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梦里清欢(180)

2025-04-03 17:35:25

叉叉打上了, 皇上觉得给他家老二写点啥。

写没把孩子教好?唉!不能这么说的。

他就说了,到了现在,阿玛才明白了你当太子的难。

是啊, 当太子要比当皇上难的多。

皇上便是不对, 没人敢说不对。

但你若有不对,那便是天大的事情。

一个太子做到不出错, 我儿做的得有多艰难。

后来你也有了孩子, 你也做了父亲。

可是阿玛知道,你的身份和精力没给你好好教孩子的时间。

当然了,除了这些你也有许多顾虑, 毕竟弘皙是庶子。

在弘皙小点的时候, 你也不好总带上身边教。

你作为太子,你也会想以后。

你怕你媳妇生下嫡子, 你却又把庶子的心养大了。

这跟我这个皇上带着弘皙还是不一样的!我带着弘皙,那是因为你这个太子。

若你带着弘皙跟我当时带着你一样,那这以后很多事情会很麻烦。

所以,这般不知道该怎么教才是好的教导方式, 把弘皙给耽搁了。

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是这也不能一盖而论的。

他得告诉老二, 他是合格的储君,是他这个皇阿玛最满意的儿子,是他这一生最满意的成就。

他还得写上,昨儿留了老大和老二, 老二亲口说,他愿意看到一个能给大清带来百年繁盛的继承人。

这便是老二的第二次退让了!他得把这个详详细细的写上, 只有如此,才能叫继位者真正的给老二以优容。

都写完了, 他才长吁了一口气,往身后的软枕上一靠,说不上是哪种感觉。

许是好的继承人带给人的欣慰有点大,许是这么长时间里,造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心底里来说,这是接受了。

接受了培养的储君到底是错失了!就这样吧!他果断的将这一页给翻过去了,重新去看‘十三’。

十三啊十三,疼煞人了!他几乎是颤抖着手给十三划了叉叉,然后得落笔,给十三一个交代呀!十三我儿,可谓王中侠者,忠义无双。

可侠义太盛,终难为君。

然我儿有王佐之才,其德其能,若为王,必能为匡扶社稷之贤王。

写完,放下笔,看了一眼,只剩下老四和老六了。

老四和老六呀,头疼!太头疼了!这两人太像了,性情上几乎没太大差别。

只是老四的处事更硬一些,老六处事稍微柔一些。

两人在务实上都是一模一样的,老四处理政务是一把好手,且勤快任劳上,这些儿子里,没有一个比老四做的更好。

老六在稍微有些惫懒,对将来他似是有一套完整的设想,要不然不会提这个事的。

这一来一去,又打了个平手。

孰优孰劣,他其实分不出来的。

至于弘晖和弘显,两个都行。

弘晖的心胸气度,确实难找。

可弘显性子里的‘和’却也难能可贵。

再然后比什么?比媳妇?这就无聊了!老四家的媳妇不如老六家的媳妇,但是,老四不受媳妇干扰,媳妇也谨守本分,从不干扰。

因此,这说不到劣上。

老六家的媳妇……说干扰吧,也谈不上。

她所牵扯的事,全在吃穿用度这上面绕圈子,这其实都在为妇的本分上。

至于医药,这事是大事。

在大事上她又不出头,推给了老六,可见大道理是懂的。

有能力干政而不干政,这考验的可就是心性。

说实话,说起母仪天下,老六家的媳妇站的高度和想问题的角度,才像是母仪天下。

但这到底是细枝末节,要以此来选储君,绝对不行。

关键还得在于这个变革得怎么来,稍微快一些呢,还是得缓一缓,稍微慢一些。

这个东西,今儿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所以,别急,再看看,且看看再说吧。

把小本本收起来,皇上又问李德全:回来的时候,老八护送了一路,一路跟着良妃,说什么了?李德全赶紧回话,八爷似是有些上火,良妃娘娘操心了一些,临走叮嘱八福晋说,知道你忙,也不要你伺候膳食,好歹叫人炖些汤水,盯着你们爷喝了。

