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大宋反派(60)

2025-04-03 17:36:10

杨守素心里清明了, 人总得活着吧!识时务,便是一种通透的活法。

他见那位雍王在给主公整理衣衫,像是从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一样。

他也就膝行过去, 抽泣着帮着整理, 还低声道:王爷,臣来吧!臣送主公一程。

剩下的事,臣为主公做。

四爷看了对方一眼,此人真灵性。

‘剩下的事, 臣为主公做’,这听起来是说给李元昊整理的事,可其实不是,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他的意思是:您就是我的主公了,剩下的事您有什么交代的, 我来办。

剩下的事怎么呢?而今的夏国,如果没有李家父子,就是一盘散沙。

这个得往上数一数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以大宋的角度来讲,那就是李继迁叛乱。

可李继迁叛乱的前情是:在太宗时期, 赵匡义下过一条命令, 他想把党项的贵族全都迁到京都。

如此一来, 党项百姓就很好治理了。

同时他又许诺了党项贵族, 说是可以高官厚禄。

但赵匡义此举太刻意了,人家看不出来这是调虎离山么?赵匡义想收复地方割据,这没错, 错在办法太糙了。

李继迁当然不肯不听从,马背上的民族不在马背上,那以后便没有这个民族了。

于是, 他就把散落的党项各部都召集起来了,告诉他们:你们看!朝廷用心不良,如果咱们不团结,那就是灭家灭族!咱们可以高官厚禄,可咱们子孙后代怎么办呢?朝廷能一直给高官厚禄吗?这是实情,谁都能想到的。

再花言巧语,也没有更实在的话语打动人。

于是,他几乎很容易的就整合了所有零散的党项部落。

也就是说,这党项各部原来可不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地盘。

只是人少不成气候,处处受制于官府。

这种情况下,那就是合则大家受益,分则乌合之众,谁都能踩一脚。

而且,人家被朝廷算计过一次,咱再想算计人家,你看人家听吗?事从根子上来说,是被赵匡义给办坏了。

所以,现在怎么办?朝廷任何名义上的插手,都会叫他们心生警惕。

四爷在杨守素的手背上写了一个‘推’字。

杨守素一愣,他唯一能想到的是‘推选’,契丹之前一直在沿用部落联盟推选制,选出可汗的。

他像是要确认一般,看了一眼辽国公主和驸马所在的位置:是这个意思吗?四爷微微颔首,从始至终都没言语。

其实,此事他不冒出来,这事还是会有人去办的。

之前在路上跟萧啜不还闲聊过此事,到了现在了,他也该想起来了。

由他提出来未尝不可。

但既然杨守素投诚,那就他去办嘛。

杨守素找谁呢?他跟野利仁荣熟悉。

野利仁荣之前也是世子的谋臣,只是出身好,能力好,世子待他格外不同罢了。

后来,又因为野利族里很多人被世子设计害死,这才有了嫌隙。

因着同侍一主,有些交情。

况且,野利仁荣是野利部的,如今相持不下,只野利部主动提及才最合适。

在野利仁荣耳边低语了一声,又补充道:下官已经问过雍王了,看大宋是否会掺和其中。

雍王一再表示,朝廷不管党项内部事务。

给他找四爷说话寻了一个叫人信服的借口。

野利仁荣看了辽国一眼,今儿辽国跟大宋一直共进退,所以辽国也自然不是障碍。

虽然他也明白,真要是用推选制,就会叫以前一体的夏国凝聚力降低。

但若不如此,今儿依旧会是个刀兵相向的结果。

只能闯过一关是一关了。

他站出来,事总要定的,主上的丧事也该办了。

久决不下,必会节外生枝。

说着,就看向酋长,不若,以长幼来分。

一公子即位,三公子与野利、讹藏、咩米、卫慕四部落酋长共同辅政。

一公子还在昏迷,那就是三公子和四位酋长权利一张掌管权利。

四个大部族一旦同意,别人不同意也由不得他们。

然后人家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取得了暂时性的一致。

桐桐将令牌递过去,三公子这才接了。

然后人家就下逐客令了,剩下的事是人家的家务事。

四爷和桐桐起身,回去换身丧服再来吊唁,也该上折子给朝廷,也请诸位莫要忘了给宋国报丧。

当然!多谢雍王想着。

耶律岩母跟着起身,从这王府里出来,上了马车,她才悄声问驸马:这就出来了?事就这么定了?萧啜不回头去看,他们看的是人性,算的是人心……不能等同于其他。

你作为旁观者,看戏看的挺明白,可要知道每句话都点在人心纠结之处有多难。

耶律岩母低声道:朝中的尔虞我诈不是这样的。

那是事碰事!事碰事容易,傻子都能看出针锋相对来。

可你见过几个以事碰事最后赢的特别体面的?自来算计人心者为上!可他们偏偏就是。

萧啜不就道:你见到的都是这件事这个大臣办了,损了别人的利益。

那个大臣就要想办法下绊子,反制回来。

是这样吗?当然,还有因为干不过对方,想法子在父皇的耳中进谗言的呢。

萧啜不就笑了,他们不屑!人心看的太透了,当一眼能看出此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他们步步都在挑动人心。

