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气苦

2025-03-25 13:29:58

确定了耿靖阳有留后手,柳露这才定了心,毕竟自己好办,可后院还有个宝丫和这么多的下人呢,听了碧荷的话,她想了想吩咐道:这样,我这里人手不用太多,你让他们一定要多注意宝丫那里,还有就是让翠竹多注意点成药院子别给人留有什么打探的机会,对了,你那里还要安排个人单独跟着宝丫贴身保护。

碧荷对她的安排也没什么补充的,只有点为难分了人,奶奶身边怎么办,便迟疑地道:这样的话,奶奶身边的人少了,也是不妥得。

柳露不在意地道:有什么不妥得,你自己的能力自己不清楚,再说了老爷子也安排了人手,宝丫是个孩子,警觉性低,当然要多派些人手到她那了。

还有就是,这些话你对杨嬷嬷提提就行了,对其他人可要保密,没得人家还没出什么招,咱们自己个倒弄得人心惶惶得了。

碧荷听了这话倒是笑了,想着四奶奶怪不得很得四爷和老爷子的看重呢,就这份沉稳的气度就是别的女子所不能及得,看着这样的主子,碧荷刚沉重的心情也跟着轻松了起来。

说了会子话,两人也就回了内室,这一坐下来,柳露就让碧荷赶紧地去办事。

碧荷看着自己出去奶奶跟前一个人也没有倒是不放心,想着这几天观察下来,院子里那个新来的小丫头子还得用,就商量道:奶奶,我看我们这的人手不够,翠竹一时也回不来。

外头那个新来的小丫头子看着还行,身家也很清白,要不就让她先跟着我学着伺候您。

柳露也知道碧荷一人确实辛苦,听了这话。

想了想,也觉得这小丫头子还行,就点头道:好吧。

你就将她直接调到内院来吧,她以前是属于外院的,你要跟莱管家说一声,其实要不是兰花和五儿年岁稍小了点,倒是可是提上来做个二等的,这样你也算有个臂膀了。

碧荷见柳露答应了,笑着道:是。

奶奶说的是,这俩孩子再磨磨年岁大了,还是得用的,如今那些琐碎的杂事,不就做得挺好。

好了,您歇着,我这就先办了这事,不然我可是不放心让奶奶一个人呆着。

柳露无所谓她如何安排,事情既然定了,她也就没什么可过分担心的了,摆了摆手让碧荷出去了,这一天的她也是有点累了,要躺躺了。

柳露安排了碧荷出去布置。

自己个累的休息了,一时院子里静悄悄地好不惬意。

可此时,文氏院子里就没这么好运了,文氏午后醒来,周姨娘虽知这姑娘不喜自己,可碍着身份还是要往姑娘跟前去凑凑得。

这不,听说姑娘醒了,忙带着丫头彩云就来到主院探文氏了。

文氏如今正烦恼着自己的事,对她到来倒也没在意,只挥了挥手,就让她自坐了。

她今儿这么好说话,倒是惹得周姨娘多看了她几眼,暗想这姑娘可是哪里出错了,对她如此温和,不过心里想归想,可面上是半点不露,忙谢过了文氏,就安坐一旁了。

这不她一落座,青梅就同周姨娘黏糊上了,东说西说得,气得周姨娘的大丫头彩云对着青梅直翻白眼,青梅这**裸的排挤行为让她气的牙痒。

文氏本就心烦,再被青梅这聒噪的就更是不得意了,这些人烦得她只拱火,可因着哥哥的面子,又是在旁人家,她只得生忍着。

正当文氏忍不住,恼得要发火的时候,文大爷走了进来,见青梅围着周姨娘说长倒短的,妹妹只在一旁坐着不答话,知道素来爱清静的妹妹这是嫌烦了,忙道:小妹,可歇息过了?一屋子的女人没注意到文大爷已经进来了,他这一出声,吓得她们忙都慌乱地起身给他行礼,文大爷不甚在意地挥挥手让她们起身,他对周姨娘还是很中意得,这一日没见,还是很温和地关心道:你在这休息的可好?若是有什么不妥的暂且忍忍,毕竟这里不比家里。

这耿家经过这半日,他也觉得不咋地了,暗想若是他在京走镖必定比这老耿混得好。

周姨娘本来以为当着姑娘面,爷不会对自己说什么的,谁知竟这么关心自己,不仅暗自得意,看来自己在爷的心里多少还是不同的,遂也不怕碍着姑娘眼了,抬眼娇魅地看着文大爷的脸,嗲嗲地回道:婢妾休息得很好,谢爷关心了,爷休息得也好吗?文显宗被自己这爱妾的娇魅一眼看得酥到了骨头里,不是当着妹妹的面,他可真要好好地怜爱一番了,自打往京里来,他可就没尽兴过,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只能是遗憾一叹了,遂轻瞥了爱妾一眼,瞄了瞄她姣好的身段,轻咳一声道:好,你别费心了,我这里同姑娘有事要谈,你先下去吧,有什么不凑手的,打发了彩云去客房寻我,到时自会帮着给办了,别委屈了自己个就好。

