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誉这段时间已经从部分官员口中得知了舅舅已经来到京城的事情, 他私下里偷偷出宫见了舅舅几面。
萧临身上的伤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外人压根瞧不出任何端倪。
他受伤一事除了静阳郡主和身边其他亲信知道以外,再没有其他人知晓。
就连皇帝也不是真的清楚他派去的刺客是否真的重伤了萧临, 萧临的行踪对他而言就像一个秘密,几拨人马派出去后, 刺杀到的要么是无辜的路人,要么就是萧临手下伪装的假暄王。
刘誉在宫中这么多年,虽然他的本性大度宽和, 但谁对他好, 谁对他不好,他是心知肚明的。
倘若没有暄王在背后的扶持, 即便他被立为了太子,亦很难避免皇帝与大皇子的加害。
所以暄王让他去做任何事情, 他一定照做不误。
但这次的事情似乎格外不同。
夜里萧祥来了东宫。
刘誉与萧祥见过很多次, 他知道萧祥是暄王的暗卫, 身手十分了得,出入大内完全不会被里面的侍卫察觉。
以往有什么重要事情, 暄王会让萧祥传递各种消息。
这次萧祥只简短吩咐了两件事情。
一是处死两名太监,二是从今以后多留意赵小公子的状况, 平日对他关照一些。
刘誉身边确实有几名太监伺候,他们仗着自己是太子身边的近侍,平时做事是有几分嚣张。
但刘誉顾及这些人陪着自己一起长大,所以对他们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当成没有看到。
现在暄王突然要处死两位,刘誉心里有些不解。
暄王至今还没有在众人面前露面, 这几名太监怎么可能得罪到他呢?刘誉道:萧祥, 舅舅他为什么会吩咐这件事情?萧祥想了一下, 回禀道:王爷的吩咐便是这样,属下并不知道缘故。
兴许王爷只是瞧他们不顺眼。
萧临想要处死两个人,刘誉不至于不舍得,这些太监做过的错事不少,随便找个理由便能发落了。
刘誉点了点头:好,孤会按照舅舅的意思去做。
另外,为什么要孤关照赵家那个小公子?难道舅舅和锡候曾经有过什么交情?赵澄是郑昱明举荐给刘誉的,刘誉很满意这孩子的行事作风。
赵澄年龄虽然很小,平日里十分稳重,言行举止都很规矩,简直不像是失去父母无人教养的孤儿。
这段时间皇帝知晓萧临来京肯定会要求太子在朝中做事,为了避免到时候和萧临产生冲突,皇帝这些天里安排给了刘誉许多事物。
因此刘誉没空关注赵澄在东宫里究竟过得怎么样。
萧祥道:王爷和锡候并没有什么交情,不过,和赵家这位小公子的姐姐倒是有几分交情。
刘誉有些吃惊:赵雪漪?他见过雪漪几次,虽然觉着雪漪在一众小姐中样貌平平,但她的气质倒是出类拔萃,让人看一眼就难忘。
苏贵妃与赵家退婚的时候,刘誉还觉得苏家这件事情做得有些不地道,故意欺负赵家现在无人。
刘誉点点头:好,既然是舅舅吩咐的事情,孤一定会照做不误。
他觉着萧临突然吩咐这两件事情,那么,这两件事情之间肯定会有什么关联。
刘誉在处死这两名太监之前,特地打听了一下他们这些天对赵澄做的事情。
第二天打听之后刘誉才知道,这两名太监仗着与自己关系亲近,不仅勒索赵澄不少财物,还动手打过赵澄几次。
赵澄怎么说都是锡候之子,父亲和兄长为景朝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居然落魄到被几个太监欺负。
倘若刘誉提前知道了这些事情,哪怕没有萧临的吩咐,他也一定会将这两名太监责罚一顿。
郑昱明和刘誉关系不错,两人明面上是君臣,实际上更像朋友,赵澄是郑昱明的表弟,自己作为朋友却没有照顾好对方,刘誉心里多少有几分愧疚。
他特意把赵澄叫来过问了一下这些天的状况。
赵澄年龄虽小,却不是喜欢说三道四的人。
面对刘誉的追问,他依旧不卑不亢的回答,没有在这个时候对那两名太监落井下石。
刘誉心里的愧疚感更重了,等赵澄离开之后,他警告了一下宫里其他太监和宫女。
这些人见刘誉处死了两名针对赵澄的太监,他们都被吓得不轻,看到赵澄之后再也不敢随便对待了。
赵澄完全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看到这些人的态度转变,他心里亦有几分好奇。
雪漪平时对他关怀备至,赵澄这辈子最在乎的人当然是雪漪。
他知道雪漪这些天为自己在宫里的事情担忧不已,所以在这些太监被解决之后,赵澄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雪漪。