别老喝黄连,苦哈哈的喝的一天天的什么胃口也没有。

老八是瘦了!这一冬瘦了还不少。

八福晋只说,厨下有伺候的,她确实是试着做过,但真的不擅厨,有明姑帮着安排,不劳娘娘费心。

良妃娘娘心里怕是就不大痛快,八爷跟了一路,都在宽娘娘的心。

皇上面上便有些不愉,李德全知道,这是特不喜欢八福晋吧。

良妃娘娘也不是没错处,不是说那话说错了,只是场合错了。

她回宫之后,再打发人出去交代一声不就完了吗?非得在那个时候,那么说八福晋。

八福晋向来也不是个温顺的,这不是就顶起来了吗?老八夹在中间就很为难。

其实八福晋只别言语的应承了,今儿也不至于闹的良妃娘娘上轿撵的时候瞧着都快哭了。

李德全说了就退下了,皇上又把小本本翻开,他给老八又画了一个叉叉。

得承认,老八家的孩子其实挺讨喜的,但是老八呀,你没发现你家孩子是独苗吗?因为养在侧福晋身边,侧福晋便是明姑这样的人,跟人交际也有许多忌讳的地方。

比如,不能带着孩子随意的串门子。

如今,孩子不仅没有亲兄弟,两个亲近的堂兄弟都没有。

这种的,别说叫你坐上来了,就是继承王府,你觉得这么一个没有一个帮手的……你能放心吗?你就没发现,十四家的孩子哪怕没跟老四老六家的一块序齿,但十四家的孩子在那边府里上蹿下跳指使起府里的下人特别顺手吗?独木难成林呀,你想单蹦一根苗撑天下,可别说撑天下了,就是撑起一个王府,孩子都得艰难。

没有帮手这个事,是个大事!便是他这个皇帝,当年还有裕亲王和恭亲王呢。

明姑在回去的马车上听孩子叭叭叭的说今儿的事,也有这样的忧虑。

她问说,额娘以后常带你出府,去你六伯家好不好?弘旺犹豫了一下,低声问说,嫡额娘会不会生额娘的气?会!但这个事得跟自家爷说,得自家爷跟福晋去商量,去谈!毕竟,她瞧着别府里的孩子都挺熟悉的,只自家是个这个,谁也不认识,人家也不认识他。

进了府门,明姑先把孩子给他亲额娘,给孩子梳洗换衣,她这才返身去外院,想跟自家爷说一声。

结果去的时候自家爷正在见人,她只得作罢,重新回去了。

回去梳洗了才换了衣裳出来,下面的人就奏报说爷来了。

那赶紧迎吧,结果人没出去呢,八爷进来了。

当阿玛的以来,孩子先高兴。

儿子欢喜的拉着阿玛瞧刚写的字,格格高兴的凑到阿玛身边,拿编的歪七扭八的络子非要给阿玛换上。

明姑也就没先急着说话,只叫两孩子跟他们阿玛玩吧。

好一会子了,八爷才抽空问了一句:可是有事?明姑就说了,不仅是孩子需要伴儿,更重要的是孩子得学着跟人相处。

若是在府里,都是府里的奴才,人人都让着他,这不行的。

便是找了哈哈珠子,找了伴当,但身份不对等。

说到底,孩子还得在他自己的那个身份位次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若是老游离在外,终究不是办法。

这话有道理吗?很有道理。

八爷就问说,那你的意思呢?孩子正经的学还得上。

明姑就道,像是直亲王府,像是诚亲王府,都送了阿哥去跟六爷学杂学,一旬没几次课,不若,以学杂学的名义,把孩子送去,三五天去一天,那边的孩子多,熟悉熟悉就好了。

一是杂学确实得学,二是跟别的阿哥们常接触接触,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八爷揉了揉儿子的脑袋,阿玛带你找你六伯拜师,好不好?弘旺还挺高兴的,今儿六伯娘夸儿子了,说儿子爱惜粮食菜蔬,特别难得。

我就说伯娘只夸儿子不行,得奖儿子呢。

伯娘问我想要什么奖,我说上次额娘从六伯娘家带的糕点可好吃了,松软松软的,我和姐姐都爱吃。

伯娘说今儿怕是来不及了,明儿就单给我做。

说是以后想吃了,只管打发人去要便是了,做好了一准给送来。

伯娘可喜欢儿子了!我乐意去呢。

八爷就觉得特别高兴,真的!别人有多优待自己,喜欢自己,自己未必那么喜悦。

可谁要是另眼相待儿子了,他心底蔓延出的是一种满足,好似都觉得善待儿子的人家,不由的叫人心生亲近。

他心里微微有些后悔,今儿不该那么猜度人家不怀好意。

他就道,那改天,阿玛带你去……这话话音还没落下了,就听到外面八福晋的声音,她说,不行!八爷和明姑同时变了脸,伺候明姑的嬷嬷跟在八福晋后面,低头,眼底却闪过一丝嘲讽。

