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盛唐风华(8)

2025-04-03 17:35:41

杨老夫人看看这个, 看看那个:怎么了呢?这是怎么了呢?快!快去找找……武后给林雨桐重新夹了菜,叫祥瑞端过去,说杨老夫人, 她在宫里长大, 还能跑丢了?母亲也太操心了些。

您若不放心,就先回去瞧瞧去……杨老夫人忙道, 你姐姐也是可怜……武后将筷子重重的往桌上一放, 包括李弘在内的其他几个都起身站着去了。

林雨桐动了一下,到底是没有起身。

而是说这位杨老夫人,您心疼韩国夫人?是啊!你那姨母可怜, 你也无缘得见。

我见个屁呀见!跟我有个鸟关系?也没见说哪个孩子没见过姨妈就是多遗憾的事。

这他娘的跟那种偏心眼的母亲有什么区别呢?没本事的, 得心疼,得照顾。

有本事, 拉拔了不算,父母还觉得你干啥都是应当应分的。

哪里那么多应当应分的?!那您怎么不说心疼心疼我母后呢?林雨桐就说,我今儿才回来,我母后心疼我, 母女分离十数载……骨肉分离之痛,您可体谅?为人父母, 看着亲生骨肉在外飘零十数年,可内疚自责,您可能体会?韩国夫人是您的女儿,母后难道不是?给您富贵尊荣的是母后, 也只能是母后,您说呢, 老夫人?武后眼里的情绪一闪而过,说瑞祥, 着人送老夫人出宫吧,老夫人糊涂了,叫太医院着太医照料,去吧!瑞祥应了一声,心里却觉得这位公主比几个皇子更体贴,许是这就是儿子和女儿的差别吧,皇子们注意不到这些事,可公主却注意到了。

她在护着皇后呢!李弘若有所思,李贤眼里有惶恐一闪而过,李显出声打岔道,八弟可醒了?叫来一起吃饭吧,把小妹也抱来吧,皇姐还不曾见过。

八弟说的是李旦。

武后生了四个儿子,在生李弘之前,李治已经有四个儿子了,分别是:李忠、李孝、李上金、李素节。

李忠是庶子,记在王皇后名下。

后来被废,前两年也死了。

李孝好似也病死了。

还有李上金和李素节,她还真不知道这俩现在是个啥情况。

按照年纪算,他们都已经成年了。

李弘今年也都十四了吧?那这两个肯定是十五六了,成年了。

成亲分府出去了也未可知。

宫里除了早年的那些妃嫔之外,孩子都是武后所生的。

真真就是亲亲的一家子而已。

这一打岔,李弘就搭话,风大,用暖轿带来吧。

武后这才有了笑模样,指了远了一些的汤浴绣丸,给桐儿盛那个来,好克化。

这个可以,有点像是生汆丸子,汤汤水水的加上几个珍珠大小的肉丸子,因在炭火上热着呢,咕嘟咕嘟的,滚烫滚烫的,吃了暖和。

李弘也笑着叫人,孤也先吃这个。

气氛这才好了,李治笑眯眯的看着,桐儿体弱,虽跟着孙道长学了几天医术,但还是得也专职的大夫的。

武后就道,刘神威是孙道长的大弟子,叫他专职看着桐儿的身体。

一则,孙道长调理了一半,他接手更顺当。

二则,跟桐儿有渊源,省的她不自在。

李治点头,这个安排甚好。

武后又道,我跟你父皇都忙,另赐厨房给你,叫厨房按照太医的嘱咐侍奉你一日三餐。

林雨桐起身,这是要谢恩的。

武后一把拉住了,回家来了,给你什么你受什么,原也是你该得的。

是!随后又见了才三四岁的李旦,还有才能走路的太平。

武后应该是没多少时间带孩子的吧,李旦很规矩,但却不亲昵。

反倒是太平,因为还小,没搬出去的缘故,对武后亲昵比别人更甚一些。

吃了一顿饭,时候真不早了。

这就真该散了,李弘也有差事,李贤和李显也有功课,又是才见面的人,都叮嘱了许多话,武后和李治才打发人,送林雨桐回宫。

凤翔宫,宫娥太监站了两排,都在廊庑下等着主子呢。

祥瑞指了指打头的太监,殿下,这是刘德……又指了指一边的宫娥,那是香菊……香菊是昨晚在东宫见到的宫女,而这个刘德是个生面孔。

林雨桐多打量了好几眼,算是记住了。

等把人都送走了,都剩下凤翔宫的人了,林雨桐好好的泡了澡,换了寝衣,赤脚踩在地上去了温热的床榻。

帐子被一层层的方着,外面一宫灯那点光亮,透过帐子照进来……房间到底不是密闭的,总有那么一丝丝的风挤进来,倒是不会吹到人,只是轻软的帐子哪怕是人走过会会带动的晃动那么一下,更遑论是轻微的那一缕风。

