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议立太子

2025-03-25 12:57:50

八福晋在院子里骂康熙好色,大福晋则在家中不满弘昱媳妇人选。

因为抢了年氏,康熙对大儿子嫡长子做出补偿。

指婚镶黄旗马佳氏,祖上从龙入关,到这一辈儿还在袭将军爵,算得上清贵之家。

算起来,除了娘家兄弟没出息人才,也算是高门高户了。

奈何大福晋不满意:什么清贵之家,孤要的是实权、实权!旗属怕什么?孤太子妃还是汉军旗呢。

关键是实权、实权!哪怕是镶蓝旗西林觉罗氏鄂尔泰一族,也成啊!直亲王胤|挑帘子进门,就瞧着大福晋坐在窗前,对着窗花咬牙。

摆手叫丫鬟们退下,笑呵呵上前,褪了靴子上炕,贴过去问: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兰儿?一听兰儿二字,大福晋一阵恶心,少来。

以后别叫这名字,没听说老爷子给年嫔赐字,名‘世兰’。

你叫我兰儿,传出去,叫外人还以为我怎么巴结皇帝宠妃呢。

胤|听了,宠溺笑笑,这才改口,福晋,谁惹你生气了?大福晋幽幽叹息一番,扭头对着直亲王说明白。

末了叹气:以前还不觉得,现在看来,老爷子的心――真是偏的没边儿了。

弘皙一个庶福晋,都是三四品官员女儿,管着江南织造,家财万贯,嫁妆都能铺满一条街。

我不是说弘皙不好。

那也是个好孩子,可怜见的,没爹了,老爷子对他好――那是应该的。

要是对他不好,别人不说,我这个――做大娘的都心疼呢。

我是说,老爷子忒不把咱看在眼里了。

咱家弘昱,正正经经嫡福晋,娘家一个能人都没,净吃祖宗老底。

我叫人去打听,你猜怎么着,马佳氏家里头,连做饭――都是数着米粒下锅。

那得多穷啊?往后嫁了咱家弘昱,后头还跟着一帮子穷亲戚?咱家才有多少俸禄,够养活他们?胤|还当什么事,听她发完牢骚,呵呵笑笑,老爷子如今比之前好多了。

以前有太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呢。

马佳氏就马佳氏吧。

总比娶个博尔济吉特氏,回个娘家都得走半年来的强。

大福晋见他这么说,只得闭口。

心里兀自闷闷不乐。

以前老觉得老爷子对老大好。

如今看来,老爷子对自己――忒好了。

唉,当年怎么就老顾跟人家比,不低头看看自己呢?如今换了个女人身子,儿子变成侄子,侄子变成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叫人心里不知如何取舍。

那个冤家还……,哼!胤|多年被康熙当枪使,早就习惯了。

低头沉默一会儿,很快恢复过来,抬头笑呵呵,拉着大福晋下炕,走了,不说那些烦心事。

咱们练布库去。

大福晋撅嘴甩开胤|,坐在炕沿儿埋怨:老爷子这么对你,你就不烦?居然还整天笑呵呵的。

我不去,上回给你摔伤了,今天腰还青着呢。

胤|见问,微微笑笑,挨着大福晋坐下,笑说:要不――我给你揉揉?大福晋甩脸子不理。

胤|无奈,知道她想问明白,反问道:烦又如何,不烦又如何?谁叫长子不嫡、嫡子不长。

不说别的,你别看现在太子妃跟弘皙,好的跟亲生**似的。

若是太子妃给弘皙添个弟弟,怕是太子尚在,兄弟俩就能打起来……。

得了,这种事啊,说多了就没意思了。

好在咱家弘昱嫡子、长子全占了。

往后,咱们只管埋头办差,给他攒家底儿就成。

依我看,这阵子,老爷子八成是要挑储君了。

可不能在这时候碍了他老人家的眼。

说的大福晋默默无语。

过一会儿,问道:上回我去宫里,听太子妃跟太后报喜,说三格格生了个格格。

满月时候,咱也去送礼吧。

胤|有可无不可,这都是你们女眷的事儿,你看着办就成。

顿了顿又说,老四家大格格添了个儿子,前天听老八家说的。

阿坝垓传来喜讯,老四家的叫家里小厮,到圆明园放了几千响的炮仗呢。

既然要给三格格送礼,也别落下老四家大格格。

毕竟,大格格抚蒙,比三格格更不容易。

大福晋听了,应声记下。

琢磨一番,问:怎么我听说,老四家的――又有了。

她――有三十五了吧?胤|想了想摇头,没吧?老四今年才三十七,那拉妹妹比老四小五岁呢。

大福晋一听,扭身不乐意了,那拉妹妹、那拉妹妹,不就是在内廷养大,跟你青梅竹马吗?瞧你提起来,那股子亲热劲儿!说的胤|哈哈笑了,搂大福晋在怀,呢喃道:吃醋了?放心,往后我再也不提别的妹妹,我呀,只说我的伊尔根觉罗氏妹妹。

可好?说的大福晋直犯恶心,想要推开,奈何没他力气大,只得沉着脸骂:滚!胤|哈哈大笑,附耳问道:害羞了?要不,咱也生个?你也不大,还不到四十呢!说的大福晋险些没吐出来,一拳捶到胤|胸前,娇嗔:生生生,就知道生。

儿子都要成亲了,给孙子生个小叔叔,你脸上可有光?叫你觉得你宝刀未老是不?说的胤|哈哈大笑,反正长夜漫漫,无事可干,不生娃,还做什么?大福晋拍着胸口喘气,你就不能想法子,哄老爷子高兴?也不想想,你是长子,若是下头弟弟们得势了,能放过你?胤|听了,满不在乎,大家都是庶子,谁比谁高贵?得势就得势呗。

