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流金岁月(17)

2025-04-03 17:35:45

当然了, 农忙了,桐桐也不会真的只送送绿豆汤。

晌午头,给几家的大铁盆接了水, 叫太阳晒着。

省的大热天的出一身汗用凉水洗把人给激的生病了。

当初四爷给院子的棚下面做了烤炉, 这玩意点着就行,放上炭, 和上一盆面, 随便揉吧揉吧搁在炉子里就行,到点翻面,熟了拿出来。

又不用守着炉子, 自然不觉得热。

且一般桐桐都选在早上, 烤出一天吃的饼子。

当然,只吃饼子也不行, 晌午这顿饭还是会给一家子吃的。

如今什么饭最受欢迎呢?就是挂面!这玩意是细粮。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给锅里架上柴火,烧开,然后三把挂面下锅, 煮熟捞出来过凉水,用熟油拌了在篦子上摊着就行。

切一盆黄瓜丝, 再弄一盘的酸辣汁。

做好之后给端到隔壁,下地回来的人,有晒热的水洗漱,洗完了凉快了, 一人一碗挂面,黄瓜往上一码, 酸辣汁一浇,要是不够还有饼子, 就着吃这就是好饭。

晚上了,给熬一锅的稀饭,米下锅小火焖着去吧,等人回来了,粥熬的又糯又香,出了一天汗的人就想吃这个,再有饼子和一大盆的凉拌菜,这就可以了。

这个季节,什么菜都能凉拌,最多是过水抄一下。

实惠顺口就行!别人说杨淑慧,你家小桐好福气,不下地。

杨淑慧马上辩解:做一大家子的饭,娃也没闲着。

闲着没闲着大家看的见,有人就说秦引娣,你看你,把你晒的黑瘦黑瘦的,你再看看你妯娌,大夏天的人家白红白红的……秦引娣马上就道,我不爱做家里的活!小桐的饭做的好着呢,味儿可好了。

我一吃她做的饭,就觉得我下不了厨。

事实上自小确实没咋下过厨房。

关键是,这一个忙月吃的,小桐肯定往里面搭钱了。

顿顿细粮,关键是特别舍得放油。

每天至少有一顿是有荤菜的。

这要不是老四家花钱朝里面补贴了才怪。

反正这一个月,她跟大民两口子没吃他们小家一口粮食。

干自家的活,吃人家的粮,还是吃现成的,我要是再有意见,是不是有点棒槌。

关键是,厨房烟熏火燎的,不热?不是一样受热呢。

桃嫂子跟秦引娣一块下晌,两人往家走,桃嫂子就说,你家的日子好过,我看小桐天天都是白面……我们两口子是跟着混饭呢,你看我家大民干活急人不急人,都看着我干活好,我这后劲到底不如男人。

日子其实过的也是紧巴的很!说实话,真就是我公婆补贴,老四和小桐俩人年轻不计较钱,要不然哪有好日子过?我公婆手里那点,还得给三岭说亲。

老四和小桐你也看了,就是手里不攒钱的人。

那真是挣几个,花几个。

一点没有多余的!哭的一手好穷!反正就是我家不是很会过日子,大吃大喝的,败完了。

真的,一点多余的钱都没有。

回头吃完饭的时候,秦引娣偷偷跟桐桐说,小心桃嫂子跟你借钱。

她家想盖房,跟我套话呢!这不是日子过不下去等米下锅,对吧?要是实在没法子了,咱有了可以借。

但是盖房子,百百上说话呢,还是轻易别借。

成!不借。

把林雨桐说的一愣一愣的,秦引娣的日子不难过。

大民每月有一半的工资,再加上粮食蔬菜都有现成的,绝对属于在农村过的比较好的。

可人家嫁过来半年,愣是没对外说过家里的事。

谁问都是日子可难可难了!跟大家的日子一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于是,更多的人都知道四爷和桐桐不大会过日子,挣多少两人能花多少。

然后,连找四爷借钱的混混也几乎事绝迹了。

四爷要出门上班去,借着时间早,骑车上县城。

桐桐的稿费一般都是寄给林双朝的,林双朝取了,再叫邮政帮着捎带回来。

这一是,叫人看看林双朝的日子哪怕是改善了,那是人家闺女自己挣来的,不是啥不好的来处。

二是不想叫老家的人都知道,钱是惹祸的根苗。

这事只少部分知道而已。

这次是好几个地方的稿费,又攒了一段时间了,林双朝说有四千七百六十块钱。

四爷得取了之后,去交税,然后再把钱存了,挺忙的。

赚的不少,桐桐就想吃点好的,有点想吃烀猪头。

四爷下班之后又去供销社,叫人家从县城捎带个猪头回来。

桐桐一大早就去取去了!在供销社门口正好撞见育莲,她急着要走,被人拦着。

咋了?林雨桐三两步过去,发现纠缠的人是之前跟育莲谈过的章健民。

这就奇了怪了,林雨桐直接过去,健民哥,这是发喜糖吗?前几天碰见婶子,不是说日子都定了,是县城一个小学的老师,这咋订了婚了,拉着我姐干啥?章健民长的高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斯文,小桐,是订婚了,但我本来就不愿意……你可拉倒吧!你不愿意能订婚了?订婚了这么长时间才来找我姐,表示后悔了?啥意思?不就是比了之后,发现没有我姐合适,又后悔了呗。

