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流金岁月(14)

2025-04-03 17:35:45

说实话, 金家这一家子真属于低调的。

财真的不露白,且一直贯彻的很彻底。

房子是砖瓦房,其实贵的不是砖瓦, 是有没有关系能弄来砖瓦, 有没有钱开销的起过来帮忙的人的饭钱。

金印有工资,有门路, 盖个院子, 大家觉得属于他能负担的。

家里的日子肯定宽松,但月月拿工资的人,家里还有粮食, 那肯定过的比周围的人都宽裕, 谁都不会多想。

便是双泉回来穿的洋气,大家也都说这是大学生了, 具体的价格其实没多少人知道。

现在这大学生国家给补贴,每月二十来块钱呢,其他一切费用都免了。

很多家庭困难的,还能挤出钱给家里。

但是, 家里肯定是给她钱的,金印这人低调, 房子盖了,给儿子们留出来的娶媳妇的钱肯定都攒出来另外放着了。

家里出了这么一个金凤凰,金印还不得拼命的供呀?像是着这种动不动就出去拉活的司机,捞了外快的机会不少。

司机出门在外, 不能按期回来,一回来就说车坏在路上了, 或是赶上天气不好了,就如今这通讯方式, 自然是他说啥是啥。

其实呢,速度快点,挤出来一点时间,出去跑一趟私活的时间是有的。

很多还是公家单位,找不到车,能通过私人关系用一用,何乐而不为呢?以公对公,给的也许不是钱。

比如给你一车煤抵工钱,开个条子。

他拿了条子转手就卖了。

再不行是两条烟,换了也是钱呀。

来回倒腾着,人家没叫老婆孩子受罪。

干这些活,回来弄点稀罕玩意,给领导分一分。

那领导都懒得问了。

自从双泉上了大学,金印的额外收入怕是补贴女儿了。

瞧那一身,不便宜。

只一双皮鞋就二十!之前给吴秀珍买过一双,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位。

当然了,也不一定就是她奢侈。

她一直说假期在参与社会实践,要是去一些单位的话,穿的好一些,也很必要。

如今这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分配工作的加分项,很重要。

因此,林雨桐从没觉得人家穿的好一些就怎么着了?人家爸爸有那能耐,对吧?这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能搞好关系,那就好好相处。

如果非就拧着,那就客气着些就行了。

本来林雨桐给准备了一条大红的围巾,是她买的毛线,育莲帮着织的。

挣钱了嘛,她每月给老太太零花钱,衣裳啥的,也补贴大姐一些,买了毛线来,大姐就不叫自己织了,她的工作清闲,在学校看着学生也能织。

自己和四爷的毛衣毛裤毛袜子手套之类的,都是育莲给织的。

她的手特别快,桐桐只管买毛线,一大家子的育莲都能给织出来。

多余的线织了一条围巾,还给送来了。

桐桐本来说不用,叫她留着。

毕竟大姐要去学校,这进进出出的,围着挡风。

人家非说她有旧的能用,给把这个送来了。

林雨桐想想也就不给大姑子单独准备了,围巾就可以。

结果现在,看人家那性子,她觉得把这个送人家有点不合适。

回头还是把这给自家大姐吧。

她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英汉词典,林双朝当时买的时候人家书店的旧书,他没注意买了双份。

干脆拿一份出来送对方好了。

这种词典不一定贵,但肯定特难找。

那边不知道怎么说的,晚上了,三岭过来喊两人过去吃饭。

桐桐就把这词典给带上,又叫四爷取了一碗萨其马和松子糖,两人表情都挺正常的,回那边去了。

她把书递给对方,记得家里有这个词典,偏想不起来放哪儿,可算是翻出来了,二姐看看能用吗?双泉面色有点不自然,但还是接过去了,然后哎哟了一声,我们想用得去图书馆,我们全班就一本,还是托人从京城买的。

能用就好!林雨桐就笑,也是我爸托关系给我找书,结果夹在文史类书里面的。

整理的时候不知道塞到哪个箱子里了,还好找见了。

这东西大概是送到双泉的心里了吧!也可能是突然觉得跟桐桐有了共同语言,于是她马上让出身边的位置,叫桐桐坐,才听爸妈说你是作家!喜欢自由,做点文字类的工作。

我听说县里的文史馆请你去,你拒绝了?双泉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想着拒绝呢?不自由呀!林雨桐就笑,做文字工作的人,基本都懒,都不爱受约束,都不喜欢麻烦的关系。

