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一章

2025-03-22 06:37:56

江州凤城突发山洪, 受灾人数三万七千人,云山村委会捐款二十亿用于灾区救灾……3095年三月,前往云山村的私家车上, 王明宇看着平板新闻感慨。

这是云山九代悬浮式汽车, 汽车底部距地面三十公分,采用低空行驶系统,遇到障碍物可以自动规避,是市面上的新款汽车。

王明宇是一名高新科技设计师, 这款车子当初办下来六十二万, 他现在开了一年,还是非常喜欢。

订酒店了没有?王明宇将车子设定成自动驾驶, 扭头问。

订了。

王子新示意他继续开车, 接着担忧的看向旁边:家里房子挺大的,咱们再买个养老机器人就行, 您非要搬过去呀。

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身材较瘦,精神头不错。

养老机器人不解闷,这次过去不用你们掏钱,你们不能拦着。

李桐想也不想道。

李桐今年九十二岁,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年龄大了, 她很多事情都看开了。

从五年前起, 她就一直想着去云山养老院。

云山养老院是云山村二十年前建的是大型养老社区,里面吃住休闲一体, 她当时准备订房, 孙子孙女感觉送养老院不孝顺, 这才一直拖着没去。

这两年年龄越来越大, 在家里呆着闷,她才执意让两人把她送过来。

现在养老机器人新加了聊天运动模式,词汇量比年轻人还丰富,哪有什么闷不闷的,你就是在家没事瞎折腾。

两人父母去世早,由李桐一手带大,他们不想把老人送养老院。

王明宇刚刚说完,李桐旁边一个机械音道:你好主人,请问有什么吩咐?没事,休眠吧。

好的主人。

这是一个等人高的银色机器人,采用全机械外观,有智能体温和机能监测系统,最高可抱起三百斤成人。

背部用小字写着机器人型号:云山A007。

这是云山七代机器人。

云山科技全名云山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大河镇云山村。

云山科技成立于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云山科技高调注册,全国有不少质疑。

云山景区科技发达,但这些科技都来源于YUNSHAN公司,经网友调查,YUNSHAN 位于堪培盛奥克大街,公司整体面积不大。

可能是科技情怀,工作室只和云山村合作,拒绝其他其他注资。

这是一个天才公司,三十五年前,YUNSHAN公司突然低调注销。

全球不知道原因,就在全球感慨时,3065年,云山科技正式注册。

云山科技坐落于云山村内,技术团队来源于夏国本土工程师。

云山和YUNSHAN 都发音‘YUNSHAN’,但两者科技含量截銥嬅然不同。

网友们不认为云山科技有所发展,直到第一个虚拟屏电脑出现,接着是点触式手机,无轮汽车,养老机器人……这三十年里,云山科技从一个小公司成为全球科技领域巨头,每年发行的产品成为科技迷们的必备产品。

比如他开的云山九代汽车,腕表虚拟平板,七代机器人,这些都是云山旗舰产品。

科技改变生活,云山产品已经改变了世界。

半小时后,车子来到了大汪停车场。

十年前,自悬浮式汽车普及后,大汪停车场从平地式改成了高楼式,游客们只需要汽车设定成停车模式,车子可以自动升降。

王明宇看了看停车指示牌,发现七层有不少停车位,他把高度模式设定成了七层高度。

接着点击确定,汽车直接升起,当和七层地面平行后,自动进入七层停车场。

王明宇停好车,带着两人和机器人下来。

十分钟后,三人租了辆景区观光车,来到云山大桥上。

现在景区观光车都采用的无轮悬浮系统,李桐坐在车上,指着远处的云山瀑布道:我以前跟你外曾祖父看完新闻,就是来这里拍的照片,当时水厂还没建好……我知道,当时水厂还没建好,这里也没巨人树和博物馆,大河镇在修路。

