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瑞珠派人到八贝勒府里去请八福晋,结果,八福晋传来话说,这两天不高兴,不想去。
八姐皱眉,料想不高兴,大概还是因为八贝勒一直没有子嗣,老爷子开始施压了。
想了想,还是叫人送去几样滋补药材。
八福晋那边立马就有了回礼,不过是几样钗环。
八姐随意看了两眼,叫瑞珠收起来。
想起宋格格这大半年都喝药调理,武格格也忙着养好身体,好早日怀孕。
又叫人请来大夫,给二人号脉。
看看效果如何。
结果,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瑞珠一路笑着回来,进了屋,对着福晋行礼,福晋,大夫说,宋格格有喜了。
约莫快两个月了。
陈嬷嬷脸色微微一沉,随即笑着恭喜,福晋,这下好了。
宋格格那边,您看,是不是再赏点儿什么?八姐点头,那是自然。
问问大夫,有什么要注意的。
告诉厨房,挑两个手脚麻利、老实本分的厨娘,住到西小院里,每天就负责给宋格格做饭,其他的都不用管。
吃的东西嘛,叫宋格格自己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要是嫌身边人不会伺候,请她娘家母亲过来暂住也可。
我记得,她娘如今不在内务府当差是吧?另派两个家生婆子,日夜守门,以待不时之需。
陈嬷嬷,你也多留意些。
宋格格身子骨不是很好,接生婆也要早些上报内务府,好早日预备着。
陈嬷嬷笑着应下,八姐想了想,又说:你带几样药材,到西小院去,跟她们说,往后,咱们府里,不管哪个小主有了身孕,都比照宋格格这一胎待遇。
生吧,赶紧生吧,生完了好跟后来的弘历斗!嘿嘿!由于嫡福晋看的严,武氏跟宋氏俩人关系又好,处处帮衬。
宋氏这一胎,竟然保养的十分安稳。
到了康熙四十五年春,三月初七,平安生下一个白胖白胖的女儿,为四贝勒第三女,府里人称二格格。
虽然不是儿子,但小格格身体健康,长的胖乎乎的,见人就笑,看着就叫人喜欢。
四四跟八姐都很高兴。
宋氏心知自己出身卑微,若是把二格格放在自己身边抚养,只怕会影响孩子将来前途。
故而,不等贝勒爷、福晋发话,二格格刚出满月,就亲自抱着女儿,送到正房里去。
八姐上辈子子女少,见到二格格胖乎乎的,挥着小手打哈欠,一阵奶香,煞是好闻。
又喜宋氏老实本分,懂得守分随时,立刻爽快答应下来。
亲自安排二格格教养嬷嬷、贴身小丫鬟。
平日里,就把二格格和弘时放在一处玩,顺便教教弘时,要懂得爱护妹妹。
没事儿,就跟俩孩子培养感情。
二格格不说了,弘时这娃就是个性子叛逆的,趁着这会儿好教,培养好感情,将来叛逆起来,也不至于冲自己发火。
让那凛冽的炮火,都冲老四去吧!不说八姐如何在后院混的风生水起,四四新得了女儿,心里也高兴。
这日休沐,出门去逛琉璃厂,想给闺女淘点儿小玩意儿。
碰见老八,愁眉苦脸,坐在酒楼喝酒。
桌上一大堆酒瓶,大老远闻着,就是一股酒味儿。
身后小太监小明子苦着脸,劝了半天,越劝反而越能喝。
四四看了叹气,带着小高子走过来,坐到一旁,八弟,这是怎么了?没事一个人喝这么多酒?老八抬头,模模糊糊意识到是自家四哥来了,不管不顾,趴到桌子上,小声诉苦:老爷子逼着我生儿子。
家里那位,又死拦着不让我碰别的女人。
夹在中间,我难受。
老八家里那些个事儿,隔着一堵墙,四四自然有所耳闻。
