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红丽劝父

2025-03-25 12:57:50

话说四爷回到勤政殿批了会儿折子,就坐辇到碧梧书院去吃饭。

院子里,八姐开了小厨房窗户,隔着窗棂瞧见四爷来了,放下手里锅铲,甩了甩手上水珠,出门来见四爷。

四爷笑着说道:皇后免礼吧,今日怎么有兴致自己动手了?八姐笑道:哪儿呀,是弘曙弄了一大堆肉啦菜的,说是要自己做。

结果做到一半儿,抱着弘晶跟二丫头跑没影了,弘春留在畅春园伺候皇太后,没空回来。

丫鬟们看是大格格留下来的东西,都不敢接手,我怕浪费,只好亲自做了。

好在,东西都新鲜,不过就是几个菜,倒也不难。

抿抿耳边头发,八姐暗自鄙夷:这就给老四当厨娘了?嘴上却说:皇上且到屋里坐着,一会儿就好。

正说着,众人闻到一股淡淡的糊味儿,八姐顾不上跟四爷告罪,赶紧回到屋里,搅拌几下,好在没糊锅。

四爷瞧着好玩,不说进屋歇着,隔着窗棂,跟八姐说起今日老八那三句话。

八姐手上不停,接连炒了两个菜,问道:这么说,老八想给弘曙找个京城人家了?四爷冷笑,就算京城人家也不能见个人就问人家家里有没有跟弘曙年纪相仿的子弟呀?从上个月开始,到现在,这是第五回了。

老爷子看不过都说了他两句。

八姐抿嘴儿一笑,沉声说道:太医院上回的折子您看了没?四爷摇头,什么事?八姐烧上水,叫小宫女小火熬汤,擦了手出来,小声说道:太医院说,八爷身子骨——越来越弱了。

他膝下就这么一个孩子,又是娇养长大的姑娘,想提前放下这份心事,也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么说,就算挑了个包衣旗中上进的,总比远嫁大漠的好呢?您当谁都跟咱家弘春似的,从小摔打惯的浑不怕?四爷听了这话,心里颇不是滋味儿,叹道:小时候,朕与八弟也算是同命相连了。

没想到,如今——唉!八姐莞尔,您又操心了,八爷身子骨虽说不如之前,好好养着,也能慢慢调理好。

只是弘曙的事儿,咱们确实得给办好了。

别的不说,单说这孩子,就讨人喜欢呢。

难得她跟兄弟姐妹们都和的来,她日后过的顺心,也是咱们功德一件。

四爷冷哼一声,高斌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亲闺女当了皇子侧福晋,亲侄子又娶了位公主。

公主?八姐略有迟疑,您这是要按和硕公主的名分嫁弘曙?四爷点头,能不吗?朕的养女,总比老八亲闺女有面子吧?省得到时候高晋当了老八女婿,翁婿俩又给朕弄什么幺蛾子。

八姐哭笑不得,成,您这么说,咱就这么办。

横竖不急,这不孝惠章皇后孝期还有一年的么。

急也没用,端柔公主还没出嫁,弘春还没定下来,老八就想越过朕先家闺女,门儿都没有。

四爷说完,又不高兴了。

老八虽然大事上不着麻烦,这大半年来,小事上少不了折腾折腾。

跟他计较,显得皇帝没度量,不跟他计较,心里实在是憋屈的慌。

想起来就不高兴。

难得看见四爷吃瘪,八姐抿嘴儿偷乐,小厨房里宫女叫道:主子娘娘,粥熬好了。

八姐应一声,请四爷先进屋,抽身进了小厨房,吩咐宫女们端菜盛粥。

弘时、弘旺领着几个弟弟在上书房吃饭,弘春姐妹们到畅春园陪太后,只有奶嬷嬷抱着弘晶回来。

四爷、八姐对坐着吃饭,弘晶坐在奶嬷嬷怀里,眼睁睁看着八姐跟四爷吃的香甜,嘴里咿咿呀呀叫着,挥舞着小胳膊吸引注意。

四爷瞅着小闺女眼睛一眨不眨的,顿时笑了,夹了一筷子茄子,举着冲弘晶逗:四丫头,来,尝尝,好吃不?弘晶不明所以,扭着身子伸手就抢。

抓在手里一握,一股汁水儿流了下来。

也不嫌腻,依旧啊啊叫着往嘴里塞。

看的四爷、八姐直乐。

奶嬷嬷倒是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儿哄弘晶:公主,小主子,奴才给您端茄子泥来好不好?这个有点儿油,咱等下再吃。

