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玉雅跟高红丽斗法,双方都在算计春兰以及肚子里的孩子。
然而,都是一样的人,都有脑子,春兰能从齐妃李氏身边端茶倒水的丫头,升到弘时通房,从十岁熬到年纪二十,这十来年也不是吃白饭长大的。
果然,今天一早,外头传来高红丽晋位皇子侧福晋,春兰便知往后日子难熬了。
听说侧福晋到皇后那里接旨回来,便有几个弘时通房丫头相约,一同去给高侧福晋磕头。
春兰笑着应下,借口身子重走的慢,哄几个通房先走。
自己徐徐跟上。
哪知,还未出门,脚下就受了个绊子。
也不知道是谁的绣鞋,生生跑到春兰脚下,横在裙子底下。
多亏小心,才能瞧见。
春兰心中大惊,防了汤汤水水,没想到竟然生生下了这么个留不下证据的。
幸好多年劳作,身子好,扶着肚子艰难避开。
嘴上却故作凄然叫一声哎哟,我的孩子!,捂着肚子缓缓趴下,胳膊撑着地,不住喊疼。
顺便还照着那绣花鞋的脚狠狠一踩,约莫着肯定留了印子,这才松了脚,一心护着孩子。
那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那接生嬷嬷马上就嚷嚷着让所有人搀扶着春兰往屋里抬。
一面抬一面嚷嚷:都让开,都让开,姑娘要生了。
赶紧的,去准备热水。
你们都在这儿等着,姑娘这是早产,弄的不好咱们可担不起关系。
我这就去正院请示福晋。
说完,一溜烟儿走了。
剩下一帮子丫鬟、婆子无奈,只得抬着春兰进了屋,准备生产用具。
也不知哪个手贱的,还特意取来催产药给春兰硬灌下。
春兰毕竟是孕妇,比不得一帮青年仆妇。
不知什么东西,咬着牙不肯喝。
抱着肚子在床上打了几个滚儿,还是给灌进了几口。
不想这药什么霸道,不过一刻,□就开始淌水了。
春兰只得狠心,反正已经九个月了,离瓜熟蒂落不远,既然要生,那就只能硬着头皮生。
好在这一胎养的好,理应不会太难。
春兰抬头,看看旁边一个嬷嬷。
别人都不知道,那位正是自己的亲姑姑花嬷嬷。
花嬷嬷看侄女眼神,点点头。
春兰这才放心,按照之前姑姑交待用力。
再说富察玉雅带着高红丽,已经一帮子丫鬟、婆子,一同拥到春兰所居偏院,一进院子,就听见屋里人仰马翻一般乱腾。
富察玉雅皱眉,几步进了院子,停在春兰屋前,问道:春兰姑娘可好?轻柔柔一句话,屋里瞬时安静一下,紧接着就有婆子出来回话:回福晋,春兰姑娘怕是要早产了。
太医说的正日子还有半个月。
现在羊水已经破了,宫缩也开始了。
只是奴才们摸了摸,怕是胎位有些不正。
因又是头胎,奴才们怕有些难了。
富察玉雅脸色一暗,点头道:去吧,好好办差。
等小阿哥平安诞生,三爷跟我自有重赏。
婆子应诺。
富察玉雅扭头问高红丽:妹妹,你有什么话要交待?红丽微微低头,轻声说:姐姐说的极是,我没什么要说的。
富察玉雅点头,打发婆子下去。
当即就有人搬了椅子,请富察玉雅坐在院子里。
热茶也端了上来。
富察玉雅瞥一眼端茶的小丫鬟,看着眼生,开口说道:撤下去吧,我不渴。
高红丽看着众人簇拥着富察玉雅安坐,偌大一个院子,竟然没自己坐的地方,心中一讪,伸手拦住端茶丫鬟,说道:福晋不渴,可否赏妹妹一盏茶喝?说起来,听见春兰在屋里受苦,妹妹心中也惴惴不安。
怕等过些日子,妹妹也要跟春兰一样——呢!说完,还装模作样摸摸胸口,作势要呕,却也呕不出的样子。
稍微一下,立刻恢复往日高贵模样。
