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弘旺来了

2025-03-25 13:07:52

四四磕头,哽咽说道:皇父不问,儿子也不敢说。

如今皇父问了,儿子且说实话,请皇父勿怪。

康熙不耐烦,说。

四四磕头道:如今太子哥哥没了,兄弟多年,儿子理应在京守孝。

更何况,儿子、儿子怕呀。

那日太子哥哥去世,儿子身为兄弟,见了之后,都心中悲痛、不能自已。

儿子怕——回去之后见到嫡子,万一、万一回天无力。

儿子身为皇子,天潢贵胄,竟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无能为力。

皇阿玛,儿子已经没了一位嫡子了。

儿子、儿子实在是怕呀!康熙听了,念及太子当着自己的面断气,那时情节,与老四如今何其相似,不由潸然泪下。

放缓声音安慰道:朕准你去。

不管如何,都是你亲生儿子,理应见上一面。

带着太医们出城去吧。

安排好他们母子,再回来。

四四流泪应下,又陪着康熙念叨几句太子,看康熙疲惫了,这才出了乾清宫大殿。

刚出月华门,要往毓庆宫上香,就见老八带着老九、老十在东一街宫巷站着,一旁十三瞅见,高兴地说:四哥,四哥出来了。

老九、老十说道:我就说嘛,四哥那么得太子心思,怎么会这时候罚他。

咱们这些兄弟,可是白操心了。

老八看他二人一眼,同十三一起上前问道:四哥,没事吧?四四讲究装相装到底,见兄弟们问,背过身去,抹一把眼泪,哽咽不言。

老八三个人更是奇怪:这是——挨批了?还是十三聪明,联想这几日诸多事情,开口小声问:四哥,是不是——小侄子、小侄女?老八三人奇怪了,四嫂生了?十三点头,龙凤胎。

四嫂派人传话说,女儿先出,挺康健的。

就是四阿哥——有些弱。

老八三人听了,心中各有思量。

就听四四说道:八弟、九弟、十弟、十三弟,老你们费心了。

我求了皇阿玛,带太医到城外园子去给孩子看病。

怕是要晚一些才能回来给太子守灵。

劳烦你们了。

几个人急忙劝他,叫他莫要伤心,早去的好。

四四叫小高子去请太医,亲自到毓庆宫哭一回,拉着弘皙的手,说了他小堂弟出生就病的事。

说着说着,弘皙也陪着哭起来。

劝他赶早出城,活人要紧。

太子妃于内室听闻,也送了不少好药材,请四四给四福晋带去。

四四又趴到太子灵前,痛哭一回。

众人皆劝,这才哽咽着出宫。

一路踏雪疾行。

到圆明园外,就见一辆马车停在门口。

早有院中守门家人上前行礼,贝勒爷回来了。

四四下马问道:谁家马车?家人回答:八福晋来了。

带着大夫来给小阿哥看病。

四四当即虎了脸。

那个疯女人,哼!太医们紧随四四下了马车,一路上,雪花一面飘,路上则早就打扫干净。

沿着小路走了不远,就进了一处小小院落。

院内梧桐光秃秃的枝桠顶着雪,不时风吹来,落了众人脖颈。

太医们感慨,果然是一处散心之地。

众人刚进院子,就有婆子出来,给四四请安,说八福晋带着儿科大夫来了,说是专治小儿惊风。

现正在屋里看着呢。

又说福晋不能起床,多亏了八福晋日日来陪伴。

正说着,就听里头一声婴儿啼哭。

紧接着,大人惊呼声,喊热水、喊被子声,声声传来。

四四吓了一大跳,赶紧问婆子:这是宫里太医,能进去吗?婆子还没说话,就听里面八姐乳母陈嬷嬷露头,对着婆子大喊,愣着干什么,快请进来。

众太医们不敢耽搁,鱼贯而入。

进去屋里,一阵暖气袭来。

向西进了三层门帘,才是小阿哥治病之所。

更加温暖宜人。

八福晋坐在一旁,身旁一个小丫鬟护着。

一个大夫模样的人一脸黄黄的东西,手上也是黄黄的,正尴尬站着。

陈嬷嬷领着几个年轻媳妇,正小心翼翼拿热水给小阿哥清洗。

见四四带着太医们进来,陈嬷嬷脸上这才有了笑模样,对着四四行礼,贝勒爷,您可来了。

说着,一双老眼,便淌下泪来。

因怕不吉利,赶紧伸手抹去,看看四四身后太医,赶紧让开,请太医给小阿哥诊治。

三位儿科圣手一齐上前,轮番号脉诊治。

看完一轮,四四开口问:如何?太医们会诊一番,说道:本来不过是新生儿体弱。

小心照顾,等过几个月就好。

怎么好像吃了什么东西似的?陈嬷嬷不等问,就回答:小阿哥只吃了母乳。

哦,对了,不知道大雪封城,奶水不够,还吃了点八福晋送来的牛奶。

太医们一听,互相看一眼,点头,那就是了。

一定是牛乳不适合孩子喝。

往后,还是喝母乳的好。

四四一听,心中大慰,叫来陈嬷嬷,赶紧叫奶娘过来,给小阿哥喂奶。

陈嬷嬷一听,当面不好说明白,只得抱着小阿哥往里屋。

四四请太医们到厢房喝茶暖和。

回来看见八福晋还安安稳稳坐着,便问:八弟妹怎么不随外命妇进宫,给太子哭灵?八福晋听了,微微一笑,反问:四贝勒不也没去吗?四四懒得理她,叫来婆子送客,径自进了里屋,去看八姐。

