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燕雀两飞

2025-03-25 12:46:23

周姨娘没有料到李仲扬此时会来,方才哄安素睡下,回了房里,坐在窗前发呆。

她本已决定回娘家,再不做这身份低贱的姨娘,对李仲扬也是心灰意冷。

为了儿女,回去或许是好的。

只是今晚李仲扬护着他们母子,却着实让她意外,自己爱慕了十余年的男子,第一次这般为她遮挡风雨,若非当时有人,真想哭倒在他怀中。

见了李仲扬,顿觉尴尬,手也不知往哪儿放。

见她拘谨,李仲扬自己坐下,又招她坐:我过来看看就走,伤可上了药?周姨娘点点头,从铜镜那瞅见自己的模样,简直像个乞女,不由更是低头不敢看他:给二爷添了麻烦,累二爷受苦了。

李仲扬说道:一家人,哪里来的麻烦和连累。

周姨娘鼻尖微酸:妾身日后再不会如此口无遮拦,姐姐说的没错,有些话即便知道,也不该明说。

说与不说的差别大着,若我不逞强,也不会累尚明受伤,安素手折,二爷又惹老太太动怒。

就连四姑娘的伤,也是因我而起。

李仲扬见性子素来犟的周姨娘说出这番话,深感欣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烂摊子交给为夫,你们且安心养伤就好。

周姨娘轻点了头,又道:夜深了,姐姐今日也受了惊吓,二爷快些回去吧。

阿如还在照顾安然,再坐一会无妨。

李仲扬默了问道,在祖祠上说的话,可是真的?周姨娘想了一番,才记起今日说了什么,顿时便急了:那不过是气话,并非当真要回娘家,二爷切莫放在心头,我真该掌嘴。

李仲扬拦了她:日后莫再说这种话便可。

周姨娘收回手,叹息一声。

其实只要她安分,哪怕当初李家二郎娶她不过是看中她的家世,但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又为他生下了儿女,怎么可能一点情分也不顾及打发她走。

况且她也算是命好,碰着两个正妻都是性子温和的人,不曾有过被正室欺负的事,待自己的儿女也好。

李仲扬起身说道:好好歇着罢,明日放衙再过来。

周姨娘红着眼眸欠身:阿蕊送送二爷。

不必了,你有伤在身,歇着吧。

周姨娘仍是送他到院中,看着他离去,怔了一会,直到凤云唤她,才回了神。

即便过了这么多年,仍能想起初见时,那样年少美好。

如此便好,一直这样安然和睦,也好……韩氏没料到老太太竟然真的收拾东西说要带着他们母子三人回滨州,吓的差点被茶水呛着。

这几日晨起问安见了一屋子扶腰缓步进来的二房人,心中冷笑,可老太太喝完茶,就说要回滨州。

沈氏先笑笑劝道:前几日我们不该惹母亲大人生气,只是滨州的下人已遣走,怕回去也住的不惯。

李老太轻笑:住的不惯,至少不必看两房人撕破面皮,再住下去,这命都要短十年。

沈氏陪笑:老太太这话可要折煞我们了,是我们这些晚辈未顾及全面。

李老太问黄嬷嬷:细软可收拾好了?黄嬷嬷应声:已经收拾好了。

李老太起身,淡声:那就走吧。

沈氏还没开声再留,韩氏苦了脸,她哪里想过老太太真要回去,闹到这个地步不过是想二房对他们大房客气些,处处礼让,可不是真要回那穷酸滨州,忙插话道:娘,滨州离的甚远,您身体又刚好些,不便长途跋涉。

虽然我们受了些委屈,可断然是不能累了您。

李老太轻拍她的手背:你莫担心,回滨州罢,免得你们再受气。

韩氏傻了眼,沈氏确实是想着大房不在京城家中会风平浪静,但事实却是二房的罪过:娘,若您如今回去,二爷可要背上不孝之名。

李老太沉默半晌,黄嬷嬷才轻声道:老太太,您就说实话吧。

二爷到底也是个京官,要是老母亲突然回那穷乡僻壤,招来非议,也愧对列祖列宗。

听罢,李老太这才说道:我昨个儿想着五日前的事,怎么也想不通。

尚和脾气素来好,尚明也是,还有两个做妹妹的平日相处倒也还好,可怎的就打起来了。

便差人去问了个半仙,这才知道,原来是护着两家的神明近日起了争执。

半仙说,若要化解,需等神明和解,方能平息两家争端。

沈氏听的心里苦笑,面上殷勤:那可要多长时日?黄嬷嬷在旁答道:少则半载,多则一世。

这神明寿与天齐,这几年几年的,不过是弹指之间的时日,他们哪里又想得到凡人寿命比不得他们。

李老太说道:我向来都是跟大房的,即便大郎过世了,但长媳孝顺恭敬,我与她回滨州。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韩氏不好再说,当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可笑的是这老太太还信这些,简直是老糊涂。

