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端慧太子

2025-03-25 12:57:50

不是皇太后故意给德妃上眼药,说她偏心。

而是良妃今日来,还带着八福晋。

八福晋故意提起,说四福晋一个人在城外园子里躺着,两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可怜巴巴的吃不饱,每天都饿的哇哇的。

可怜四嫂娘家母亲早逝,如今德妃忙着照顾十四阿哥家孩子,竟然顾不上四福晋,云云。

良妃接连给八福晋使了几个眼色,都没能拦住她。

皇太后不爱管事儿,不代表老太太傻。

宫里诸事,她老人家看的透着呢。

听八福晋说到一半,就明白根由了。

只不过皇子与公主不同,事关前朝,她不能多说。

只得暗暗记下,转脸与良妃说些家常话。

良妃虽说出身辛者库,毕竟也是正经蒙古女儿,林丹汗之后。

能关照的地方,皇太后还是愿意多关照的。

当着后妃孙媳的面不能说,当着皇帝的面,该提的还是得提。

总归要皇帝心里有个谱。

康熙也知道老太太不善言辞,更懒得关心朝政。

听明白后,也不多问。

只是心中有所思量。

康熙四十七年春,太子出殡,停灵京郊田村。

康熙亲选黄花山之南安子岭前朱华山,建太子陵寝。

亲为爱子上谥号端慧。

太子妃自此称端慧太子妃。

皇太后疼爱孙媳妇,知道守寡不易,留她住到寿康宫,日日陪伴左右。

太子年幼子女,随端慧太子妃居住。

至于弘皙、弘晋等成年皇孙,一时无了去处。

康熙仍旧与诸皇子商议。

不出意外,老大说让几个孩子出宫开府。

又被康熙甩了一脸墨汁,赶出去到外跪着。

老三还是掉了一堆书袋子,说的玄乎其玄。

老四接着哭,拉着老爹、兄弟们回忆一番太子殿下往日温馨过往。

说了半天,没一个说了准话。

康熙冷哼,还有什么好说的,叫他们兄弟依旧住在毓庆宫,为父守孝。

三年后再说。

此事就此暂定。

四四回到府中,八姐正抱着两个孩子,带着弘时、大格格、二格格,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四四打发几个孩子下去,留两个小的抱在怀里,小声说道:老爷子留弘皙兄弟住在毓庆宫了。

八姐抬头,迟疑道:老爷子——打算做什么?四四抱着弘旺,想了想,悄声说道:无论如何,咱自己不能乱。

如今局势,看着直郡王得势,实际上,老爷子心里正烦他呢。

八姐听了冷笑,老爷子当初提拔他起来,就是为了跟储君叫板。

如今储君没了,老大自然也就无了用处。

不烦才怪。

四四看她一眼,问:这是话也是你说的?八姐啊一声,心中暗叫不好,随即说道,这怎么是我说的么。

是前日八福晋来,当着九福晋、十福晋的面说的。

我当时还吓了一跳,叫她小心祸从口出呢。

顿了顿看四四依旧面无表情,讪笑着开口,那不是什么,在你跟前,心里不忌讳,一时没留意。

贝勒爷放心,往后——再也不会了。

四四听了,这才抿嘴儿笑了,宽慰道:什么事跟我说没什么不好。

我是怕你习惯起来,说漏了嘴。

八姐急忙认真点头,放心吧。

我小心着呢。

夫妻俩又说了一番话,大格格带着乳母、丫鬟们进院子来,身后婆子抬着食盒。

四四看了笑问:大妞这是作甚?大格格笑答:阿玛、额娘在这儿说话,女儿想着这两日学了几样菜式,做出来,趁着今日天气晴朗,索性在院子里吃,请阿玛、额娘尝尝。

说着,招呼丫鬟擦桌子、摆碗筷。

八姐一看笑了,这荤素搭配的就是好。

难为大格格了。

看看怀中小儿女,对着四四说道:可惜孩子们小,不然,也能尝尝他们大姐姐的手艺。

说着,又拉大格格坐下,笑说,你只管坐吧。

忙了一天了,可是好好歇歇。

又叫厨房把今日份例减下去。

又是叫翠环去请弘昀、弘时、二格格。

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大格格看八姐忙,哪里肯坐,亲手扶了八姐坐下,额娘只管坐。

