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年妃晋位

2025-03-25 12:57:50

紫禁城内,康熙得知消息,惊诧不已,逃了?宣妃伏地而跪,惭愧说道:臣妾失职,请皇上降罪。

儿媳妇造反,跟小老婆有什么关系。

康熙自认英明,连老八都不曾重罚,更不会拿嫡母小堂妹开刀。

当即宽和说道:也难为你了,自从太后去后,蒙古事务多是你帮着操劳。

朕自有赏赐,且先回去静养吧。

宣妃叩头拜谢,慢慢回答:为主分忧,乃是臣妾本分。

本不应要什么赏赐。

若万岁爷当真要赏,臣妾恳请万岁爷,容臣妾回乡省亲。

哦?康熙想了想,宣妃是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家格格。

这几年蒙古那边动乱不断,自己年纪大了不好到处走动,若她能回娘家走走,跟蒙古多亲近亲近,也是好事。

当即准奏,并命十爷敦郡王并王妃博尔济吉特氏随行护送。

宣妃领旨谢恩,出了乾清宫,便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回娘家。

老十接了圣旨,看隆科多爪牙大多处置完毕,京中暂且平安无事,也命王妃收拾一番,不等京中局势彻底安定,夫妻俩便护送着宣妃马车出了北京城。

路上,敦郡王妃博尔济吉特氏陪宣妃聊天,问起为何这时候出京。

宣妃淡然一笑,走了的好。

若是不走,还不知道要牵扯进多少是非中呢。

王妃听了,不好所说,只得陪着宣妃一路逍遥。

论辈分,宣妃娘家辈分比康熙还大,论年纪,却是太后最小的堂妹。

跟王妃差不了几岁,故而,一路上聊天,不算寂寞。

可怜了十爷,一个人带着侍卫们上路,枯燥地很。

成天等着京中消息,好解闷。

哪知等了多少天,才从自家王妃那里听来几个段子。

宣妃自幼待年宫中,乃是孝惠章皇后抚养长大。

受老太后影响,不大爱说汉语,满语也不多说。

瞧着敦郡王妃手里几张大字,皱皱眉,问道:这上头写的什么?敦郡王妃看一眼十爷,见十爷还在愣怔,知道他靠不住,只得叫侍卫、宫人们走远,小声给宣妃解释:娘娘,这里头说的是‘千古一帝’几大最。