伺候的人说要进去先禀报,结果八福晋就恼了。

这分明就是怀疑自家主子跟八爷怎么着了。

好了!不禀报就不禀报,您请吧!悄悄的过来偷偷的听了这么半晌了,我们主子到底有没有跟八爷有福晋你认为的那种关系,你自己说。

帘子撩开,八福晋能看到一身家常衣裳的明姑,此时她的头发松散的挽着,就坐在炕头,手里拿着孩子的衣服,像是给大格格绣肚兜呢,这会子还没来得及起来。

这边的炕桌边上坐着胤禩,胤禩的怀里挤着大格格,弘旺正靠在他阿玛的身上。

这一瞬间,她的心像是被什么扎了一样。

人家这里坐着的,才是一家人。

父亲慈和,母亲贤淑,闺女乖巧娇俏,儿子活泼讨喜,儿女这般承欢膝下。

孩子绕着父母玩耍,父母商量着孩子进学的事。

她只觉得这一幕刺眼的人,一进屋子,连喘口气都觉得这气是粘的,憋得人心里生疼生疼的。

明姑赶紧起身,她没上炕,就是在炕沿上靠着软枕坐着呢,这会子赶紧起来见礼,福晋!八爷脸上的笑也收了收,昨儿刚跟福晋争执了几句,为了今儿出门带弘旺的。

福晋不想叫带,但八爷想带出去,于是,吵吵了几句。

今儿他还没上福晋那边去呢,他就又追来了。

于是,他笑收了一点,但也没恼:你也来了,来了就坐吧。

我就不坐了。

八福晋冷笑了一声,我坐下,也是个多余的。

不过,孩子去进学的事,我反对……八爷就道:当日你说过,孩子你不养,也不管。

如今,你没养,那干脆就不要管了,以后都不要插手。

孩子记在侧福晋名下,侧福晋有教养孩子的权利。

况且,进学的是弘旺,弘旺是儿子。

儿子的事那是爷该管的,福晋无需多言。

明姑讶异的看了八爷一眼,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八爷对八福晋说的最硬气的话了。

八福晋瞬间白了脸色,胤禩,你说什么?八爷还没说话呢,明姑利索的拉了两个孩子,把大格格抱在怀里,那边弘旺自觉的趴在额娘的背上,她抱着一个背着一个,给送到里间去了。

大人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是很不应该的。

尤其是爷当着孩子的面跟福晋吵吵起来,这其实是下了福晋的面子的。

别说孩子不该出去,这会子她都不好出去了。

外面八爷却看八福晋,我说了什么,你听见了。

你要是没听清楚,我再告诉你一遍。

从今往后,不要干涉孩子的事。

从前不管,现在就更不要管了。

这次,可听清楚了?八福晋的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转身扭头就走。

八爷坐在炕上半天没动地方,不大工夫,只听人禀报说,八福晋骑马出府了,看样子是奔着城外去了。

不用管!八爷就说,爱去哪去哪。

腊月天,飘雪天,晚上都宵禁了,八福晋出城了,这是小事?明姑赶紧出来,叫人赶紧跟上,不能出事。

说着,就急忙拿大氅,她觉得她得追出去。

八爷一把拦住了,姐姐,别追,由着她吧!她这性情你也看出来了,她不识惯。

越是惯着她宠着她,她把她自己摆的越高。

之前还能说年轻,可年轻吗?要是有孩子早,如今都到了该为孩子的亲事筹谋的年纪了,可她还是任性的跟孩子似得。

说句心里话,姐姐,我累了!我从没奢望她对两个孩子如何好,哪怕是无视也行呀!井水不犯河水,就这么着吧。

可她不该在不该插手的地方插手……别人家那么些庶子,哪个嫂子弟妹拦着不叫庶子出门了?我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这是弘晖和弘显成事了,弘皙却坏事了。

她不觉得弘旺会跟弘晖和弘显一样出息,但她觉得不管束好弘旺,弘旺就会跟弘皙一样,扯我这个阿玛的后腿!因此,她会更严苛的管弘旺。

姐姐,要是这样,你舍不得,我也舍不得。

明姑的手都攥紧了,手心里都是汗!八爷说的是对的,因为弘旺出身不高,所以福晋瞧不起弘旺。

在她眼里这样出身的孩子能有什么出息呢?长大怕又是一个弘皙吧。

那要是如此,就不如好好的管束。

可明姑不明白的是,咱们府里只弘旺一个阿哥,要是连这个都管束的不成样子,直接放弃了……那府里以后……八爷苦笑了一下,她心里有盘算呢,估计是想着过继一个来。

明姑:……是说过继一个更出息的孩子来,那么礼法上是没有问题了,解决了当下自家府里的问题。

八爷能干,过继来的儿子也出息。

可八爷有亲儿子,弘旺也很好呀,疯了才会过继!这不是给他人做嫁衣裳吗?八爷没言语,福晋奔的是上面的那个位子,只要先把那个位子拿到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嘛,那就不用着急了呀!但这些话,他没法跟明姑往深了说,只起身道:你带着孩子早点睡吧,不用操心福晋的事。