三弟弟、二妹妹那边,我刚才就叫人去说了。

八姐又问弘昀。

大格格皱眉,我叫人去请,说又病了。

八姐听了,不由担心,可是请太医了?真是的,怎么不跟我说。

急忙忙站起来就要去西院。

四四抱着弘旺,叫她坐下。

李氏还会不管?你成天五个儿女照顾着,一个个都健健康康。

她身边就一个,还忙不过来?说着,笑着叫大格格,坐下吧。

来,跟阿玛说说,这菜都有名字吗?八姐听了,这才笑笑坐下。

不忘嘱咐陈嬷嬷,一会儿到厨房,吩咐这两日给二阿哥多做些好吃的。

陈嬷嬷应下出去。

一时弘时、二格格来了,依次见礼入座。

就听大格格一一指着桌上菜肴,笑说:不过是些家常菜。

并未起什么好听名字。

这是槐花蒸菜,这是榆钱蒸菜。

还有干煸春笋、蒜薹炒肉丝、羊肉炖萝卜,凉调芹菜、凉调藕片儿,这是香椿炒鸡蛋。

四四听了点头,说一声:好。

又问,可有汤?大格格点头,有两个汤。

一个是甜的,清汤元宵;一个是酸笋老鸭汤。

还在灶上炖着,等会儿趁热端来。

八姐一听,噗嗤笑了,拉拉大格格小辫子,对四四说道:瞧瞧,四凉四热八道菜,都是贝勒爷爱吃的。

咱家大格格,可真会过日子。

将来谁做了咱家额驸啊,可是美的很呐!大格格顿时羞红了脸,额娘又打趣我。

阿玛——您管管呐!四四呵呵笑了,唤奶娘抱弘旺、弘春到一旁玩,带着八姐与弘时、大格格、二格格一同吃饭不提。

当天晚上,八姐带着大格格、弘时、二格格,捎上宋氏、武氏、钮钴禄氏、耿氏,一同到弘昀屋里看了。

瞧这孩子不过是咳嗽两声,并无大碍,松了一口气,当众嘱咐李氏:二阿哥身子骨弱,你要多多小心。

缺什么只管往正院去要。

别碍着面子抹不开。

自从弘旺出生,李氏便觉在这府里处处低人一头。

宋氏管家,武氏帮着看铺子,钮钴禄氏出身没落贵族,日子都比他过的强。

唯独一个耿氏不如她,偏偏人家自己觉得过的挺好。

有心讽刺八姐几句,见屋里、院子里乌压压站着一大堆人,不敢拈酸吃醋,只得恭敬回话。

八姐看她今日乖巧,微笑着拍拍李氏胳膊,放心吧。

二阿哥不会有事的。

又嘱咐一番宋氏、武氏,你们帮着管家。

往后二阿哥、三阿哥也要多操心。

四阿哥有的,二阿哥、三阿哥都要有。

宋氏、武氏齐齐应下。

八姐再看钮钴禄氏、耿氏,心里琢磨,这二位如今也长大了,出落的水灵灵的花骨朵儿似的。

往后可得捂结实了。

一不小心叫老四那个色胚瞅见,一时起了色心侍了寝,生下孩子来,弘昼倒也罢了,那个倒霉蛋弘历——还不跟我儿抢龙椅才怪!转念一想,如今老四才是个贝勒,就是儿子想要跟人抢龙椅,也轮不到啊。

不由暗笑自己心急。

安抚李氏一番,又嘱咐大格格、弘时各自照顾好身体。

这才带着众人出了李氏院子。

打发宋氏几个各自回去,带着二格格回来,听奶嬷嬷说,三格格、四阿哥都睡了。

不放心,到屋里瞅了瞅,俩孩子确实安安生生睡着呢,这才叫奶嬷嬷带着二格格睡觉。

回身进了里屋。

抬眼看见四四,穿着家常衣服,腰带未系,光着脚正坐在炕上看书呢。

八姐笑着过去,坐在一旁,问:可是有什么事?这会子还没睡?四四呵呵笑笑,我心里不踏实。

八姐默然,对着烛光看了半天,最后悄声问道:洪武末年建文之事?四四听了,对着八姐一瞪眼,这话不该你说。

八姐不以为然,八福晋早就嚷嚷遍了。

我不过就跟你说说。

别人想听还听不来呢。

四四见她这么说,便不吭了。

二人洗漱休息。

躺下半天,四四终究悄声说了句:如今局势,真不好说啊。

说着,伸出手来,在被窝里摸索一阵,摸到八姐的手,轻轻握住。

八姐点头,也不抽出手来,回答:四哥可还记得唐秦王妃长孙氏?四四默然,迟疑问道:你是说——?八姐笑答:别的我做不到。

学秦王妃长孙氏,做个好皇后,还是能的。

就怕——四哥不肯给我机会。

别装了,嫡子一死,大家都是庶出,谁比谁高一头咋的?就不信你心里没惦记着那个位子。

心中嗤笑,甩了四四的手,面朝外侧卧而眠。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候,迷迷糊糊觉得四四贴了上来,附在耳边,柔声说道:过几天方便了。

到宫里陪皇太后说说话。

记住,少说、多看!说完,也不管八姐听没听清,将人轻轻揽在怀里,温暖入梦。

没过几日,八姐便约九福晋、十福晋、十四福晋一同进宫,陪皇太后说话。

自从太子去后,太子妃寡居寿康宫后殿。

平日里,除了教导子女,便是来皇太后跟前尽孝。

太后慈悲,怜悯她寡妇失业的,又带着好几个孩子。

有什么好东西,总是先想着她。

这日南边儿进上几样鲜果。

皇太后便叫来太子妃尝尝鲜,顺便给几个孙子、孙女们带回去些。

正好三位皇子福晋来了。

皇太后笑说:你们鼻子倒灵,知道今日哀家这里有好吃的。

八姐抿嘴笑着不说话,九福晋拉着太子妃打哈哈。

唯独十福晋,算是太后娘家人,拉着太后的手不依,说也要带几个瓜果回去,藏起来自己吃。

说的众人都笑了。

一时三福晋、五福晋、七福晋、十二福晋、十三福晋、十四福晋也来了。

一帮子孙媳妇坐在慈宁宫里,陪着老太太说话。

太后不大听得懂汉语,孙媳妇们便用满语、蒙语交流。

一时间叽里呱啦,说的热闹。

九福晋趁着众人不备,拉拉八姐袖子,真是奇了。

平日里八福晋最爱没事儿到慈宁宫讨老太太欢心。

怎么今日大家伙儿都来了。

她反而没个踪影。

八姐微微一笑,默默不语。

那个西贝货,指不定在背后捣鼓什么呢!皇家剧院小剧场:乾隆:呜呜,皇玛法欺负人,跟我儿子抢墓地永琏:呜呜,皇二祖父欺负人,跟我抢墓地孝贤皇后:呜呜,仁孝皇后欺负人,你儿子跟我儿子抢墓地康熙+仁孝皇后+太子:一边儿去,就抢了咋地,墓地也抢,谥号也抢了,咋地?告我们去呀雍正:儿子孙子,省省吧。

这一家咱得罪不起作者有话要说:☆、菩萨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