怎么简单怎么来吧!文字纯粹,所以,也希望生活简单纯粹。

双泉觉得这个弟妹说话是话里有话。

但她又觉得,交流起来并无障碍。

饭菜摆上桌,还是两人挨着坐呢。

四爷给金印倒酒,您看,整天念叨团圆饭,这不吃上了吗?今儿高兴,喝一杯?金印就笑:给小桐和你姐也满上。

给四爷和双泉之间递梯子。

双泉犹豫了一下,主动把杯子递到四爷的面前,浅浅的一杯就行。

四爷笑了一下,给倒了半杯。

双泉就说,给你媳妇也倒一杯。

主动跟四爷说了,四爷就回了一句,她还吃着中药,不喝酒。

杨淑慧忙道,想起来了!然后就起身,你姐带了橘子粉回来,给桐桐冲一杯。

饭前一家子碰了一杯,这才开吃。

杨淑慧给桐桐夹鱼,这鲢鱼不大,刺多肉少,你吃的时候小心着些。

大民就笑,就这还抢不上!要不是老四找了河滩的人帮忙,上哪买鱼去。

明年找河滩几个公社去,只要能养出来鱼,这边供销社全都要。

沿河开捕,都去大城市了,就是省城都不好买。

双泉讶异的一下,接了四爷的话,嗯!是不好买,多是南边来的腌鱼熏鱼。

四爷就问她,需要给老师或是谁带吗?年前还能买到。

冻起来比腌鱼熏鱼要好。

这合适吗?给老师拜年,带点土特产怕什么?四爷就说,年前我再弄几条大的,冻着就行。

行!金印就笑着喝了一口酒,对嘛!兄弟姐妹彼此之间有意见很正常,不能结成仇呀!饭吃完,不早了,四爷带桐桐回。

大民才说双泉,老四接班了,但是工资给我跟老三平分了。

爸在外挣的外快,全给你了。

他干那个工作挣来的其他钱,他才自己留着的。

但是家里人家交家用,家里的家电,都是年前赚了一笔之后给家里添的。

他那边有一套,是小桐的钱买的。

现在给这边一套,这是补贴谁呢?老四这么补贴家里,小桐也没一句怨言,对吧?妈照看那边多,小桐就不在钱上计较……知道了!知道了!又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在家更呆不了几天,我肯定跟她好好相处。

