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刺杀皇帝

2025-03-25 12:57:50

他这么一说,众人愈发惊恐。

不到一刻时间,皇帝、亲王、郡王接连遇刺。

更有这么多王公大臣在前,除了老大在外打仗,几乎所有康熙朝皇子都波及到了。

这要是炸弹威力再大些——后果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啊!当即就有人闹哄哄的,吵闹着赶紧护送众位皇子回紫禁城。

一人带头,百人起哄。

不到一刻,大臣们便围上来,也不说从火堆里捞康熙了,从胤祉为首,就拉着要他赶紧带着皇子们进紫禁城,美其名曰:避一避。

关键时刻,隆科多上阵,对着御驾灰烬看一眼,走到众位皇子跟前拱手,如今路上不知还有什么危险,请容奴才先行回去探路。

胤祉没说话,他跟隆科多不熟。

四爷没吭声,这件事他不好出面。

老五还在昏迷,老七、老九陪着。

老八看隆科多一眼,也没说话。

倒是老十看不下去了,冷笑一声,拍拍十二胳膊,十二弟呀,你可知道,隆科多舅舅这次回去,会干些什么?胤裪不好说什么,只得低头。

老十可没他那么能忍,笑呵呵自己答道:封锁九门,放出皇帝遇刺消息,然后——挑选一个顺从他的皇子,扶上皇位。

是不是?隆科多低头,淡淡说一声:十爷您多虑了。

奴才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

断不敢做这等背主之事。

老十浑然不怕,掳袖子指指外头围上来的步军统领衙门兵勇,凉凉问道:不敢背主,这帮子人,难不成是来立柱子的?众人一看,这才惊觉,不知何时,孝东陵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

十三垂眸,悄声问四爷:四哥,怎么回事?您想闹玄武门事变呢?四爷摇头,自己小心,今日这事——玄着呢。

十三听了,知道此事不是四爷首尾,心中不安起来。

除了四哥,还有哪位皇子跟隆科多走的近呢?就在此时,老十唰的一声,抽出身后侍卫贴身钢刀,趁人不备,明晃晃架到隆科多脖子上,笑道:隆科多舅舅,事到如今,您也别藏着掖着了。

说吧,您看上哪位皇子了。

赶紧的,把他扶上龙位,我们这些个兄弟,也好赶紧上吊的上吊,投河的投河,喝毒药的喝毒药,好给新君让路。

免得到时候耽误新君大事,舅舅啊,您说是吧?隆科多老老实实跪着,不发一言。

老十深觉没意思,举刀就要往下砍。

众人惊呼,只说不可。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破空一声响,众人还未看清,钢刀便摔了下来,老十愣了一愣,看明白了,抱着右手大嚎:哎呀,我的手,我的手,谁的娘的开枪,打穿了我的手?别说众王公大臣,便是隆科多也大惊,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厉害的狙击手?百步穿杨,不过如此吧?众人还在小心查探,就听不知何处传来一女子声音:隆科多,如今骑虎难下,此时不为,待到何时?别人不知道,隆科多却清楚,那暗处说话女子,便是李四儿。

心中默念一句糊涂娘们儿,膝盖却早就软了下去,对着胤禩磕头,廉郡王,众皇子中,您最贤,文武皆服。

如今皇上已崩,膝下无嫡,国内无储,臣斗胆,请廉郡王主持大局、继承大统。

胤禩闻言,冷哼一声,慢慢说道:爷没空。

漫说众皇子大臣,单是隆科多听了这话,都傻了眼。

胤禩也不理他,越过隆科多,走到太医身边,看看五爷伤势,问了两句。

知道没什么大碍,这才带着小九回来,对着胤祉、胤禛拱手,三哥、四哥,这个奴才妄图犯上作乱,如今皇阿玛不能理事,大哥远在西藏,还请二位哥哥主事才好。

说完,站在一边,低头不说话了。

九爷跟着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十爷瞧出门道,按着手,到太医处医治。

其余皇子,一个个的,按序站在胤祉身后。

自太子去后,胤祉还是头一回真切体会到了长兄这一词所带来的压力与寒意,一个处置不好,便是天翻地覆。

悄悄打个哆嗦,对着四爷点头,老四,你看——?四爷对着三爷颔首,大哥远在战场,二哥已去。

如今三哥居长,理应您先拿主意。

隆科多愈发觉得浑身发冷。

怎么会这样?八福晋,您怎么还不露面?正想着,就听一声惊呼,紧接着,从享殿一角,挪过来一行人。

为首者身着蒙古战袍,蒙着面纱,看身形,乃是一女子。

后面跟着几名侍卫,押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如夫人,走到享殿台阶上站定。

当即就有九门提督府兵勇要上前拿下。

哪知隆科多杀鸡似的大喊:别动,那是夫人,那是四儿夫人。

众人一听,恨不得捂着肚子吐出来。

为首那女子对着隆科多冷笑一声,开口讲话。

众人一听,不用问了,满语比太后说的还不流利,不是太后小妹妹、康熙嫔妃宣妃,又是何人。

十三悄声问道:四哥,宣妃娘娘怎么来了?四爷趁人不备,小声回答:刚才在祭棚处,就是她救的我们。

不用问,定然是她发现此次有人假借蒙古人之名设置祭棚,才冒险出宫查探。

真是难为她了,竟然抓到了李四儿。

这下子,有了人质在手,看隆科多这么宝贝那女人,还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事来呢。

