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顿地道的金陵菜,严真真便像一只餍足的小猫,蜷在座椅上,露出梦幻般的笑容。
孟子惆心中一动,也许他平常太疏忽了。
原来,她是如此地懂得满足。
这道金陵圆子,还合嫂子的口味吧高志超微笑着问。
唔,不错,这圆子有……严真真猛地醒悟过来,现在可不是以前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说话可以毫无顾忌。
因为话头停得太猛,惹来两个男人的注目礼。
呃……我是说,在京城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菜。
若是有幸,倒真是想在金陵多住些日子。
严真真干笑一声,找着了借口,只怕我家老爷在京中事务繁忙,抽不出时间,因此觉得遗憾。
高志超诧道:孟少兄不是只在吏部挂了个闲职么?严真真并不知道孟子惆如何向人介绍自己的身份,暗叫一声糟糕,眼珠微转,已是露出一副娇嗔的模样:高公子不知道,我家老爷在京里,可是有名的章台折柳之人。
章台折柳?高志超笑问,莫不是此处还有些典故不成?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严真真轻吟了一首唐朝韩翊的《章台柳》,又觉得自己用典实在牵强附会。
看着座中二人满脸的茫然,只得把柳氏的答辞再念了出来,杨柳枝,芳菲节。
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高志超恍然:原来章台柳是这个意思想必京城的青楼名ji们,对孟少兄是望眼欲穿。
可少兄也不能忘了,家中还有人倚门相盼……看来,人不风流,纵然是枉少年。
人太风流了,未免让妻妾们幽怨罢。
严真真愣了愣,她念这首词的意思,不过是想随口讽刺孟子惆的拈花惹草,可没想到引火烧身。
对于他的冷淡,她还求之不得呢若是在对龙渊芳心暗许之前,或许还会盼着有一日能与孟子惆相携白首。
但随着齐红鸾在那样敏感时期大张旗鼓地进门,她已经把那颗左右摇摆的心,坚定地许给了龙渊。
但此时,若作解释,孟子惆的面子上恐怕下不来。
虽然不知孟子惆对高志超折节下交的真正用意,总不脱他那颗勃勃的野心。
因此,她只得故作羞赧,保持沉默。
孟子惆颇含深意地瞄了严真真一眼,缓缓点首:孟少兄说得不错,愚兄倒确是走马章台,疏忽了家中的娇妻。
高志超朗声长笑:既有娇妻美眷若此,孟少兄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若小弟有此良伴,哪里还会去走马章台?待ji家薄幸,那是正理。
若是待妻妾薄幸,那可是不能齐家。
纵然修身养性,又哪里称得上‘大丈夫’三字?严真真闻言,倒不觉多看了他两眼。
在这个时代,能有这番见识,想必素来亦是怜香惜玉之辈。
而其对妻妾地位的重视,也超出了这时代的一般人,难免生出两分好感,不由礼貌地对他点首为礼。
高志超更兴致高昂:我与孟少兄一见如故,早知他才华过人,却不知嫂夫人也是位才女。
今在秦淮河岸,嫂夫人不如吟上一首?严真真不假思索,便背出了杜牧之的名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念了两句,想到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菊花花,便觉得这时候读出来,甚是不妥,不觉微愣,赧然一笑,我只得了这两句,不如重作一首罢。
高志超的身子微微前倾,闻言却抚掌笑叹:好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嫂夫人这句总领全诗,倒是真正形象,月色凄迷之景开篇,令人有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二句承转,诗篇更显得起伏跌宕。
后两句若加以抒情,这首诗便可称为秦淮绝唱。
严真真脸色一凛,顿时对这位看似纨绔的少年刮目相看。
杜牧的后两句,可不就是抒情么?孟子惆见高志超仍是双目灼灼,满脸期待,严真真却微启红唇,一脸的为难,终于开口为她解围:既然一时作不出下句,便依了你重作一首。
若是作得不好,可是要罚酒的。
呃……待我想来。
严真真冥思苦想,却发现自己记得的古诗,实在还是嫌少了些。
她记忆里,只还有一首杨万里的《登凤凰台》,可按照她这一世的行程,应该是还不曾有幸踏足凤凰山的凤凰台,这句诗是万万不能用来凑数的。
孟子惆见她眉尖微蹙,宽声安慰:一时想不出来也不打紧,只那两句残句,已能说尽秦淮风光。
高志超却不依:孟少兄,你也太过维护嫂子了罢?看嫂子那两句,便知是有着玲珑心肝的。
只作一首,不算为难。
