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明月清风(37)

2025-04-03 17:35:33

这事不能急, 再是火大,也得把火气给压下去。

事得一件一件的办,先把宫里这点事处理明白再说。

陈距和锦衣卫两边用力, 三天之后, 基本是清理完了。

宅院抄出来三百七十二套。

田亩抄出来八百七十万亩,这相当于多少呢?反正通州的田亩总数是一百一十万亩, 这相当于八个通州的田亩。

林雨桐拿到手里的时候都有点不可置信!这就代表着差不多有八个通州的百姓都在给这些宦官做佃户。

一年累死累活的, 产出得上交一半。

她的第一反应是问:粮食?他们是不交税的吧!那么粮食呢?必有囤积呀!王成忙道:锦衣卫已经去查抄了!许多田亩都在江南,这尚且需要时间。

爷说了,查抄之后就地赈灾, 两厢便宜。

再则, 应天那边查抄的数额也不小,还须得再运回来。

再看金银数目, 这个数目确实可观的很。

王成低声道:把金银以及金银器皿,玉器摆件,古玩字画都折价算进去的话,价值该在一千三百万两左右。

银钱交由户部入库, 器皿摆件家具……你找个商家,直接折价。

王成愣了一下, 找……哪个商家?谁抱了魏忠贤的大腿,想巴结未来储君的那个商家……找他去!他只敢往高了叫,绝不敢打折。

先折兑了银子出来叫户部入账了,他们的帐等以后再算。

是!还没登基, 咱不能着急。

只收拾内监,施恩宫女, 掏空内库,减少皇室开支这几项, 就叫人心安稳了,接下来的事慢慢来!毕竟,得名正言顺。

是的!外面已经下旨昭告天下了,九月十六,登基大典。

再着急不能急在这一两日上。

桐桐还跟王成说了一声,你出宫的时候,给我家捎个话,就说我一切都好,叫家里放心。

等忙过这一段时间了,再接家里人来说话。

好!王成应承着,把名单递过来,您看……这些人都杀了?林雨桐拿了红笔一个挨着一个勾绝,一百七十八个,杀!就在西四牌楼,叫一个个的都看着,这些人的脑袋都是怎么掉的。

放在哪一日?九月十六!登基那一天,行刑!王成一下子便懂了,这是杀给天下瞧的!敢在登基这一天杀人的帝王,都小心着点吧。

林雨桐继续往下翻,还有这一千多人,大恶没有,小恶不断,杀他们觉得冤,那就不杀。

煤场挖煤,采石场采石,营缮监打造兵器最缺的就是苦力,分下去吧!跟看管的说清楚,这些人终身服役,走脱一个,拿他们是问。

这又是一部分。

剩下的,还有这么庞大的数量,怎么办呢?还得消化呀!宫里留三千人,一半用于宫廷的一般维护,剩下的一半,你得挑里面的人品性情学识过的去的,这部分纳入官吏行列。

至于这部分人怎么用,随后再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两部分人挑出来,一定要精挑细选,这是留在宫里的,关乎宫里的安全。

明白!可这剩下的数万人怎么办?每人一份表,看他们各自擅长什么,填好了交上来。

擅长什么都行,有些人觉得他能跟三保太监似得下西洋,那船舶司不介意给你一个位置。

有的人觉得能上阵杀敌,那就去杀敌。

有斩获一样给你封侯拜相。

便是战死了,若还有家眷要照顾,朝廷的政策在,父母子孙有所依,死后皆入忠烈祠,不少了供奉。

活着的,就是朝中大臣。

站在金銮殿上,谁敢小瞧?王爷登基后,要册封郑和,且会下旨郑和入太庙……王成忙道:不可!为何不可?林雨桐叹气,是!世人对宦官多有偏见,但不得不承认,这一群人中,有杰出者,有佼佼者!这跟世上的官员是一样的,坏的,就该杀!好的,就该记住!郑和七下西洋,意义不可估量。

他是内监又如何,做到了多少人没做到的事,那他就是真汉子!这些话,是我说的,也是王爷的意思。

你可以将这些话带给他们,叫他们知道,在我和王爷心里,他们并无不同。

我知道,咱们有净军。

可净军是打不了仗的!他们是被迫而非自愿,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但若真有此志向的人,那就是正常入伍。

当然了,若是觉得不成,咱们也有许多差事的要做的。

几万人……有学医的,可去惠民署,可去军中后勤做军医。

这么一分派,几乎一万人就不见。

还有就是搭桥修路的差事,永远都有的。

才几万人而已,怎么消耗不是消耗!有了这一批人,可减免了百姓徭役……难道不好?那要是这样,怕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军中吧。

