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母以女贵

2025-03-25 12:57:50

康熙答应一声,看看八姐站在四爷身后,低头垂泪,不由再次想起自家几位远嫁女儿:不知朕躬去后,她们日子该如何。

感慨一声,问八姐:身子可好。

若是喜欢,一块出去走走。

不是说,多散散步,对小皇孙好吗?八姐听了这话,抬头看四爷一眼。

四爷便问:想去就去逛逛。

若是身子不舒服,半路停下来,皇阿玛也不会怪你的。

八姐这才点头,孩儿谨遵皇阿玛吩咐。

想了想,又说,家里几位格格也有日子没见皇阿玛了。

皇阿玛若喜欢,叫她们也出来,陪您逛逛?康熙点头,孙女们陪伴,自然没什么不好。

八姐闻言,急忙遣陈嬷嬷去唤二格格、三格格弘春。

顺便叫上弘昼。

四爷这才想起来,还有弘昼那个四岁小屁孩呢。

不一会儿,二格格抱着弘昼,拉着三格格弘春,奶嬷嬷、丫鬟们簇拥着,一路赶来,陪康熙逛园子。

彼时康熙正坐在曲院风荷凉棚下,赏初夏新荷,瞅见二格格等人一个个脸颊流汗,知道是跑的急了,笑呵呵指指身边竹椅,坐下歇歇吧,瞧这累的。

说着叫奶嬷嬷抱弘昼上前,亲手搂了,放在膝上,笑着逗弄,弘昼啊,朕是你皇爷爷,过年时候,你还给朕磕头呢。

还记得朕吗?弘昼年幼,有些记不清,依依呀呀喷着鼻涕泡泡说了几句。

康熙只顾往后躲鼻涕泡泡,没听懂。

二格格带着弘春行了礼,坐到八姐身旁,听弘昼依依呀呀说了半天,康熙不懂,便站起来笑答:皇爷爷,弘昼刚才是说,您的胡子比年前长长了。

康熙奇怪了,你能听懂?二格格笑说,回皇爷爷话,这些日子,额娘身子不方便,大姐姐离的远,家里弟弟妹妹,孩儿能帮着照顾的,就帮着照顾。

一来二去习惯了,五弟说的,孩儿能听懂。

康熙闻言笑了,听着弘昼又说几句,问二格格:他说什么?二格格笑答:他问,什么时候吃饭,他饿了。

众人看弘昼,果然,小家伙正捂着肚子,眼巴巴望着桌上糕点,一个劲儿嚷嚷:饿饿,饿饿。

看的众人哈哈笑了。

康熙便把弘昼递给奶嬷嬷,叫她端一盘糕点,到一旁喂五阿哥。

再看二格格,竟抽身出去了。

不知二格格何意,不好多问,便看弘春。

这个孙女,模样肖似那拉氏年幼时候,安静而沉稳。

话也不多,问一句答一句,本本分分。

相较与二格格,更显得处事不惊。

笑着叫她到近前,问:朕宫里也有几个小公主,跟你大小差不多。

跟朕回宫,陪小公主们玩,好不好呀?弘春见问,扭头看一眼四爷、八姐,反过来问康熙:二姐姐也去吗?康熙笑了,问:为什么要二姐姐也去呀?弘春想了想,说道:大姐姐走后,额娘常常思念,多亏我跟二姐姐安慰,才算好些。