育莲叹气,好声好气的跟对方说话,我觉得你这行为就不理智,你想呀,你找个那个姑娘人家的姑父就是你的领导,虽然之前人家谈过对象,但这有啥关系?当时不应承,这不算是得罪人。

但应承了又反悔,你这工作不想要了?我这肯定是农村户口,我爸的意思是好好干,总有转正的时候。

可啥时候转正呢?十年?二十年?咱俩这不合适!把人给说走了。

等人走了,育莲才叫桐桐看她买的东西,一沓子本子一捆子铅笔,学期底了,给娃们发奖品,过来买这了,给碰上了。

没事,在咱大队没人敢纠缠。

林雨桐就问说,有合适的没有?之前方副局还打听了,说是看你有对象没有,要是没有,想给你介绍一个。

是今年刚复原的,在城关镇派出所……你要不要见一见?这事以后再说,我这忙着给学生上课呢。

急匆匆的又走了!这事也确实是不能急,她只得喊:那你放学之后骑车去我那边一趟,我今天烀猪头。

知道了!回头就去取。

瞧瞧人家的日子过的,烀猪头呢!败家的媳妇进去拿猪头,张姐掰开猪嘴,看!专门给找了口条在的。

有些猪头割了口条单卖,买来的猪头就不全。

林雨桐就笑,下班过来吃猪肉。

张姐也就是随口一应,见林雨桐要走就又拉住,你大姐这到底是有对象没有,没有的话我给介绍一个。

行!留着,回头我问问。

回去想把猪头上没弄干净的毛想办法往干净的收拾,又觉得好麻烦。

直接隔着墙叫婆婆,妈——妈——你来一下……洗了一半衣服的杨淑慧过去,看见儿媳妇对着猪头转圈圈:放下!放下!你别管了,我收拾……干了一季了,都吃点好的,买了个猪头,想着应该不腻……那肯定不腻呀!婆媳俩搁在院子里跟着玩意较劲,结果外头就传来汽车的声音,有人在外面跟人打问:请问小桐家是这里吗?桃嫂子的声音传来,对!就那一户。

声音很陌生,是个女声,没听过。

桐桐在里面应声,谁呀?我在,门没关。

门被推开了,林雨桐确实不认识人家。

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性长辈,带着两个三十来岁的男同志,而且穿的很正式。

一看就是机关里出来的。

她愣了一下,喊自己小桐,该不是昵称,而是笔名。

林雨桐马上迎过去,您好!快请进。

这阿姨就上下打量林雨桐,你是小桐?是!我是小桐。

对方热情的伸出手来,小桐,我是省妇L的,我姓张。

后面那小伙子就介绍,这是张主任。

张主任您好,快里面坐。

杨淑慧起身把手洗了,那个……贵客呀,我这就切个西瓜来。

吃的湿漉漉的,人家也不方便。

林雨桐就道,妈,泡壶茶吧。

好!屋里没外面凉快,丝瓜架下面坐着就很好。

彼此坐下了,张主任才说,之前你的信通过多方渠道转到我们手里了。

很意外,能有这么一个女性,来关注这件事。

还弄的人家正式的上门了。

林雨桐就道,在社会上,大环境我觉得该关爱女性。

治安这是阶段性的整治!但从长远来说,我觉得更该关注女性的婚姻生活,生理健康等等。

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建议?只为这个吗?只怕不是。

但她还是先道:第一,卫生纸,卫生棉,关爱女性生理期,我觉得任重而道远。

很多女性有妇科疾病,但又羞于启齿!我觉得应该重视这个方面。

第二,女性的婚内安全,比如家暴。

这一点尤其要关注。

在农村,女性在家庭中被家暴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八十,如果真的农村生活过,就都知道,这一点都不被视为是犯罪。

第三,就是保证女童的受教育权利。

很多十一二的女孩还没有入学,一天学都没上过,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

张主任点了点头,这是认真的去留意农村的事了。

她就问说,有没有想过来咱们组织工作?林雨桐愣了一下,还是摇头,我是觉得……许是沉在下面,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

杨淑慧过来倒茶,听了一耳朵。

而后就不免腹诽,自家儿媳妇不能这么高尚,说到底还是懒呗!在家闲着,她未必睡懒觉。

叫她上班,她一定起不来!不过,这样也好!懒是懒点,至少不会一下子给飞了,再一脚把自家儿子给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