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新年在瑞雪中到来了。
陈彦东带着年礼来拜年, 四爷在书房里见了他。
在四爷面前,陈彦东明显极为拘谨。
单独相处就知道了,这位县公好似比外面传的要更冷肃一些。
陈彦东低声道:就在前天, 夏州冬猎的时候遇到了雪崩, 据说死了五六百人。
但当时在猎场好些侥幸逃脱的人都在喊,是世子在害他们。
野利遇乞将军他是去的半路上刚巧‘疾’,说是吃了寒凉之物,腹泻了。
因此一直走走停停,未曾到到达指定的地点。
他所率人马大部分人意外亡故之后,其他的下属一直喊是世子害他们……喊这些话的数十人,又因为诬陷世子被直接砍杀了。
而后, 卫慕部酋长又说,是野利遇乞将军对世子不满, 故意害世子。
也因此,野利遇乞将军被野利部软禁府中,处置未下来之前, 不得出府。
四爷随意的点了点头, 宽着手里的茶, 再探,大宋使团见了夏王之后, 夏州上下可有别的动向。
陈彦东忙起身应是。
四爷就说他:你的忠心官家知道!以后,来往通商各地,都随你。
若是有人因此而问罪于你,你只管将我与郡主供出去便好。
只要实心任事, 出了事自有我与郡主替你担着。
陈彦东一再作揖:主公,属下必竭尽所能。
去吧!陈彦东告辞了,桐桐在里间撇嘴:威胁了这家伙半天, 也没见他怎么着。
之前上门告诉消息,还是为了货物不被拦截的。
这可好,之前就见了四爷一面,这第一面就叫了‘主公’了!看人下菜碟的,以后都不爱搭理他了。
四爷一看见她就忍俊不禁,瞧那白眼翻的,都到天上去了。
而此时的夏王府里,文武两班位列,俨然就是上朝的架势。
大宋的使臣对此已经习惯了,在朝堂上表达了新年的恭贺之外,又请人端了一把佩刀来,这是县公与郡主交托的,说是上次野利遇乞将军遗失的。
众人抬眼一看,然后就看向站在夏王身边的李元昊:这不是世子的么?李元昊眯了眯眼睛,眼里涌现出杀意:此物如何能进大殿?是啊!利刃这般的东西,不事先禀报这般的直接拿上来,这什么意思。
可这不关宋使的事,他们还纳闷呢,怎么就跟捅了马蜂窝一样呢?不就是捡了你们家值钱的东西,给你们送回来了吗?再说了,县公可说了,那是友好的交流,只是跟郡主之间有点小误会而已。
我们知道不能带利刃,所以是交给你们的人了。
你们的人拿上来了,真跟我们无关。
可他们不知道,这问题不就出在是自己人拿出来的吗?谁都知道这是世子的佩刀,可为何宋使拿出来的时候无人禀报给世子呢?要知道,李元昊在夏州出行那是有规格的,至少也得带百余骑兵,前面有两名旗手开道,后面又侍卫和步卒举着青色的伞盖,再之后是骑兵杂沓跟随。
而他一般只骑黑白两色的骏马,穿白袍带黑帽,手持金鞭,腰挎佩刀。
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对着行头可是熟悉的很。
就问有谁不认识世子随身的佩刀呢?偏偏这东西,丢在了丹州,还被那位县公和郡主捡去了。
人家送还了,你们怎么处置都行。
谁知道自家的宫里闹鬼,有人就是要世子出丑,接了这么重要的东西不私下禀报,直接闹到了大殿上。
李元昊这话问出来,满殿无人敢出声。
李德明看看儿子还伤着的手臂,眉头皱了皱,才要说话,从文臣里站出一人来,此人叫杨守素,汉人。
但却是儿子的谋士。
杨守素笑道:世子让野利将军带去,本意是于县公交好。
没想到野利将军办事不利,将其遗失了。
说着,就看向宋使,为此事,世子已经责罚过野利将军了,还请使臣回去替我们世子传话,就说世子早仰慕县公人品才情,愿结为异性兄弟。
此佩刀便是诚意!李元昊收了脸上的表情,对着宋使颔首,就说改日一定请县公赴宴,以结兄弟之好。
宋使松了一口气,定当将话传到,不敢耽误。
李元昊这才一摆手,人就被请下去了,连同他那把佩刀,也一并带走了。
杨守素回他的位置站着去了,只他前面站着的野利仁荣面色严肃。
野利仁荣?四爷啧了一声,此人可是一位大才。
也是西夏建国的大功臣,乃是李元昊的心腹。
此人跟李元昊身边的杨守素还不一样,杨守素在谋,而此人是标准的精英。
西夏文字就是此人创造的。
而且,他提倡‘藩汉杂处,好勇喜猎’。
从这里看的出来,夏州的汉人数量可能比自己知道的要多的多,野利仁荣也知道少数统治多数,需得同化对方的道理。
