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汉武再世

2025-03-25 12:57:50

历史证明,康熙朝储君位子,相当不好坐。

原本康熙执政多年,越到老年,越享受乾纲独断、高处不胜寒心境。

冷不丁给形势逼的不得不立储,不愿挑得宗室大臣之心的皇子,便挑了个人缘儿最不好的冷面王。

饶是如此,还是千提防、万小心,生怕四爷生出异心,来个玄武门兵变,学李世民逼老爹退位。

菊花正盛时节,定下储位。

磨磨蹭蹭到明旨立储、祭天,已经是万物冬眠。

不说底下诸位兄弟们卯足了劲儿,把四爷当第二个太子一般乱扯后腿,单单是头顶上皇帝,每天去病床前听训,老爷子那眼神儿,就叫人浑身汗毛眼儿都打颤。

也就是四爷能忍,打定主意装纯臣,装富贵闲人。

康熙住在畅春园养病,他就领着八姐等人住在圆明园,就近侍奉,凡事顺着康熙意思办。

老爷子说一,绝不说二。

这才慢慢把康熙哄高兴了,言谈中,不是那么戒备。

八姐也提前跟德妃通气,请她万事小心。

眼看事将大成,可不能在最后关节上给人拉下马来。

劝完德妃,八姐忍不住自己鄙夷自己一把:上辈子做梦都巴不得老四倒霉。

怎么如今自己还上赶着帮着?伸手摸摸鼓一般大的肚子,不住叹气:爷都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老四。

绝对不是为了老四!到了冬月底,康熙带着妃子、年幼儿女们回紫禁城,四爷就老老实实听从礼部安排,带着妻儿们住进皇宫。

康熙说太子东宫毓庆宫多年未住人,怕四爷一家住进去不舒服。

四爷连个嗝儿都不打,主动奏表说,家里人口少,不用十分麻烦,还想住在原来少年时候住的南三所院子里。

康熙见四爷这么上道,心里虽有不忍,到底还是准了。

毓庆宫毕竟是胤礽多年住所,冷不丁换了主子,一来怕爱子英灵不乐;二来,也怕死过人的屋子给老四一家住了晦气。

如此一来,父慈子孝,皆大欢喜。

倒是众位大臣、宗室,大为不解。

兄弟们更是认为老四这个储君不得老爷子喜爱,定然做不长久。

一个个伸直了脖子等着老四给撸下来的那天。

一时间,朝里朝外,热闹非凡。

就连德妃,也一日日心惊胆战,想想太子,若不是死的早,嫡子也得给废了。

更何况老四连半个嫡子都不算。

只有夹着尾巴,领着弘春、二格格两个孙女低调度日。

堂堂四大妃之一,在外人面前,竟然连话都不敢多说。

倒是四爷,心境平和。

扶着八姐进宫,请她住到南三所中间院子里,名中所,李氏、王氏与宋氏三位侧福晋分别住在左右院子,为东所、西所。

其余格格分别安排到三位侧福晋院子里,四爷的书房等重要所在,只能暂且放在中所前院。

弘时与弘旺、弘昼、弘瞻兄弟,也只得委委屈屈住在八姐所居后院厢房内。

好在弘春与二格格早就入宫陪伴德妃,两人在公主所都有住处,不用跟八姐、宋氏挤在一处。

若不然,四爷这一家子,连同伺候的宫女、太监、嬷嬷等人,还真住不下。

好容易过了腊八,眼看隆冬时节,家家户户准备过年,料想到来年开笔之时,都不会有什么大事。

四爷也轻轻放松下精神,领着弘时、弘旺、弘昼,抱着弘瞻,到八姐屋子里说话。

商量今年在宫中过年,都有什么规矩。

八姐算算,大格格刚生了小儿子,到正月初三恰好满月。

到时候,自己腹内孩子也该出生了,正是过年热闹时候,事多人杂,便叫来陈嬷嬷,命她带人把各色应用之物提前预备下来,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来不及。

