疟疾。
什么?疟疾,就是打摆子。
桐桐看了一圈会议室的人,它是通过蚊虫叮咬染病的。
五十年代的时候,当地有一句顺口溜,说是十人九个疟,无人送汤药,可见其猖獗的程度。
这是一种古老的,急性的传染疾病。
今年的气候走向,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气候影响了蚊虫,蚊虫的滋生,很可能爆发疟疾疫情。
一方面,我们应该向上级部门,主管部门汇报;另一方面,也应该请相关的部门帮忙统计数据。
比如,今年以来,朋城乃至于全省,是否有疟疾病例,这样的病例比之往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
若是增加了,那么就是从侧面验证咱们的判断。
医疗部门该引自重视,得防止疟疾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搞气候气象的,预警起了疫情?孙宝贵摸了摸鼻子,伸手要桐桐手里的报告,你拿给我看一下。
桐桐递过去了,孙宝贵拿到手里翻了翻,报告上有大量的数据分析,他扶了扶眼镜,数据……你都独立完成了。
要做判断,那你没数据支撑也说服不了人呀!需要资料,需要做数据分析和最终的判断。
桐桐就说,人家是搞气象的,预报个天气之类的。
咱们跟他们不一样,气候影响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在我们的研究和关注之内。
孙宝贵把报告收了,我看一下,如果没有别的问题,那你就跟我去市W汇报一次工作。
好的!散会!桐桐将笔记本一收,跟着就起身了。
才一出来,肩膀就被人一拍,林工,借一步说话。
这人是钱百生,四十来岁,也是从京城来的。
任的是副所长,主管后勤工作。
桐桐就笑,您怎么也挤兑我!叫我小林,您这林工一喊,我是惶恐的很。
专业能力上,你是首屈一指的。
我是听过你的大名的,大学的教材能边学边翻译,那可是奇才。
钱百生说着就低声道,这风扇的主要配件,是你们家的?是!我今儿从你们家门口过,怎么听着金总要去看房子,这是要买房子了?啥!这不是有孩子吗?孩子上学是个大问题。
老这么混着住,就把孩子给耽搁了。
就想着,赶紧的找个安稳的住处,踏踏实实的。
别整天听到一点动静都跑出去瞎打听去。
房子不隔音的坏处这不是就出来了吗?两口子在家说话就跟做贼似得,就这,还零星的被人听去了。
这不赶紧搬出去行吗?钱百生低声道:要是做你们家这个电扇,这个马达呀这些配件,得交多少定金呀?少批量卖吗?桐桐愣了一下,然后问说,是您亲戚也想做这个加工?不是亲戚,是我想做。
桐桐彻底愣住了,您做?那要不然呢?这个岁数了,来了这里。
老婆孩子都不能跟来!你说着要再不挣点钱,图什么呀?咱这也是为经济做贡献嘛!要是做起来了,就先停职,干两年看看。
转一把钱……干不成就算了,再回来上班。
那您这心态可真是太前卫了。
钱百生就不好意思,我跟你不一样,你是没有后顾之忧,一心的只做学问,做研究。
可我……心难静下来了!你就说看着别人挣钱,咱心里啥感觉呢?咱所里这么些年,都忙着呢。
你还不知道吧,得空了他们就去批发衣服,往老家发货呢。
这光是给家里来来回回的铺货,你问问人家挣了多少?别人我不知道,就只鲁月华,这小姑娘,会选衣服,上个月一个月,每件衣服加价一块钱往老家发,她都转了三百多了。
桐桐:……自己整天在看气象局提供的当地的气象资料,各种数据的搜集分析,其实挺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晚上还有孩子的教育,还得帮着四爷算账,这财会方面是自己帮着审的。
这么一折腾,哪有时间关注同事都在干嘛。
闹了半天都是看着眼热,奔着钱去了。
她能怎么回复呢?只能道:那等他晚上回来,您跟他谈?或者您去厂里找他……要是着急,或者是在家里说话怕被人听去,那你就去找嘛。
然后人家果然去找了,四爷不爱跟这种一看就是要赊账的人交易。
现在订单都爆满了,没有定金,就想靠着熟人的面子免费先拿货,这是坏规矩,坏制度的事。
撅回去呢,又不给人家面子。
怎么办呢?四爷就说,现在出货之后都贴标呢,然后需要经销商。
各个地方都需要!我可以介绍你过去,你去跟他们谈价钱。
比如一台二十,你给你找的经销商二十一,从中先赚一波差价。
这就是几个电话就能联络的生意。
那边要货打款,你收了款项帮他提货发货,从中扣下来的就是你转的。
又省心又省力,又不要本钱。
稳赚不赔,少操心。
做上半年一年的,手里有了本钱的,到时候什么利润大,你干什么就完了。
不比你还得找地方,还得找工人,还得管理……省劲多了。
好像也有道理呀!其实就跟批发衣裳发回去是一个道理。
四爷点头,对!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同的是,衣服走邮局就能寄走。
但这个东西大,需要货量大的话,就不是邮寄的事了。
这得发货。
从咱们这里发货只能先到羊城,再从羊城发货去全国的其他地方。
这路上的辗转,你至少得跟到羊城,看着从羊城把货发走。
就是说得在路上颠簸,这个也好说!好说!说的时间久了,四爷还带着人家在外面吃了饭,喝了几杯酒,回来的就有点晚了。
最近资金回笼了,暂时搬迁到隔壁的厂区去了,自家这边又在建房,钱也是不停的往里砸。
