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刚刚停下,一个保安模样的男子打开车间大门。
张总。
老孙他们来了?都在。
……辣椒男子问了两句,和助理一起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拿出成袋辣椒。
这些辣椒都是两斤装的,加起来至少一百斤。
我帮您。
保安非常有眼力的上前搭手。
不一会,三人拎着辣椒走进车间。
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底料车间,里面有提升机,煮椒机,炒椒机等各种设备。
三人进屋时,搅拌机前已经站了五个人,旁边是加工好的麻椒香料。
来了?五人听到动静后招呼。
买了七十六种。
男子把辣椒放在地上,气喘吁吁的喝了瓶水。
男子名为张义泽,鸿远食品厂老板。
鸿远食品去年成立,是一家二十人规模的底料工厂,现在底料市场竞争大,鸿远物美价廉口感好,每天有一吨左右的出货量。
底料市场做久了,鸿远也想开自己的火锅店。
几个股东一合计,决定在京云开一家五百平的店面。
现在店面选址已经弄好,只等二十五号开业。
大家原本兴致勃勃的等开业,但经过市场调研发现,鸿远底料好吃归好吃,但并不符合北方口味。
大家请专业朋友分析,影响口味的主要原因是辣椒。
鸿远辣椒主料是朝天椒,这种辣椒由于种植产地差异,南北方口感不同。
鸿远之前的重心是在南方市场,因为这一细小差异,需要调整配方。
现在调整方案有两种。
1,从龙北地区采购朝天椒。
龙北是夏国最北部,地理位置较远,异地采购将增加大量的运输成本。
2,在本地采购其他辣椒。
贵云是辣椒大省,张义泽一拍板,直接选择本地采购。
配方调的怎么样了?张义泽喝完水问。
牛油和花椒调整好了。
张义泽问了一些细节,接着把辣椒交给车间师傅。
这些辣椒是他今天采购的,大多是小米椒,朝天椒,魔鬼椒这些偏辣的。
他们这几天要做七十六种底料,要是没有合适的,只能延续之前配方。
之前配方对不懂行的人还好说,要是遇到老饕客,就是一个二流火锅。
老孙见张义泽紧张,走过来道:咱们卖了这么多么货,不用担心。
我尽量。
张义泽尽可能的心平气和。
他们营业一年,这一年里也经常向北方市场出货。
进货方大多是自助火锅,旋转火锅这些店面。
食客们只讲究吃个痛快,对底料要求不高。
他们现在开的是中高端火锅店,要是火锅市场打不开,就只能灰溜溜的关门了。
咱们底料不差,就算真的不合京云口味,还有底料厂。
老孙拍了拍张义泽肩膀。
也对。
张义泽笑了笑。
现在到了这个份上,他也只能等底料结果了。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鸿远食品加班加点的研究新型底料。
秦宁则背着辣椒,开始了辣椒地推——我们用的半成品辣椒,不买的鲜辣椒的。
辣椒价格有点贵了。
成本太高。
……这两天里,秦宁一连走了三十家饭店。
大家有的询问价格后拒绝,有的话也不说挥手让秦宁离开。
这三十家店里,只有两家愿意购买。
饭店是个人经营,大家大多买三斤五斤,这对八万斤完全是杯水车薪。
九月十六号晚上八点,秦宁一连疲惫的回到旅馆。
今天有两个收购商过来进货,一人订了三百斤。
秦志跟秦宁说着今日状况。
三百?秦宁一愣。
是前天买过的。
秦志继续说着细节。
这两收购商在第一天摆摊时买过,当时一人买了两斤。
今天下午,两人又兴冲冲的跑来,一人订了三百斤。
他们是山省辣椒收购商,这些辣椒是当添头订的,要是市场反馈好,后续可能继续过来订。
很好啊。
秦宁对今天的单子十分意外。
他们让干辣椒弄好的发一斤过去,干辣椒谈的一百七。
秦志继续说着。
他昨天给村里回过电话,现在一斤鲜辣椒可以烘一两干辣椒。
他们之前商量的鲜辣椒八块,干辣椒一百二。
他今天中午闲着没事,去辣椒城转了转。
现在辣椒城较贵的辣椒有查拉皮塔和樟湖港。
查拉皮塔十二万一斤,只有高档店里有卖。
樟湖港是三百一斤。