陈嬷嬷答应一声,带着瑞珠下去收拾,留下翠环,领着几个二等宫女站在一旁伺候。

四爷今日高兴,饭后喝了两杯小酒,跟八姐说起圆明园池中水都结冰了,园子里人问要不要凿冰取鱼。

八姐笑道:鱼倒不急着吃。

倒是让人过些时候,凿些干净大冰块儿,放到地窖里,到夏天,咱们也好凉快凉快。

四爷笑着应了。

弘昼拍着手叫好,做冰镇酸梅吃。

要吃冰镇酸梅。

他这么一嚷嚷,弘瞻自然也跟着闹要吃酸梅。

四爷哈哈大笑,成,等明年夏天,就给你们做冰镇酸梅。

弘昼自然知道这是敷衍之词,耷拉着脑袋退到八姐身边。

弘瞻年纪尚幼,哪里听得出来。

坐在四爷怀里,拍着手连声说好。

众人少不得一阵乐。

正在此时,外头弘时贴身小太监传话,说是年熙大公子来见三阿哥。

弘时点头问道:可说了有什么事?小太监摇头说并未提起,不过年熙大公子身后小厮抱着茶具,想必是来邀三阿哥斗茶的。

弘时闻言笑了,扭头对四爷说道:上回多亏阿玛教我,斗败了年熙。

哪知道,他居然还就不甘心了。

罢了,这回,就给他个台阶下吧。

四爷笑着点头,对弘旺说道:你也去瞅瞅。

这些年斗茶的少了。

临近年关,不拘着你们看书,暂且歇息半日,长长见识。

弘旺听了,躬身称是。

兄弟二人携手而出,八姐看他走远,扭头轻声问道:年熙不是病了,出宫调养去了。

怎么才不过两日就好了?这大冷天儿的,叫人多送些炭火。

免得再病,可就不好了。

说着,对四爷使个眼色。

四爷点头,出去安排人手。

天近正午,年熙告辞而去。

弘时、弘旺簇拥着四爷回来,爷儿仨进门,脸色都不好看。

八姐正与弘春、二格格说话,看神态,不好多问。

便吩咐上饭。

一家人围坐着安静吃完,撤下饭菜,弘春、二格格到永和宫去陪伴德妃。

翠环领着宫女们送上茶来,各自出门在外守着。

四爷端起茶来,抿了一口,这才幽幽叹道:又出事了。

八姐捏着茶杯,不说话,只看弘时、弘旺。

哥儿俩看看四下无外人,便小声说道:朝中有人准备上折子,请立皇后。

八姐眨眨眼,不信问道:请什么?立皇后?老爷子都六十多了,立后等于娶媳妇,老不害臊的,这是唱的哪一出?弘时、弘旺点头,解释道:年熙来时,那些人正在商议。

此刻,折子应当已经进了乾清宫了。

八姐点头,又问:可是年家主持?弘时摇头,不是。

此事与年家无关。

反倒是赫舍里家早年放出来的奴才,叫高斌,他家姑娘叫高红丽的,与年熙之妹是手帕交。

年熙也是偶然听她状似随口说起,说是此事八成受明珠老大人暗示。

年熙是明珠老大人重外孙,特意找人到姥姥家打听了,也没打听出来准信儿。

这才来告诉咱们,好叫咱们心里有个准备。

八姐听了,一时无语。

赫舍里家、叶赫那拉家,连同年家,怕是都有推手参与其中。

说是立皇后?立谁?德妃?这话要挑明了,不过是借机推到老四罢了。

呵呵,老爷子不主动提立后,谁提谁倒霉。

不仅提这事的人倒霉,老四这个新任储君更加倒霉。

弄不好,就跟汉武帝他哥——栗太子一般下场了。

只是,年熙巴巴地跑来告密,此举倒是惹人深思。

想了一想,扭头劝四爷:这件事,爷您不宜多说。

无论如何说,都是不合适的。

四爷点头叹道:爷岂不知?只是,这次可要如何拆招?八姐想了想,看看外头天色,起身道:我先去永和宫给额娘请安吧。

这事儿,咱们毕竟年轻,还是跟额娘通通气,免得有什么地方,咱们想不到。

也好叫她提点提点。

德妃你可不能犯糊涂。

四爷点头,招呼弘时、弘旺,外头天色不好,你们陪着过去。

兄弟俩答应下来,护送八姐去永和宫。

见了德妃,悄悄一说。

德妃自己先吓一跳,低头沉默半晌,长出一口气,拉着八姐的手说道:万岁爷选我儿为储,实在从来都没敢想过的事。

如今我只知道伺候万岁爷,含饴弄孙,管好永和宫就是了。

哪里还有精神,管别的呢?八姐看她明白过来,略微安心,感叹一句:到底是四大妃,政治觉悟就是不一般。

反过来劝德妃一阵,说好日子在后头呢,请德妃一定要保重身体,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争取五世同堂。

