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姐微微一笑,眯着眼瞅着手上指甲说道:那谁知道呢?反正以高红丽如今情况,就算是改朝换代,也轮不到她来当皇帝。
按她的性子,扶持自家男人登上龙椅,未必不可能。
顿了顿,看一眼弘旺,慢慢琢磨:如今这么看来,老三后院有高红丽出谋划策,你后院的人也不能太次了。
虽说咱们看来,红丽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有福之人。
可他毕竟上位多年,有些心性,非比常人。
寻常家女子,莫不是读女儿经长大的,纵然有大心胸,在朝政之上,也不见得能帮多少忙。
富察氏那里又有红丽游说,咱家就是娶过来,只怕对你也不是好事。
更何况,在我看来,那个富察氏——还是送到弘时院子里,叫她跟红丽窝里斗吧。
我突然很想看看,到底是东风压了西风,还是西风压了东风呢?弘旺皱眉,您的意思是说,那位富察氏并不如外头传言那般贤惠?八姐冷笑,她能得了个贤名,九成九是给逼的。
不过是为了成全丈夫名声罢了。
换个人做弘历原配,除非熬死弘历,不然,还是会得这个名声。
弘旺冷笑一声,琢磨一番马齐侄女性子,点头道:我听说那孩子性子刚毅的很,心眼儿也不少。
也罢,就让红丽看看,她曾经认为美丽端庄贤惠的女人,到底有多‘好’。
八姐抿嘴儿笑了,半晌方说:坐到那个位子上,哪一步不是战战兢兢。
也就是皇帝得给皇后面子,若换了汉朝那时候,说废后就废后,富察氏指不定早就给高氏逼到绝地了。
得了,咱没事儿管人家后院儿里的那些弯弯道道做什么。
以我看,如今你们兄弟关注的重点倒是有些偏颇。
玩朝政固然需要多些心眼儿,但朝政毕竟关乎社稷,纵然争斗再厉害,也不能把国计民生给算计进去。
四爷之所以能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不止靠了‘富贵闲人’四个字,更让老爷子欣赏的,还是他‘忠于社稷’、一心为民。
这一点,你也要记住。
争斗只能占你三成精力,剩下的心思,好好放到如何治理国家上来。
你要记住,治大国如烹小鲜,然最能考验一个人厨艺的,往往就是那些‘小鲜’。
弘旺听了,躬身行礼称是。
母子俩又说了一番话,弘旺告退。
八姐叹口气,倚到身后椅子上,呆呆的望着窗外石榴花出神。
四爷看了番折子,有些累了,便坐辇到永和宫来吃饭,顺便找八姐说说话,聊聊天。
原配夫妻吃饭,并无外人在场,四爷便忘了食不言的规矩,随口跟八姐提起这两日杂事。
马齐那个侄女我倒是见了,跟弘旺大小差不多,有他们家家风。
我瞧着很不错,哪日你也见见,差不多就定下来。
八姐微微一笑,那日太上皇后与皇太后花朝节召见三品以上官员家眷,我已经见了。
果然如皇上所说,是个好孩子。
别说我,就是齐妃、懋妃她们,都满嘴夸呢。
四爷闻言笑了,懋妃又没有儿子,那么高兴做什么。
八姐淡笑,看皇上说的,好歹懋妃也是长辈,将来养老之事,还不落在几位阿哥身上?不管哪个阿哥娶了位贤孝的媳妇,我跟懋妃几个姐妹,都是高兴的。
四爷微微一笑,点头道:也罢,知道你们姐妹关系好。
朕还得靠边儿站呢。
八姐笑了,多大年纪,老夫老妻的了,您还这么*逗趣儿!二人说笑一会儿,八姐正色问道:弘旺的事,我自然听您的。
只是弘时媳妇,我倒想说说。
听齐妃妹妹往日里言语,意思定然是想要个好的。
更何况,高红丽又进了弘时院子。
说是包衣奴才,高家毕竟有当朝大员,若弘时嫡福晋家里太薄弱了,怕是不能平服底下妾室。
传出去侧福晋管家,到底对孩子们名声不利。
您看呢?四爷闻言,收了脸色喜色,沉声说道:那也得看弘时那个年纪有没有合适的才成。
缘分这东西,得看天意。
八姐笑道:您不就是天,还看什么天意呢。
净会唬我们。
说着二人都笑了。
八姐趁着四爷高兴,忍不住劝道:弘时那孩子性子刚强,往年又是在我身边长大的。
在我眼里,看他总与弘旺、弘昼一般。
更何况,他是长兄。
大媳妇人选,总不能太差了。
将来也好领着弟媳妇们做事。
您就费心,给挑个好的么。
儿子媳妇过的好了,咱们这些做长辈的,心里也踏实不是?四爷听她说的诚恳,点头道:难为皇后如此贤惠。
这事朕会仔细看的。
说罢,低头吃饭不提。