她敬她,还不是看在那几亩良田几个店铺上。

牵扯到了神明,沈氏也无话,正要让下人多备些钱财,就听李老太说:这回,我是一定要带安然走的。

安然上回挨了一棍子,淤青从左眼到右边脸颊铺开,沈氏怕她去了学堂被人笑话,伤了她的心,便告了假,让她在家里休养。

每日睡到自然醒,吃冰吃到肚子疼,长辈都由着她,安然觉得这日子其实过的很滋润呀。

紫鹃有了身孕,安然怕她累着,老太太也觉要个身子不便的人照顾她实在不妥,便让她生孩子去了,沈氏使唤乖巧温顺的柏树替了紫鹃的位做贴身丫鬟。

柏树便是那日被使唤到莫白青那,被痛打的小丫鬟。

如今已经十三,长的倒清秀,就是常年吃的不太好,身子有些瘦弱,但做起事来却毫不含糊,又细心。

初到安然身边时,话不敢多说,说了也是极小声,似乎说多了便会吵到人。

在安然那待的久了,胆子才大了起来,说笑也多了。

人一笑,模样也更好看了些。

柏树爹娘见了气色红润的她,还惊吓的以为她总是偷吃四姑娘的好东西。

安然摆着椅子闭眼默念方才看的书,总有一句琢磨不通,来来回回听的柏树都会背了。

耳畔传来轻微细语,似乎是在背诗,安然悄然睁开一只眼,瞅着那在摆着大蒲扇的柏树,抿笑,问道:柏树,你喜欢这诗么?柏树面上一红,讪笑:只是听着有趣,奴婢大字不识一个,也不知道这诗是什么意思。

安然点头:以后我教你习字吧。

柏树忙摆手:奴婢的本份是伺候好姑娘,其他的不能逾越。

这可不是逾越。

安然转了转眼眸,好吧,你是我的贴身丫鬟,偶尔替我抄些小本子是要的,可不认字可不行。

柏树笑笑,这才答应:奴婢会好好学的。

这头话落,亭子外宋嬷嬷疾步走来,见她悠悠然然半躺的极不端庄,眉头蹙起:我的好姑娘欸,你倒是要不要大家闺秀的仪态了。

安然见她伸手要板正自己的胳膊小腿,抱了她的脖子道:奶娘就让我这么躺着吧,多舒服呀。

宋嬷嬷可不管她撒娇:我也只能再管你两天了。

安然眨眼,听出这话里不大对:发生何事了?宋嬷嬷撇嘴,给她理顺衣裳褶子:老太太说什么两房有神明恶斗,要带着大房回滨州去。

然后又说要带你走,二太太才刚开口就被老太太骂的堵回去了。

安然若有所思道:我看呀,我得多往脸上打几棍子,长的不像姑姑了就好。

本来还一肚子气的宋嬷嬷失声笑了出来:就你鬼主意多,二太太可要愁死了。

这两房刚发生这种事,你要是孤身去了滨州,指不定要被大太太欺负的厉害。

安然笑笑:虽然祖母疼我,我也敬她,可要离开爹娘身边,我断然不会同意的。

宋嬷嬷忧心忡忡:这次老太太态度坚决得很,怕没人可以阻挠了。

安然沉思片刻,拿了纸笔,洋洋洒洒写了一段话,折好交给柏树:送到顺王爷府上,交给清妍郡主。

去的时候看着些,不要让别人瞧见。

不让别人瞧见,只是怕他们告诉祖母,祖母待她是好的,但自己不愿离开,要是知道她背地里这么做,怕会难过。

她也不想让祖母太伤心。

柏树虽好奇,但也没问,拿了信就往外头跑,安然还在后头唤她跑慢些不要摔着。

宋嬷嬷问道:里头可写了什么?安然淡笑:能让我继续留在京城的法子。

宋嬷嬷拿她没办法,只是安然是她带大的,既然如此淡定,那也没什么可愁的。

心情立刻好了起来,轻轻捏了捏她圆润的小脸:嬷嬷告诉太太去,免得担忧。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