他有些好奇,称了五块钱的樟湖港。
五块钱只有三根,他放嘴里嚼了一下。
原以为这个味道要比自家辣椒好,但一吃,味道比不上自家辣椒。
不仅比不上,味道还有点差远……也是因为这样,他给自己辣椒提到了一百七。
两收购商只是抱怨了一句有点贵,接着便是‘有货发一斤’了。
厉害!秦宁给秦志竖起大拇指。
她之前想把干辣椒定在二百以上,但一来没吃过实物,二来,二百一斤的辣椒超出的村民认知。
她这才降到了一百二,没想秦志直接提到了一百七。
秦志虽然农村出身,但当过十七年村长,见识和魄力是有一些的。
两人聊了一会,秦志问:咱们什么时候回去?他们来时拉了三百斤,这两天零星卖了一百斤,剩下的要回村里拉了。
他们什么时候要?秦宁问。
一周内。
两收购商都是做几十吨的大买卖,他们要把辣椒处理好后再回去。
咱们后天回去拉货。
秦宁算了一下时间。
她跑了三天饭店,现在饭店销量不太好,她打算明天把精力再放到辣椒城。
……就在秦宁二人为六百斤订单兴奋的同时,鸿远食品加工厂,张义泽等人围在一个电热锅前。
经过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已经把七十六份辣椒制成了底料。
刚才通过闻,嗅,辩等方法,把不合格的底料筛除,剩下的则用水煮开,然后涮菜涮宽粉。
他们涮了三十份菜,这些底料只是辣椒不同,他们吃了一路,没感觉明显差别,就在大家以为更改配方不可行时,大家来到了十七号前。
十七号是一份小米辣底,大家熟练的用筷子夹着。
再然后,鲜,香,辣!这是大家对火锅的第一感觉,现在辣椒已经烧开,非常完美的融入在了火锅中。
辣椒的味道非常鲜辣,这种辣不是烧心的辣,而是辣中带脆,纯而不涩。
大家都是辣椒专业户,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辣椒。
不一会,锅里的宽粉还有一半,辣椒率先见底了。
张义泽从锅里捞了捞,见捞不出辣椒,有些回味道:咱们成吃辣椒了。
他就是做底料生意的,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火锅底料。
辣椒的鲜味全融到了汤里,太好吃了!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辣椒。
……其他股东们回味火锅的味道。
为保证公平公正,他们把后面的火锅全吃完了,但每吃一口,都会跟十七号做比较。
这么比来比去,十七号的味道真的绝了!这是哪个品种的?一个股东问。
我看看。
张义泽看了看火锅旁的塑料袋。
这里面还有一斤辣椒,袋子上写的字:云山小米椒。
这是新育种的?股东们茫然了。
全国有近百个辣椒品种,他们想来想去,都没听过云山小米椒。
小陈。
张义泽喊向一旁助理。
我看看。
助理翻着手机。
之前采购时,他有每采购一种都拍照做记号的习惯。
根据相册信息,这份辣椒是在一辆银色的皮卡车上买的。
车前站着一个中年男子和小姑娘,旁边挂着牌子:云山小米椒,8元/斤。
(上新惊爆价!)……现在晚上十点,张义泽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手机照片,第一次感觉时间难熬。
这两天人流少了。
快过旺季了。
……九月十七,秦宁和秦志一如既往的等在三号出口。
今天周六,但辣椒城的人流比不上前几天,他们来回打听了才知道,辣椒城的旺季一般在九月上旬。
等过了时间,人流会一天不如一天,直到变的正常。
咱们也算开张了。
秦志对秦宁宽慰道。
他们六百斤辣椒加上这几天卖的,共计七百二十斤。
一斤八块,这是五千七百块了。
要是一周七百斤,多租几辆车转转,说不定半年能卖完。
就在秦志想着怎么卖辣椒时,车前多了两个身影。
你们这儿大宗采购,能不能便宜点?为首男子气喘吁吁的问道。
秦宁秦志抬头,男子正是前几天买过辣椒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