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岁月流年(138)

2025-04-03 17:36:06

三年不见而已,变了吗?其实没变吧!桐桐待人没变,身上也没穿金戴银,身上的衣裳时髦,可时髦的衣裳一年四季都往家里寄。

她身上穿的,家里的女性基本都有,只是颜色和尺码不一样而已。

因着常打电话说家里的事,所以,也并没有疏远。

林可说想抱养孩子的时候,桐桐会劝她,三十才冒头算大吗?着什么急呀?你们又不是身体有问题,只是心理上的压力太大了。

要不要放暑假去朋城吧,跟我姐夫再朋城住一段日子,当旅游了。

这一放松,说不定就有了。

年纪轻轻的领养什么呀?她还举例子:小姑当年要不是太着急,慢慢的再等几年,早不知道生了几个了。

你可能像她,子女缘分迟一点。

这边跟林可说着话,那边抱着林心家的孩子给擦鼻涕,又说二姐:你就是不节制,再这么胖下去像样吗?林心还烦呢:以前吃不起,现在能吃的起了,我管不住嘴呀!先叫我吃吧,吃了这顿我就空两天。

本来姐俩是双胞胎的,以前真不好分出来。

现在她还是她,可老二比她胖出一半去。

这边姐俩不时的叨叨几句,那边还跟桃红说话,问候人家的娘家人,关心工作上的事。

金镞呢,跟他们姨夫舅舅学猜拳,那边猜拳跟咱们这边不一样,我爸就不会那边的猜拳法子,每次都输,还没我妈猜的好呢。

一桌饭吃的,很热闹,很舒坦。

可是回到家里呢?林家老两口子倒是挨着枕头就睡着了。

孩子们都好好的,这就是做梦都不敢梦的日子,有什么可操心的?林温平临睡着前还说:明儿起早点,买一桶小鱼给亲家送过去。

远志爱吃!嗯!炸了密封好,带过去放冰箱里,还能吃几天。

两人鼾声震天,住在隔壁的林可两口子翻来复去的睡不着呀。

何海潮坐起身来,点了一支烟:能不能跟桐桐张口借两万块钱。

林可跟着坐起来,你也知道,桐桐自来不是长在家里的。

这要是老二,我早开口了。

打小不在一块,我又一直插队,插队的时候她还是照看我多些。

等我回来了,没两年,她又去了南边了。

这叫我咋开口?那现在这公交车都私人承包了!咱要是不承包,就得给人家私人开车。

我就想着,要不咱承包一辆,你也就不去幼儿园了。

咱俩一个开车一个卖票,我算了一下,肯定是挣的。

挣的还不少,咱俩现在的工资基础上,翻上两三翻还是能的。

就是这一笔得拿出些钱来。

要是钱多,多包几辆车,挣的更多。

但是张那么大的口,我也不好意思。

再说了,借的多了,我也怕真要是赔了,咱还不起咋办?就两万,这两万咱分五年还完,打上借条,利息也算上……林可缓缓往下一躺,你叫我想一下,想想咋张这个口。

难!大姐难张这个口。

林心一边泡脚,一边抓了桌上的果干往嘴里塞,大姐夫想包车,他咋不大大方方的说呢?咱手里还能攒几个,爸妈手里也还有些,他跟大姐手里也有。

咱家凑一凑,其实包一辆出租我觉得也行。

咱这几年,花销小多了。

穿的都是桐给买的,年节不回来,哪次给的不是上千?还有爸妈生日给的,这些加起来……凑个一万来块钱问题不大。

他们家这个账呀,我心里都有呢。

你就是闲的!王东亮说她,单位的集资房,咱不要呀?要啊!你还知道得要呢?那你把钱借给你姐了,咱这集资房的钱拿啥给?大姐找桐桐借不借的,你少插嘴。

