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这是新仇加旧恨,上回被沈氏坑了一把,这回有了把柄,打定主意要教训安然一番 ,最好让老太太也烦她,疼多一些自己的女儿。
李老太让人去问三个孩子,李瑾璞说是被安然扑倒的,安然说是被安阳绊倒的,安阳说是安然横冲直撞过来。
疑点集中在安阳和安然的话里,一时也分辨不出是谁说了慌。
问了下人,都未注意。
又问了其他几个孩子,也都说不知道。
韩氏不依不饶,说尽了安然人小心眼多,恶毒得很。
老太太素来偏爱安然,听不得这些,敷衍着打发她走。
又跟沈氏说,就当是安然不小心撩到了安阳的脚,随便认个错吧。
素来听从的沈氏这回不肯了,这一道歉,摆明了就是安然撒谎,名声便不好。
老太太瞅着两房不合,也是无法,干脆不出院子,抱恙不走,也免了她们晨起请安,免得韩氏又在她面前晃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
安然低头看着被纱布裹着的脚,不由苦笑,她伤的其实只有两个脚趾呀,却绑的像粽子。
沈氏见她又不好好吃饭,轻责:食不言,寝不语,耳目也别乱动。
安然抬头笑道:娘,这回我可以名正言顺不去学堂了。
沈氏见她说的俏皮,也气不起来,夹了菜给她:本来功课就不好,还动歪脑子,该罚。
安然笑笑:脚伤了真好,不用早起请安可以睡懒觉,连饭也端进来吃。
呸呸,说话没个谱。
沈氏轻啐,又催促,快吃饭。
安然这才乖乖吃,吃完后,沈氏嘱咐她好好歇着,安然问道:堂姐还是一口咬定是我撞上了她么?沈氏唇角微抿,说道:嗯。
女儿没撞她,是堂姐伸了腿……安然虽然知道安阳比自己大该尊重她,可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她可不想白白受,这要是认了,自己的爹娘也会被扣上子不教父之过的恶名。
为了爹娘,她也不能担这罪。
沈氏淡笑:我家然儿心地善良,为娘最清楚。
安然抱了抱她的胳膊:还是娘好,只是以后伯母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了吧。
沈氏笑笑,不给好脸色,关系闹僵了,吃亏的不还是她那好嫂子么。
回了房里,沈氏让人去叫安宁。
安宁进了房里,沈氏便招手让她过来。
明明只有十岁,眸里却没有孩童的澄清,常年萦绕的肃色像极了李仲扬。
安宁刚来到大羽国,沈氏确实疼爱她,自己撒娇她更是欢喜。
只是后来安然出世,她心中不平了许久,后来终于想明白,自己不过是沈氏膝下无孩,抱来打发时日的。
或许她也是疼自己的,但那种疼爱,比不上安然。
原本的怨气,也渐渐平息了。
这个娘亲,从来都不属于她。
沈氏摸摸她的头,笑道:近日功课做的可好?每次见了先生,都夸你用功。
平日在家你也是闷在房里不出来,这倒不好。
安宁答道:宁儿以后会多出来走走。
沈氏轻叹一气,与她说了许多话,才轻声问道:那日下人说,你跟在安然后面跑,那你可看见了当日的情形?安宁身子微僵,虽然早就想到沈氏叫她过来是为了这事,可她心底还抱着一丝期盼,不要问她这件事。
沈氏那么聪明,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要是她说她看见是安阳绊倒妹妹的,在这个家就等于是得罪了韩氏和老太太。
可她为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却是一点也不顾及她的立场。
越想越是难过,前世临死前发誓,若有来生再不会为人落泪,可如今百感交集,眼眶一湿,泪便落了,偏头答道:娘要我说看见,我就看见了。
娘说没有,安宁就没有。
这哽咽声音刺的沈氏心头一疼,将她抱进怀里,抚着她的头说道:娘错了,娘只是觉得,身为姐妹,为妹妹作证这事儿不过分,也是在理的。
宁儿别多想,千万别多想。
安宁眼睛涩的厉害,也不伸手抱她。
沈氏这才后悔起来,容翠要她照顾好安宁,这么多年,以为自己真当她是女儿了。
可原来不是,她竟是如此自私的人。
越想越愧疚,怀里的人却始终没有再像儿时那般,躲在她身边撒娇。
她如今才发现,安宁比想象中倔强。
一旦被伤,伤她的人就再也不能靠近了。
事情僵持不下,时日一久,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太太不出头,韩氏也没办法。
谁让他们娘俩四个都是吃喝二房,她自己的嫁妆也不舍得拿出来,日后孩子成器,还得靠那些钱打点。
