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那地方, 有自己和四爷参与,情况会更好吗?不会!会因为自己和四爷的产于,会更坏吗?也不会!人是定了的, 没有历史上这个事件, 总还有那个事件。
自己和四爷参与了,就现在来说, 能对将来有大的影响和改变吗?不会!只要是事关人事的, 微小的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吗?百姓桌上能多个菜吗?冬日里能御寒吗?都不能。
那何必在上面浪费那么多时间。
关注这个事情多了,反而会叫人反感!这个度可得拿捏好。
那林雨桐真就不去管了。
她的事真挺多的, 产业得有人管吧!出嫁赐给的奴仆不少, 林雨桐从中选了三个人,这三人都是善堂里长大, 而后进了宫的。
没根没基,两个姓氏都没有。
之前管着他们的大太监姓周,他们就姓周,而今跪在林雨桐面前, 叫林雨桐给赐名。
在而今,赐名是荣誉。
李绩还是皇家给赐了姓的呢!这样的奴仆赐姓, 那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忠心截然不同。
那就赐吧!李甲、李乙、李丙,就是三人的名字。
李丙被派往汉中郡,那边有林雨桐的公主食邑,还有公主府要打理。
朝廷还另外派了长史等人, 一切都是按照王府的规制建的!但是,林雨桐把一半官员留汉中郡, 一半给召了回来。
召回来安置在哪里呢?四爷当时改建这个府邸的时候就做了安排。
两人没占据中间的那一进,而是在最东边选了一排。
国公府是五排五进院落, 大唐的建筑跟四合院不同,但有点像。
四合院是四周给盖,正堂两厢,而如今的建筑比四合院阔朗,阔朗了。
这天井就特别的大!于是,就在天井里再建一栋,这才是正堂。
一般的正堂上面都带个小二层。
这就像是个平房,二层不是规整的屋子,四周也不是墙,而是柱子和栏杆。
要是夏天热了,可以上二层去!在二层能看清下面,而下面想看清上面却不容易,各种竹帘子竹屏风这么一遮挡,透风又遮挡视线。
林雨桐就觉得四合院是‘口’的形状,而今的建筑,是‘回’字的形状。
五进这样的院落,第一进就安置这些官员了。
至于侍卫,林雨桐又恶补了很多知识之后才知道,公主府是没有朝廷养的侍卫的。
要有也行呀,你自己养护院去!给自己的,那是逾制。
而且,她也才知道,东宫各种相关文官,大大小小,加起来接近三千。
而东宫可直接领率的侍卫有多少呢?超过一万!所以,东宫的分量是极其不一样的!跟倒霉的胤礽,那差别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大唐而今的军制,四爷给桐桐在纸上摆了三天,桐桐才算是勉强搞懂了。
搞懂以后就一个感觉——真他娘的乱。
而今既然给了,这怎么弄呀?一千人马呢,领着朝廷的俸禄,自己又不能带到府里。
在城外谁看的住?帮助不大,麻烦不小。
事实上,从武后参政开始,在往后的几十年里,事都挺多。
一场一场接一场的政变,大大小小目不暇接。
哪一场政变没有这些侍卫的身影?林雨桐就不想要了,他暂时给安置在别院里,想着回头就给推辞了。
趁着这点时间,把长安周围的农庄,林雨桐挨个的看了一遍,且绘制了地图,把每一片是什么样的地都做了记录。
哪里适合种什么,哪里适合养什么,都标注好了。
这给李家,李甲管这个事,想办法规整。
该种果树的种果树,该种粮食的种粮食。
哪里能养鸡鸭鹅,哪里是池塘能种藕养鱼,都标好了。
而府里进进出出的账目,归李乙管。
他常住府里,管着庶务。
公主府长史林州,一个三十许岁的官员,管着公主府的迎来送往和一切对外事务。
真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些给料理顺了。
而此时,天都已经热了。
林雨桐把花园子规整的一块一块的,先把现有的各种种子都弄来,种下去看看。
又有从西域弄来的葡萄苗,种下去反正是活了,就在院子里种着呢。
林雨桐天天的观察天天的记录,又找这个叫阿史那的西域商人,白叠子,你可见过此物。
应该是有的!疆省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找历史考据和考古发掘,发现这个地方自汉朝就有了棉布。
而棉花的种植该是比棉布晚那么一些的。
林雨桐指了指挂着的地图问对方,这个地方原来是高昌国,在贞观十四年,高昌国灭,而今属安西都护府。
这里是不是有一种叫做白叠子的东西……说着,又把花出来的棉花植株的样子给他看,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阿史那左看右看的,叶子比这个要大,花没那么多……那么大……那就是了!你们的商队能否给我带这个种子回来,价钱你开,多少都行。