太子一死,老爷子眼里,我就是个逼死太子的凶手。

不去争还好。

一旦去争,指定垒起高墙、圈禁全家。

福晋啊,当年大正月,老爷子痛失太子,不问缘由,罚我在乾清宫廊下顶着风雪跪了三天三夜。

回来以后险些没冻死、病死。

半年后才好。

累的你也病了,险些离我而去。

福晋啊,好妹妹,这些,你难道都忘了?看看弘皙家庶福晋,再看看咱们家嫡长子嫡福晋?爱妻呀,老爷子的心偏到哪儿,你还没看透吗?大福晋坐在炕沿儿上,耐心听完,胸中一阵翻腾。

按了几按没按住,一把推开胤|,冲痰盂大吐起来。

吐了半天,除了酸水儿,没吐出一点儿东西。

胤|见状,站起来伸指头挠挠头皮,递给她一条毛巾,端清茶伺候她漱口,一面在旁嘀咕:不会吧?外孙都有了,媳妇偏又怀上,四爷高兴之余,未免觉得尴尬。

这日大朝会,到班房里等候。

碰到胤|,兄弟俩拱手见礼。

一会儿廉郡王胤T也来了,身旁跟着九贝勒、敦郡王。

胤|眼尖,瞧见老八,急忙招手叫他们过来。

几个人看看四爷,俱满脸堆笑过来,对着胤|拱手:大哥,叫四爷一声四哥。

胤T眼尖,瞧见胤|满脸堆笑,破天荒拉着四爷的手谈笑风生,浑身上下透着那股子亲热劲儿,心中大疑,嘴上不吭。

老九爱说话,笑着问道:大哥今日高兴的很。

该不会有什么喜事?瑞郡王弘皙闻言,也笑呵呵凑上来,跟叔伯们见礼。

胤|见了弘皙,今日觉得十分入眼,竟然拉着太子家大侄子一同说话。

四爷正奇怪呢:今日大哥好生热情。

就听胤|说道:那当然,哥哥跟老四一样,都是又要添嫡子的人了。

一句话,说的四爷连连咳嗽两声。

八爷忍下心中羡慕嫉妒恨,带着老九、老师贺喜。

诚亲王胤祉也围上来贺喜。

十四贝勒胤祯带着几位大臣进门,就听大哥家传来好消息,赶紧上前贺喜。

弘皙陪着笑,心里一面感慨:多亏自己阿玛,到死都没给自己添个嫡出弟弟。

如若不然,今日站在这里的,哪儿还能轮到自己?老四扫一眼,一众有品爵能上朝的兄弟,大多恭喜老大,竟然没一个跟爷说一声。

不觉平添了几分孤臣气息。

冻的附近几位朝臣直缩肩膀,念叨:这天儿又冷了?是啊,三月桃花雪,又是倒春寒啊!一时静鞭响三声,群臣列队入殿朝拜。

本无大事,大臣赵申乔疏言太子国本,应行册立。

他这么一说,众皇子、众大臣一个个缩着脖子,低头不语。

竖着耳朵只听康熙如何反应。

康熙听完赵申乔奏本,扫视一番群臣,沉默良久,才说了句:建储大事,未可轻定。

想了想又说,尔等可于皇子中自行举荐。

若群臣保举,朕定无不应之理。

说的一干大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皇子们一个个的低头,或兴奋,或无所谓,或忐忑,或装迷糊。

康熙扫视群臣一眼,愈发觉得这个龙椅高高在上,远离地气,无上孤独。

正默默感慨着,就见八贝勒胤T越众而出,跪在殿中。

康熙皱眉,问:胤T,你有什么话说?就听胤T朗声说道:皇父明鉴。

举荐太子之事,儿臣万不敢言。

只是,儿臣身为皇子,亦在被举荐之列。

儿臣自认有德有才,深得皇父、众臣工器重。

因此,听皇父旨意,心中担忧,故而有事启奏,还请皇父恩准。

康熙闻言,心中失望夹杂不忿,冷哼一声:你且说说看。

胤T低头,慢慢回答:皇父明鉴。

儿臣虽有德有才,蒙皇父不弃,兄弟们看重,大臣们帮衬,得以领工部,有所政绩。

奈何儿臣命中福气不大,如今年逾三十,膝下仅有一女。

所谓子孙繁盛者,宗室才能繁盛;宗室繁盛者,国家方能安定。

今日皇父召谕群臣,令推举皇子为储。

儿臣冒死恳求,将儿臣剔除被推举之列。

不为别的,只为储君不能无子。

儿臣、儿臣恳请皇父体谅儿臣一片苦心。

说着说着,想起膝下凄凉,不由哽咽起来。

听他这般谦和退让,康熙心中不快,慢慢散去。

幽幽叹气,你所求,朕会考虑的。

起来归列吧。

胤T磕头,谢皇父。

儿臣还有事要禀告天听。

康熙点头,说吧。

胤T悄悄抬头,看一眼胤|,诚恳说道:皇父明鉴。

直亲王乃诸皇子中最长,人品贵重、志虑忠纯、有德有才、允武允文,且世子弘昱,乃是嫡出长子,聪慧好学、尊师敬长。

儿臣恳请皇父,册立皇长子为储,以正国本。

他这么一说,立刻就有大臣出来附议。

没一会儿,哗啦啦、乌压压跪了半个大殿。

胤|站在一旁,打眼一看,心里直发酸:老八啊老八,哥哥没得罪你吧?你就这么着给哥哥下套――啊?——作者有话要说:千万表拍我,太子这回不是公主了34、畅春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