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秋腊月

2025-03-25 12:46:23

作者有话要说:饮一壶桂花酒,吃一块桂花糕,赏中秋明月,已是一件约定俗成的美事。

十五月圆,月光清冷而皎如白雪,倾泻院落,映照在围墙下整齐的翠竹上,光影斑驳稀疏,本是幽冷之景,却因频繁有人来往,不显得冷清,倒涂添了一种诗意。

下人早早在后院摆上果珍糕点,冷酒是给不喜热食的李仲扬备的,温好的酒是给家中妇孺所备。

安然早就喝过百岁酒,吃过百岁鱼。

可说是喝酒,却不过是沈氏拿筷子沾了点酒,在她唇上抹了一下。

说是吃了百岁鱼,也是沾了下唇。

酒香鱼香却不能入口,心中甚痒。

桂花酒香隐约飘入鼻中,她探头使劲往石桌那边看,沈氏以为她饿了,便让奶娘抱她去喂食,顿时哭笑不得,只好喝了满腹奶香。

将孩子交给了奶娘,沈氏身边一空,去寻安宁的踪迹。

李仲扬崇尚以自然为美,因此建这宅子时,挖至深处有大石阻碍,他也不让人挖走,而是改变院落格局,将石头留下。

既可以观赏,又让人随处可坐。

此时安宁正托腮坐在不远处的石头上,又安静又寂寞。

沈氏看得不由愧疚,作为母亲,她到底还是更疼爱自己的幼女。

安宁小小的背影无助又落寞,沈氏立刻想起容翠。

她死前不是求自己好好照顾安宁,而是让她好好照顾自己,手段果敢些,态度强硬些,不要再让人欺负。

为仆一世,都如此为她着想。

沈氏起身走到安宁一旁,俯身笑道:宁儿怎么坐在这吹冷风,跟娘去吃糕点,桂花糕好吃得很。

安宁梳着双丫髻,仰头看去,分外可爱,小脸却挂着可怜之色:娘要抱着妹妹,宁儿在这坐着就好。

因坐的不远,这话让周姨娘听见了,不由瞅了一眼,轻笑:这小丫头是吃醋了么?安宁佯装没听见,她就是吃醋了又怎样。

她前世二十岁便被查出罹患癌症,苦苦熬了五年,身边亲人纷纷离去,丢下她一人孤独离世。

阴差阳错又成了个婴儿,她只当自己忘了喝孟婆汤,人生重来,生母却又抛下她。

幸而沈氏疼她,可偏又多了个瓜分母爱的,教她怎么能不讨厌安然。

愤愤想着,小小的身子已经被揽入一个温暖的怀中,沈氏说道:娘喜欢宁儿,也喜欢然儿,因为你们都是我的女儿。

若先出世的是妹妹,娘也会疼后出生的你,宁儿可明白?安宁在她怀中不动弹,小小的胳膊环住她的脖子。

安然还小,长辈疼爱幼儿自古都是如此。

只是她不甘心罢了,明知道不是自己的,但是拥有的久了,被人夺去,却又不愿意。

她只是太想得到这久违的温情呀。

一旁的奶娘笑道:约摸是平时夫人的宠爱都在三姑娘这,如今把这份疼爱全给了四姑娘,即便是个孩子,也会难过吧。

沈氏想着也是,抱着她回了石桌旁,把她放在膝头上喂桂花糕。

直到见她笑了,心下愧疚才少了些。

夜里风凉,周姨娘已有三个月的身孕,便起身先告退了。

过了一会孩子也犯了困,这赏月便结束,各自回房。

只留下满地银霜,满院的寂寥萧索。

腊月天,京城百姓一早起来,满城银白,雪似软絮一夜铺满屋顶瓦砾,大街小巷皆是不见原貌。

寅时刚到,李府下人便起身清扫门前积雪,院子里的石子路也一一扫净。

天一飘雪,便意味着快过年了。

李府莫管家已经依照吩咐,开始分派婢女清扫屋子院落,尤其是宁馨院的三间大房,两间小房要打扫仔细。

那是给来京城过年的李世扬一家准备的。

李家大郎李世扬在滨州做知州,平时少来李二郎家中走动。

中秋未聚,李大郎就想着过年举家回京城,一同祭祖。

李老太素来听他,也没异议。

只是李世扬的妻子韩氏不喜,即便她是李二郎的嫂子,辈分上是要大些,但毕竟是在别人家里,总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仲扬的翰林身份要比李世扬好太多,面子上就比不过沈氏。

莫管家分配好了任务,便去向沈氏禀报。

周姨娘也正好来请安,因怀了六个月的身孕,行动有所不便,沈氏让她不必请安,可李家统共就两个姨娘,何采是不会来的,周姨娘可不敢,传到外头别人指责的不会是沈氏,而是她。