孙女怕我跟二姐姐一同进宫,额娘想女儿了,身边没女儿想。

可是,孙女自幼跟二姐姐在一起,又不想分开。

今日皇爷爷问,孙女好为难。

几句话说的可怜,胤m便在一旁笑问:春儿是不是想大姐姐了?弘春点头,嗯,听阿玛、额娘说,我当姨姨了。

可是,外甥都好几个月了,我还没见呢。

我跟二姐姐给外甥做好了小衣服、荷包,寄过去蒙古,也不知道合适不。

说着,一双眼巴巴地望着康熙。

康熙见她这幅模样,再看四爷、八姐,也是一番思念之情,心中再一次想起荣宪公主。

笑一笑,问四爷:大格格额驸是班第是吧?四爷急忙站起来回话,正是,阿坝垓郡王次子班第。

康熙捋须点头,次子――朕记得他是在内廷养育长大,可对?四爷急忙答是。

康熙想了想,笑说:朕说呢。

前几日,理藩院上折子,说缺了一个主事。

朕想了半天,总觉得有个人名,在喉咙里搁着,就是想不起来。

原来是孙女婿班第。

说着,扭头交待胤礼,回去以后,跟理藩院说一声,叫他们提班第到京,进理藩院供职。

正好,你也跟侄女婿两个,好好把理藩院事儿给理一理。

胤礼听了,急忙站起来拱手答应。

四爷、八姐便知,这是要把大女婿调来京城,大格格也能常伴膝下。

心里高兴,急忙磕头谢恩。

康熙笑着止住,四媳妇身子重,别那么多礼了。

扭头看弘春陪着八姐行礼,笑问:你大姐姐就要回京了。

有她照顾你阿玛、额娘,这一回,你该放心,随朕回宫去吧?弘春点头,皇爷爷请稍等,孙女去请二姐姐。

我们一同去陪小姑姑们,可好?说着,众人就闻见一阵香味儿,二格格带着一群丫鬟、婆子来了。

手里托着食盒,近前打开,端出一桌子饭菜汤羹。

众人便暂且顿住话题,看丫鬟们摆菜。

二格格帮着摆筷子,一面笑说:皇爷爷不常来,孙女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口味。

叫厨房挑清淡可口、养胃养心的做了几样,皇爷爷您尝尝。

康熙往桌上一看,原来是桂圆二仁猪心、山楂蜜汁黄瓜、瓦罐牛肉、凉拌双耳、淮山烧鸡翅、蜜枣樱桃扒山药,另有山药红枣粥、山楂鹅肉汤,荤素搭配,浓淡适宜、五色五味齐全。

看上一眼,便食欲大开。

胤礼看康熙有心尝上一尝,亲自洗了手,捧上筷子。

胤m也急忙洗手,盛了半碗鹅肉汤送上。

众人站着,康熙一人坐着,各样菜都尝上一口,再喝一口鹅肉汤,笑着点头,放下筷子,对四爷说道:老四好福气,家里有这么几个贴心孩子。

四爷不敢居功,都是福晋教的好。

既是儿子的福气,也是皇阿玛的福气。

康熙便看四媳妇,想起她方才说,看见自己,便想起亲阿玛费扬古。

不由也念叨起昔日那位战功显赫的领侍卫内大臣来。

媳妇啊,想当年,你阿玛也是一员悍将。

深得朕之信任。

朕还记得,那是你正值垂髫之年,才出嫁,你阿玛便去了。

这么些年,没有阿玛关照,着实难为你了。

说的八姐忍不住落泪。

急忙低头回答:媳妇不难为。

四爷敬重,儿女们孝顺。

大格格又要回京了,媳妇正是高兴的时候。

只要皇阿玛、额娘们身体康健,儿女们健康平安,媳妇便高兴的很。

哪有什么为难之处。

康熙点头,是个懂事儿的。

比老八家的强。

说着,叫众人坐下,指着桌上饭菜,都尝尝,尝尝,孙女做的不错呢。

说的二格格急忙答道:皇爷爷,除了山楂蜜汁黄瓜、蜜枣樱桃扒山药,另有山药红枣粥,这几样是孙女做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厨子们做的。

孩儿不敢居功。

康熙听了,举着筷子哈哈大笑,老四,你家格格,可是跟你一样实诚呢。

四爷急忙说过奖,不过爱说实话罢了。

胤m在旁低声笑笑,拉着胤礼嘀咕:四哥说的都是实话,就怕实话没都说出来。

胤礼笑着瞪他一眼,二人便只顾低头吃饭。

竖着耳朵听老四一家如何应付老爷子。

康熙看看四爷、八姐,笑着摆手,说假话可不就是欺君吗?又问二格格,今日做的饭好,皇爷爷高兴,你想要什么赏赐?二格格站起来,连声笑说不用,孝顺长辈,乃是应当的。

康熙摆手,朕那么多孙女,除了弘春几个年幼的,也没见哪个亲手给朕做过饭。

应当奖励。

你且说说,想要什么?二格格回头看一眼八姐,低头不语。

这孩子没出满月,就养在八姐身边,从小就跟弘春一样看待,她心里想的什么,八姐怎么会不知道。

扭头看四爷一眼,扶着肚子,款款站起来,攥了二格格的手,笑着说道:皇阿玛,二格格脸皮薄儿,还请皇阿玛恕罪,让媳妇替她讨个恩典。

她一站起来,弘时、弘旺、弘春也跟着站起来。

康熙笑了,你身子重,坐下说话吧。

吩咐二格格扶八姐坐下,弘时兄弟姊妹们这才陪着坐下。

只有弘昼,窝在奶嬷嬷怀里,指着山楂、山药什么的,嚷嚷着吃吃。

胤m少不得逗他一逗,拿着勺子喂他。

不小心,又给鼻涕泡喷了一脸。

胤礼实在忍不住,起身趴到一旁,忍笑不提。

八姐无奈看着弘昼,苦笑一声,谢了恩,慢慢坐稳,笑说:皇阿玛,二格格生母宋氏,贤淑端庄,素有德行,曾为雍亲王抚育两女,帮着媳妇打理王府内务,劳苦功高,二十年来,从无怨言。

二格格能有今日温婉可人模样,不仅仅是媳妇功劳,还有宋氏言传身教之功。

媳妇斗胆,问一声,可否给宋氏晋位。

一来,以示嘉奖;二来,也为了二格格将来前程。

说的二格格默默低头,弘春伸手,握住她另一只手,姐妹俩相视一笑,一齐睁大眼睛,安安静静看着康熙。

康熙看了,动容叹道:难为你们母慈女孝、姐妹和睦。

想必那个宋氏也是个贤惠温婉的,这样的女子,理应有所褒奖。

老四,你怎么看?四爷想了想,宋氏算是他这辈子第一个女人。

男人的第一次嘛,总是难忘的。

既然福晋开口,又是为了二格格前程,自然满口答应,说一切全凭康熙做主。

反正如今他位居亲王,可纳三位侧福晋,除却李氏、王氏,还有名额。

宋氏娘家固然低了些,如今这敏感时候,娶个家势显赫的侧福晋,不是招人眼吗?宋氏就宋氏吧。

没什么不好。

康熙看他没意见,便点头答应,嘱咐胤m,你回礼部之后,跟你三哥说一声,准备给二格格生母宋氏提为侧福晋。

内务府那边是你十二哥管,别忘打声招呼。

胤m笑着答应,抹一把脸上鼻涕泡,借口说去洗脸。

奶嬷嬷、丫鬟急忙上前引路。

胤m抱着弘昼,叔侄俩到后面水榭里玩。

一面走,胤m心里一面干笑:这个四**,好生厉害呀!——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十七:呜呜,十八弟弟没夭折,真好。

什么事他都能插一脚十八:呜呜,这几天爷戏份太多,有些不习惯了40、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