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 亲率大军伐蜀的宗绍在作战中被刺, 几日不得好转,身亡,紧接着宗明锡上书朝廷请求接替父亲职位。
因宗氏在荆州的权势, 朝廷不可能将刺史职位留给旁的士族, 不然宗氏可能立刻就造反了,只能在宗氏族中选, 宗明锡是最好的人选。
其一, 朝臣们认为宗明锡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绣花枕头,难当大任, 容易对付,其二,宗明锡在建康就跟萧翊结下梁子,宗氏和萧氏的结盟极有可能随着宗明锡的上任破裂, 于是欣然应允。
朝臣们没想到, 宗明锡已与萧翊冰释前嫌,还前往兴湖跟随萧翊。
他们更没想到, 宗明锡在建康长期受人鄙夷厌憎, 心中充满怒火和仇恨, 上任后,宗明锡命荆州军从蜀国撤离,休养生息半月,就联合萧翊出兵东下。
还好谢氏在京口组建了一支强劲之师, 宗明锡率兵一路势如破竹,即将攻进建康,却被京口新军死死拦截。
而萧翊部曲先被联合起来的豫州各大部曲围攻,突出重围后,与王珩率领的江州军交战数月,萧翊部曲落败,萧翊身中百箭,战死沙场。
接着,王珩率军支援京口,宗明锡所率荆州军不敌,节节败退,两日后,宗明锡自尽于营帐。
萧翊身死的消息传入宫中,司马妍发了好一会呆。
萧翊为尹笠之子尹襄的消息传出后,司马妍就被王珩派人护送到建康城。
当时司马妍见王珩脸上并无惊色,联想到明明没有仗打,他却急着扩充兵力,壮大江州军,询问他是不是早就知道萧翊的真实身份。
王珩承认。
若萧翊是尹襄,那他与杨氏不是死敌?司马妍疑惑。
杨氏和萧氏都与宗氏结盟,然而杨氏与萧翊有灭门之仇,杨氏还会站在宗氏那边么?王珩:杨太后与尹襄有过婚约。
司马妍愣了下,脸霎时苍白。
她想起乞巧节那天宗明姝被刺杀,之后沈美人勒死阿兄,杨氏投靠宗绍,宗明姝和萧翊的婚约莫名其妙解除。
她怀疑过杨太后谋杀阿兄,但一直没有证据。
若杨太后跟尹襄有过婚约,就能将一系列事件解释通。
杨太后在宫中过得太苦,人过得太苦,总会放大从前的种种美好,可能她一直记着从前跟尹襄的婚约,如果杨虞文没有揭发尹笠,杨太后顺利嫁给萧翊,过得就是另一种人生,不管过得怎么样,总归不可能比在宫里苦。
或许宫里的苦,逼疯了杨太后,所以一点点念想,就能让杨太后铤而走险。
阿兄……是不是杨太后设计杀害的?司马妍抖着声问王珩。
王珩:勒死宣元帝的沈美人是杨皇后的人。
往事一件件浮现在司马妍脑海里,串成一根线。
尹氏被冤枉,父皇却无力保护,一番周旋,最终尹笠被斩首,尹氏一族被抄家流放,尹襄逃脱,成为萧翊,跟宗绍结盟。
杨太后对尹襄有情,谋杀阿兄,临朝称制,掌控阿链,家族改投宗绍,间接站到了萧翊一方。
一系列事件,都因一个权字。
司马妍痛苦地扯头发,父皇争夺权力,失败后郁郁终生,阿兄没有争权之心,却因为挡了别人的道丧生。
以后还会发生什么?阿链和王珩的结局是什么?她烦透了政治斗争。
没几下,她的发髻就被扯乱,还扯掉了一把头发,她却似乎感觉不到疼,继续扯,整个人暴躁如困兽。
王珩加重力道才制住她扯头发的手,拥住她,一只手顺她后背的头发:阿妍,不要乱想。
司马妍呆愣了一会,稍微冷静下来,痛哭出声。
她哭了一整夜,王珩一直拥着她,轻声安慰。
最后王珩道:阿妍,等战事结束,我们便离开建康,游历,隐居,你想去哪就去哪。
八月后。
建康城。
公主?宦侍站在司马妍身侧,轻声提醒发愣的司马妍。
走罢。
昏暗中,司马妍淡淡道。
仗打了大半年,又到梅雨季。