果然,就见隆科多大庭广众之下,对着李四儿高喊:你没事吧?宣妃娘娘没难为你吧?就听李四儿娇滴滴回答:老爷我没事,没人难为我。

老爷,您快点儿催八爷即位吧。

我还等着回家奶孩子呢。

她这么一说,隆科多无语了,就听宣妃冷笑一声,扭头对李四儿说了几句话。

李四儿大概听明白了,对着八爷就骂:你是糊涂蛋吧?八福晋为了你,费了多少事,眼看事情将成,你这么着就把她给卖了?还要再说,宣妃一摆手,小宫女上前,拿帕子一堵嘴,拉着衣领,便带李四儿下去。

宣妃看隆科多一眼,也不说救众位皇子大臣,转身离去。

就见一行飞骑,激起一片扬尘,直奔京城方向。

隆科多自知此事不成,心中暗恼。

有谁知道,半路杀出一个宣妃?众皇子大臣也是大惊,连连叹道:到底是孝庄皇后娘家人,果然有老太后当年风姿啊。

老九望着宣妃一行远去,扭头看看隆科多,笑了,我说国舅爷,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办呢?是杀了我们哥儿几个灭口,还是赶紧的,带着人逃命?一句话提醒隆科多,此时不逃,更待何时?扭头带上心腹,便要跨马奔逃。

哪知运气不好,还未出山门,大陆上,明晃晃的一顶大轿子,堵住去路。

看那飞龙盘旋刺绣,莫不是御驾在此?再看轿子旁护卫的一众绿营侍卫,为首者,正是年妃之兄年希尧。

隆科多腿都软了,滚下马来,跪在五步开外,对着轿子直打哆嗦。

身后一行亲信,也赶紧滚鞍下马,跟着跪下去。

康熙坐在轿子里叹气,对年希尧说道:押下去吧。

朕不想听他说话。

年希尧拱手领旨,直起身来,一摆手,早有一帮兵勇上前,解枪解刀,拿了铁链,将一帮人五花大绑,押了下去。

这边处置完毕,那边胤祉带着众兄弟们、众大臣们连哭带喊跑来,一个个跪在轿子前面行礼。

劫后余生,除老八、老九、老十外,一个个的惊魂未定。

几个年幼皇子,更是恨不得扑到轿子里,跟康熙撒娇告状。

康熙隔着帘子看一眼,瞧胤禧几个着实害怕了,叫来李德全,说道:几个年幼皇子随朕一同回宫。

余下的,在此收拾步军统领衙门事务。

随后进宫见朕。

李德全传下旨意。

康熙也累了,摆摆手,年希尧会意,叫侍卫们上前,抱起几位年幼阿哥,一同护驾回宫。

望着绿营走远,十八暗暗吐吐舌头,拉着十六胳膊问道:皇阿玛什么时候这么倚重绿营了?十六没说话。

倒是十七笑着小声答:你怎么忘了。

那个年希尧,就是敦妃年氏大哥,算起来,也是亲戚了。

十八哦一声。

皇阿玛素来任人唯亲。

纵然这一回小舅子兼表弟造反了,他就再挑个大舅子出来撑场面。

啧啧!半路上,康熙歇过神来,问年希尧:宣妃那边什么信儿了?年希尧低头回答:臣不与宣妃娘娘联系。

皇上要不问问李总管。

康熙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位小舅子,不是宣妃娘家人,而是敦妃娘家人。

暗暗自嘲一声:到底是老了,岁数一大,记性也不好咯。

扭头问李德全。

李德全赶紧躬身回答:回万岁爷话,宣妃娘娘到廉郡王府去找八福晋去了。

八福晋?康熙冷笑,那个蠢女人。

八福晋自己也觉得,自己够蠢的。

一厢情愿、出钱出力,最后,落得被人堵在屋里,逼着要捆要绑,立马就要杀要刮的地步。

实在是不甘心,手里握着火枪,对着宣妃脚下开一炮,看宣妃忌惮,带着人停下,这才强压心中怒火道:咱们各为其主,我不怪你。

我只想知道,到底是谁泄的密?宣妃懒得跟她搅缠,冷冷说道:到了刑部,你再慢慢问吧。

八福晋冷哼,您还是说了吧。

不然,我可不知道这枪会不会走火儿。

宣妃叹口气,慢慢回答:你呀,连枕边人都识不清。

还想当皇后?枕边人?八福晋默念一句,流泪笑了。

果然是他。

慢慢说完,对着宣妃嫣然一笑,你真以为我识不清吗?我只不过,是想最后一次确认罢了。

我就要走了,最后劝你一句,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完,将手中火枪对着门框一指。

宣妃急忙带着众人趴下。

还没明白过来,就见子弹射入门框,门框裂开,吱吱几声,也不知怎么回事,浓烟便冒了出来。

等到宣妃带着人扑散浓烟,再去看时,屋里哪还有八福晋人影?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隆科多:四儿李四儿:老爷众人:咦,干啥哩这是,啥时候了,还眉目传情?万岁爷,赶紧管管您小舅子康熙:这人朕不认识☆、49年妃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