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25-03-22 06:37:56

云山村的地主要集中在云山村东侧,村民对采石场流程不太懂,只知道谈成了,每亩地给两千补助,还有机会去采石场工作,这比辛苦种地实在多了。

咱祖祖辈辈的地,你们两千块卖了?王和平听的脑瓜子疼。

咱们一亩地一年顶多挣三百,现在有采石场看上,肯定能卖就卖。

现在不卖,等以后地荒了,就卖不上这个价了!采石场买的是五十年使用权。

五十年卖两千块听着亏,但大山里的地不值钱,年轻人喜欢往城里走,这些地以后肯定是荒了。

与其等以后荒了,还是现在变现最实在。

这地是我们的,村委会不能卡着不让卖!有急脾气的村民强调。

这么好的地,两千卖了?王和平也来了脾气。

这时他看到外面的秦志,连忙招手:秦村长!秦志手里拿着两组灯泡。

他把灯泡递给秦宁,走了上去:你们想卖地?娃子上高中了,凑不够学费。

一个村民叹气。

秦志在村里很有权威。

他们能跟王和平撒泼打诨,看到秦志就没脾气了。

这次来到村委会闹腾的有十二户,秦志看向其他人:你们也想卖?大云山的地不好种,卖了总比荒了好。

云山村有237亩土地,主要种植红薯小麦。

现在国家废了农业税,但种子肥料涨价,粮食不涨,他们年年瞎忙,早被折腾的不想动了。

泰旺在重市当棒棒军,扛一层楼五块钱,我们想过去看看。

村民继续说着。

秦志听了一会,看向张顺根:您进城了,双双怎么办?张顺根今年七十二,儿子儿媳在外跑快递,他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女,刚才一直嚷嚷着当棒棒军。

宏军彩霞正攒钱买房,我想出去搭把手,双双就让她奶奶看着。

张顺根点了根旱烟。

他在云山村呆了一辈子,要不是没办法,根本不想离开。

秦叔,你就让我们把地卖了吧。

这地荒着也是荒着,卖了还能挣两千。

……村民们又把话题转向卖地。

现在国家规定,村民转地卖地都要经过村委会和上级部门同意,他们要等村委会盖章才行。

唉。

秦志从兜里摸了支烟。

他不想村民卖地,但时代不同,现在不让卖就是砸村子饭碗。

你怎么看?秦志看向秦宁,刚才村民闹哄哄的,秦宁一直在旁边听着。

回来了?手续办完了?……秦宁是云山村人,这几年一直在外上学,村民们对她没什么印象。

我前几天给你投票了,你得好好想想。

一个村民隐晦的提醒。

他说的投票是村长投票。

云山村就三十七户,大家对谁当村长都没意见,之前被秦志一走动,也都给两人卖了个人情。

秦宁见村民们都看着她,思索后道:这地不能卖。

秦宁性格独,但不畏畏缩缩。

刚才村民谈地时,她看了下系统规则。

村长系统是一个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辅助系统。

现在系统绑定了云山村,系统任务会给村子带福利,但也会有相应的限制。

比如村子土地流失,村民流失等行为都会产生负积分,当负积分积累到一定数值时,系统自动解绑。

现在不管是村民福利还是自身任务,她肯定要维持村子完整性。

秦宁刚刚说完,村民急了——红薯一毛七一斤,种一年五百,你还指着我们种地?咱这山路不好走,有时种一年,都没过来收的。

就不该让女娃子当村长。

……他们是看秦志面子选的秦宁。

现在秦宁刚上任,居然第一个唱反调!咱们这儿风景挺好,采石场会破坏水源和自然风景。

秦宁讲道理道。

都穷死了,风景能当饭吃?水污染了,喝的时候多烧两遍就行。

……大家感觉秦宁上学上成了榆木脑袋。

秦宁也感觉自己谈风景有些不切实际,想了想道:国家规定,耕地不能建采石场。

采石场那边说了,咱们不用操心。

大石村有个耕地转矿场,也没见有人说。

……大家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一个村民直接甩衣服:你不让我们卖地,你找路子发财啊。