还不到一岁的小娃娃,哪里管这么多。

自顾自吃,奶嬷嬷不敢硬要,只得抱着弘晶着急。

最后还是八姐看不下去了,用一块绿豆糕换下来茄子,由着弘晶抱着软软的糕点磨牙。

四爷在一旁感慨:当年弘春小的时候,也是这么可*。

转眼间,就该许人家了。

八姐淡笑,半垂眼眸说道:是啊,您还是年轻时那意气风发的模样,臣妾都成半老徐娘了。

等下次选秀,宫里头该进几位妹妹了吧。

四爷咂舌,你们女人怎么都这样,说着说着就提这事儿。

八姐笑了,哦?我当只有我大胆,仗着原配冒犯一回。

更何况,此事乃是我职责之内,算不上逾矩。

怎么,还有哪位妹妹敢这么放肆?四爷笑着摆手,哪里,是昨日去看太后,齐妃在一旁撺掇了两句。

朕当时没理她。

国事还忙不过来,哪里有空逛后宫?再说,朕素日里清心寡欲的,弄那么多妃子雨露不均,闹出争风吃醋的不够麻烦的。

圆明园不比畅春园,地方小,养不起那么多人。

好在太后一心琢磨弘时侧福晋的事,没怎么上心。

太后是什么人,怎么会给齐妃当枪使。

八姐噗嗤一声笑了,论女色,老四确实比上梁康熙跟下梁弘历强不少。

心里默默念了一句:齐妃?呵呵,留给红丽治你吧。

说起高红丽,这会儿可没帝后这般好心情。

高斌回来,命她到书房见面,仔细说完今日面圣一事,问起红丽意见。

红丽抿嘴儿问道:爹爹,堂弟才十二岁,虽说天资聪颖,可从来没见过八贝勒,怎么就提起比八贝勒家大格格大一岁的话来?更何况,那位格格如今养在皇后身边,是皇帝养女,不出意外,将来就是和硕公主。

尚主?咱们这样的人家,底子毕竟还是薄了些啊。

高斌何尝不知,只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八爷兄弟斗法,好巧不巧高晋入了八爷的眼,红丽入了太后的眼,虽说旨意没发到底心里想想膈应人。

高晋还倒罢了,年纪不算大,婚姻之事,还能再等。

红丽可怎么办?眼看就要熬成大姑娘了,再叫太后、皇上这么吊着,可就成老姑娘,皇家不要,再想嫁人,哪里容易?想着想着,便觉心里堵的慌。

红丽这孩子,跟她兄弟姐妹们不同,自幼聪明懂事,孝顺和气。

不到五岁,便能帮着夫人处理家务。

不到十岁,便能帮着自己誊写折子,偶尔还能出出主意。

阖府上下,老幼主仆,哪个不说这孩子聪明能干,哪个不夸她待人和善?本以为凭着自己官职,将来给女儿挑户好人家嫁了,高高兴兴做诰命夫人。

日后翁婿相互扶持,富贵平安。

哪知道,硬生生碰上皇帝家内讧,眼看就要耽误孩子青春,怎能不叫人忧愁?红丽看高斌叹气,低头想一想,走到跟前扶着高斌膝盖蹲下去,柔声劝道:爹爹莫急,此事还未定论。

或许尚有转机。

高斌摇头,纵然有转机,哪户人家又愿意要皇家暗中定下,后来又不要的媳妇?儿啊,都是为父害了你。

咱们若不在包衣,在八旗,哪怕仅仅是汉人,也不至于这么委屈你。

好孩子,你要想开些。

多多想开些。

红丽低头冷笑一声,劝慰道:爹爹不必如此,此事尚有转机。

爹爹只管好生办差,其他事情,咱们静待其变就是。

高斌不解,儿啊,莫不是——你有什么法子?红丽摇头:孩儿久居深闺,能有什么法子?不过是看如今局势,定会有变。

孩儿只望爹爹记下,当今皇上,一忌贪,二忌党。

爹爹只需一心办差,做个清流砥柱,便可。

太上皇尚在,万岁爷能用的人不多。

然而,这大好河山终究还是今上做主。

好好跟着今上,爹爹做出了政绩,哪怕女儿是进宫为奴为婢,日子也会比那些祖上显赫、现已没落的八旗贵女强呢。

主子们是什么心思,包衣奴才是自己人,比正经八旗出来的贵女,更能放心。

高斌听了这番话,顿时明白不少,笑呵呵拉红丽站起来,仔细看看自家闺女端庄秀丽模样,不由叹道:好孩子,若是出身再高些,何愁不能做人家正经福晋,平头夫妻呢!红丽对此倒不是很在乎,柔声劝道:爹爹莫愁,只要旨意还没下,咱们就不用担忧。

说不定,哪日三阿哥还真不喜欢我了,拦着不让我进宫,也说不定呢。

高斌虎了脸嗔怪:又胡说。

为父只求菩萨保佑三阿哥,知礼上进,将来,我儿也跟着沾光,弄套凤冠霞帔穿穿。

红丽微笑,丈夫都是靠不住的。

孩儿若是想着靠他,倒不如佛前三炷香,祈祷父亲与兄弟们办好差事,早日升官。

孩儿也好跟着父母亲享福。

裙带关系向来就是不牢靠的,这句话,爹爹不是早就教过我们。

怎么您自己反倒忘了?高斌觍颜,为父何时说过?红丽抿嘴微笑不语,斜着眼睛看高斌。

最后高斌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摆手道:得得,我说不过你,回绣房歇着吧。

红丽微微屈膝行礼告退,走到书房门口,听见外头小厮传话,老爷,大老爷府里晋少爷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位年轻公子,听说,是宫里来的贵人。

微服拜访来着。

宫里来的贵人?红丽手扶门框,扭头看看高斌,该不会是弘时那厮来了?☆、76玫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