而不是去玩你给我一巴掌,我算计你一拳头的游戏。

耶律岩母就说,如同儿戏。

萧啜不看了她一眼,公主闲暇多看看汉人的史书,你去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后人眼里的‘儿戏’。

再去翻回去看看你家的历史,你家发生过的‘儿戏’不少,还将会发生更多的‘儿戏’。

这一晚上,兴州刀兵之声不绝于耳。

桐桐一晚上没睡,四爷也是静守了一晚上。

但所幸,如四爷所料,不管是谁都没有惊动自家,也没有去惊动辽国的公主和驸马。

他们认了他们正处多事之秋,不能也不敢招惹是非。

四爷就说,洗漱,吃饭,睡觉。

不着急去吊唁,这个时候避着些。

谁不累呀!都累了。

但桐桐不敢把四爷单独放在一个屋里,你住里间,我住外间。

小心没大错吧。

行吧!睡吧。

桐桐睡在榻上,裹着厚厚的裘皮真就是睡踏实了。

直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才猛地坐起身来,进来!怎么了?种世衡推门而入,郡主,杨守素来了。

有请。

桐桐起身,等着杨守素进来。

杨守素一来,就往下一跪:郡主,臣奉命来报丧。

昨晚……二公子毒发身亡。

什么?二公子毒发了。

杨守素看向桐桐,郡主,请雍王殿下吧。

桐桐赶紧往里面去,四爷睡的还正打鼾呢,桐桐一摇,他才迷迷糊糊的醒来。

桐桐低声道,快!李成遇昨晚毒发而亡。

四爷翻身,将被子往上拉了拉,急什么?你告诉杨守素,叫他回去复命,就是本王身子不好,起的有些急,有些悲伤过度,随后便到。

桐桐:……你早算到了,李成遇活不成了,是吧?四爷将脸埋在被子里,叫我再睡半个时辰。

桐桐只得出去,先把杨守素给打发了。

再进去的时候,四爷果然是真睡着了。

还发出微微的鼾声,可见是真累了,也真的很安心的在睡觉。

行吧!桐桐也没打搅他。

青娘将素服拿出来递过去,郡主,更衣吧。

桐桐看青娘,拿这个干什么?显摆咱们事先猜到了人家会办丧事吗?马上去成衣铺子买,不行买布匹也行,要麻布的!披在身上就算是治丧了。

白娘赶紧拿了银子出去办事去了,桐桐梳洗了,叫人熬了粥等着。

够半个时辰了,她才进去叫醒四爷。

四爷还是不住的打哈欠,到点了?嗯!起来梳洗换衣服,吃点饭。

四爷一边揉眼睛一边道:昨儿把眼睛都哭坏了,你看看,是不是肿着呢。

一哭一熬夜,可不肿了吗?正好!这不是去吊丧吗?吃饭的时候四爷才说,老一即位,那就是个活死人。

限制了老三!四个部落酋长,再加上一老三,五个人中,老三和讹藏氏是一体的。

只要随便拉一家进来,就能扶持老三上位。

要是没猜错,老三应该是娶了谁家的女儿了。

桐桐就皱眉,谁家的女儿?谁家的女儿能现在就成亲?才问完,她突然想起来了,李元昊的正妻,世子夫人卫慕氏!继婚而已,顺理成章的事嘛!于是,老三李成嵬、讹藏氏、卫慕氏,占了三方。

四爷就道,如此,老二便没有活路了!他不死,老三上不去。

桐桐就问说,那李家可就剩下这一根独苗了。

四爷给桐桐夹菜:所以,他会格外惜命!现在,他想的不是怎么发展夏州。

而是想着怎么能控制野利和咩米两个部族,别叫反了,再把他的命给搭上。

那他也太着急了,这个时候应该娶一野利部的女子为妻。

野利部势太大,他担心他成了傀儡,而后人家用不上他了,直接除掉他,最后被野利篡位。

与其如此,那就不如联合两部,先占正统。

然后借着宋辽两国都想插手夏州事务的时机,引两国势力进来,一起辖制野利。

桐桐便明白了:如此,他一人就能掌握四方势力,对抗野利与咩米两族绰绰有余。

四爷就笑了,咱等的不就是这么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么!而今就是各有盘算,只看谁技高一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