八姐见四爷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说。
又过几日,听见前朝说要对青海用兵,一时户部、兵部、吏部忙乱起来。
底下兵马准备妥当,粮草已经先行安排,对于挂帅人选,四爷为难起来。
原本是有岳钟琪、年羹尧几个大将可用,然而有人告岳钟琪贪污受贿,年羹尧纵然跟了自己,毕竟还有年秋月那位太上皇后坐镇,其忠心有待考量。
更何况,想起年羹尧曾当街调戏过武氏,致使武氏回到王府一哭二闹三上吊,非要求一纸休书,搬出王府,好常伴青灯古佛。
这年头寺院那是个什么地方?尼姑思凡、和尚怀春多的是。
偏偏年羹尧还对武氏念念不忘。
一想起来,四爷便觉头顶上帽子绿油油的。
如此犹豫一番,最终还是定了大女婿博尔济吉特班弟领队,四爷亲自送到德胜门,望着将士们浩浩荡荡出城,奔赴前线。
然而班弟到底年轻,不过半年,就被青海那帮粗人打的落花流水,苦哈哈地带人回到京城。
来到安定门外,班弟握握手里钢刀,心里嘀咕:大公主啊,快来救命啊。
若是你来晚一步,我就只能自刎在皇宫门前,以平息皇上老丈人满腔怒火了。
心里念叨完,这才故意扭歪了盔甲,灰溜溜带着亲兵进城,留下其余士兵城外待命。
到了紫禁城西华门外,班弟老老实实跪下,等候里头召见。
败兵之将,谈何颜面。
以蒙古人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族规,他这回回来也不算十分丢人。
更何况,他还顺手牵了不少矿藏回来呢。
就是不知道老丈人这回是打算怎么想的了。
正耷拉着脑袋琢磨悄悄派去请大公主的人回了没,就听门口一声恭敬行礼:给三阿哥请安!三阿哥要出门?班弟一听,得了,小舅子来了。
小心抬眼看了看,就见弘时带笑走来,凑近了蹲到一旁小声问道:姐夫,这回——回来的够快的呀!班弟无语,冲弘时眨眨眼,小声说道:三阿哥,不知大公主近来身体可好?一别一年,不知她母子几个怎么样了。
若是——日后还望三阿哥多看顾她们母子才是。
臣在此多谢了。
弘时噗嗤一声笑了,摇头站起来,拍拍班弟肩膀,领着人径自走了。
班弟无奈,只得依旧老老实实跪着,等候四爷召见。
弘时走了不远,身后跟班里头,一个面皮白嫩的小太监凑上来,悄声说道:这可是拉拢班弟的好机会,呆会儿找到几位皇叔,小心说话。
请他们多求求情,班弟欠了这个人情,郎舅们日后想再亲近,就容易多了。
不消说,这个小太监,便是红丽男扮女装而成。
弘时头也不回,一展扇子,啪的一声打到红丽帽子上,冷哼一声:这爷会不知道?瞎白活什么呢小丽子。
还不跟上,待会儿替爷给几位叔叔们挑东西去。
红丽咬牙嗯了一声,低头跟着。
因高斌祖上是汉人,故而家中女子都缠脚。
红丽虽长大懂事后就主动破除这一陋俗,然而早年小脚受了伤,走路还是不能快。
走了不远,弘时就瞧出来了。
故意大步往前走,累的红丽只得亦步亦趋,一面走一面埋怨:天杀的,早晚叫你尝尝裹小脚的滋味儿!二人走了不远,便是关帝庙后街。
前头有一家卖人参的药铺,早就打好招呼,今日来取百年人参。
红丽进去取东西,弘时站在门外,朝对面街漫不经心看一眼。
登时奇怪起来。
红丽领着侍卫抱着礼盒出来,就见弘时两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对面一顶绣花小轿。
轿子旁边,还站着一个总角丫鬟,一个老妈子。
不用说,定然是哪户人家的小姐出门逛街来了。
看看弘时那股子痴样,红丽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伸手啪的拍在弘时后背上,阴阳怪气说道:爷,您瞅上哪位了?要不要抢了回去?弘时顾不上生气,摆手急忙说道:别捣乱,你瞧,那位小姐行动举止,像谁?红丽闻言,收了满腔酸气,仔细瞅瞅,可惜,轿帘子飘飘,只模模糊糊看了个侧面。
心里琢磨:这轮廓,好像那位弘吉拉氏惠儿呢!那位姑娘正是弘惠。
这会子,她也正坐在轿子里奇怪着呢!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比较忙,今天木有小剧场☆、84富察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