您在这里碰到了云山村长。

王子新接着李桐的话道。

李桐今年九十二,过往经历会经常讲,她听的都耳朵起茧了。

就是在这里地方。

李桐看着当年的位置。

王子新虽然耳朵起茧,还是朝李桐当年的位置看了看。

云山村道路建筑十分崭新,她无法想象,这里已经是一个近七十年的‘老’景区了。

云山景区年代长,但这里的科技程度是外面不可比拟的,云山村被称为全球科技工厂,是完完全全的全球第一村。

三人边走边聊,不一会来到了小云山南侧。

经过市政府三次划分,云山村整体面积十平方公里,小云山南侧之前是一片荒山,现在建了云山大学,云山医院,森林公园。

云山大学是和科技公司一起建的,当时建立时,有不少媒体不看好。

经营一所大学,除了资金环境,师资力量和学生就业也是十分关键的。

云山大学前期确实艰难,但学校一直秉持认真负责,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校期间认真负责,开拓学生见识。

这期间会安排各种校外实践,不同院校的交流学习……学校刚开始那几年都是用钱砸出来的,随着学生反馈和学生就业调查,云山村的特别之处缓缓显现。

现在三十年不到,云山大学已经是全国排名前十的综合类大学。

王明宇今年二十七,之前想考云山大学,成绩差一百分,考了两次一直考不上。

太嫉妒了!王明宇看着来回走动的云山学生,十分郁闷。

等我入学了,让你来给我送行李!王子新是王明宇妹妹,和王明宇相比,她已经拿到了云山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

嘚瑟!王明宇弹了王子新一下。

这时车子路过云山医院。

云山医院同样是砸钱砸出来的,只是云山村有自己的医疗实验室,在经营三年后,整体效益扭亏转盈。

现在云山医院综合类治疗位于全球前三,每年都有不少患者乘飞机过来治病。

云山村有三个实验室:医疗实验室,科技实验室,种子实验室。

这三个实验室科技含量高,已经被成为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圣地。

走走停停间,车子终于来到了云山养老院。

云山养老院是一个大型社区,刚到门口,三人就看到了一大片包菜地,这些包菜长的葱葱绿绿,单个高度五十公分。

这么大?王明宇一愣。

应该是新品包菜。

李桐见多识广道。

这些年里,云山实验室研究完刺梨玉米,还相继改良了水稻,生菜,番茄这些植物。

云山实验室不是靠外来基因改良,是在植物本身的基因组上进行改良,都是可安全食用的放心种子。

云山种子产量大,可适应性强,这些年除了本国种植,有很多都出售给了菲尔拉,罗维多等贫穷国家。

当今夏国是全球有名的种子大国,也因这层关系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

王明宇拍了张照片,搀扶着李桐进去。

云山养老院依山而建,配有五星环境和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大家进去时,有不少爷爷奶奶在操场上玩耍晒太阳,每人身边都配有一个养老机器人。

养老机器人会在突发情况下进行专业急救,还会监测身体,语音控制影音,是一个急救和娱乐为一体的专业机器人。

云山科技有养老机器人,带娃机器人,家庭卫生机器人等多款产品。

最便宜的十万元/台,特殊人群会有国家财政补助。

由于智能识别率高,是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之一。

咱们养老机器人可以在院里租借,也支持自带。

养老工作人员为三人介绍。

好。

李桐之前来过多次,她一进门就喜欢上了养老院环境。

在接下来的三小时里,三人将养老院转了一遍。

云山养老院从环境到设施都挑不出毛病,费用1.5W/月,以李桐的存款退休金,完全能住到寿终正寝。

考虑的怎么样了?工作人员介绍完,询问三人意见。

李桐想报名,王明宇和王子新有些犹豫不决。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一个人住养老院孤独,到了我这个年龄,有什么孤独不孤独的。