但是跟老四,他要不学好,我还给他甩脸子。

你就是打他一顿呢!碍着什么事了?!大民起身要走,双泉一把拉住了,老四都结婚了,你是不是也要结呀!上家来相看呗,叫我也见见。

要不然我这一走,真要是忙起来,你结婚我也不一定能回来……去去去!闲的你!回来大概是真的闲的吧,其实双泉没什么能交际的人。

林雨桐昨儿送了她一本书,她今儿过来带了一盒子头花发卡,这肯定是在省城就买好的,哪怕是心里不得劲,但还是提前准备了东西的。

她不好意思,那个……没选好!你留着用也成,送人也成。

回头再给你挑好的。

这东西其实是挺受农村姑娘欢迎的。

她是对自己的定位出了偏差,如今也知道送这个不合适。

林雨桐笑着收了,这就挺好的,不用另外送了。

双泉摆手,回头我送你一支好钢笔,那个用的上。

行吧!林雨桐请她坐,起身给倒茶。

双泉来回的看,这屋里收拾的真雅致。

她在书架前停留半晌,而后被桌上的字迹吸引了视线。

人家写了一半的东西她没看,抬手把样刊拿了起来,看了目录,发现这一本上只五篇小说,第一篇就是署名小桐的文章,三十多页的刊物,小桐的占了十多页。

她翻看看了两段,桐桐就端着茶壶过来了,她忙问,能借我看看吗?拿去吧。

林雨桐倒了茶,她喝了半杯,闲话了几句便告辞了。

出门的时候正好碰见进门的育莲。

育莲愣了一下,哟!双泉回来了?双泉点点头,是啊!回来了。

然后就告辞,你们聊,我先回。

哦!那你慢走。

等人走了,育莲才小声道,不好相处吧!不太会跟人打交道!像是见面寒暄之类的,她好像有些障碍。

可这也说不到不好上。

林雨桐拉她进屋,今儿怎么来了?我跟奶奶明儿去爸那边过年,跟你说一声。

大年下的车不好坐,要是下雪了,路上操心。

奶奶说,等天好了,有车了,你俩再过去也不迟。

不用非得挑大年初几。

说着,就把手里的篮子放下,育材从西南寄来的,一大包子果干,说是你爱吃,多给你些。

这不,给你带来了。

得有七八斤呢。

林雨桐把做的糕点又给装了些,然后取了两百块钱,把这个钱给妈,就说年后我不带礼了,家里过年就用这个钱吧。

我另外再给育才寄一百块钱,叫妈别操心了。

育莲就笑,行,你有就先花你的。

而后又苦笑,啥时候能花我的,我也不知道。

林雨桐就说,跟健民哥算是了了?了了!育莲不打算多说,把东西装好钱装好,要走了,桐桐才想起围巾的事来,取了给育莲围上,低声道,我那大姑子喜欢书,这个我就没送,还是给你吧。

育莲朝外看了一眼,低声道,有点目下无尘吧?不到那份上,可能跟周围人没什么共同话题。

把育莲送走,林雨桐又把果干拿了一半给送过去,不看双泉的面子,还得看公婆的面子!说实话,这公婆很体谅人了,也很好相处。

不看一面看一面吧!平时有啥也给这边送的,这次也一样送,但话却是这么说的,都尝尝,完了给我姐带去学校吧,跟同学分着吃。

杨淑慧在桐桐走后就说双泉,你是当姐的,人家做弟媳妇的让着你,你就更得有当姐姐的样儿。

双泉看书呢,随意的应了一声,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杨淑慧抓了一把放在外面叫家里人都尝尝,剩下的都收起来,过年拿出来一点,剩下的给双泉带去学校。

四爷转天果然弄回来十七八条成十斤的鱼,给双泉了几条,给林家留几条。

剩下的十条四爷可舍不得再给出去了,留着给桐桐慢慢吃吧。

剁成块冻着,清蒸一块都够她一顿吃了。

林雨桐笑眯了眼,拿了剁下来的鱼头,咱今儿吃剁椒鱼头。

秋里做的剁椒酱还多着呢,再扯点面条拌着吃,四爷是极爱的。

年前的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家里有俩大龄未婚男,其实挺着急的。

但是腊月不做媒呀,有意向也不在腊月相看。

这不,一过年,还大年初一呢,就安排了相亲。

双泉想拉着桐桐去她房间两人探讨文学,桐桐想跑,这玩意有啥可探讨的,她塞了双泉一把瓜子,叫她,走!咱俩去看看那姑娘去。

那有什么好看的?之前瞧了一眼,长的也就那样。

林雨桐走她的,我去看看。

双泉:……看了作品觉得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人,是一个雅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可一接触吧,就发现这是个俗人,一等一的大俗人。

她把瓜子放下,出去一看,就见自家这位弟妹靠在大门外,跟对门和邻居家的媳妇在那里分着嗑瓜子晒太阳,还不时的朝自家的方向指指点点,不用听都知道她们在讨论相亲的两人。

林雨桐半眯着眼睛,惬意的听桃子嫂说这个姑娘,……那是有名的铁姑娘,一天能开两亩荒地,是我们村的姑娘,多少人踏破门槛人家都没看上……隔壁苏环婶子的儿媳妇白彩儿嗤嗤地笑,跟桐桐逗笑,人家这能干的姑娘进门,看你婆婆惯谁?林雨桐抬手就把路过的婆婆拽住问说,彩儿嫂子说有能干的进门了,您就不惯我了。

您告诉她,将来您惯谁?这声音不小,把巷子里看热闹,扯闲篇,晒太阳的男人女人们都惹的哈哈笑。

杨淑慧笑的不行,能干的人啥都干了,用不上妈,妈不惯你能惯谁?!逗的人越发的笑了!双泉:…………很羡慕这种会跟人打交道的人,但是奈何,自己真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