严真真忽地一喜:有了。
一语方落,便见两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又没有了底气:只是作得不大好,高公子可莫要笑话。
高志超却浑没替她减负的意思,只畅笑道:嫂夫人的手笔,必是好的。
孟子惆脸色微温:不妨,且诵来便是。
严真真凝神轻吸一口气,才轻声吟道: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历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自觉对仗工整,纵算不得千古名诗,也堪可交差,脸上才又浮出了笑容。
高志超呆了半晌,方抚掌叹息:原以为金陵女子,工诗善词。
今日见了嫂夫人,才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
难怪人说金城才女,为天下第一才女,此话果然。
有这说法么?严真真想了想,觉得桑思涵,或可不负此段评语,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嫂夫人便是这天下第一的才女。
严真真忙道:那可算不上,京城第一才女,怕是桑家小姐思涵莫如。
高志超却摇头:若说是那位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名的临川王妃,倒还能与嫂子一比,若说旁人,却是稍有不如。
严真真听得自己的名字,忍不住愕然相向。
原来自己的名声,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传到了金陵么?哪里,我倒是觉得桑子涵小姐的诗方是上乘。
严真真赧然,毕竟还没有练成王婆卖瓜的本事,脸已经悄悄地红了。
嫂夫人此言差矣。
桑小姐组建芙蓉诗社,自然是个中翘楚。
然毕竟年岁尚轻,用词虽是清丽脱俗,总有些稚嫩,不比嫂夫人之诗老成。
自严侍郎夫人殁后,这第一才女的身份,倒还真没有谁可以稳坐不虞。
严真真听得名义上生母的名字,不由得再度愕然。
原来严夫人当年,可说是才名满天下啊可是,当初怎么会甘心嫁与严侍郎呢?按着严真真的理解,才女自当配才子。
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诗词相和,那才真正是琴瑟和谐,只羡鸳鸯不羡仙。
是啊,自严夫人以殁,第一才女的名头,确实是无人能一锤定音,毫无愧色地对号入座。
孟子惆叹息,那临川王妃正是严夫人独生爱女,虽未能受其母开蒙,毕竟家学底子犹在,一旦出锋,便是重剑。
高志超显是深以为然:可不是?孟少兄之语,甚得我心。
不过,嫂夫人那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亦可称为秦淮名句。
可惜只得了两句,嫂夫人不如闲时再补上。
仅凭此诗,便可与那临川王妃把这名头争上一争。
严真真哭笑不得,嘴上却还要谦虚:不敢……怎能与王妃和桑小姐相提并论?我不过出身寒门,有些急智,怎及得上人家诗书传世之家的熏陶?高志超却不住奉承:嫂夫人自谦了。
赶明儿聚了金陵名家,把嫂夫人的诗往他们面前一摆,不必几日,嫂夫人的诗名,便能传遍金陵。
严真真骇了一跳,急忙摇首:罢罢罢,高公子可莫要再与我开玩笑,这却万万使不得。
虽说平时偶尔也喜舞文弄墨,却远远算不得真正会作诗。
况且,这首诗不过得了两句,还有两句,却总也想不出来,哪里能拿出来献丑?她这诗名,可是靠盗版得来,如何能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坐享才名?不提那首残诗,便是那‘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两联,便可冠以好诗二字的名头。
算不得算不得严真真急忙摇手,高公子可莫要笑话我,偶尔能吟上一首,也是难得的灵感。
妙啊,灵感亦是往日厚积,方可在今日薄发。
嫂夫人如此自谦,这话我可不信,总还是问过孟少兄方是。
孟子惆含笑凝睇了一眼身畔满脸懊恼的女人,淡然笑道:内人素来不喜抛头露面,贤弟若不是紧逼着她,怕是一句诗都不肯作的。
严真真鼓着腮帮子朝他瞪了一眼,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像是替她解围,倒仿佛在撺掇高志超了。
PS:严真真所作五律,并非原创,也是前人作品。
小猪不擅诗词,只能继续盗用……最近还在持续加班中,明天周末,仍然要一早上班,好辛苦啊……唉,倒不如听从文友的意见,回家专职写书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