那个端着茶盅的丫鬟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满脸通红弯腰站在富察玉雅跟高红丽之间,左右不知如何。
到底还是富察玉雅,出身名门,品格高雅。
懒得跟红丽计较,冲丫鬟摆摆手,请侧福晋喝茶。
高红丽笑笑,自顾自端起茶来,掀起茶杯盖撇了撇,抱着歉意对富察玉雅说:最近身子不舒坦,总是经不起渴,经不起饿。
姐姐恕罪。
富察玉雅笑的牙酸,回道:妹妹身子既然不舒坦,该吃该喝,别勉强自己。
咱们姐妹,何必说那些外道话。
高红丽乐呵呵应了,茶杯端到嘴边,一口灌了半杯子。
而后轻轻放到托盘里,对着小丫鬟笑道:赶紧下去吧。
一会儿比不定事情多了,个个都不得空闲呢。
小丫鬟满腹奇怪告退。
没过一会儿,就听春兰压抑的叫声传出来。
弘时得了信儿,带着人进门,一听这声,一双腿先顿住了。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站着,进也不想进,退有不好退。
正在愣神儿功夫,忽听高红丽一声惊呼:天呐,我的肚子!紧接着,就有小丫鬟大叫:侧福晋,侧福晋,您怎么了?啊!血,都是血,好多的血!还有老婆子在旁边压阵,都别慌,快,请太医,扶侧福晋赶紧回院子里去。
弘时吓了一跳,打眼去瞧,只见高红丽脸色苍白,双眼紧闭,一双柳眉皱在一处。
嘴里不自主地□着,一帮人半搀扶半抬着,往隔壁院子里去。
再看红丽身后,一步一滴血,一步一滴血。
富察玉雅也是脸色苍白,扶着丫鬟紧跟几步,看见弘时在门口站着,慌慌张张行礼,顾不得说春兰生孩子的话,只叫了声:三爷,已经派人去请太医了。
弘时点头,对富察玉雅吩咐道:辛苦福晋了。
齐妃额娘那里爷已经派人去了。
她老人家说一会儿就来。
你只管好好看着春兰这里就好。
等会儿额娘来了,别叫她老人家着急上火。
富察玉雅点头,迟疑一下,问道:可是高妹妹她?高红丽能有什么事?弘时暗中撇嘴,当着众人的面却不好说,只有道:福晋不必担忧。
她好歹也是个侧福晋,自然能管好自己的院子的。
富察玉雅担心的自然不是这些。
而是高红丽肚子里突然留出来的鲜血。
怎么看,怎么没那么简单。
果然,一会儿工夫,齐妃刚进春兰的门,高红丽院子里就有人来报,说太医让去取补血安神的药。
几个太医来一本正经来劝慰齐妃,说侧福晋还年轻,孩子还会再有的。
一个孩子,把齐妃惊吓了半日。
春兰母子还在那里躺着挣命,高红丽那边就掉了一个尚未成型的胎儿,一时间,一丝喜悦也不剩了,坐回院中椅子上,低头想了想,说道:高侧福晋那里,尔等好好照看。
春兰姑娘这边,也要好好看着。
本宫要她们母子平安。
顿了顿,齐妃看一眼富察玉雅,慢慢说道:按理说,这孩子生下来,理应抱到嫡母身边,由你亲自抚养。
只是,你也看见了,刚才高侧福晋那个样子。
孩子生下来,先让她养几个月,散散她院子里的气儿。
再送你身边吧。
弘时坐在一旁,瞥见齐妃双手搅在一起,心中跟着酸涩一回,默默无语,算是赞同齐妃的话。
富察玉雅也是无话。
春兰早产兼难产的事出来,她就担了照管不力的责任。
高红丽好好的,一盏茶功夫,就小产了。
还是在她眼皮子底下小产,关键是,高红丽什么时候怀孕她都不知道。
这几件事说起来,婆婆跟三爷对她心中有气,在所难免。
如今之计,只有稳稳当当做事,日后再图其他。
至于孩子,富察玉雅捕捉痕迹摸摸小腹,只要有三爷的宠爱,何愁生不下嫡子?哪知天不遂愿。
春兰挣扎了大半天,总算平安生产。
然而,只生下了个小格格。
