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拜见婆婆

2025-03-25 12:57:50

不等八姐想明白,就有小太监通传:高夫人与三位姑娘来了。

八姐点头,身旁大宫女宝珠应声说道:传。

不一会儿,便打门口进来四位女子。

为首居中的那位三四十岁左右,一身簇新的诰命朝服,身后跟着三位姑娘,一个个正是花样年华。

左边那位居长,模样更是周正,应该就是高红丽。

认真看去,隐隐还有一股子年轻女子少有的威仪。

这股气势,即使是在荣宪公主身上,也是这几年晋了固伦公主,备受康熙宠*,才慢慢显露出来的。

更别提年轻的公主一辈儿。

纵然是有什么气势,见了帝后,也显不出来。

难得这位高姑娘,见了皇后居然毫不示弱。

八姐想罢微笑,对着高夫人说道:夫人请起吧。

有日子没见,气色可是越来越好了。

高夫人急忙逢迎道:托主子娘娘的福,奴才们日子的过顺当,心情好,气色自然就好了。

倒是听说主子娘娘病了两日,奴才担心的不得了。

又怕主子娘娘忙,不敢轻易打扰。

今日得见,主子娘娘身子康健,奴才们心里也跟着高兴呢。

八姐抿嘴儿笑说:劳你记挂了。

指指身边椅子,请高夫人坐下。

又看三位姑娘,点头道:夫人会教孩子,姑娘们一个个的都十分聪慧守礼。

说完,也叫三人坐了。

当即就有个小太监搬出来三个绣墩,依次摆在高夫人身后。

高红丽领着两位妹妹谢座,依次坐到高夫人下首。

八姐端起茶杯喝茶,不开口。

高夫人也不好贸然开口,一时间,殿内十分安静,只听见八姐端茶杯、放茶杯的声音。

过了大概一刻钟,八姐一盏茶才算喝完,笑吟吟开口问道:不知几位姑娘平日里做什么消遣呢?高三姑娘瞧见皇后看她,急忙站起来小心回答:回主子娘娘的话,奴才跟着奶娘学绣花,跟姐姐们学女儿经。

八姐点头,又问二姑娘。

二姑娘年纪稍大,十二三岁的人了,说话也懂事,站起来不紧不慢答道:奴才除了学习绣花,偶尔还跟母亲学管家。

哦!八姐点头,三姑娘是庶出,顶上又有两位嫡出姐姐,相互比较下,高夫人不肯早早教她管家不奇怪。

再看高红丽,就见高红丽不卑不亢站起来回答:回主子娘娘,奴才每日里在书房帮父亲整理公文。

她这一开口,八姐还未表态,高夫人先吓了一跳。

手心先捏把汗:傻闺女喂,当着未来婆婆的面,说你学习政务,这不是纯属找抽吗?哪位婆婆喜欢儿媳妇懂这些外事?更何况,眼前这位,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呐!高夫人见八姐迟迟不语,担心红丽说话惹着皇后,急忙站起来,就想请罪。

哪知八姐依旧笑道:是吗?真是难得,你父亲有你这么个贴心的帮手,一定轻松不少吧?红丽点头,主子娘娘过奖了。

为国尽忠、为父尽孝,忠孝两全,乃是奴才的福分。

八姐笑笑没说话,高夫人看这阵势,也不敢站着,领着三个姑娘恭恭敬敬站着,等候八姐指示。

八姐心里还在奇怪呢,高家虽说是包衣,然而官禄亨通,多少八旗没落子弟见了高家人,还都上赶着巴结呢。

高红丽养在这样家庭里,居然没学会当着皇后的面小心在意,大胆说出了帮着高斌处理政务。

皇家怎么会喜欢一个关心政治的媳妇,就是装也得装个贤良淑德的样子。

高红丽反其道而行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她不想嫁给皇子,一步登天吗?联想方才弘时那些话,八姐不由重新审视高红丽:这孩子,莫不也是旧人?还没想透,就有小太监进来通报:回主子娘娘,齐妃娘娘回宫来给您请安了。