明姑只能福了福身目送八爷离开,然后对上一脸惶恐和害怕的弘旺。

她过去蹲下,然后抱孩子,没事,额娘在!额娘不叫任何人欺负你。

弘旺低声问:我不好吗?额娘。

没有!你很好!没有比你更好的孩子了。

在额娘心里,谁也比不上你。

事实上八爷没说错八福晋,要出城被人给拦住了,她没有令牌半夜也不能出城,这又回来了。

回来之后八爷在屋里坐着,这冷风一吹,八福晋的理智也回笼,拎着马鞭,没换衣服,却先说:不管你信不信,我都是为了你好的,胤禩。

八爷没说话,只转着手里的茶杯。

听说皇上也很喜欢弘旭。

八福晋就道,弘旭是嫡子,但也是次子。

爵位给长子继承,那次子呢?次子想要再得一亲王爵位何其艰难?而且,那孩子大了,要不了两年就担事了。

咱们过继了来,不管是进还是退,总少不了这孩子一个亲王爵位,他老六家两口子凭什么不答应。

八爷看了八福晋一眼,说了一句:我就是什么也没有,可谁要是想要我的弘旺,我跟他拼命!你想过继?人家阿玛额娘舍不舍你问过吗?人家孩子愿不愿意你想过吗?什么东西最贵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分最贵重。

没有几个父母舍得把孩子给别人,也没有几个孩子是那狼心狗肺的愿意扔下父母的。

你觉得你家是好地方,可笑!再说了,弘旺怎么了?你到底是觉得弘旺哪里不好了?爷我有亲儿子,我有多少留给我儿子多少。

从没听过瞧不上亲儿子,给过继来的侄儿的!他说着,似乎没有瞧见八福晋变了的脸色,直接道:如今,有两个选择。

第一,你别要你的差事,回家来好好做你的福晋。

觉得膝下空虚,可以从宗室里过继一个格格,这个我不拦着。

第二,你当你的差去,家里的事情你一盖别管。

八福晋愕然的看八爷,像是不认识一样,那是不是你以后的荣辱跟我都无关了?八爷没有言语,福晋连个贤良的妇人都算不上,那真有那么一天,她能母仪天下吗?不能!要是她坐在上面,那会遭天下人嗤笑的。

二嫂做过太子妃,宗室谁不赞一声。

宫里的娘娘们也都很喜欢!四嫂教养庶子庶女,对孩子一视同仁,对宫里的娘娘孝顺有加。

跟老六家和老十四家的福晋都关系亲密,没太出彩,但也从没有出过差错。

六嫂更不要说了,皇阿玛只因她给了她娘家爵位,这是这么些皇子福晋中的头一份。

况且,看看她教养的孩子,不用说弘晖和弘显了,就是弘皙和弘智,也颇有不凡之处。

便是十三弟妹,所有的庶子都好生教养,早早的抱在身边,并没有因为生了嫡子就慢待了,其他的不甚了解,但也没听过什么不好的名声。

想到这些,八爷一身的冷汗。

皇上如今选人,除了本身,还得看子嗣,那除了看子嗣,还看什么呢?看福晋!要是老四和老六比,老的福晋就该胜一筹。

其实,孩子只出自一脉,确实是有弊端的。

但是老四和老六家的孩子一起序齿,若是将来真一视同仁,这倒也不是老六的短处。

这么一比,六嫂是能帮老六的那个人。

反之呢,自家福晋这一出一出的,生生的能断了自己的路。

更有,这个节骨眼上,有亲儿子却提过继,还偏挑老六家的嫡次子,你这是干嘛?你这不是摆明了不服气要一较长短吗?这是不被皇阿玛拍死不肯罢休是吧。

想到这里,他顿时强硬起来了,你的差事辞了吧!明儿一早我就请太医,就说你身子不适,得静养。

从今以后,你就在家里呆着吧。

府里的事有明姑管着呢,你什么都不要管,只安心的呆着就好。

要是闷了,就礼佛!就这样吧!说着,抬脚就走,根本就不给八福晋说话的机会。

第二天都得了信儿呢,桐桐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她还问明姑,身体怎么了?不敢想是被八爷禁足了。

明姑低声道:……以后福晋跟我们福晋说话,得小心着些。

我们福晋昨儿提了过继。

啊?过继儿子呀?你家有呀!是啊!但还是想过继一个出息的。

桐桐愣了一下有点明白,不会是瞧上我们家的孩子了吧?明姑苦笑。

桐桐特别生气,我家九个儿子,哪个都不行!这事压根不用去问四嫂,打我这里就不能答应!什么玩意这是?趁早滚犊子!幸好老八给禁足了,这要不禁足跟我张口提了,我能直接扇她信不信?只听听就气到不行,她跟明姑说,你回去告诉她,谁敢打我男人的主意我拆了他,同样的,谁敢打我家孩子的主意,我活刮了她!不信叫她试试!老虎不发威,你真拿我当病猫呢!她最好一辈子别出府,出来了就别怪我不客气!奶奶个熊,别以为我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