整座建康城笼罩在乌云之下。
雨水啪嗒啪嗒打在屋顶、窗柩和地板上。
司马妍迈出屋子,一路听着白色油纸伞上雨水的拍打声,走到囚禁杨太后的栖安宫。
杨太后在佛堂礼佛,佛堂只点了一根蜡烛,视线昏暗。
檀香炉升起袅袅香烟,浓烈刺鼻,细小灰尘漂浮,司马妍忍不住咳了几声。
宗明锡和萧翊起兵前,杨阶就领兵杀进皇宫,但朝臣早有防备,杨阶刚起兵就被镇压,杨阶在镇压中被乱刀砍死,紧接着,杨氏所有人被撤职,困在府中,严加看管,杨太后被囚禁在宫中。
杨太后闭眼滚着念珠,没有理会司马妍。
沈美人是太后的人,对罢?司马妍问。
杨太后没说话,眼皮都没抬,手里的念珠不疾不徐地滚着。
萧翊死了,太后知道么?滚动的念珠骤然一停,心脏猛地一缩,杨太后双手撑在地上,念珠跟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音,似是呼吸不上来,杨太后大口大口喘气。
不可能,这段时间,她日日抄经念佛,她那么诚心,佛祖会保佑她的。
他不可能死。
他还活着!这么告诉自己,杨太后平静下来,背脊挺直,继续滚念珠,只是这一次,她的手在发颤,越滚越快。
司马妍给她丢了本奏折。
你自己看。
杨太后睁开眼,手颤抖着拿起地上的奏折,快速从头扫到尾,手抖了下,奏折啪地掉在地上。
随后又赶紧拿起奏折,仔仔细细看,生怕自己看错,看了几遍,杨太后把奏折甩掉。
没有!杨太后尖声喊道。
苍白的脸转向司马妍,眼下一片青黑,眼窝深陷,眼睛里满是红血丝。
他没有死。
司马妍平静道:他死了,死在战场上。
杨太后死死瞪着司马妍。
司马妍:太后要与他一起死么?听说他原名尹襄,太后曾与他有婚约,黄泉路相伴,也算全了太后的心意。
她的声音很轻,如香炉升起的檀香,飘飘袅袅。
杨太后愣愣地看着司马妍。
听到尹襄二字,杨太后陷入回忆。
她的一生走马观花般在脑海演绎。
幼时总是跟在尹襄身后,目光追随他背影的画面;阿耶跟她说给她定了亲,新郎是尹襄的画面;尹氏一族被抄家流放的画面;嫁给宣元帝,大婚那一天的画面;在栖安宫日日礼佛的画面;想象中,相伴数年的宣元帝,被勒死时眼球凸起,死不瞑目画面;最终定格在萧翊被射中,从马上跌落的画面。
他浑身上下都是血,身上插满箭矢。
她想象自己跪在他面前,颤抖着手,抚摸上他的脸颊。
司马妍看杨太后脸色变幻数次,最后牵起一个笑容,说了一句话。
阿襄,我来陪你了。
司马妍伸出手,身侧的宦侍将托盘上的白碗递给司马妍。
司马妍拿着碗,走近杨太后,蹲下,冷冷道:喝下去。
杨太后没有反抗,接过,一饮而尽。
意识渐渐模糊,她仿佛回到幼时,回到她在尹襄背后偷看他的时候。
突然,他迈开步子,走远。
杨太后一惊,拉起裙摆,追上去,快要追上,她伸手拉住他的袖子。
却听到冰入骨髓的话。
尹襄落到这般田地,皆因你父,地狱相见,只会因恨杀你。
不——杨太后气血上涌,眼前一片黑暗。
结束了。
司马妍看到鲜血从杨太后鼻孔和唇角溢出,骤然起身,开门。
带着湿气的空气涌入肺腑,胸中的闷涩消减几分,司马妍深呼吸几次,渐渐平静。
距离初见萧翊,两年。
距离阿兄薨逝,一年。
距离杨太后身死,一息。
爱与恨,都结束了。
司马妍望着雨帘,心中一片空茫。
回到宫中,司马妍再也没出来。
五日后,绿绮跟抄写佛经的司马妍说:公主,皇上想让您过去。
司马妍搁下毛笔,想着,发生了那么多事,阿链心情也不好罢,该去看看他了。