这消息一出,别说春兰失望,就是齐妃、弘时难免不乐。
高红丽那里更是不高兴,折腾了半日,爷腿上糊了半天的羊血,怎么,就弄了个丫头片子?是能争权啊?还是能夺位啊?富察玉雅则是高兴了。
看齐妃、弘时皆意兴阑珊,她不好表现太过。
笑着恭贺二人几句,赏了下人,亲自进产房探望了春兰一番。
临走时,抱走小格格,亲自送到高红丽屋子里。
送孩子的时候,富察玉雅还说了几句贴心话。
什么妹妹你好生将养,日后定然能跟春兰一样,为爷生儿育女的。
说着硬生生把小格格塞到高红丽怀里。
气的高红丽牙根儿发痒。
冷笑着回了句:福晋福泽绵长,我们也是托了福晋的福。
说着,嘤嘤哭了两声,叹道,可怜我没儿女福,嫁给爷这些日子,好容易怀孕了,却连孩子来了都不知道,就又丢了。
呜呜——悲悲切切哭的富察玉雅心烦,淡淡笑笑,安慰几句,起身出门。
到了外头,问可有人去太后、皇后那里报喜。
小太监回答:齐妃娘娘说累了,爷扶娘娘回宫。
倒是不曾听说有人去报喜。
富察玉雅点点头,这样的事,自然少不得她这个皇子嫡福晋出面了。
派去报喜的人刚到四爷所居养心殿外,就见懋妃宋氏轿子停在外头。
因得的是位格格,不如阿哥金贵,报喜小太监不敢擅入,只得请守门太监通报,小心站在一旁等候。
过了一会儿,四爷宣召。
报喜小太监进来,磕头贺喜,说三阿哥添了一位小格格。
四爷点头,命人送赏赐到弘时院子。
留报喜小太监,看宋氏一眼,问道:朕听说,今日高侧福晋谢恩回去的时候还好好,怎么还没过半个时辰,就小产了?报喜小太监心里咯噔一声,暗道:皇上喂,您当老公公的,也好意思管儿媳妇小产的事儿?嘴里只能回答:回万岁爷的话,奴才乃是外院当值,并不知道内院的事。
此次报喜,乃是奉了三福晋之命。
福晋并没说侧福晋小产之事。
四爷冷笑一声,对着宋氏说道:这还没分家呢,在朕跟皇后眼皮子底下,就闹的桩桩件件。
若是分了家,岂不是连天都给掀了?宋氏叹气,说道:皇上,三爷夫妻年纪青,没经验也说不定。
四爷冷哼一声,摆手叫报喜小太监到太上皇、皇太后、皇后那里去贺喜。
回头摇头,说道:当年皇后嫁给朕,年纪也轻。
后院中孩子夭折的也有。
却一个个都是足月出生,平安落地。
从没有小产、早产一说。
皇后贤德,后院方能安宁。
今日若不是朕散步到你宫里,路上听老嬷嬷们说闲话。
朕还不知道,朕到底给弘时挑了个什么儿媳。
说完,深深叹了口气,喃喃道:多亏没把富察玉雅给弘旺。
宋氏陪着叹气,皇上,孩子们还年轻,臣妾帮着主子娘娘好好教导就是。
皇上不必自责。
四爷默然不语。
顿了顿,看天色不早,劝宋氏,你手里也有宫务,先回去忙吧。
这件事,回头叫皇带着你们处置。
至于弘时那边,朕另有安排。
宋氏告退,出了门就往八姐住处永和宫去。
八姐听了,叹道:这些孩子们呐,叫我说什么好。
高红丽小产?呵呵,这一回大侄子你可弄巧成拙了吧?八姐这边慢腾腾查弘时院子里那两桩事。
查来查去,不过就是二人不小心喝了催产药所致。
八姐叫来齐妃,缓缓说了。
齐妃又气又愧,回去叫来富察玉雅,疾言厉色批了一通。
富察玉雅委屈十分,不敢申辩,只有咬着牙受了。
这还不算。
过了二十来天,小格格满月当日,弘时一家接到圣旨,命他出宫建府。
朝臣传言:三爷失势了。
一时间,站队的又开始老实起来。
八姐得知微微一笑,叫来弘旺、弘昼,赶二人说道:你们两个,也该出宫建府,见识见识了吧?☆、91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