周姨娘见爷打发自己个下去,也没觉得委屈,她可是个精明人,知道有些事还是不知道为好,遂笑着道:是,大爷同姑娘好好说说话,这一气也有好一段时间没见了,不但大爷想姑娘了,我看姑娘也想大爷呢。

这么熨帖的话,你说这文大爷如何不爱,在一个他今儿当着妹妹对这周姨娘如此温和贴体,可是有因由的,这后头的事,他还指望着这周氏能帮上大忙呢,遂乐呵地赞许道:对,周氏说的不错,可不就如此,好了下去吧。

他的目的,周氏不知道,得了他这话,觉得大爷今儿如此给自己做脸,必定是很在意自己了,周氏心里可是喜滋滋得,见他再次吩咐下去,忙机灵地道,是,爷在外千万保重,婢妾这就下去了。

说完行了一礼就带着自己的丫头彩云走了。

文显宗见她走了,遂看了看屋子里,刚好见青梅瞄了几眼周姨娘走的方向,也就顺势吩咐道:青梅也下去吧,看看姨娘处还有什么不妥当的,我们这里不用你伺候。

青梅如今性情变得有点怪异,心里想着要做什么事,面上就有点按捺不住,她自己还没察觉出,可文氏到底是与她朝夕相伴的,瞧着她这副样子不觉皱眉,越发地嫌弃了起来,知道哥哥这么吩咐自有道理,也就挥手道:既然哥哥吩咐,你去就是了,没得在这弄鬼的。

青梅这几日对文氏有点怵,本来按着以前,大爷吩咐她想都不用想,就直接走了,可如今她没敢,这才在大爷吩咐了后,站住了脚,偷瞄了文氏几眼,刚好被文氏看见,说了这话,不过能得她同意,青梅也就不在意了,她心里头可是有大事要同周姨娘商议的,遂笑着道:是,瞧姑娘说得,奴婢这不是怕屋子里没人伺候吗,既然爷和姑娘吩咐了,奴婢这就下去了。

说完一礼,娉婷地走了。

文显宗倒是没注意这青梅有什么不妥,还道她们主仆俩这么说,是感情不错呢,也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了,他可是有事要同妹妹好好谈谈得,这下面该如何走,他也得听听妹妹的,要说他对这唯一的妹妹还是很好的,见人都走了,也就问道:小妹这段日子在耿家可好?文氏今天见她哥哥带了周姨娘来很是不快,也没了往常见着哥哥的热乎劲,见他这么问,颇有点赌气地道:好,当然好,可哥哥既来了,干嘛不带了嫂子一起来,看着也好看些,如今这算什么?也不怕让人看了笑话,你让我日后在耿家如何立脚。

说着说着眼眶不觉红了。

文大爷此时才知道妹妹怪不得今儿她对着自己这么淡淡地呢,原来是为着这个生气呢,不觉笑了起来,见文氏瞪了他一眼,文大爷才收了笑,指了指她,乐道:你呀,这事值当你如此生气,都多大的人了还计较当初那点子事,周氏人还是乖巧的,不会碍事的。

文氏曾今同周姨娘为了一些小事,闹得不愉快过。

听哥哥这么说,文氏越发地气苦,嗤笑道:谁乐意同她计较,我这不是同哥哥生气吗,你出来办事,不带了嫂子,却带了个小妾,你说这上得了台面吗?文大爷还没意识到妹妹这是以为同耿家老大的婚事成了呢,只解释道:你大可不必生气,我这不是为你好,就你嫂子那个脾性你们能处在一处,我可不愿你受气,这周姨娘虽然是个妾,可是为人很是懂礼,你只是对妾有成见罢了,别想那么多了,并不是每个小妾都同爹爹那个一样,小时候我们受的苦,我记得呢,不会糊涂地让她逾矩的。

其实在他心里,妾不过就是玩意罢了,虽对家里的母老虎不满,可今朝上京办的事还是有些风险的,他如何会为了掩人耳目带了正妻来,如今搭上一个妹妹已然是没办法的事了。

文显宗一时想到小时候爹爹宠幸姨娘对他们的娘不好,他仍是气闷,爹爹因着这个妾连带地对他们兄妹也很是看不上眼,让他们吃很多苦,要不是那女人没生出个儿子来,后果可就不敢想了,所以他同妹妹才会不愿华家那门平妻的婚事。

(这原因谁也没想到,不过这也只是他送文氏上京的其中一个原因罢了。

)☆、第二四二章 兄妹定计听了这话,文氏也红着眼眶沉默了,是呀,哥哥怎么能忘了呢?因着爹爹宠信小妾,他们吃了多少苦呀,娘也被那女人给生生气病了,最后心灰意冷拖不住就走了,若是没有这件事,她如今也不会过的如此不如意了,有娘在什么不给她安排得好好的,华家这门亲事,直接不会结,或许现在她早就儿孙满堂了。

文显宗不过是一时想起气闷罢了,不想回头见妹妹因着自己的话,又红了眼眶,看了不觉心里越发地怜惜自责了,是自己辜负了娘,没照顾好妹妹呀,遂用手撸了撸脸,强撑着笑了道: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如今日子好了,这么些年是哥哥对不起你,这往后拼了哥哥的命,也不会让你再委屈了。