宣妃皱眉,‘千古一帝’?都有什么罪过?敦郡王妃知道她没听明白,便解释说:不是罪过,是极端、极为的那个‘最’。

宣妃明白了,你说说,都有什么最?千古一帝这一说法,乃是近几年那帮闲臣吃饱了没事儿干哄皇帝高兴的。

皇上年纪大了,老人家爱听个好听的。

太后堂姐在时,尚且凡事顺着皇上说。

自己这个做妃子,又是可有可无不得宠的,这个更不用问。

敦郡王妃点头,慢慢说道:这大字报,说的有十大‘最’。

第一,即位时间最长。

宣妃点头,是。

敦郡王妃接着说:第二,最爱兴文字狱。

宣妃点头,汉人总是爱弄那些个湿呀干的,闲着没事找麻烦。

该!还有?最保守。

把顺治朝留下的西学人才杀了个一干二净。

宣妃没说话,这事儿她出生以前就有了,她听都没听过。

最专权。

不容任何异议,轻则罢官,重则杀头流放。

宣妃叹息,朝政之事,不是咱们娘们儿该管的。

最克妻。

非但原配正室活不长,所立皇后,一个比一个在位短,就连得宠的贵妃,都活不长。

宣妃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幸好自己不得宠。

十爷听了这话,默默蹲到一旁去数蚂蚁。

敦郡王妃看十爷一眼,接着念道:最闭关。

东洋、西洋生意,都不让做。

片板不得下海,饿死沿海渔民,难以数计。

宣妃接着念佛。

事关朝政,她又不是当年太皇太后,不敢多说。

就听敦郡王妃接着说:最任人唯亲。

说完,看宣妃一眼,宣妃没说话,敦郡王妃接着说,最妇人之仁。

宣妃冷笑一声,那是皇上仁慈。

真是什么脏水都往上泼。

敦郡王妃更没话说。

接着念,最好色。

念到这里,看一眼宣妃,如花似玉花骨朵一般还未绽放,正是青春年纪,就要每日里陪康熙守着青灯古佛。

若康熙不好色,凭蒙古亲王格格这等家世,哪里有宣妃这些年苦熬?公爹好色一事,敦郡王妃也不好多说。

折了手中纸,便要对火烧掉。

宣妃摆手,亲自抢来看了。

敦郡王妃没拦住,还是叫她抢到手里。

宣妃仔细看时,才知道纸上面为汉字,下面则是满蒙双语对照。

冷哼一声,找到好色一栏,慢慢看来。

怪不得敦郡王妃不好往下读,单是这一项,就用小字密密麻麻写了十来行。

除开宫中嫔位以上,有名分的主,其余的,皆用密密麻麻某某氏、某某氏标明。

每个名字后面标注的年龄,从七十岁到十七岁,一一不等。

宣妃目测数了数,大约有百余人,这里面还不包括生过孩子,或者位高有名分的。

这还不算,宫中正经小老婆下面,还有康熙六下江南,暗地里宠幸过的江南名女名单。

除姓氏以外,还详细标注有出身哪个楼、哪个院,哪个秦淮人家,哪个粉墙红巷。

也是宣妃性子随老太后,淡薄的很,居然耐着性子看完,嗤笑一声。

接着往下看。

再说,就是讲如今世界各国到了什么样的科技水平,大清朝又是面临什么样落后就要挨打局面。

等等。

宣妃看不懂,却看明白了。

这最后几行,说的就是康熙皇帝一把年纪,霸占着位子不肯放权,还把推崇西学的太子给逼死了。

这一罪名之后,罗列着康熙逼死太子种种事件,不一而足。

字里行间,无一不是说康熙为了制衡储君,最不讲究计划生育(这条绝对无中生有),给太子添了一大堆的倒霉弟弟,挑唆着众皇子朝太子头上扣屎盆子,逼得太子在沉默中灭亡。

直言康熙最冷血,最无情,最不懂经营国家商业;年老糊涂、重农抑商,再不退位让贤,将会最昏庸,直逼当年唐明皇。

宣妃看完,随手扔火堆里,看着一张大纸烧成灰烬,小声问道:打哪儿弄来的?敦郡王妃悄声回答:还用弄?这玩意儿,咱们走这一路,街上都贴遍了。

我听说,也就京中戒备森严,没贴上呢。

通州那边,早就传开了。

宣妃摇头叹息,嘱咐道:咱们娘们儿家家的,不管外头的事。

你只管看着听着就是,别多嘴。

敦郡王妃不比宣妃小几岁,这点道道哪里不明白。

知道宣妃是为自己好,急忙点头称是,娘娘跟我想一块儿去了。

宣妃点头,看着火苗,又问:紫禁城里头——知道了吗?敦郡王妃迟疑一刻,回答: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这么大的事儿,一字一句火辣辣地打在脸上,康熙他可能不知道吗?底下人虽然有心瞒着,奈何康熙掌权多年,这几日正是四下抓捕八福晋之时,加上又人刻意撺掇,果然不出几日,康熙案头就放上了活版印刷大字报。

难为康熙为君多年,心性冷硬,看完之后,居然没吐血而亡,还有心叫来诚亲王胤祉,命他赶紧想折子,把这玩意儿给消灭了。

胤祉小心翼翼拿来瞅了瞅,脊梁上顿时起了一层冷汗。

心中暗骂:哪个倒霉孩子,把这玩意儿给老爷子捅上来了?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种事,叫爷上哪儿去堵去?胤祉正在发愁,康熙可不管他为难,直接下了圣旨,叫他几日之内,把此事了结了。