哀叹一声,弟妹也太厉害了。
别说跟二嫂比,就是跟你四嫂,也是差的远呢!老八喝醉了,跟自小一块儿长大的哥哥,嘴上就没个把门的。
什么叫差的远?简直就是没法比。
你瞧瞧,咱们兄弟,谁家屋里的跟她似的,母老虎!四哥啊,早知道,当初我就去求额娘,把那拉表妹许给我算了。
要是那样,也不用天天回家哄老婆,在老爷子跟前,还不用受气。
我们俩年纪还相当,肯定合得来,断不会叫四嫂跟着你,天天忍气受屈。
唉,你说我当时怎么就没想起来呢?打个酒嗝,趴到桌子上,不动弹了。
四四乍然一听这话,立马气乐了,感情,你还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回头想想,那拉表妹跟着自己,真的受屈了?好像自己平日里,对她很尊重啊!低头还想细问,哪知老八早就趴到桌子上,呼呼睡着了。
四四无奈叹气,叫来小明子、小高子,结了账,背着老八回去。
还没出酒楼,老九拽着老十,领着人赶着马车过来。
一见面,大喊:四哥,原来是你陪着八哥喝酒呢!八嫂也真是的,逼着我们俩来找人。
也不想想,八哥这么大人了,还能丢了不成?老十点头,就是,这不还有四哥呢嘛!四四苦笑,我也是半路遇上的。
既然你们来了,就扶老八上车吧。
兄弟几个一同送老八回去。
见了面,八福晋先是冲着四贝勒狠狠瞪上一眼,接着对着两个弟弟笑颜如花:九弟、十弟来了,多谢你们把贝勒爷送回来。
屋里坐喝茶吧?老九、老十一听,心里琢磨,四哥啥时候得罪八嫂了?一同来的,这么下他面子。
好在这俩人都不傻,赶紧摆手,说是还有事,跟着老四一同走了。
八福晋盯着老四背影,直到出门不见了,这才扭头看八八。
本想发火,看他醉成一滩泥,纵然有气,也不是这时候出。
领着人扶老八到床上躺下,换了衣服,漱了口,吩咐丫鬟灌姜汤。
自己坐在一旁守着,暗暗嘀咕:言情小说真不靠谱。
都说八八对他老婆多么忠心,这才几年呀?通房都纳了三四个。
多亏我早有准备,要不然,怕是弘旺他弟弟都生了!四四回到家里,越想越觉得老八夫妻俩不对劲。
到正房找那拉氏,正好瞧见那拉氏抱着弘时,一笔一划教他描红。
迈步进屋,笑说:弘时才多大呀,怎么就开始描红了?八姐笑着放开弘时,任他满屋乱跑,对着四四回答:哪儿是我要教啊。
是他瞧着二阿哥写字,非要抢哥哥毛笔。
好容易才哄回来,刚安静一会儿,您就来了。
看看,一会儿功夫,又跑的浑身汗了。
四四叫来奶嬷嬷抱走弘时,打发丫鬟婆子们下去,看那拉氏一眼,慢慢地说:今天碰到八弟,他醉了,说后悔当初没请旨娶那拉表妹。
说完,眯着眼睛,盯着那拉氏仔细瞧。
八姐一怔,意识过来,老四口中的那拉表妹就是自己,登时噗嗤一声笑了。
抽出帕子,捂着肚子说:我说呢,怎么这两年,每回请八弟妹过府来坐坐,她都左推右推不肯来。
感情,还有这事儿呢!这小两口,自己闹别扭,还非要扯上咱们。
什么人呐,这是!胡说八道,就算那拉氏自小养在后廷,上辈子,爷也没见过她几面,更别说打她主意了。
这都什么事儿啊,老四后院儿果然不愧被称为穿成筛子,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遇上。
那拉氏品行,四四自然清楚。
如今这么一问,不过是心里不舒畅。
听她这么一说,也跟着笑了,你还不知道呢,刚才我送八弟回去,八弟妹见了我,狠狠瞪了一眼,连个招呼都不打。