他甚至看出来宋朝的弊端,也知道西夏地域小,人口少,只有人人好勇喜猎,才能人人皆兵。
四爷脑子里这么想着,就催陈彦东:你继续说,野利仁荣怎么了?野利仁荣大人气冲冲的从世子府里冲出来,外面都在盛传野利部对世子多有不满。
陈彦东低声道,不过紧跟着,野利遇乞将军就被野利部给放出来了。
放出来了?这是野利部对李元昊不满了。
四爷看了看摆在桌上的那把佩刀,然后告诉陈彦东,可以放出消息,只说县公很乐意跟世子结为兄弟。
啊?四爷嘴角勾起,去吧!若真结为兄弟了,你来往夏州大可大大方方的,于你并无害处。
是!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位世子残暴,绝非好与之辈。
四爷便笑了,他暴不过郡主,脾气就得收着,想‘残’……他在郡主面前也没那本钱,怕他什么?去吧。
陈彦东:……好有道理!他出来的时候看见郡主围着围裙,正在炉子边的案板上包‘水晶角儿’,活儿好生利索。
见自己出来了,她抬头微微一笑。
陈彦东被这一笑给吓的,属下不留饭了,郡主您忙。
桐桐:……我怎么着你了,给你吓那样儿。
人走了,白娘和青娘把此人带的贺礼都收了。
全有拿了礼单在边上念着,桐桐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
石元孙来的时候这主仆正忙着呢,他一看这阵仗,还问说,大年下的,不吃馎饦,怎的吃起了水晶角儿?宋人过年不吃饺子,吃馎饦。
馎饦差不多就是烩面片,大差不差的就是那玩意。
他们管饺子叫水晶角儿。
可四爷和桐桐不习惯呀,有事没事,有节没节的,就想吃顿饺子。
大过年的不吃饺子总像是少了什么。
今儿包的是羊肉馅儿的饺子,马上就好,一起吃。
谢郡主您了。
石元孙也不客气,朝里面去,县公召唤,这不来了么?四爷在里面叫了,进来吧。
石元孙真不知道喊他什么事,结果一听才知道,您叫我去给李元昊送信物?四爷指了指那把满是宝石的佩刀,这是人家的诚意,断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按照他们的习俗,结拜分几种。
有交换信物,有折箭立誓、有杀牲立誓、有对天立誓,更有饮金立誓……人家送了信物,咱们不接,这是要成仇的。
你放心,李元昊现在正希望跟咱们结盟,你只管去便是了。
一定会待你如上宾,客气有礼。
必能安全去,安全回的。
属下倒不是担心这个。
石元孙就说,属下是问您,要送什么呀?四爷想了想,该送什么呢?军中有年久失修的什么兵刃没有?生锈的箭簇也行。
啊?四爷到底是选了一个生锈的箭簇,然后找桐桐拿了锦盒装起来,递给石元孙,你去了之后,见了李元昊,代我问候他的情况。
不要好奇他的伤,也只当做没见过他。
那天我离的远,是真没看清他。
那正好!四爷就继续道,就说,既然结为兄弟,那么,我宁肯让箭簇生锈,也绝不会先将箭射向自家兄弟。
听起来,还是为了‘和’的。
但是,有郡主在,她没事老偷着撩拨人家,总叫人觉得迟早那位会忍不住先动手的。
四爷将东西递过去,去吧!劳烦你跑这一趟。
桐桐撇嘴,满脸的不屑。
你们这种人结义,那都对不住‘义’字!老天可千万别听见这两人胡说八道,他们没人敢真心对着你发誓。
你就当个热闹听听就完了,谁认真谁就输了。
四爷一回来,就看见桐桐那副表情,不用问都知道,那是腹诽上了。
他点了点桐桐,我要是不接着,以李元昊现在的处境,他就会朝大宋要求指婚。
那时候宗室郡主就得遭殃,必是要选一个塞给李元昊的。
桐桐一愣,那现在……李元昊跟你闹结义,回头是不是会跟辽国求亲?当然会!李继迁就娶过辽国的公主,历史上李元昊也跟辽国求娶了,辽国也把宗室女册封为公主嫁过去了。
不过,如今只是提前了而已。
那桐桐就不懂了,你不跟李元昊翻脸……原因呢?四爷往书房去,我需要李德明和李元昊父子同意夏州出现另一个王……桐桐:……不是先干掉对方,咱们才去!你是想两王并立?那要不然呢!爷说了,要以德服人。
说到就要做到,总会叫夏州上上下下恶了那父子,夏州才算是真的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