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梦里清欢(68)

2025-04-03 17:35:22

今年京城特别热闹, 因为是科举之年嘛。

到了五月份,从进士中选拔出了四十二位庶吉士。

桐桐扫了一眼,然后顿住了, 她觉得其中有两个名字特别熟悉, 一个是张廷玉,一个是年羹尧。

于是, 她不由的就把手指点了过去, 这两名字……一定是在哪里听过……福晋也有这种感觉!巧了,爷也有这种感觉。

其他人好似也总有印记,但独独这两人, 叫人觉得熟悉到不行。

他问福晋, 再看看其他人。

桐桐摇头:没感觉。

那就是说桐桐对政事涉及的不深,别的官员她知道的不多。

凡事知道的, 且印象深刻的,一定是有深远影响的。

桐桐就道:这两人只怕是有大本事的。

嗯!哪怕是奸臣那也不是等闲谁都做的了的。

爷要去见见吗?不见!这两人家事出身官宦世家,出头是早晚的事,要见总能见到的。

他把这名单收起来, 说起了张廷玉,他父亲是张英, 如今任文华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一品大员呀!是啊!一品大员,有意思的是,前年张英以病请辞, 而那时候他主管翰林院,兼管詹士府事务……詹事府涉及东宫许多事务!桐桐瞪大了眼睛, 这位老大人一看风向不对,怕卷进了不得的事里, 所以要躲。

是的!这事皇上不仅没恼,还给提拔上来了,有意思吧?桐桐就笑了,这要是家学渊源的话,有这么一位父亲教导,这位张廷玉倒是可以期待的。

正是这个话。

他又说起了年羹尧,一开口就不由的想皱眉,好半晌才道:这个年家,曾是明朝的官员。

松锦会战的时候成了俘虏,便成了奴才。

到了年羹尧祖父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这才免了奴籍……那时候是在关外吧!急需人才,收拢更多的汉旗包衣,这才准其科举的。

对!之后他父亲年遐龄……从笔帖式,一直做到如今湖广巡抚……所以年羹尧的仕途比别人要顺,可就是心里不怎么舒服怎么办。

桐桐很干脆,直言道:那这人一定不是好人!能干但不是好人的臣子,那就是奸臣。

他家爷:……愣了好半天,但见福晋是认真的,他不由的就笑,跟着点头,对!这人将来必定是个奸臣。

桐桐马上道:爷要给他下绊子吗?趁其不备拍个板砖?爷在你心里到底是个什么人?不是下绊子就是拍板砖?这是爷干的出来的事吗?爷是那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吗?桐桐一瞧,这是又不高兴了吧!哎呀,实话是说不得的!她一幅很生气的样子,要是奸臣,不用爷出手,我抽空教训他……哦!是说对奸臣不用手下留情的意思呀!这么一说,心里果然就舒服多了,但:那也不行呀,不能靠感觉办事,再看看,不着急。