包括其他种子,像是你们每年上供的鄯善瓜,种子能带来了吗?能的呀!但大致得在明年春上才能带来。
可以!多久都行,多长时间都成。
只要是种子,不管长安有没有,凡是你们有的,都给我带来。
我一样给你算钱。
好似那边也有洋葱,如今应该叫胡葱或是皮牙子,这东西在张骞出使塞外的时候就应该见过,且带回来吧!只是没带到长安罢了。
应该还是在西域这个地方安家落户了。
而今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得到重视,或者说没发觉出它更多的用法,没推广开一样。
事实上,大唐设置了都护府之后,还是没有将西域整合进来。
地太广,人太稀,至关重要的军制太乱了。
叫刘德很客气的送阿史那离开,就恩赏了许多东西,回过头来发现不能再往下想了。
与其想这些不如想想今年四爷才移栽来的石榴花开的怎么样了。
才移栽来,开了一些花,但瞧着不多,难成果子。
不过这叶子却极好,她当即拿了篮子,选些叶子来。
石榴叶子做茶,再搭配其他几样食材炒茶,李治常喝有好处。
想了想又去看后院的枣树,如今这枣树都高,这是原来院子就有的。
林雨桐干脆提了裙摆上了树,采一些嫩些的枣叶芽儿。
这个制茶也是好的!香菊带着人在下面围一圈圈,您先下来……您要什么样的的,叫人去采……这个说不好,不合适了,涩味遮挡不住。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见桐桐猴在树上摘枣,他过去,看她,下来吧!宫里来人了。
谁来了?是武后身边的一个女官,叫祥云的,她含笑站在下面,殿下,娘娘叫奴婢给公主送桃儿来了……林雨桐就往下走,四爷在下面接着她,一起往前面去,果然见到两筐子品相极好的鲜桃,正说着两天进宫呢,母后可还好?都好!祥云就道,荣国夫人停灵也快满七七四十九日了。
武家人前儿已经回了京城,奴婢出宫的时候恍惚的听了一耳朵,说是明儿叫进宫去见见。
林雨桐听话听音,就笑道,那正好,今春酿的酒能喝了,正要叫父皇母后尝尝呢。
您做的,必是好的!祥云办了事,回去交差去了。
林雨桐叹气,对武家人的恩宠,怕是太子又不喜了。
回屋的时候,四爷正在画图纸。
这是做什么的?乾封泉宝才发行八个月就终止了,朝廷还是该在贵金属的开采和提炼上下工夫。
哦!乾封泉宝是跟泰山封禅同等重要的事,自李唐开创以来,用的都是李渊在位发行的开元钱。
李治想发行信的,以一换十,结果并未能如所愿。
因为他这种钱币的铸造所用金属并没有更贵,只是比原有的钱币大了一些。
可再大,一个也抵不了十个呀!这事自然就不成了。
只能说,以铜钱换银锭,以银锭换金锭,如此才是能推行下去。
但货币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去皇宫的事,四爷不太有兴趣!他有事要忙呢,且顾不上。
第二天是桐桐一个人进宫的,自然是先去后宫见武后了。
到的时候乌泱泱一片瘦骨嶙峋穿的也不甚合适的人,这是武家的人吧。
林雨桐看了对方一眼,对方呼啦啦的都跪下了,整个身子匍匐在地上给她见礼。
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是林雨桐喜欢的。
她也没为难对方,只淡淡的说了免礼,就进去了。
武后手里正拿着折子,好似不知道外面跪着那么些人似得,在林雨桐进来的时候才笑了,过来,看看这个折子写的如何?什么折子?林雨桐接过来扫了一眼,这是武后准备给李治的折子,折子上提了一件事,那就是给泰山封禅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立碑以为记呢?泰山原本就有双束碑,如今要在上面雕刻上碑文。
而且碑文要纪录李治祭天她祭地的事。
而且,武后更改了一个字,或者说是创造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天。
当然了,后来就废了,如今用的天不是她创造的那个天。
而今呈现在林雨桐面前的天,第一笔还是个横!可第二笔的横,她给改成了竖、横折,像是秃宝盖。
武后见林雨桐打量那个字,就重新写了叫林雨桐看,天是什么?天在男人的头上……是说一横加上一个大字,大字像个叉开腿的男人,那一横便是指示,告诉世人,天是在男人的头顶的。
武后就问说,那女人头上是什么呢?不是天吗?哼!自来,男人是女人头上的天!所以呢?所以您给第二横的两边各添了一点,‘大’字不止像男人,也像是穿着裙子的女人,是这个意思吗?当然!男女一样站在世间,抬头看到的是一片天!别叫男人挡住了女人头顶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