胤祉万般无奈,磕头出了乾清宫。

一路上琢磨,这事该如何是好。

也是这两年运气好,正在发愁之时,前方传来捷报,说直亲王、年羹尧领西北大军大胜。

不日凯旋。

说也奇怪,捷报到来之日,街面上大字报如北风扫落叶一般,一夜间消失殆尽。

胤祉心里高兴,再也不敢提大字报一事,抓紧时机撺掇文人墨客,歌功颂德,好叫老爷子高兴高兴。

前方捷报频传,朝中人都捡着好听的说,直把康熙夸得比唐太宗还英明,比明成祖还英武。

康熙自然高兴。

然而,直亲王凯旋,威信大涨。

他又不能不再次审慎起来。

原本前方战事起,老大胤褆带走了皇子、皇孙无数。

太后去世,才回来拜祭守灵。

为何那场刺杀,唯独胤褆不在?为何他一回来,大字报便消失无踪?这件事纵然与他无关——呵呵,说出来,康熙也得信呐?再想想当年太子去后,胤褆没了储君弟弟压制,何等舒展。

康熙念叨一声,把太子之死劝推到朕的身上,不是胤褆?总不能——是老八媳妇儿吧?想想也是,这等小心眼儿贴大字报行径,胤褆未必想的出来。

若是老八媳妇儿,好容易逃掉了,不说跑到天南海北躲着,这又是闹哪样?康熙糊涂了,一个妇道人家,她怎么就能煽动隆科多,搅动西山健锐营?她哪里来的那么多财力物力人力?难不成,她背后还有其他人?老八?不应该,老八媳妇儿闹事,就是老八出首;老九?郭络罗氏?会是吗?康熙再次不安起来。

儿子们长大了,他也老了。

一辈子跟人斗,斗到最后,最大的敌人,却不知道是自己哪个儿子。

这样的日子,康熙厌烦了。

每次大朝会上,他能明显看出大臣们对他态度隐隐转变。

康熙甚至觉得,他确实到了该退位,该荣养之时了。

只是,在他退位之前,他还不想放权。

皇帝,一旦失去权力,一旦不能制衡,将会面临什么后果,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月余,直亲王胤褆、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部凯旋。

康熙亲在乾清宫设宴,为两位功勋臣子接风。

顺便,带着众臣子商议西藏事务。

当天,惠妃收到康熙重赏。

到第二日,正在惠妃钟粹宫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恭贺之声喧哗热闹之时,大学士年羹尧、礼部尚书贝和诺捧圣旨前往储秀宫宣。

宣旨天官规格之高,令人咂舌。

自这日起,康熙后宫中最年轻的妃位主年秋月,在拼哥中一举夺魁,接着康熙意图打击年长皇子母妃这一东风,侥幸而又无比顺利地晋位贵妃。

后宫排序,仅在康熙表妹佟贵妃之下。

位居惠妃、德妃等众老资格娘娘之上。

三日后,隆科多惹恼康熙,康熙大笔一挥,晋位和妃瓜尔佳氏为贵妃,位列敦贵妃之后。

两位得宠贵妃上位,彻底打破了自孝昭皇后去世以来,佟家女子引领后宫之首的局面。

和妃资格在年秋月之上,排序却在其下,这一排序,愈发坚定了年秋月地位。

直亲王府得知这一消息,胤褆与大福晋一齐撇撇嘴,接着卿卿我我,互诉别情。

倒是圆明园内,八姐听了消息,心情很是难以平静下来,默默良久,还是忍不住捂着肚子哈哈大笑:哎呀,哎呀,四哥啊,你小老婆给老爷子抢了,还封做敦贵妃了。

往后你见了她老人家,您也得行礼了哈!哎哟,您倒不常见她。

德妃可是日日都得给她请安呐。

嘎嘎!弘时跟弘旺来请安,看八额娘似笑非笑,暗地里调侃四爷,这哥俩无语回避。

到小书房内,弘时揽着弘旺脖子,悄声问道:你说,年羹尧要是再立一回功,年妃位份,会不会还往上升?弘旺迟疑道:不会吧。

皇爷爷对后宫封妃,很吝啬吧?再升可就是皇贵妃了。

这才康熙朝,几乎是天方夜谭呐。

弘时也迟疑了,摸着下巴琢磨:我怎么就觉得,这一回,老爷子要改变什么呢?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德妃:给贵妃请安世兰:免了,坐吧德妃:谢贵妃姐姐八姐:唉,可怜滴婆婆啊,哇哈哈良妃:咦,这都啥媳妇呀,德妃姐姐,你好苦的命哟☆、50夫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