他回去之后,雪漪正在书房里写信。
这些时日乔松在外做事,乔松那边的事情做成之后,雪漪这边需要一些父亲的朋友出面对那边的官府施压。
看到赵澄回来,雪漪头也不抬,一边写字一边道:是不是饿了?晚膳已经准备好了,我现在不饿,你先去吃饭吧。
赵澄道:姐姐,太子殿下身边的张公公,已经被太子处死了。
雪漪手中的笔微微顿了顿,墨汁险些流淌在了纸上。
她将笔放在笔架上,回过身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赵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具体缘故,太子突然下令处死两名太监,之后太子又把我叫了过去,问我最近在东宫里是不是一切都好。
张公公被处死之后,其他宫女太监对我都比以前好多了。
雪漪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这次是萧临帮了自己。
原本雪漪想的是萧临能够帮忙调节赵澄和这两名太监的关系,她压根没有想到萧临居然能够说服太子杀了他们。
赵澄看着雪漪的神色,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一些猜测:姐姐,难道是你想方设法告诉了太子这件事情?雪漪摇了摇头:不是我,我与太子素不相识,没有机会与他讨论这些。
赵澄看着雪漪心事重重的样子,他觉得雪漪肯定为自己做了什么,却没有告诉自己。
这几年来一直都是这般。
尽管雪漪不说,赵澄依旧知道雪漪为自己付出许多。
当初母亲临终前将赵澄托付给雪漪,从那一天起,他在无形中便成了雪漪的拖累。
赵澄道:姐姐,为了解决这件事情,你是不是废了许多心思?雪漪哑然失笑,轻轻揉了揉赵澄的头:不是。
这件事情是周家哥哥帮忙解决的,他在朝中为官,颇有一些人脉,能在太子面前说得上话。
赵澄抬头:姐姐是不是答应了他什么事情?并没有。
雪漪只是觉得自从遇到萧临之后,自己这段时间做任何事情都比往常顺遂许多。
萧临仿佛是她人生中的贵人,总是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搭一把手提供帮助。
其实这几年来,雪漪知道锡侯府的势力逐渐衰弱,她受寿安郡主的影响,自尊心要比旁人更强一些,很多时候不愿意欠别人的人情,即便欠了也要立刻还上。
所以这两年雪漪过得格外艰难。
她见惯了种种算计和落井下石,很少见到萧临这般愿意雪中送炭的。
如果说她心里不感动,这自然是假的。
她只是不知道如何对待萧临的这份善意,以后如何给对方适合的回报。
说起来,萧临应该对锡侯府的情况了如指掌,雪漪却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来历,不了解萧临这次帮助自己是不是废了非常多的心思。
雪漪轻声道:你去吃饭吧,饭菜都准备好了。
虽然这次有人帮了你,但你不能掉以轻心,以后在宫里依旧要规规矩矩的。
赵澄乖巧的点了点头:姐姐,我知道了。
雪漪挥挥手让他下去了。
巧儿给雪漪添了一杯茶水:周公子真是神通广大,小姐,您说他应该是什么身份?雪漪想了想道:或许是暄王的亲戚,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在太子面前说得上话。
巧儿道:我觉着周公子应该真的把您当成妹妹了,当年大公子对待小姐也是这般宠溺吧。
兄长在的事情,雪漪确实不用操心这么多的事情,可以永远安安稳稳的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巧儿说的并没有错。
可惜从前的一切都失去了,而萧临也不会一直留在京城中,雪漪能接受对方一两次的照拂,今后更多的事情,恐怕还是要她自己一个人去做。
雪漪淡淡一笑,她笔尖上蘸了一点墨水,继续提笔写字。
外面又有人敲了门,巧儿出去看了一下,片刻后巧儿带着一封信回来:小姐,这是给您的信。
雪漪将信封拆开看了一遍。
事情比她想象中更快,乔松已经在外地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
巧儿看着雪漪露出些许笑意,她也猜出事情有了变化。
小姐,乔松那边是不是——雪漪点了点头。
巧儿道:太好了,小姐,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