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有喜的消息一传出,宋家上下就炸锅了。
本来赵氏还对安然私下见顺王妃有些不悦,宋成峰也觉不妥,正商量明日还是要找个机会跟她好好说说。
正要就寝,老嬷嬷就来敲了门,张口便是少夫人有喜了,瞬间就将两人刚才嘀咕的要教教儿媳的念头喜的烟消云散,立刻过去瞧她的宝贝孙子,宋成峰是男子,不便深夜过去,便忍了喜悦等翌日。
其他院子里的姨娘听见消息,原本还期望这嫡媳妇是个不会生蛋的,这会听见,也忙着去道贺,只是今夜要睡得不安稳了。
赵氏向大夫问明,便让嬷嬷赏了金子。
又以过来人的身份好好嘱咐安然不可乱走,不可吃生冷物,连软塌都换了更松软的被褥。
安然一一谨记,比听教书先生说的话还要认真。
陆续又来了贺喜的姨娘,赵氏让她们在屋外候着,免得进了屋里闷了气。
说了快半个时辰,宋祁忍不住说道:娘,夜深了。
赵氏扑哧笑笑,对安然说道:你瞧瞧,晨风多疼你,竟要赶亲娘走,等我孙子出世了,可还得了。
一席话说的屋里的仆妇婢女隐笑,宋祁略微不自在,只好给母亲赔不是。
赵氏这才作罢,让她好好歇着,自己回了房,宋成峰还没睡,与他说了大夫说的话,说已有身孕一个月了,目前很稳定。
待他多问两句,赵氏也不耐烦起来:哎呀老爷,我还要吩咐成嬷嬷些事,你急什么,先睡下吧。
宋成峰哭笑不得:方才谁急的外裳都没披就要过去?自己满足了倒嫌为夫烦。
赵氏抿嘴笑笑:那你说,是先吩咐下人好好待宝贝儿媳要紧,还是跟老爷你说个清楚要紧?宋成峰叹气:你还是快快吩咐,然后早歇吧。
我呀,在这家中真是越发没地位了。
说罢,就去睡了。
赵氏笑了笑,唤了嬷嬷进来。
心里想着,这回去见长辈妯娌,腰杆可直了!等赵氏众人走了,屋里寂然下来,安然还觉得云里雾里的,十分没真实感。
躺在床上摸摸肚子,很快就会大起来,然后生孩子做娘了?宋祁以为安然睡了,侧身看她,屋外灯火隐约映照,还能看见她明亮的双眸在闪动,探头亲了一口她的面颊,微凉:不困的话闭上眼,也舒服些。
安然转身看他:我想起清妍刚有身孕时,当真是全家总动员。
后来肚子微隆,我还时常去摸摸,盼着我的外甥出世。
没想到转眼自己肚子里也有了个……想一想还觉得自己是个小姑娘,怎么就要做娘了。
宋祁笑笑,伸手把她搂进怀里,动作一如既往的轻:嗯,我也要做爹了,想一下却找不到什么话语来形容初听时的感觉。
喜悦?激动?感动?似乎都不对,倒像是全部感情都揉在了一起。
安然笑了笑:是,找不到语句,各种感觉都占了一点就是。
那纤细的手指在脖子上转着圈,刮的宋祁拧眉,好一会才握了她的手,低声:你再乱动,我可要克制不住了。
安然回过神来,笑笑:嗯,娘刚才说的,三个月内不许同房。
宋祁无奈笑笑,两人说起来到底才成亲半年,正是开了荤最美妙时,却也只能忍着了。
沈氏收到报喜的信,已经是九月初了。
听见是京城那边的来信,急忙放下手里的活,琢磨着不是安然就是安宁。
展信一看,简单说了下近况,才说了有喜的事。
当即欢喜的谢了菩萨,告诉家里上下,也皆是高兴。
沈氏心里也放下了大石头,就算宋祁不在意是否要那么早有孩子,可有了孩子,说话的底气也足些。
这一点,她是深有体会了。
若她当年早早就为李家添子,老太太也不会总是横眉冷眼,族人说话也要避讳着。
如今安然有喜,她这做娘的,当真是长松一气。
这喜悦还在心里,又收了一封信,更是高兴。
周姨娘见素来镇定的沈氏一惊一乍的,笑道:难不成还有比四姑娘更能让姐姐欢喜的?宋嬷嬷倒是明白过来,笑道:定是二爷的信吧。
周姨娘忙问道:二爷要回来了?沈氏点头:宋嬷嬷,柏树,手头的活放一放,先去收拾里外吧。
约摸是中旬到家。
清妍挺着个圆滚滚的肚子,行动极是不便,沈氏见她要动,忙问道:要拿什么,娘替你拿来。
清妍笑道:谢谢娘,有些饿了。
宋嬷嬷正往盒子里收针线,听见这话,抿笑:别怪奴婢多嘴,说是双生子,可日子一长,少夫人这肚子大的都不像是只怀了两个。
清妍吓了一跳:嬷嬷别告诉我里头有三个。
周姨娘笑道:指不定真是三个。
清妍吓的直吐舌头,她这真的是要赶上母猪了呀。
沈氏见她吓着了,摆手笑道:有些人怀着两个肚子也大得很,别吓她。
宋嬷嬷明白,笑笑就和柏树进了屋里头去收拾。
安素缠着手里的线,轻轻探手摸了摸清妍的肚子,抬头对她笑笑,好奇得很。
周姨娘转了转眸子,笑道:姐姐,既然二爷回来了,那也可以给安素说门亲事了吧?毕竟年纪也到了,还请姐姐做主。