八福晋无奈,带着大夫、丫鬟,跺脚跟着婆子出去。

一路走一路埋怨:怕你儿子饿死,特意来看他。

不领情倒罢了,还怪我多事。

那边八福晋出去,这边四四进里屋,瞧见八姐侧着身子,正扶着胸,亲自给儿子喂奶。

白花花的,忒晃眼。

当着陈嬷嬷等人的面,也不好说什么。

找个借口打发下人们出去,坐到床边凳子上,低头看儿子吭哧吭哧吃的急促,再看看床头胖乎乎、呼呼大睡的三格格,不由问:每天都吃不饱吗?瞧儿子瘦的。

八姐十分无奈,这俩孩子生下来就是克我的。

找了三四个奶娘,谁的奶都不肯喝一口。

两个人抢我一个。

偏又一个比一个能吃。

吃的饱就怪了。

四四看着儿子啃着他娘,一时半会儿怕是不松口。

只得借机说明宫里情况。

八姐听了点头:你也小心。

没了太子,往后不定怎么样呢。

万事以自保为第一,再谋其他。

说完,顿一顿,迟疑问道,往常听说,太子身体还是不错的。

怎么说病就病,没几天就没了?四四见问,也是奇怪。

只是这等话不能瞎说,只有说道,近几年,太子哥哥脾气越发诡异。

一会儿好一会坏的。

皇阿玛对他诸多不满。

但是,一直隐忍不发。

没想到,太子反而先去了。

皇阿玛的心,又痛又酸,只怕少不了对朝臣宫人发脾气。

八姐点头,抱儿子换个姿势,劝:你只管好好办差吧。

这时候可不能往枪口上撞。

说完,幽幽叹气,这俩孩子,生的太不是时候。

老爷子没生气吧?四四摇头,还好,听说儿子体弱,也就不气了。

还特意叫我带太医来看看呢。

说着,问:八福晋又来作甚?八姐噗嗤笑了,她能来做什么?把隔壁园子那个好好的曲径通幽处,改成了个戏园子。

除了看戏顺便唱戏,还能做什么。

你瞧着吧,太子一没,指不定她搞什么事儿呢。

又安抚道,放心,有我在,想动咱家孩子,下辈子吧。

四四一听,立刻明白,试探问:她——又送牛奶,又请大夫的,就是眼馋咱家孩子?八姐点头,可不是吗?谁叫咱家孩子生的日子——不对呢!四四听了这话,联想今日种种,闭口不言。

思量一阵,说给四阿哥起名叫弘旺,三格格起名叫弘春。

八姐听了,自觉十分满意。

看看外头天色渐暗,雪下的又紧了。

四四站起来,嘱咐八姐好生照顾自己。

说等太子出殡之后,就来看他们母子。

八姐笑着点头,你只管去吧。

不可在这时候,叫他们挑错儿。

四四听完点头,凑过来小声说道:多亏你传出话,说儿子体弱。

要不然,今日还指不定怎么着呢。

说完,找小阿哥脑袋上摸一把,顺便摸摸小阿哥嘴里那饭碗,不等八姐发火,便收了手笑吟吟跳到三步开外。

八姐嗔怒,滚!你个色胚!四四忍笑出去,刚出里屋,脸上便换成一阵凝重之色。

进厢房对着三位太医拱手,问:小阿哥可是要吃药?不行开副药方吧。

三位太医便问:之前可吃过?四四急忙叫来陈嬷嬷,陈嬷嬷牢记八姐教导,恭敬回答:回爷的话。

吃了。

都是八福晋带来那位大夫给开的。

说着,取了方子给太医们看。

太医们瞧了,说方子并无不妥。

只是阿哥实在太小,不宜用药。

还是温养的好。

说的四四一阵担忧。

当面嘱咐陈嬷嬷,给四阿哥叫小名狗蛋儿。

往后你们每日里喊一百遍,替他挡挡福。

陈嬷嬷躬身应下。

三位太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说什么好。

看时辰不早,四四不敢多留,叫来弘时、大格格、二格格,一一嘱咐一番,便带着太医们回城。

赶在宫门落锁前进了城,先去康熙那里报备。

太医们说了小阿哥情况,说是双生子,孕期难免吃亏。

又说孩子太小,往后再不可随意吃药,云云。

请康熙不用担心,慢慢养着,小阿哥就会康健的。

康熙闻言叹气,朕父子都是没多少嫡子缘的。

老大如此,老二如此,老三家的也是病歪歪的。

到了老四这里——唉!说的众人都低头不语。

康熙默然半日,叫四四到毓庆宫给太子守灵。

留下太医们,细问根由。

太医路上得了四四嘱咐,自然不敢说八福晋之事。

不过推说孩子还小,慢慢养着就好。

康熙知道问不出来,便摆手叫他们下去。

到了晚上,去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

皇太后听说老四家小阿哥体弱,连声念了几句佛。

自我埋怨道:哀家疏忽了。

德妃忙着照顾十四阿哥屋里人,四福晋年轻,上头没个老人帮衬,理应哀家管。

都是哀家疏忽了。

康熙抬头看一眼嫡母,心中暗道:老太太什么时候,学会上眼药了?皇家剧院小剧场:弘旺:四大爷是我阿玛,阿玛是我额娘郭络罗氏:雍正,还我男人和儿子来!八姐:一边儿去,穿越女跟我斗个什么劲,有本事,跟一夫多妻制斗去八贝勒:呜呜,老婆没了,儿子也没了,就连我都跟四哥暖床去了,好可怜良妃:呃,你们——谁才是我儿子?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到500加更☆、端慧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