可以想象一下,躺在很高很高的宫殿里,说话都会有回声的那种。

卧室只是放下帐子和卷帘,单独隔开的这点地方。

地面上一排排的灯倒是照的足够亮堂,每一重帐幔的后面都有一个守夜的人,静悄悄的一点声响都没有了,但你知道他们的存在。

灯影里,那帐子一晃一晃的……啥感觉呢?说实话,卧室逼仄了不好,但这么着不私密也不好。

就像是这样的环境,感觉放屁都带回音的,谁听不到呀?!人家习惯了当然很好,只去欣赏的话,也很棒的!可住的话……刚开始都不会太习惯吧!不着急,会习惯的。

至于改?小幅度自家改一点可以,多的……林雨桐不想改,每一个阶段都是美的!就该这么美着!这么想着,一翻身,又思量着四爷那边好不好?他那边的药膳不能停呀,过了冬了,这一开春,就该调整药膳的方子了。

孙道长会调整,但是做法……厨子会弄吗?明儿得叫人把详细的做法给送去。

叫谁送?只能是刘德了。

桐桐思量的是这个,却不知道四爷已经躺下了,被挖起来了。

一睁眼,床榻边冒出来一个醉醺醺的彪形大汉来,真给四爷唬了一跳。

打眼一看,不是这原身的父亲李敬业还能是谁?打从四爷来了,这是见李敬业第二面!还是这么个黑灯瞎火看不清脸的晚上。

四爷起身,仆从把灯给挑起来了,又捧着更多的火烛进来,帐子撩起来,把这一片照的亮堂堂的,四爷披着厚衣裳才要起身见礼,对方这手跟钳子似得一把摁住了,……街坊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安定公主……跟你熟识?认识!怎么了?李敬业打了个大大的嗝,酒菜味儿瞬间喷出来了!他吃的是羊肉,喝的是葡萄酒,这一个嗝全给打出来了。

四爷朝边上偏了偏,阿耶还有吩咐?李敬业上下打量自家这儿子,哪一点也不像自己,更不像他曾祖父。

小鸡崽子似得,以为养不活了,而今活了……听说他多有关照的人是安定公主。

李敬业先说,你小子收起你的小肚肠来,不要想着娶公主做驸马……大唐的驸马就没有好做的!不说这些公主向来行事放诞,就说危险不危险吧,一个不小心就会因为裙带被拖进泥潭里,咱家功勋卓著,不需要娶公主锦上添花!这不是挺明白的吗?四爷就说,房玄龄是想娶公主做儿媳妇才给他儿子娶的,长孙无忌已经是国舅了,他就那么乐意亲上做亲?咦?不笨呀!皇上说嫁,那真不敢说不娶!老李家在这事上挺轴的,就怕谁家跟那些世家一样,看不起他们家。

李敬业有了几分谈兴,直接上了榻跟四爷挤在一处,还拉着被子往身上盖。

一边折腾一边低声道,我告诉你,跟皇家不能靠的太近……这李家,呵!不提也罢!没拿下天下的时候,说是十六国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人……可其实呢?太宗在位的时候法琳大师专门上宫里去跟太宗辩论过这个事情……什么鲜卑贵族,什么胡汉血统……大师说了,他家就出身赵郡……要么说李绩见不得这个孙子呢?!这一张嘴真该给缝起来。

想想因为祖上是谁的事,李世民还得跟得道的高僧辩一辩,这事叫人火大不火大!我家先人是谁我不知道?这一辩别管谁赢了,都得是李世民输了呀!祖上叫人质疑了,这难道不讽刺。

也就是一心做明君的李世民了,这事也都忍了,认了。

这就可以了,你说你有多讨厌呀,把人家的糗事拿来再絮叨一遍。

不就是李家有随便认祖宗的习惯,是个特别不要脸的家族吗?这个事怎么说呢?李家没编造神迹,这已经很厚道了!干嘛呀!只能说此人天生就长着反骨。

他这边一句还没说呢,人家往下一躺,这是打算住这边抵足而眠吗?就是这个意思!李敬业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道,当然了,你要是觉得那公主长的实在是可以,娶了也是可以的。

长在外面的,不比长在宫里的。

宫里养着的,都被养坏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好的。

文德皇后所出的几个嫡出的公主都是好的……不过这个武后的女儿……也幸好不是她教养的,要不然……搁在谁家谁家倒霉!安定公主年岁也不小了……好摆弄。

想来只要看住了,该也惹不出乱子才是!摆弄?谁摆弄谁?四爷起身,叫人取了被子在边上另外安置了,心说,李敬业这种的,就得桐桐进门好好的摆弄摆弄。

你脑门上长反骨,你横,你浑,你嘴上没把门的,连你祖父都拿你没法子。

呵呵,那我就给你请个祖宗回来,我叫你横,叫你浑,叫你口无遮拦一个试试看?!敲不下你二两骨头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