沈氏看了看安素,见她方才的笑颜已敛起,说道:等二爷回来再说吧。
周姨娘没法子,反正不让安素出这门,就不怕骆言那小子乱闯。
中旬,李仲扬回来,沈氏见了他,倒觉他精神了许多,不由感慨李二郎就是个要生活在官场上才会开心的人。
或许也不过是在滨州没有目标,而让他游说其他被贬谪的官员,至少是有件可做的事吧。
因回来时夜也深了,沈氏伺候他沐浴后,饭也是让宋嬷嬷端到房里,不让孩子和周姨娘来问长问短,扰他清静。
李仲扬听了安然的事,倒没沈氏那般激动,想着这事是迟早的,也不知道她如此高兴做什么,到底是没做娘的心思那么细。
等吃过了饭,宋嬷嬷将碗筷收拾下去,沈氏给他揉肩,所碰的地方,明显能感觉削瘦了许多,说道:二郎这几个月来可辛苦了,都瘦了。
李仲扬说道:倒没觉得苦。
这一路见了许多大人,倒也高兴。
沈氏轻声问道:可有不愿意回归朝廷的大臣?李仲扬警惕的看了看窗外,外头悄然无声,这才说道:蓝将军将名册给我时,那上头的人都是大皇子看好的,因此这一路倒没什么阻碍。
只是……碰见了几回刺客,幸好有蓝将军保护。
沈氏吃了一惊,握了他的手道:可有哪里受伤了?李仲扬看着她惊慌的模样,淡笑:为夫没事,但凡要成就大事的人,总不可能一点风浪也没有,夫人莫忧。
沈氏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听来很是顺利……那二郎可还要走?李仲扬说道:暂且不用,看皇城那边的动静。
只是蓝将军告诉我,圣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已经渐渐将兵权转交给大皇子,待局势稳定,就宣布太子人选。
沈氏皱眉:为何不早早宣告天下太子是何人,那就不用动干戈了。
李仲扬摇头:若是如今就说,二皇子党羽会恐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了,恐怕要破釜沉舟,闹的朝堂不安。
现在皇上还在又未立太子,他们出师无名。
如果圣上……不幸仙游,那按照长次,也是大皇子登基。
如今急的,只有二皇子。
沈氏点点头,心里隐约不安,若是人急起来,变成疯狗也是可能的。
要是二皇子迁怒大皇子身边的人,恐怕李家首当其冲遭罪。
只是她既然跟了李仲扬,那再危险的境遇,也要一起携手共进退。
说了大事,气氛十分肃穆,沈氏也不想他回来还要思量这些,便和他说了他走后,李悠扬来道歉,还跪了祖宗求谅解的事。
李仲扬如今心系国家大事,家里的事听了已不想多分神去想,而且沈氏已做了判断,他难不成要驳了发妻的面再和李悠扬翻脸?况且他在官场也知晓一个道理,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就算不能多一个朋友,也不要多一个敌人。
李仲扬沉思半晌,说道:明日,让四弟过来吃顿饭吧。
我们这一支本就少人,他既认了错,就还是李家人。
沈氏笑道:二郎也是个通透的人。
倒还有一事,二郎可记得四弟身边有个叫骆言的少年管家?李仲扬点点头:虽然话不多,但四弟似乎十分信任他,做事也是雷厉风行。
沈氏说道:他喜欢素素,多次求娶,但想到两家恩怨,就没答应他,推脱说等二爷回来再说。
来的一直很殷勤,但阿蕊不喜他,几次旁敲侧击求我别把素素许给他。
但那骆言看起来待素素也是真心人,坚持了大半年,我们待他冷如冰,他还依旧是热如火,殷勤得很。
我是想,素素到底是身有疾障,若是能找到个待她真心实意的人,长辈的恩怨到底不该让他们承担。
李仲扬看她,只觉妻子为每个子女都想的周到,淡笑:你知我不会干预你,只因你做事最有分寸,不用为夫操心。
以前母亲待四弟确实不如对我们,虽然也对我十分苛责,对四弟嘘寒问暖,但长大后稍许明白,对子女太过宠爱,或许也是害了他们。
但对子女太过严厉,倒也不好。
我和四弟便是如此。
若当初母亲似你,或许人生又会大不相同。
沈氏摇头:二郎这话说错了……别人对我好,我便会对对方好一百倍。
若是几个姨娘的孩子不听话,也不敬重我,我哪里会这么上心。
他们喊我一声娘,孝顺我,我也不会亏待他们。
但若不敬我,我也不会太客气。
说到底……我也是有私心的。
李仲扬说道:若没有,才是不正常。
沈氏笑笑,句句都是体谅她的,教她怎能不为他好好打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