一样的吃苦受罪,一个永远出不了头,一个许是有出头的机会呢。

林雨桐心里笑,要的就是如此!去军中吧,真正勇于打仗的自然就出头了!若是不敢,那打仗也不指着你们,但是军中的后勤保障需要的人手也不少。

像是红衣大炮,光是运起来就特别耗费人力。

这些人养的溜光水滑的,去吧!去军中修城防工事,运送器械物资。

军中可自有规矩,你们在宫里这一套,军中可不认!军中恨死你们这种吃肉喝血的玩意了,看他们收拾不死你们。

我是希望数年后,从宫里出来的,能穿着朝服走进金銮殿的。

她把名单推过去,就这么办吧!再给你三日工夫,赶在登基大典之前,把要留下都留下,要出去的都送出去。

若有留下来要学医或是打算做苦力的,就集中在一条胡同里,调拨锦衣卫,看护死了。

剩下打算从军的,分五部分……分别送到锦衣卫、城防营、城外三大营,以军事训练的名义送过去……这是防着这些人闹事,这才打散,且交给军营看管。

如此又过了三天,半下午的时候,大批的太监从皇宫里撤离出去,收缴腰牌。

紧跟着宫里的旧腰牌彻底的废除,新腰牌新管理,压根不是人手就能有一个玩意。

一时间,宫里安静许多。

宫女们除了伺候主子的,剩下的打算出宫的,都集中在一两个宫殿内,集体住宿,集中管理,请了医婆来讲课授课。

太监也一样,除了留在宫里的,剩下的都被集中管理了,不允许再随意走动。

而维护宫廷的一千五百人,迅速的分好,谁负责什么早就定好了。

哪怕是打扫的地段也一样,几个人一组,责任是什么,直接责任到人。

如果病了,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

不需要巴结谁,规章在这里摆着呢。

每一季几身衣裳一双鞋,一顿吃多少餐饭,半年多少日用品,生病了去哪里瞧病,每月领多少钱,可以拿到手里,可以记在账上。

若是受了欺负,有哪些途径可以上告,都定好了,就这么执行吧!好好的当差五年,奖励什么。

当差十年,又奖励什么。

多少岁能退,之后去哪里安身,享受什么待遇,都规定好。

这次宫女太监里,超过五十的一共两百多人,这些人朝廷奉养,回头就移出宫廷,入安养所。

周宝作为内廷管事,再忙每十天得去一趟安养所,所有敢克扣和虐待这些人的管事,都定死罪。

宫规一条条列个清楚明白,重新开始去学。

张皇后从丫头的手里拿了新宫规的小册子翻看,翻看完之后跟崔尚仪道:可见人跟人还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事,我就不敢。

崔尚仪低头,娘娘您……也能享一辈子尊荣。

正说话着呢,外面禀报说,王妃来了。

张皇后忙起身,迎了林雨桐进来,弟妹来了,快坐。

知道你忙,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

林雨桐看了崔尚仪一眼,崔尚仪一摆手,伺候的都出去了。

崔尚仪等人都出去了,她才跟着退出去。

林雨桐此来,是想问问张皇后她的想法,……皇宫里,一日日,就是在熬日子。

我想问问嫂子的想法。

您有什么打算,不管什么打算,只要您开口,我都替您办到。

张皇后愣了一下,……这是何意?林雨桐握着张皇后的话,深宫寂寞,日子难熬。

你若不想,我就叫张皇后病逝,从此林家会多一姑娘……但您若是觉得宫中的日子能过,您放心,那您只管安心的过您的日子。

一辈子富足安泰,平安无忧,就是我给您的承诺。

张皇后这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就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女子在世间殊为不易。

嫁人就一定过的好吗?他虽天真了一些,但心地善良,对我颇为怜惜。

而今,他失了亲近之人,我若再弃他而去,成什么人了?之后,我陪着他,做他喜欢做的事,就知足。

林雨桐叹了一声,好!那就在宫里吧。

王安此人,才干是有,但却粗疏了很。

以后嫂嫂要多留意。

宫里正好需要许多的桌椅板凳,叫大哥得闲了做做可好?我是极喜欢大哥的手艺的!况且,还有许多极为机密的东西,放在别处做,我们未必放心。

以后,不若叫大哥来做,保密的事,嫂嫂看着,可好?机密?像是火炮模型、火铳模型,这些都是机密。

林雨桐低声道:这世上,若是连您那里都不能保密,哪里还有可保密的地方?只做好了这些,我保证,将来到侄儿身上,给侄儿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爵!您看成吗?张皇后一下子便笑了,使劲攥了攥林雨桐的手,这算是把心底最担心的那一层给祛了!她马上道:九月十六,登基大典,我和他一起去!先有禅位,才有登基,如此,更加的名正言顺。

崔尚仪站在外面守着,能隐约听见里面的谈话。

这个简王妃啊,总是能摸到人心里最软的地方在哪,怪不得她总能一击必中!看看!一句不提禅位的事,却把事给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