咱们这要路没路,要房子没房子,穷的没有活路了。

我娃等着交学费,缺钱哩!……秦宁年纪小,又是本家后辈,大家不想为难。

但云山村太穷了,他们根本没有活路。

小时候我爷带我去地里刨红薯,他刨红薯,我就在旁边摘枣……有村民回忆起童年。

他们在云山村呆了一辈子,知道地不能卖,也知道采石场会污染水源环境,说严重点,这个地一卖,他们村子就散了。

大家不想卖地,但外面发展迅速,他们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下一代考虑。

唉。

有村民叹气。

随着这一声叹气,村委会的气氛瞬间变的低落。

大家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农民。

从来没想过,农民居然会生存不下去。

我们不卖地,还有出路吗?恍惚中,一个村民问。

有!秦宁斩钉截铁道。

秦宁的力量太响,大家条件反射的看向她:什么出路?种辣椒。

……一千块一亩的辣椒,要命啊。

就不该让女娃子当村长。

等晚上找老秦谈谈,看看能不能卖地。

……半小时后,村民气呼呼的离开。

当秦宁说出种辣椒时,大家以为秦宁真有办法,细问后才发现,秦宁说的是一种进口辣椒,光种子就一千块一亩。

云山村之所以称为贫困村,大家人均年收入都不足两千。

现在花一千买辣椒种子,这是脑袋锈住了!他们就算能拿一千,也不敢下这本大的血本。

总之,种进口辣椒太不现实了!此时不仅村民,秦志和王和平也被秦宁说法吓了一跳。

你说的法子,就是种辣椒?秦志问道。

对。

秦宁认真点头。

她说的是系统小米椒。

现在背包里有一袋小米椒种子,剩下的需要额外购买。

她知道辣椒工作不容易展开,但自己刚刚说完,村民们直接生气了。

刚才要不是秦志拦着,双方肯定不好收场。

大学生大学生,榆木脑袋的大学生!王和平在一旁气的面红耳赤。

他这两天见秦宁办事沉稳,原本对秦宁有所改观的,没想刚才直接打回原形。

印象分直线下降!你说的这个辣椒,你种过?秦志也被秦宁弄的没了脾气。

见过。

秦宁想了想道。

在打开[疯狂的小米椒]时,系统被配备小米椒图片。

图片中的小米椒橙黄修长,她不懂小米椒品质,但路上查过其他小米椒的图片,系统小米椒品相绝对一级。

你说的这个种子,在哪儿买的?秦志继续问。

上学时候认识了一位留学生……系统产品出现在本位面时,会自动完善产地,质检,发.票之类的逻辑链,为了省事,她把辣椒推给上学时认识的海外留学生。

秦志感觉海外留学生有些不靠谱,但秦宁刚刚上任,他思索后问:你有没有辣椒样品?有辣椒种子。

秦宁在背包里佯装摸了一圈,接着拿出系统种子。

种子是用绿色包装袋包装的,上面写着‘旺旺小米椒’的中外文介绍。

秦志感觉‘旺旺’商品名太接地气了,他来回翻了一下,递给秦宁。

秦宁拆开包装。

秦志用手扒了一下种子,小米椒种子颗粒饱满色泽圆润,看着要比一般辣椒种子有品质一些。

亩产多少?秦志问。

五千斤。

五千?秦志有些诧异。

亩产五千不算夸张,但秦宁拿的是小米椒种子,像这种品种一般都是两三千左右,五千属于高产了。

种辣椒不像种红薯,不是挖坑埋苗就行的。

秦志把种子递给秦宁。

辣椒属于特产农作物,需要起垄,倒茬,扶植等多个步骤,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高。

他以前种过辣椒,但都是拿个小花盆种的。

像秦宁说的这种大规模种植,需要有充足的辣椒经验。

要是中间出现差错,损失不是一亩两亩。

秦志这话的本意是让秦宁放弃种辣椒,谁知秦宁听过完后道:这是改良的品种辣椒,不要这么麻烦。

不需要?咱们按正常步骤,挖坑种植,平常多浇点水就行。

秦志表情严肃了。

种辣椒要真像秦宁说的这样简单,也是一种经济出路。

更主要的,这种辣椒对季节没要求。

3月到10月的生长周期50天,10月到第二年三月周期80天。

现在要是种了,下个月底就能成熟!秦志分析了一圈,有些蔫了。

现在先不说辣椒种子是不是改良种子,就算是了,一亩一千块也买不起。

秦宁在村委会呆到七点后回家。

傍晚的院子有些安静,秦宁发了会呆,接着在院子里挖了个小坑,往里面撒了些种子。

她在村委会说的信誓旦旦,但自己也没见过成熟后小米椒。

她对小米椒的信任是基于系统信任,要是小米椒长势平平,她以后要重新估量一下了。

就在这左思右想中,系统更新——宿主姓名:秦宁。

当前任务:第一桶金。

(为云山村盈利30W。

)任务奖励:自然之心,系统大抽奖X1。

系统背包:疯狂的小米椒,辣酱配方,辣酱斩拌灌溉机。

山村积分:0……现在系统多了第一桶金的任务,除此,还有一个山村积分选项。

现在别说第一桶金,连一千块钱也没有。

秦宁想了想,立马翻出手机。

她东拼西凑后发现,自己所有余额927.5元,确实没有一千。

她杂七杂八的想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起身前往张顺根家里。

秦宁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

她查了一晚发现,夏国和上辈子华国一样,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比如夏国上个月发布了一项乡村振兴发展政策:乡村可以以集体为单位,向乡镇府及以上单位申请扶农贷款,乡镇府及以上单位批准后,由定点银行审核发放。

她昨天提辣椒种子时,原打算愿意种的村民凑一凑,自己再走个大学生创业贷款。

但查完资料发现,这里大学生贷款审核周期长,金额少。

等自己全部下来,可能要到年后了。

与其相比,现在国家鼓励乡村振兴,只要递交资料,一个星期就能有结果,有结果了就可以拿贷款。

她准备申请乡村贷款,但在此之前,必须说服一半村民愿意种辣椒。

张顺根离她家最近,她准备从张顺根家里开始,挨家挨户的做思想工作,一遍不行了做两遍,两遍不行了做三遍。

反正她不会同意村民卖地,等做多了,说不定有人愿意种辣椒。

秦宁边走边想,不一会来到了张顺根院子。

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咱们做长辈的多担当下。

秦宁刚到院门口,就见秦志从张顺根家里村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帮秦宁拉关系。

秦宁看到后一愣,接着又有些暖暖的。

现在八点四十,秦志一大早出门,在帮自己铺垫村长工作了。

作者有话说:(づ ̄ 3 ̄)づ女主刚当村长,会慢慢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