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明月清风(57)

2025-04-03 17:35:33

滴滴答答的, 这是下雨了吧!嗯!果然下雨了!之前瞧着也觉得这场雨该来了。

不过,可别多了呀!小到中雨下上一天一夜就够了。

半梦半醒之间,她先想到的就是这个。

眼睛都没挣, 顺势翻身, 可翻过去胳膊就搭到空里了:四爷呢?抬手摸了摸,没人。

被窝都凉了, 这是去哪了?眼睛睁开, 把帐子扒拉开,内室没人。

她披着衣裳出去,外间的灯亮着呢。

四爷披着衣裳背身站着, 对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就这么怔怔的看着。

半夜不睡觉,干嘛呢?睡不着。

四爷的眼睛没从地图上离开, 只朝后退了两步靠在书案上。

林雨桐过去把地图两边的灯给挑亮了,这才扫了地图一眼。

这个地图不是朝廷用的地图。

朝廷用的大明的地图就是大明的疆域,四爷用那种地图大概觉得别扭吧。

这份地图是他自己画的更全面的地图,也是较之其他地图, 桐桐瞧着更熟悉的地图。

她的手在地图上扫过,停在东北这一片:这里是后金。

嗯!这里是蒙古。

是!这个时期的蒙古帝国, 虽然各个部族各自为政,汗王的王权不那么集中了,但是放在地图上看,就觉得它的版图那么大!她的手指停在科尔沁, 而后她愣了一下,扭脸看四爷, 你想跟林丹汗合作?林丹汗是蒙古的汗王,后金一直一直在挖林丹汗的墙角。

比如不服林丹汗管控的科尔沁, 只是名义上尊林丹汗为草原共主,可其实一直跟后金有瓜葛。

按照时间线来算,科尔沁的哲哲已经嫁给皇太极为福晋了。

不仅是哲哲嫁给了皇太极,哲哲还有一堂妹嫁给了努尔哈赤。

想到了这个,林雨桐就问四爷,那个……宸妃,到底是不是嫁过林丹汗?史书上没有记载!海兰珠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就是她哥送她出嫁,嫁给皇太极的时候。

那时候她二十六了,肯定是个寡妇没问题。

但她的前夫是谁,历史上没有的。

之所以都说她是林丹汗的遗孀,那是因为她嫁皇太极的时间刚好是林丹汗死后那个时间点,也就是那个时间点,像是囊囊太后娜木钟等林丹汗遗孀投降后金也恰好是那个时间点。

林丹汗八位福晋,除了一位五福晋被漠北蒙古掳去踪迹全无以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投靠后金联姻了。

作为林丹汗大福晋的娜木钟改嫁皇太极之后生了博果尔。

四福晋改嫁皇太极后来被册封为淑妃,她养的女儿好像是林丹汗的,后嫁给了多尔衮为侧福晋。

三福晋嫁给了济尔哈朗,这是皇太极的堂弟。

七福晋嫁给阿巴泰,这是皇太极的歌哥。

八福晋也就是伯奇福晋,嫁给豪格为侧福晋,这是皇太极的长子。

只有个二福晋嫁给林丹汗的下属了,六福晋没嫁给皇太极,但是呢,觐见过皇太极,还被皇太极赏赐了大宴予以招待,想来也是投诚的意思。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间线,跟林丹汗的遗孀们投诚的时间线是重合了,因此,都只是推测,她的前夫应该是林丹汗。

而她呢,在林丹汗的后宫应该是不受宠,也没什么地位。

可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所以,林雨桐就看四爷:海兰珠的前夫到底是谁,这个你知道吗?四爷:……半夜三更,我愁的脑门疼,压根睡不着。

结果呢,你要跟我谈论当年的宸妃曾经嫁给过谁?咱靠谱点,成吗?林雨桐插科打诨,靠过去道:这当然很重要了!海兰珠嫁给你家那谁的时候,二十六岁。

这个时间线往回推的话,这个海兰珠现在也就十二三岁,对吧!应该还没有嫁出去,或者说是刚嫁出去。

如果科尔沁把她送到林丹汗的后宫,那就说明此时的科尔沁还没有完全的倒向后金,对吧?难得你还能从男女那点花花事上绕到正题!半夜三更的,跟你说这个,我也是闲的。

四爷被她用肩膀一怼一怼的,差点怼的站不住,只得说,本来这个时候的科尔沁就没有全倒向后金……这还用你推理吗?满蒙联姻在这个时候才刚刚有了个开端,尚且都在试探阶段而已。

林雨桐点头,所以,海兰珠还是嫁给了林丹汗?嘿!闲的是吧?问我,我怎么会知道呢?谁没事问这个干嘛?林雨桐就笑,孝庄老祖宗没了的时候,你都十岁了……四爷:……那我问这个事干嘛?吃饱了撑的呀!林雨桐叹气,要是再有机会见到十二,我一定要问问十二的。