德妃听了高兴,指着八姐肚子笑道:成,我就等着这孩子给我添重孙孙呢!婆媳俩说笑一阵,八姐这才扶着弘时、弘旺告辞。

德妃看她身子重,亲自送出殿外,望着他们母子三人远去,垂眸半日,站在廊下吹了一阵冷风。

第二天一早,永和宫就传太医,说德妃感染风寒,卧床不起了。

好在不严重,弘春、二格格两人便能照管,没两日便好。

四爷、八姐这才安心。

康熙接了奏折,正是生闷气的时候,听说德妃病了,心中火气不知怎么的反而下去一些。

后来德妃好了,康熙又气上了。

原本就体亏,连着生了几日闷气,不觉又病了。

接连几日,乾清宫传药问医不断。

四爷本欲亲自侍疾,奈何康熙见了他就咳嗽。

不得已,只敢留在偏殿,随时等候召唤。

朝内外见此,俱传言,说康熙克子,这位新储君八成也熬不到登基那会儿。

一时间,各方又开始骚动起来。

德妃、八姐虽然心急,奈何后宫不得干政,婆媳俩只有每日里互相安慰,小心翼翼护着弘时、弘旺兄弟几个。

二格格手里暗藏四爷粘杆处部分势力,与宋氏母女二人小心翼翼看着宫内势力动态。

这个时候,四爷嫡女弘春,出人意料地一反往日凡事不管姿态。

冷眼旁观几日,冷笑一声,拍拍巴掌,带着人赶往乾清宫求见康熙。

康熙刚喝了药,正抱着年秋月所出小女儿逗弄,听小太监通报,说太子家三格格来了,不由奇怪:弘春?弘旺孪生妹妹?她来作甚?小太监低头回话:回万岁爷,三格格说,有大喜事恭喜万岁爷。

喜事?康熙扭头看一眼年秋月,和贵妃生了?年秋月笑着摇头,还早呢,太医说,和贵妃姐姐要等来年春天啦。

说着,抱起小公主,笑说,许是别的事儿呢。

姑娘家面皮儿薄,万岁爷不妨请三格格进来,一问便知。

外头那么冷,咱家姑娘都是金枝玉叶的,可别冻着了。

康熙这才点头,命传弘春。

弘春站在殿外,闻听传唤,急忙整肃衣冠,吩咐贴身宫女在外候着,只身入内。

进来一看,年秋月抱着小姑姑站在一旁,便先向康熙行礼,再向贵妃、小公主问安。

康熙看这个孙女,面容沉静,模样颇似老四年幼之时,神态则有三分老八当年影子。

暗暗感慨一番流年如水,那俩小子如今一个比一个会装,见了就心烦,哪里还有小时候这般可爱模样?放柔声音问道:春儿,求见皇爷爷,可有什么事?弘春扭头看一眼年秋月,笑道:孩儿是为贺喜皇爷爷而来。

年秋月一看,以为女孩儿家私事,便笑着告退,领着屋里伺候的宫女们出去,只留总管太监三毛子侍立一旁。

康熙也以为弘春是为私事而来,想着这么大点儿的孩子,脸皮居然这么厚,登时就不悦了,沉声问道:朕何喜之有?弘春见惯了自家老爹黑脸,看穿了老娘皮笑肉不笑模样,直面康熙,也不害怕,大大方方正色说道:孩儿恭喜皇爷爷,咱大清朝——要出汉武帝那般人物了。

康熙闻言,只看弘春不语。

弘春微微迟疑,接着爽快说道:孩儿观史书,说汉景帝时,先立刘荣为储。

后有御史进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请立栗姬为后。

后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彻,是为汉武帝。

如今局势,与汉景帝之时,何其相似?故而,孩儿恭喜皇爷爷,咱大清朝——又要出位圣君了。

康熙抬头,看着这位嫡出孙女。

看了半天,见弘春目光清澈,神态安宁,自己先笑了,喃喃道:老四有你这么个闺女,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弘春:有木有搞错?为毛我长的像爹?那还能看吗?弘旺:像爹还不好?总比我长的像八阿玛强。

不知道的,还以为现在的八额娘跟八阿玛有一腿呢,有木有?弘时:你们那算什么,我长的像八阿玛才叫坑爹!怪不得上辈子亲爹死活要把我过继,哼,李氏亲娘,你害的我好苦啊!八姐+四爷:呃~~~通知:作者要出差,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估计快的话这周末更,慢的话遥遥无期,啊嘤~☆、56中宫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