李仲扬这日下朝,便告诉沈氏,朝廷过几日就要设立女官了。
只是并不像男子那样通过考试以及大臣举荐,而是挑选女童集中栽培。
沈氏听后问道:为何只要女童?孩子天性纯然,从小授以‘尽忠朝廷’的观念,日后对朝廷有益。
沈氏了然,又问道:那是在何处栽培?若日后进宫做礼法女官,便是进宫去。
若以文官为主,就是在京城设学堂。
若喜好武艺,想做都尉参将之类的女武将,那自然是在城外校场。
沈氏啧啧称奇:竟然也设女武将。
李仲扬说道:武将辛苦,别说女童,就算是男童怕也没肯去的。
沈氏点头:那确实是。
过了几日,朝廷便发布了榜文,与李仲扬说的无异。
一时京城轰动,有意的人家四处托人问个明白,俸禄、前程、年龄大小之类的,去的女童多是贫苦人家的。
也有少数几个小官将庶女送去。
顺王妃听见这消息,心肝都颤了,果然榜文贴出没半个时辰,女儿清妍就跑到她面前,嚷嚷着要去做女将军。
好说歹说也没用,世子贺均平听了,笑笑说:你当你一去到便可以做将军么?清妍努嘴:自然不是,可我相信我日后定能做将军。
母妃我不管,我要去领牌子,我要去做女将军。
顺王妃被她缠的直叫苦,先前就跟王爷说了,结果他笑着说那就让她去吃些苦头,日后就不会再这么说了,真真切切不懂她身为亲娘的心,好不容易从那刀光剑影的边城回来了,哪能又让她去。
清妍见她不答,甩开她的手,哼声:我找皇伯伯说去,他那么疼我一定答应。
顺王妃忙唤住她,认真道:去了那,可就见不到安然了。
你要做个背离好友的人么?清妍大惊:我怎么会做小人。
末了说道,我这就去把她也拉上。
顺王妃一计不成,一不小心反而要把人家翰林官的女儿拖下了水,眼睁睁看她欢快的往外头跑了,叹了一口气:真真不像个姑娘家。
贺均平笑道:母妃多虑了,就算她真拿了牌子,在校场里也会被刷下去。
哪怕她真的吃得了苦,我去和那校场校尉说一声,不让她通过就好。
顺王妃点头:若她真的把那李家姑娘拉进来,可千万要再嘱咐一句,别让李家姑娘过关,可不能害了那孩子。
贺均平笑笑:母妃放心。
这边说着话,清妍早就跳上了马车,往李家去了。
安然还在养伤,清妍进来时,她正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看书。
一见清妍,便笑了:你可终于来了,我都要闷死了。
清妍瞧瞧她露在外面的脚,笑趴了:你说你只伤了脚趾,我看是伤了整条腿吧。
要是我,连跑都不是问题,亏你还窝在床上。
安然低声笑道:要是我敢离开这房里一步,嬷嬷就要叫起来了。
两人嬉笑成一团,半晌清妍才道:今日我来的急,下回给你带好吃的。
安然问道:有什么急事?清妍抬抬手,把房里的下人都打发了出去,才笑道:你可知皇上颁布了告示,这朝廷要设女官了。
见她不知,清妍便把自己知道的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罢,她摇安然的手:我们一起去吧。
安然眨眼,举了举自己的胳膊:手无缚鸡之力。
又笑道,就算去了,我看我们两家的大人,也会跟那边说,别让我们去。
清妍一拍脑袋:对呀,我怎么没想到,难怪母妃那么着急世子哥哥却不拦我。
他常去校场练箭,定是跟那里的人熟络。
他是世子,谁会不卖这个面子给他。
安然说道:可就算你真去了,王妃会很难过吧,你如果要做个文官还好,至少还在京城。
清妍说道:可我不想一辈子依附父王母妃。
安然见劝她不动,转了转眼眸:等今日我爹放衙回来,我去跟他讨个女武将操练的时辰表来,等我伤好了,我们一起去练。
清妍以为她同意了,大喜,当即点头:好。
作者有话要说: 李增(将军,已殁)——李老太(林氏),文安伯嫡女,居京城。
↓↓↓李大郎,李世扬(已殁)李二郎,李仲扬,居京城李三妹,李心容(暂未出场)李四郎,李悠扬(妾侍所生,记在林氏名下。
暂未出场)李世扬——韩氏(四品京官嫡女),生二子李瑾贺、李瑾璞,一女李安阳(居京城二房家中)妾侍及庶出子女,居滨州(名字暂略)李仲扬——原配宁氏(沛国公庶女,已殁),生一子李瑾轩继室沈氏(长安侯嫡次女),生一女李安然(女主)婢女容翠(沈氏丫鬟,已殁),生一女李安宁周姨娘(良妾,富商嫡女),生一子李瑾良,生一女李安素何采(李府老嬷嬷外孙女),生一女李安平莫白青(莫管家女儿),未生育宋世峰——赵氏(梁国公嫡女),一子宋祁,一女宋敏怡两妾(共生一子三女,已出场宋敏芝,其余名字暂略)顺王爷——顺王妃(成国公嫡女),生一子贺均平,一女贺清妍(主要人物关系表会根据后面出场人物逐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