弟媳妇娶进门了,娘家的家你不许当了。

更不要说姐姐家的家了,你当像话吗?再说了,你能安排咱家的钱,想借就借。

那爸妈攒的钱,借不借的,你得问问人家如意和桃红两口子是咋想的?人家万一也要买集资房,这该咋办?出嫁的闺女了,老惦记父母兜里的钱也不像话。

林心就斜眼看他:不想借就不想借,说那么一大堆干什么?你这人,这不是想借不想借的事。

王东亮过去给她把脚擦了,然后端了洗脚水,睡觉!先睡觉,先看你大姐是咋打算的。

林心抓了一片芒果干又吃了,芒果就是好吃,可咱这边吃了芒果干,等闲也买不到新鲜芒果……回头等咱闺女大点了,我死活得去朋城住一段日子的,水果得可劲的吃才行。

你是又有了?怎么老挑嘴?没有!就是馋了。

林心躺下,看着屋顶:你说……我俩生下来其实是一样的,可这过着过着就不一样了。

咱也不是眼红……是觉得吧,人跟人的差距是不是有点大。

咱为了攒几个钱那真的是精打细算。

人家呢?抬手是几千万的往出甩。

那你的意思,咱也辞职了,去南边挣钱去?别!一个人一碗饭。

咱还是安稳的吃手里这碗饭吧。

林心说着转过身去了,叮嘱说,记得,桐桐要走的时候去迎宾楼订上几个酱肘子,叫带去那边吧。

孩子和妹夫都爱吃!坐飞机往过带,应该是坏不了。

捂一天得坏的:给带几个熏肘子吧,这个耐放。

行!才还说着呢,一眨眼鼾声就起来了。

王东亮是睡不着,钱多了确实是能刺激人的!远志他姑父的战友,听说一年可不止拿十几万那么简单。

他就用手肘戳了戳林心:你说我跟着你妹夫干,行不?林心的呼噜声一声高一声低的,压根就没听见。

王东亮:……算了!权当我没说。

林温言是等了一天都没等到桐桐上门,晚上说什么都睡不着。

儿子睡在边上,睡的正香。

家里还有一间屋子,后来老张睡了。

他是大夫,晚上尤其得休息好,所以,怕孩子影响他休息,都是他单独睡一个房间。

圆圆和朵朵睡在阳台隔开的隔间里,上下铺的床位,地方有点小,但是能睡的下。

她睡不着,干脆起来,转到客厅里,见隔间的灯还亮着呢,就过去拉开推拉门朝里看。

圆圆坐在床沿上,面前是书桌,这会子正算题呢。

草稿纸都废了好几张了,拿起来一看,密密麻麻的,正反面都写满了。

朵朵在上铺,手里也拿着书。

她轻声问:看书着呢?中医的东西多了去了,得看书你又不是不知道。

出去吧,烦死人了。

朵朵说着翻了个身,面朝里躺着去了。

林温言到底也没看清那是啥书,但要是看中医的书,这还算是长进了。

她就问说:饿不饿,还有麻花跟饼干,想吃啥?都拿来,饿着呢。

林温言去取了,把麻花跟饼干都给拎来,分着吃,不许打架。

人一出去,朵朵就下来了,手里拿着一本好像是什么鸟朦胧的小说,一边吃一边看。

圆圆头都没抬,想当医生,得学理科。

理科里面理化太难了,稍微慢一步就跟不上了。

两人各忙各的,一个看小说看的认真,一个算物理算的投入。

一个吃的不停,一个怕再胖下去,睡前不碰油的和甜的。

再说了,真没那么饿。

林温言很欣慰的推开张九龙的门,张九龙手里拿着医学杂志,知道她想说桐桐的事,他就把手里的杂志放下了,怎么了?林温言朝外指了指,一脸的欣慰:你得稳稳当当的,你说这将来,圆圆能子承父业,也当个大夫。