齐妃?八姐噙笑,请她进来吧。

摆手请高夫人母女四个,坐吧,不是外人。

高夫人哪里敢坐,来的这位可是自家闺女正经婆婆。

不赶紧伺候好了,将来指不定怎么给闺女小鞋儿穿呢。

没过多时,齐妃便领着宫女们进来,给八姐请安后,高夫人带着女儿们上前见礼。

齐妃就势坐在一旁,看看高夫人母女,淡笑道:夫人多礼了,快快请起吧。

高夫人小心翼翼站起来,安安静静站在一旁,不敢多言。

齐妃也不乐得充大,扭头笑着对八姐说道:臣妾刚从畅春园探望皇太后回来,皇太后说,她身子很好,请主子娘娘不必担忧。

八姐点头,辛苦妹妹了。

自从给弘时说了侧福晋,齐妃跟乌雅氏倒是走的近了。

看来,十三福晋还是不够能干,居然叫人抢了她在乌雅氏跟前的地位。

改日,要多多指点指点才是。

齐妃笑着点头,臣妾身为诸妃里年长的,主子娘娘不便理事,自然是臣妾的职责,谈不上辛苦。

倒是主子娘娘,要好好保养身体才是。

八姐跟着点头,捂着帕子说道:是啊,最近确实体弱了些。

若无妹妹帮衬打理宫务,懋妃、熹妃两个还指不定多忙呢。

齐妃笑笑,心说:你抬出来宋氏、王氏我也不怕,她们再有面子,再有家势,手里再握着宫权,没生儿子也白搭。

只要看住了你,就不愁帮不上弘时。

想到弘时,齐妃扭头去看高红丽,心中很是不满。

弘时嫡福晋还没定,先定了个包衣出身的奴才。

就算她娘家有人,哪里有娶个正正经经满八旗贵女来的势大?齐妃李氏是个糊涂人。

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臣妾看皇太后之前,还去探望了太上皇后。

可巧太上皇后亲戚家叶赫那拉、佟佳氏好几位姑娘在呢。

一个个的可温柔贤惠了。

太上皇后说,哪天有空,叫臣妾带来,给主子娘娘看看,好教导教导,也叫她们跟着您多学学。

八姐点头,既然是亲戚家的孩子,常来常往,自然是应该的。

听说赫舍里家也有几个不错的。

郭布罗家有位姑娘跟端柔公主大小差不多。

有时间,叫来陪我说说话。

几位公主跟同龄孩子多见见,瞧瞧人家教养,免得眼高手低、坐定观天,出去了叫人笑话。

年秋月也参与其中了吗?齐妃微微一笑应下。

高夫人在旁答言:皇家公主的教养自然是极好的,主子娘娘过谦了。

主子娘娘担忧不无道理。

公主们是朝廷的脸面,尤其是将来要远嫁抚蒙的公主,更是应该多加教导,以期日后能襄理蒙务。

如果都是闲来在家扑蝶绣花,未免有些耽误。

说是坐井观天有些过了,怕是没能有前朝几位公主气魄,就是抚蒙,也未必能起到震慑作用。

为子女计,则为之计深远,主子娘娘深谋远虑,实在是慈母典范。

高红丽冷不丁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八姐看看齐妃,看齐妃跟吃了一大块红薯噎住了似的,心中好笑,脸色依旧温和,对着高夫人笑道:令千金真乃女中豪杰也。

高夫人分不清这话是赞还是贬,只得讪笑着应下,主子娘娘夸她,实在是当不起。

都是奴才自幼把她当的小子养,结果成了这个德性。

回去奴才就把她圈屋里,好好学管家,再也不能跟她爹学写章程什么的了。

八姐笑笑不语,扭头看一眼齐妃,端起茶来只顾自己喝。

齐妃给这一眼气的不轻,本来想说两句,转念一想,高红丽越蹦跶的厉害,皇帝皇后越不喜欢她。

反正指婚旨意还没下来,凭高红丽这本事,捅到皇帝那儿,没准儿就换人了呢。

想到这里,责备就变成了:夫人不必担忧,这样的姑娘挺好。

咱们八旗姑娘,可不就得爽利点儿吗?会管事儿了,家里就安稳。

家里安稳了,男人在外扑腾,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呢。

齐妃这么一说,高夫人更不知该如何说好了。

她家原先也不是八旗,不过是后来从汉人入了包衣旗。

家里教姑娘,从来都是按照汉家女子讲究贞静淑德,哪知道平日里红丽看着乖巧,今天来了这么一出。

当下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今日过后,别说跟皇帝做亲家,就是普通八旗如今,红丽怕也没机会嫁过去了。

八姐看一眼高红丽,笑一笑,不说话。

身后大宫女宝珠瞧见,笑吟吟说道:主子娘娘赐饭,请高夫人与高姑娘们到偏殿去吧。

高夫人闻言急忙站起来谢恩。

诚惶诚恐带着闺女们走了。

齐妃看左右没什么事儿,也带着人走了。

八姐望着她走远,嗤笑一声,问道:三阿哥呢?宝珠上前回答:三阿哥在养心殿里,跟四阿哥一同听皇上训话呢。

话音未落,就听外头通报:万岁爷驾到。

八姐款款站起身来,扶着宝珠站在门前等候。

哪知等了一刻,才见四爷带着几位阿哥进来。

八姐抬头望望前院,抿嘴笑道:臣妾这院子是不是太大了?四爷笑了,率先进屋,落座说道:刚在偏殿前头碰见高大姑娘。

那孩子跟朕说了几句话。

哦?八姐瞥一眼弘时,笑着端上茶来,坐到四爷身边问道:那孩子品性当真是少见。

不知她说了什么话?四爷想了想,说道:她说——黄河河道该修了。

八姐抿嘴儿,红丽她——当真这么说?扭头去看弘时、弘旺,看他兄弟二人点头,八姐心中豁然明了:果然是红丽,出手不凡!这一番豪赌,果然入了四爷的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木有小剧场了☆、74儿女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