换了身衣服,司马妍前往式乾殿。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泥土的气味钻入鼻腔,嫩芽挂在树梢,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走进宫殿,映入眼帘,是司马链在树下批阅奏折的画面。
司马链跪坐在塌上,面前摆着案几,案几上推着数卷奏折,他皱着眉头,似乎哪里不懂,转头询问。
司马妍视线一转,看到司马链身后,靠坐在树下,低头看奏折的王珩。
他一身白袍,宽大衣摆被风吹的翻滚鼓起,头顶一片白色纶巾,低着头,几缕黑发贴着脸颊,散落在衣襟,眼睫低垂,一派惬意。
听到司马链的询问声,他看向司马链,似乎感觉到什么,视线越过司马链,落到殿门前,司马妍的脸上。
司马妍的思绪回到多年以前,那时她总是去东宫,找阿兄玩,跟阿玉学画,听他讲奇闻异事。
那时候,父皇在,阿兄在。
现在他们都不在了,但是还有阿链和……阿玉。
司马妍牵起一个灿烂的笑容,朝王珩奔去。
阿玉。
她喊道。
久违的称呼。
王珩微微睁大眼,视线里,黄襦赤裙的少女向他奔来,她头绾飞天髻,额间贴了海棠花钿,眉细而弯,杏仁眼,尖下巴,眼含秋波,顾盼生辉,勾魂摄魄。
细腰上束着的碧色长带和裙摆,在空中飞舞,层层叠叠,犹如九天之上的仙娥。
她扑上来的同时,王珩拥住她,庭院浓郁的花香随着她的动作,带入王珩的鼻腔。
司马妍抬起头,一张脸如花似玉。
她眉眼弯弯。
阿玉,你不是问我想要怎样的么?王珩看着她的脸,有些痴迷。
你是我的将军。
我喜欢你这样的。
霎时,万千繁花在他心间盛放。
他捧着她的脸,深深吻下去。
微风吹拂,檀香与花香缭绕,青丝亦是情丝纠缠。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书从查资料到完结,竟然过去3年,中间因为成绩不好断过很长一段时间,无数次怀疑人生,最后觉得,既然做了那么多功课,不能坑了,于是挤出时间把结尾写完,前文修改了一遍。
完结的那一刻,如释重负,真是太不容易了(抹泪)非常感谢复更以后留评的小仙女们,复更以后因为没有曝光更是凉彻心扉,如果不是你们,我又得怀疑人生。
状态好起来会写几个番外,男主男二各一个,其他还没想好。
以后的文会全文存稿再发。
下本想写个男主黑化病娇文,修仙/神魔题材,预收已放。
作者女主控,比较喜欢互宠的感情戏,不过审美是会变的,以后变成啥样我也说不准,说不定迷上狗血,整本书腥风血雨,现在有点get到狗血的魅力。
大家喜欢看怎样的感情线可以在文下说说,我看看我是不是北极圈审美,如果是……那真是太惨了。
最后,求个新文收藏,如果没有预收,偶可能一辈子呆在北极回不来了,谢谢大家(泪)PS.看到有小仙女说结局太草率,确实很多人物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包括男女主,因为我不想写太多配角的剧情让结尾太多冗杂。
男女主的关系还会有转变,肯定不可能突然就好了,女主角只是经历了太大的变故,看到男主比较激动而已。
没交代的都会通过番外的形式写出来,从初识开始写,会比较流畅。
但是现在太忙,状态也不太好,所以时间不能保证,大家哪天刷到看一下就好。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结局的,从一开始就设定好了,其实也没有太突然吧(是……吧?)我前面铺垫了,不过可能铺得比较隐晦,────────────㏄依华整理推荐小说㏄资源来自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