朵朵再不行,也能抓抓药,熬个药,当个药剂师怕是也能。

你去看看,都可认真了,用功着呢。

圆圆我是不操心的,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上次月考,从第七上升到第三了。

只要保持前十不掉,大差不差的,考个医学院还是行的。

就是朵朵呀,这学艺跟其他的不一样,很多学徒都是住在老师家里的。

当二徒养的!潜移默化的一点一点的教,可能效果更好。

张九龙觉得很委婉的,我把想表达的表达了。

事实上,人家老先生家里收了七八个学徒了,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

两三个人一间屋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跟老先生一起吃,一个屋檐下住。

别人都是住老师家里,就朵朵来回的跑。

这老先生是自己托人找的,很好的中医大夫。

跟老师住上三五年,吃亏吗?老师管吃管住,你帮忙了,但是也真的学手艺了。

不是谁都能去的。

他的意思是:给老师送去,叫住过去吧。

没坏处!林温言心里有点别扭,觉得是两个孩子一间房,老张怕朵朵影响圆圆学习。

这咋说呢?她只能先打岔,回头我说朵朵!我过来是说桐桐的事,我今儿等了一天,她没上门。

要不然,你明天请一天假,咱俩去一趟金家。

她不来看我,我去看她,这总行吧?张九龙沉默了,然后看林温言:你去看她……然后呢?啊?你要是想她了,看一眼也行。

多余的一句别说,一句别问;要不是想她了,想说其他的事,那你跑去干什么?张九龙往下一躺,行了!你回去睡去吧。

我明天还有一个随行的保健任务,真得睡了。

林温言嘴角翕动了几次,还是抬手把台灯给关了,出去的时候把门也给带上了。

张九龙睁着眼睛,明天的任务其实就是跟捐赠仪式。

领导有出席,有捐赠方,要把后勤做好,给捐赠方和潜在的投资者留下好印象,其他部门都得配合。

医疗系统当然在其中。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五六岁大的桐桐安静的坐在小板凳上,饭碗放在大板凳上,她拿着勺子,轻轻的从碗里舀饭出来往嘴里送。

不敢叫勺子碰碗发出声响,更不敢咀嚼发出声响。

现在想想,吃生黄瓜不叫发出清脆的咔嚓声,这个要求是很不讲道理的。

第二天,他站在人群后面,站在救护车的边上。

抬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头。

今儿这个捐赠仪式,数千人参加。

更有媒体,又是相机又是摄像机的,拿着他们的器材满场的跑。

从早上七点半,就各就各位了。

怕中途上厕所,甚至早起不敢喝太多的水。

一个个的都是吃了好几个鸡蛋来的。

耳中都是各种的八卦,说是捐赠人金司晔夫妇如何如何的,真真假假的,他听的都有些想笑。

还有人问:听说是护理部的金司炎的哥嫂,是不是?是啊!金司炎不是朱领导的侄女吗?侄女是亲的吗?不是吧?表侄女吧?姓都不是一个。

你知道什么呀?朱领导本来不姓朱的,当年那个案子你没听说吗?可传奇了。

然后一个个的说的就远了,翻腾金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张九龙没心思听这个,只觉得等待的时间更漫长了。

一直从七点半等到八点半。

八点半是一些不太要紧的领导来了,人还挺多的,入座了。

总以为该开了吧,人该来了吧。

结果并没有,九点半的时候,远远的看见汽车停在红毯前面。

车一停下来,就有人跑过去开车门。

车门子一打开,他才算是见到桐桐了。

打眼一看,就像是香江电影上的电影明星似得。

他都能听见,有那么看清了人的顿时嗡的一声,想来谁都没想到她长的这么好,也是三十岁的人了,可瞧着跟二十出头的姑娘似得。

他就看着她跟过去迎接的领导握手,然后谦虚又有礼有节的跟领导一起朝前走,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别说局促了,好似她天生就能在这样的场合里游刃有余。

正看呢,就有人跑来,你们人呢?快点,主席台边上等着,不能掉链子。

其实,安排这个其实就用不上,不过是有个态度罢了,显得特别用心准备了。

站在这个角度了,就能听到桐桐说话,……昨天晚上,师大的孟校长亲自登门,您也知道,师大是我公公的母校。

孟校长开口了,那自然是要支持的!再者了,师范大学是为了我们培养教师人才的,也该给予支持。

因此,我跟金总沟通了之后,金总的意思,再拿出一千万,单给师大作为专项基金使用。

哎哟!这可真是太好了。

桐桐说着,就转身朝后看,看到了张九龙,她只点了点头,然后跟距离张九龙不远的岑远民伸手。

岑远民过去,将公文包打开。

桐桐从里面取了支票,签了一张支票,然后递给相关的领导,支票本又还给岑远民了。

张九龙看着被岑远民随手拎着的包,再看看云淡风轻转过去的桐桐。

心里只有一个声音:一千万她随手就签了!随手就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