呵呵!你要是不背后使绊子才见鬼了。

桐桐不敢继续这个话题了,说起了娘家的事,哥哥大婚的日子定下了,就在下个月初三,这礼怎么送呀。

再者,我姐姐这次要回京城的,估摸着喜塔腊家也会来人,少不得还得爷见见……舅兄大婚后,求个外放吧。

留在京中势力太过错综复杂,倒不如下去历练历练,只是如此一来,家里就不用留人,都跟去任上的话,福晋难免寂寞。

桐桐就叹气,哪里能守在一处呢?我的荣辱跟爷绑在一处的,可哥哥也该为了他的前程和家里的前程去忙了,不能为了顾着我把一家子都捆在京城。

说着,就又去拉扯人家,我有爷呢,还有弘显,哪里就寂寞了?知道爷吃这一套,就知道拿话甜糊爷。

但不管有多少喜事要办,都得等到七月之后。

七月,敏妃的孝期满一年了。

十三的婚期还得朝后推,他得等到满二十七个月。

但是十二的婚事能办了!十二指婚的是富察家的姑娘,嫁妆相当可观。

紧跟着又是宗室里,整日里这家成亲那家成亲的,这就导致了西林觉罗家的婚事在这么些婚事中一点也不显眼。

桐桐见到了长姐,这几年应该过的还不错,膝下有两儿子了,这次还带着夫家的侄儿数人。

桐桐马上明白这个意思了,这是说看看这些孩子有没有能看上的,要是有看上的,就留在府里,给府里的阿哥做个哈哈珠子吧。

桐桐就低声道:孩子这么小,怎么舍得的?当姐姐的怎么说,妹妹是贵人了,皇家人尊贵,她却嫁的是小户人家。

对小户人家来说,能攀上贵亲,能叫孩子有前程比什么都要紧。

只要主子瞧的上,留下才是恩典。

可桐桐不能这么要呀,她给了承诺,肯定会选一个,但得等到弘显满六岁。

选来的孩子至少也得六岁。

去府里那就是读书习武,比旁人家都要严苛的多。

要是成,到时候姐姐你来信提一句,我便是忘了,你不忘就行。

回头把孩子送来,这成吗?这是再好没有了。

桐桐不得不见了那么些孩子,都给了厚厚的礼,这才罢了。

回去的马车上,她一手抱着弘晖,一手抱着弘显,一下一下的摩挲着两个孩子。

这是幸而生在皇家了,要不然也不容易吧。

弘晖扭脸就笑:娘,舅舅给了我这个……他拿出个扳指来,瞧着是个古物。

怕是西林觉罗祖上收藏的。

她就笑,留着,等我们长大了就戴。

这孩子回来就是爹娘的叫,从来不叫叔婶。

弘显机灵的很,她四伯娘只叮嘱过一次,说让他也得管四伯娘叫娘,然后这孩子顺口就改口了,还顺带的把他四伯叫爹了。

这不,四贝勒一回京,先过来接孩子了,顺便提了一句:我把弘显接过去住段日子。

然后弘显可麻溜了,撒丫子就往回跑,爹爹别急着走,等着我,我马上来。

我去给大姐二姐还有三弟四弟拿好东西去……回来就叫嬷嬷找包袱皮,把乱七八糟的一堆玩具往里面一包,还不要别人拿,自己拖着,颠颠的就跑了,怕把他落下一样,扒着他四伯的腿不放开,爹爹抱我!然后就被抱走了,趴在他四伯的肩膀上朝阿玛和额娘摆手,笑的可高兴了。

这个傻小子,一点都不知道哪边严格哪边轻松,没瞧见你大哥一步三回头的,一说回去就噘嘴,老大不乐意了。

肯定是回去不轻松呀!被接走了,之前有俩孩子满院子撒欢,不知道有多吵,现在呢?都走了,剩下两口子面面相觑。

别操心,住几天就给接回来。

我不操心!桐桐笑眯眯的,有人看孩子,还有人给教,就剩下咱们了……乐的轻松呀!可不只是乐的轻松!家里有孩子就得穿的齐齐整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俩小子就推门进来了。

如今不怕了,走走走,咱们今晚住花园子的亭子里去,那才有趣呢。

孩子扔过手,没羞没臊了几天之后,这次的月事又没来。

她知道是有了,但是太医是把不出来了。

可这偏有些场合不得不出席,比如温宪公主出嫁。

打从筹办婚礼开始,自家爷就盯着内务府,这嫁妆怎么筹备,虽然有规格不能破,但是东西的好坏是有差别的。

这在眼皮子底下,可别闹了鬼。

至于公主府伺候的,都选了自家和四贝勒府下面的奴才家的,好掌控一些太后没言语,德妃就没法说话。

内务府要安排试婚格格,佟家没辞,一切都按照议程走。

但四福晋和桐桐还是打发了嬷嬷去瞧人了,选了两个粗粗笨笨的。

人给了,收不收用就是额驸的事了。

四福晋答应人家俩姑娘,额驸不收最好,回头赏赐她们个大前程。

人家姑娘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去了,然后大婚第二天就回来了。

实在是长的不如人意,那边额驸并没有收。

四福晋就顺势把人先留在府里伺候,回头府里的侍卫都是有家业的有官职的,随后指婚,再给一笔嫁妆,正经的过日子去吧。

这事宫里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太后是不方便说,德妃是没身份说,但这么办,宫里也没人出面给拦着。

那这就是态度!说实话,皇家的事,嫂子能帮的也就这么些了。

再深的就没法管了,公主府自有规程的!人家府里有属官的,不是私事那么简单。

说实话,这事看的人敢生闺女吗?桐桐摸着肚子,自己调了得有一年了,总想着把体质调合适,能宜男最好!不是不稀罕格格,说实话,挺喜欢的,就是害怕孩子的日子过不好。

等天凉快了,也有两个月了,太医一把脉就确认了,是有喜了!确认了就给宫里报喜吧,除了给宫里,也就是给四贝勒府报喜了。

四贝勒府满府都是孩子的欢笑声,下人们得了信把笑脸堆起来给主子看,苏培盛更是一脸的激动,主子,福晋,六福晋又有喜了!咱家又能添个小阿哥了。

四福晋摸了摸肚子,她这个月也没换洗呢,怕也是有了!她一脸沉思的跟自家爷说,看来六弟当初叫两府的孩子一起序齿是对的!当初在宫里住着的时候想都不敢想,如今,就咱们的子嗣旺……掰着手指一算,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