苏麻肯定给十二说过!四爷:……求你了,你去睡觉吧!别在这里跟我扯这个了。

这不是怕你愁的,插科打诨的宽宽心嘛!林雨桐看向蒙古那一片,林丹汗……今年有多大了?二十九?差不多,不到三十。

正直壮年呀!林雨桐看着地图也犯愁,这个年岁……跟那谁一样大!那谁指的是皇太极!四爷白了她一眼,然后嗯了一声。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对着地图都没有说话。

半晌之后,四爷才道:最好是能不打仗就别打仗,这得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其他的事情都是日常的琐事,得如今需要一个长远的战略,四爷考虑的是这个。

四爷又朝前几步,在地图上点了又点,林丹汗的想法,其实是对的!蒙古诸部不服管束,他想恢复蒙古一统,对外呢,后金崛起,这是威胁。

对内呢,漠南诸部,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各自为政,他只是名义上的共主。

漠北外喀尔喀压根就不承认他是大汗。

还有漠西,这里是卫拉特部,仇视他,与整个蒙古帝王为敌。

他一直的政策就是避开后金的锋芒,不对面交锋。

先安内,后攘外。

林雨桐就道:若是如此,跟咱们联合,他应该不排斥。

他不仅不排斥,还在积极的寻求合作。

哦?九年前,他率军攻打大明,收效不大。

于是,连着好几年,他不断扰边。

四年前,他送还了被掳走的大明人口,争取跟大明互市……明白了!单谈互市,大明不干!他就以扰边的方式,逼着大明互市。

说到底,此人还是想跟大明合作抗金的。

林雨桐就不明白了,合作是好事呀,难道朝廷不答应?四爷摇头,答应是答应了,杨镐、黄嘉善这些人也都认为,以夷制夷是可行的。

就是利用蒙古制衡后金。

这也没毛病呀!有人认识到事情可以这么办,有什么问题呢?可他们没有选林丹汗,一直选择的是内喀尔喀……怎么就选了个部族呢?因为内喀尔喀距离后金近呀!可内喀尔喀也最受后金威胁,后来被胁迫的不得不合作。

比起内喀尔喀,为什么科尔沁地位不同呢?因为科尔沁是主动跟后金合作的。

他们跟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交恶时间不短了……那后来呢,内喀尔喀不成,大明朝廷有跟林丹汗合作吗?谈不上合作。

四爷揉着脑门,他们给林丹汗赏银……有出兵,给赏银四千两……迄今为止一直是这样的!林雨桐:……赏银?嗯!赏银?嗯!大明官员给人送的时候就说是赏银?是的!林雨桐突然知道四爷难在什么地方了,上上下下都觉得大明是天朝上邦,而别人都是蛮夷,没有平等,就无法谈什么合作。

四爷如今不是怕林丹汗不肯合作,而是怕朝臣认为‘合作’两个字坠了大明的威严,丢了大明的体面。

只一个互市,林丹汗扰边数年,以战而求一和。

可见大明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四爷叹气,朝中大臣,我试探过了。

他们说起林丹汗,都说此人年少嗜酒色,说他好利,御下无能。

但也说此人是虏中名王,尤称桀骜。

这完全是相左的认知呀!林雨桐撇嘴,还是瞧不起他,但又不得不承认此人有能力。

所以,大清之时,给此人的评价也未必客观。

四爷点头,就是这么一回事!他转身坐回去,所以,此人该是一枭雄。

林雨桐咬牙,能不能先绕过这些大臣,谈合作呢?饶过去?四爷看她,你想怎么绕?跟晋王有牵扯的商家,我觉得可以用用。

林雨桐低声道,秘派锦衣卫助其打通通往蒙古的商道!咱们需要羊毛、羊皮,各种肉干,奶酪,马奶酒……尤其是羊毛和羊皮……以物换物都是可以的!正好,将士冬装羊毛比棉花耐寒……四爷摇头,不能绕过大臣!这事需得推心置腹的去谈!君臣交心,这一点很重要!真要绕过大臣,这便埋下了隐患。

况且,这么大宗的交易,瞒的住吗?还有,跟林丹汗合作,不能偷偷进行!这得大张旗鼓,叫后金觉得林丹汗是他们的威胁才行呀!这是能瞒着的事吗?那还真不是!四爷拍拍脑门,坐回书案后,叫桐桐,你研磨,我要写信。

写给谁?写给林丹汗……四爷说完,又顿了一下,这才又道:也给高祖父写封信。

哦!跨越时空的对话吗?林雨桐一边研磨一边问:有用吗?四爷沉默了一下,才又道:给林丹汗写的,应该有用。

给您家高祖写的呢?作用不会太大!毕竟宣誓要与大明为敌这话都嚷出来,他是不会把说出口的话收回去的!可换个人上来,关系却有缓和的可能。

这是个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拉锯战,比的就是耐心。

林雨桐心道:这是要打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新三国格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