怪不得,老爷子逼着八弟生孩子。
这位八福晋,也太泼辣了,是该给点儿颜色看看了。
八姐抿嘴不语。
不对劲,土生土长的女子,就算再泼辣,当了皇家媳妇,也不敢面上跟人过不去。
这个八福晋,不对劲。
四四瞧自家福晋只是好笑,想想确实多心了,有心道歉,抹不开面子,只好说: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
趁着夏天来了,城里闷热,你若是喜欢,咱们到园子里住几天?园子?好啊,弘时跟二格格是要跟着去的。
四哥看,后院几位,都带谁去呢?四四低头笑笑,她们留下看家吧。
就咱们俩,跟几个孩子。
你看呢?八姐听了,甚为体贴地说:说的也是。
大格格今年也十一岁了,再过几年,就该指婚了。
趁着这时候,带她出去多逛逛。
咱们园子周围,听说也有不少八旗世家建的园子。
趁这机会,我带大格格四处走走,跟福晋、夫人们多见见。
往后,大格格出嫁了,也好知道些人情往来。
老憋在屋子里,出门人都不认识,算个什么事儿呢。
大格格身边有个丫鬟叫荷花是吧?那小模样长的,一定合老四胃口。
这回,可得把她带上。
这两年,八姐管人事、钱财,琐事都由宋氏、武氏操劳。
实在不打紧的,扔给李氏叫她折腾。
三个女人一台戏,自己在一旁抽手看乐子。
这不,正房刚传出要去园子里住几天,西边院子、西小院就开始闹腾。
宋氏想着,不让自己去也好,留在府里,好好管家,抽空给二格格做几套小衣服,暗自藏些私房钱,将来好给闺女做嫁妆。
武氏本来想去,身上有一个月没来了,怕是有喜,万一来回折腾不好。
也就顺着宋氏的话说不去。
钮格格、耿格格人小,说出话来没人理,心里想去,嘴上不敢说,只好殷勤到正房伺候,希图福晋看见喜欢,顺便带上自己。
至于李氏,老实了一年多,眼见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放过。
撺掇着大格格、弘昀找他们阿玛,非要跟着去园子。
四四皱眉:你们嫡额娘没跟你们说吗?你们俩带着各自伺候的丫鬟、小厮一同去。
大格格趁着出去,跟你嫡额娘四处逛逛,多见见命妇、小姐。
往后,也好熟悉人情往来。
俩孩子一听,自己有份,高兴答应告退。
把李氏也要跟着去的话抛在一旁。
李氏听了,无可奈何,只得帮着孩子们收拾东西。
到了圆明园,八姐带着两个格格住到曲院风荷,弘时年纪小,跟着嫡母住。
弘昀则带着书本,住到梧桐书院。
安置妥当,八姐找个由头,说大格格身边丫鬟年纪太大,跟大格格玩不到一块儿,专门挑了俩十来岁的小丫鬟,送到大格格身边。
大格格一看,来的小丫鬟跟自己差不多大,话都说一块儿,针线上相互讨教,玩起来也开心,高高兴兴听从嫡额娘安排,叫荷花跟着陈嬷嬷,到福晋身边伺候。
换回来荷花,八姐不急着叫她干活儿。
有事没事,就让荷花独自一人去杏花春馆给老四送东西。
这天,吃了晚饭,瞅着一碗鹌鹑炖老鸭汤不错,叫来荷花,命她送到贝勒爷屋里。
自己则坐在湖边乘凉,一面乘凉一面掰着指头算计,到底送几回东西,荷花才能得手?皇家剧院小剧场:八贝勒:四嫂,你真贤惠四四+八福晋:滚八四福晋:那是,论贤惠,太子妃也拍马不及作者有话要说: 呵呵,八贝勒对八四福晋那点儿小心思,纯属恶搞,表拍我,遁走☆、四四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