沈氏无法,便让她晚些起身也无妨,因此推到了卯时。

十个月大的安然已经可以说话了,虽然还有些吐字不清,但至少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不用闷着。

唯一不好的就是她现在的食物还是奶水为主,有时候会喂一些米粉和山药粉。

肉呀肉呀,什么时候才可以吃上肉呢。

周姨娘有了身孕,待孩子都温和了许多。

见她直勾勾盯着沈氏的碗,不由笑道:明年四姑娘抓阄,指不定会往吃的东西扑去,从她睁眼开始,盯的最多的,便是那些吃吃喝喝的东西了。

沈氏放下枸杞枣子羹,摸了摸小床上的安然,笑问:然儿想吃什么呀?安然立刻说道:肉、肉。

满屋的人扑哧笑起,李瑾轩放下勺子,冲安然做鬼脸:羞,羞,牙都没长齐。

安然鼓起腮子,小拳挥了挥:肉、肉。

李瑾良向来是哥哥的小跟班,也朝她挤眉弄眼:羞羞羞,以后肯定特能吃,吃成个大胖子,没人敢娶。

安然回道:二哥,胖,胖,胖。

一屋的人笑的不能拢嘴,宋嬷嬷说道:若是真长的像三小姐,就是个美人,三小姐也喜欢吃,却偏是吃不胖的身段。

一个老嬷嬷也说道:三小姐长的像年轻时的老太太,漂亮得很,四姑娘也定会是个美人,到时上门提亲的人,怕要踩破门槛了。

沈氏听了,一面喜一面忧。

周姨娘自然知道她愁什么,便笑道:别逗妹妹了,快吃饭,吃饱了就快去学堂,祖母来了可是会考你们的。

这话果然奏效,两人一听,急忙吃完去学堂了。

安宁喝完粥,沈氏拿帕子给她抹去嘴角的脏东西,笑道:宁儿来年也可以上学堂了。

自中秋过后,安宁对安然也少了些敌意。

沈氏也更加疼她,免得她又多想。

安宁想的也不多,只要沈氏对她好,只要安然不瓜分完她的宠爱,就足够了。

大年三十,老太太和李大郎一家回到了京城。

最前头的马车坐着李老太和李大郎、妻子韩氏及两个嫡子。

中间的马车是妾侍庶出儿女,最后一辆装着行囊。

李世扬许久没回京城,马车一路往李府去,途径大小摊档,连吆喝声也觉亲切。

看着夫君兴奋的模样,活似孩童,韩氏便说道:让别人瞧见,还以为我们是外乡人。

李世扬笑道:久居别地,确实像外乡人了。

韩氏见他不明白,又说道:外头的冷风吹进里头,可别冷了娘,快放下帘子。

李世扬忙放好扯帘,又用脚踩住帘脚,免得冷风灌入。

李老太笑道:雪还未化,倒也不冷,你爱看便看吧。

李世扬说道:晚上起了灯再看,应当会更好看些。

伏膝在韩氏腿上的嫡长子李瑾贺抬了抬头:京城好冷,还是滨州好。

嫡次子李瑾璞可不在意天冷天热,只惦记着他今年的压岁钱能收多少:爹爹,今年我又大了一岁,压岁钱要给多些哦。

韩氏立刻瞪了他一眼:身为男子,怎能惦记这些东西,不成器。

李瑾璞立刻往李世扬怀里缩,他怕严厉的韩氏,反倒不怕爹爹,爹爹可疼着他。

果然,李世扬笑道:好,长一岁多一份压岁钱,和善也要更听话。

李瑾璞拍拍手,笑的欢喜:听爹爹的话,听话。

韩氏拿这两人无法,抱着幼小的女儿忧心,担心儿子再这么教下去,又要变成第二个老老实实的李世扬。

她倒不是嫌弃自家夫君,这样老实性子的男人可靠得很。

只是太过庸庸碌碌,官场上也不惬意,守着个五品官做了那么久,也不见得有升官的可能了。

大房比不过二房,面子上就过不去。

偏他一点也不在意,还常为有这么个有能力又聪明的弟弟骄傲。

呸,能在翰林院中混的那么好,敢说没有一点猫腻么?韩氏可不信,回京前趁着快过年,让李世扬给滨州官员四处送礼。

反正朝廷在这种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也不怕夫君落下个贿赂的罪名。

要是能调回京城,她的娘家也可以使上一分力了。

马车缓缓停下,李世扬下了车,抬头看去,只见门口牌匾所刻的李府字体刚劲而俊逸,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