我在市里住着,你们也没时间陪我……王明宇在贵云市上班,她这两年跟着住在贵云。

你要是不适应了怎么办?王明宇问。

我对这里比当地村民还熟悉,再说了,新新下半年就来云山上学了。

李桐逗道。

她这话倒不假,现在老一辈子的云山人去世,小一辈年纪不大,她比当地村民还熟悉这里的历史环境。

王明宇见李桐确实想住,最终无奈的同意。

……找一下你们谭老师。

谭老师不在!……同一时间,云山小学外,钱东航在云山小学外转来转去。

钱东航今年八十九岁,年轻时跟谭洁同一所大学,当年谭洁想回来教书,他嫌弃村子穷,不想回来。

这些年,他一人在外面拼搏打拼,期间回过大河镇,由于小时候不愉快的记忆,他对大河镇没有归属感。

他这六十年里风光过也落寞过,结过三次婚,直到七十岁的才拿着大批财产回到大河。

可能人生阅历改变,他这次重新观察大河镇,发现很多不易发觉的细节。

比如大河镇的鲜花漂亮,空气清新,道路宽敞,这是以前一直忽略的细节。

七十五岁那年,老伴去世了,他开始一个人生活。

以前的很多人情物事都发生了变化,直到去年三月,他在云山村晒太阳的时候发现了谭洁。

经过打听,谭洁老伴去世七年,家里是大汪村的,现在没事就来云山小学当义务志愿者。

钱东航和谭洁年轻时谈过对象,两人再见面,他年轻时的心脏再次跳动。

他这次不为其他,就是想搀扶着走完一生。

他找过谭洁。

谭洁没这方面心思,这不是还有感情,而是精神富裕没有多余精力,她的生活里除了腻腻歪歪,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唉。

钱东航叹了口气。

他不想当个招人烦的狗皮膏药,以后也不会贸然打扰谭洁。

只是忍不住想,自己当年调整心态,跟着谭洁一起回来教书,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样…………就在钱东航心情感慨的同时,巨人树六十层的房子里,谭洁红眼看着床上的老人。

这是一个九十三岁的银发老人,老人身体憔悴,但面容优雅看得出年轻时极有气质。

还有一个月。

此时老人身边有两个年轻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一下,摇头说道。

床上的老人正是秦宁。

十年前,秦宁被查出骨癌中期,这些年积极配合治疗,由于年龄太大,这两年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医生走后,谭洁发现秦宁被子上多了两个小水印。

张校长。

谭洁递过一张纸巾。

这是一个七十多岁的白发老人,老人是张双双。

谭洁犹记得两人刚见面那会儿,她来学校应聘老师,张双双说起自己梦想。

张双双的梦想是毕业后回学校当老师,她一直以为这是小孩子随便说说,但张双双真的做到了。

张双双毕业后回到了云山小学,她先是一名语文老师,接着兢兢业业的成为年级主任。

直到周靖川退休,被选为小学校长。

谭洁看着张双双长大的,知道她是热爱这份职业,也一直履行着自己教书育人,把孩子带出大山的承诺。

我没事。

张双双今年七十六,由于长期生活在云山村,她的身体还算板正。

张双双帮着秦宁掖了掖被角,以云山村的空气环境,秦宁不应该得骨癌的。

她曾听医生说过,秦宁病发原因跟年龄和长期劳累有关。

人固有一死,但以秦宁年龄,这几年过的太遭罪了。

谈话间,病床上的人影儿动了下。

宁宁村长。

张双双擦了擦泪珠子,还像以前那样喊她。

哭什么。

秦宁虽然病了,意识还算清楚。

我没哭。

好,没哭。

秦宁不跟她讨论哭不哭的原因,她先是缓了一会,接着问:凤城那边怎么样了?按您的要求,以你个人名义捐了五个亿,咱们村子集资捐了二十亿。

你们捐款了?那边情况挺严重,每家每户出点力就好了。

……这些年云山辣椒厂,水厂,旅游景区,科技公司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总体市值超过了五万亿国际元。

云山集团一直按照村集体模式经营,云山村民团结,原始股多,每家每户已经有数十亿资产。

村民们富归富,经上一代村民口传身授和云山村整体氛围影响,新一代村民生活的十分低调。

大家没有物质追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成长。

秦宁在村集团的股份最多,二十年前已经成为全球实业榜第一。

秦宁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她这些年把钱用在希望小学,希望工程,山区修路这些项目上,有媒体统计,秦宁这些年的个人捐款已经到达了五百亿。

在秦宁风气的带动下,村民们在国家灾情面前都是第一个捐款的,整体捐款有三百亿以上。

村民捐款没有过多的心思,这些钱在账户上放着也是放着,他们在保证自身生活以及从小的耳濡目染下,更喜欢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