厂区不能凑活,给工人的住宿,连带的食堂也不能马虎。
这些配套都是要跟上的。
所以,给自家买房子,那真的就是抽出来的钱。
四爷低声道:明儿周末,带上孩子,先去看看。
我自己一个人住一屋?金镞转过去,真叫我一人住一屋?真的!真叫你一人住一屋。
桐桐就说,给家里多寄点钱,该按一部电话了。
两边都有电话了,打起来方便。
现在厂里有三部电话,可依旧不够用的。
这边有了电话,但老家家里没电话一样不方便,那就不如多寄钱,安装上。
不说天天通个电话吧,隔三差五的打一次,能听见声音,也是一种安慰。
四爷应着,累的很了,话没说几句就又睡着了。
蚊帐挂着,风扇吹着,依旧能听到蚊子嗡嗡嗡的声音。
半夜里猛的哪里一响,都不至于叫桐桐警醒了。
那不是谁家的啥东西掉地上了,就是老鼠乱窜,又把家里的什么都撞倒了。
这个地方的老鼠呀,桐桐想着,回头就弄个捕鼠夹,再配点什么药,是药死好呢?还是叫它闻了不喜欢,不上家里来。
睡着前下定决心,决定选后者。
她主要怕咬死了,死在某个地方她不知道,别等臭了再翻箱倒柜的找死耗子。
早起没在家做早饭,一家三口直接出门了,在外面吃也是一样的。
临走的时候家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不敢放,最近又多了溜门撬锁的。
毕竟是两个单位在一个大门进出,有时候来了生人,自家单位的人也不敢说那是外人。
两边都是这种想法,就叫人钻了空子。
已经有三家大白天的被贼给光顾过了。
大件肯定带不走,但是粮油票,藏着的钱啥的,都翻腾出来给偷了。
反正是带出去了怕路上被偷了,放在家里也怕被贼给偷了。
桐桐出门背一个小包,存折都随身带着呢。
早起有卖肠粉的,但金镞还是比较偏爱豆浆油条。
以前吃的那家卖油条的没出来摆摊,这家的油条是用米面炸的,不是原来那个味道。
没有吃到想吃的,感觉要去看的房子都不香了。
最高七层的住宅楼,没有电梯。
一室没有去看,两室的也确实是不大,两个不大的卧室,一个不大的卫生间,以及一个小小的厨房,再一个客厅,特别小。
四爷就摇头,没有个书房不行。
住的时间再短,缺了书房也不成。
最后只能选了一个五十八平的小三居,书房特别的小,小到只有六平大小。
这要放书,除非在墙上直接订上木板做书架,尽量的节省空间。
客厅也不摆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以放书为主。
地板是水泥的,厕所也不是马桶,而是蹲便器。
厨房得用煤气罐,这已经是最先进的了。
售楼的全程跟着,多是港商,从今年开始,咱们内地的人也多了。
去年交房的这几栋楼,还剩下十七还是十八户没卖了。
多是一楼和顶楼的。
三居室二楼这一套是唯一一套了。
金镞就问说,为什么不买七层。
七层多棒啊,上下楼呢!桐桐就扒拉他的脑袋,就像是你每天急匆匆的从学校回来,急着上厕所,跑半天上不了楼……金镞忙道:那还是二楼吧。
半路上的公厕简直叫人不能忍受。
学校的厕所……也是!上厕所真的是一件难为人的事。
这边的房价比之四爷之前说的没交房那个小区要便宜一些,五六百一平。
为啥呢?因为这边一定得外汇,而那边不需要外汇,还能带三个朋城的城市户口。
也就是一套房可带三个户口,农转非嘛!很多港商买了那边的房子其实是为了安置在内地的乡下亲戚的。
这些人有户口就能在特区工作,享受特区的一切福利。
所以,这一套五十八平的小三居花了差不多三万。
里面还有需要改造的地方,尤其是卫生间,淋浴得安装的吧。
还有这窗户,得安装双层的纱窗,包括外面的防盗网,这都需要时间。
怎么不得一个月之后才能搬进来呀。
这个比预算少了不少。
往回走的时候,四爷就说,还能剩两万?差不多吧。
要干嘛?桐桐警惕的看他,这人一问钱,必是有打算。
你看……这来来回回的,都得走着。
太耽搁事了!那话怎么说的?时间就是金钱,咱这溜溜达达的,浪费的都是金钱。
所以呢?买辆车吧。
啊?车……怎么不得二三十万呀?那桑塔纳不就是这个价钱?我是那虚荣的人吗?你是!只是你现在没那么些钱买好车。
她就问:二手的?不用二手的,最近出了一款面包车……很多城市订购,当出租车用的。
多少钱呀?不贵!两万五。
一套房呢!要是两居室也就这个价钱了。
四爷看她:不买?不觉得再等两个月咱买一辆更好的,这样更划算吗?可想了想,还是咬牙,买!买还不行吗?咱就开着一套两居室溜达吧。
四爷就笑,再给我三个月,三个月后咱买一套别墅,慢慢装修。
年底的时候,我争取给你买一辆三十万的车。
别!别!真不用。
你少给我挖坑。
这边两万五还没花出去呢,你就想着年底再花个三十万。
想什么呢?我不用汽车,我买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女士的轻便车子,够我上班和接送孩子就行。
谁爱开车谁开车去,反正我不去。
一套别墅才多少钱呀?一辆破车能买两套别墅。
过几年车破的送去报废了,别墅那都不知道翻了几倍的价钱了。
四爷只笑,回了她一句:我还想给我儿子培养一个收集名车的爱好呢,照你这么说,收集名车就是蠢?桐桐:……金镞扎心的来了一句:人家那可不是蠢,只是咱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