(理想是不错,可现实不容你呀。

)文氏是个标准的古代闺秀,虽然自己的小算盘多了些,可是对哥哥和文家还是很有感情的,人也不怀,性子也柔,听了哥哥的话,倒不好再生气了,遂吸了吸气带了笑道:哥哥恕我小性了,这一路风尘可是累着了,看着哥哥这段时间好像瘦了不少。

能不瘦吗,想一直搭着王爷这条船,可不是一般二般地费神的。

见妹妹情绪好转,文显宗也不多解释什么,想着今夜要办的事,忙问道:还好,你别惦记我了,对了,妹妹你觉得耿家可好?文氏一直以为自己来耿家是老和尚同哥哥一起商量的结果,见哥哥这么问,倒是有点奇怪了,疑惑道:还好呀,难道哥哥不了解吗?文大爷被她问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只得含糊地道:当然知道。

这不是哥哥想问你自己对耿家的感觉吗。

文氏见哥哥是这么个意思,倒是不好意思自己个刚才的语气了,忙回道:哦,这样,这要是细说起来,应该都还可以,耿家的人对我倒还是礼遇的。

他们家生活虽然不如我们家,不过除了伺候的下人少了点,多少有点不便外,其他倒还行。

文显宗听了这话先松了口气,他最是怕老和尚同妹妹说过了,妹妹自己个死心踏地得看上耿家,那就不太好办了。

如今看来妹妹对他家也没多满意,为了使妹妹对耿家不满,他又紧着问了句,那耿家人除了态度好点,饮食上可多有关照,我怎么瞧着你脸色不太好呀。

文氏脸色不好,一是心里有事,二是在寺里吃素的原因,见哥哥如此细致的关心,文氏心里暖暖的。

笑着道:我这比在寺里时好多了。

他家这吃食上也还过得去,最重要的是我看着他们家里没有什么妾侍。

心里舒坦,人就精神了很多。

文氏还不太好意思同她哥哥说自己已经同耿家老大见过面了,感觉上还行,最重要的是比华家的那人看着好。

文大爷听妹妹这么说,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他虽然有私心,可还是希望妹妹好的。

遂试探地问道:妹妹,哥哥当初也没想着同耿家结亲,再一个这耿家的前头三个哥儿不是耿家亲子,这以后的家业他们是没有的,我可不会想着让你过苦日子,当初不过是想着师傅人脉广又有名望,照着你的岁数找个富贵人家做继室这一辈子还是能成的,不想他老人家错会了我的意思,竟然想着将你许了给耿家。

文氏还真不知哥哥有这个打算,她对耿家老大,虽然印象不坏可要说非君不嫁也没到那地步,她心里还是文家和哥哥重要,她知道她要是嫁得好了,对哥哥也是个助力,毕竟她的婚姻还是哥哥做主才是正理,见哥哥还想着问问她,很是感动地道:哥哥有什么想法只自己去做也就是了,妹妹万没有不听的理,只不过这事方丈大师同耿家的老伯通过气了,虽然大家没明着说出来,可你看这可怎么地是好?文大爷对师傅没同他商量就定了耿家还是有点意见的,诚然师傅对他们是很好,可是他老人家就是太固执了,在其他方面是一点私也不徇,不然他也不会为了生意不敢过分得罪华家,才使得这事一直拖着没解决,误了妹妹这么多年。

(这人真是奇怪了,你自己个为了富贵耽搁了妹妹,这会倒是怪上了老和尚,真真是人心不足呀,要不是老和尚他那镖局能开得起来?)文显宗可是不会想到师父当年对他的扶持,而是想着,若是师傅通融,哪里来得现在的尴尬,自此他对师傅也就有点怨言了,这近几年来往的也就少了,这次要不是那人的安排和华家的强势,他也不会送妹妹进京的,见妹妹这么为他作想,遂咬了咬牙,坦白道:妹妹,哥哥想着还是不要嫁进耿家的好,耿家有人盯着呢,我怕着会祸及你。

他只能说怎么多,其他的是不能透露的,妹妹知道多了,与她不好。

文氏虽然有点自私,可是到底性子还是柔和的,听了这话,忙急着道:哥哥,这耿大伯对我还是不错的,要是有人对他们不利,凭着老方丈师傅还是能助其一二的,哥哥能不能提醒下耿大伯,不管亲事成不成,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呀。

文大爷也不是什么太奸猾的人,他只是太想壮大自家的实力了,正好那人来接头,只说是让他了解些耿家当家人的动向,其他的就是多了解些师傅的事,只要他知会了这些,就保他的镖局成为沿海的第一,华家的事也让他别放在心上,自有人给他解决了,他这才动心得。

想着他只是说了些师傅无关紧要的事,应该不算是对不起师父,对耿家他确实知道的不多,只是些早年耿老爷子走镖的一些事,此人倒也没强求什么,只建议他将妹妹送到方丈哪里,剩下的他们会安排好,还保证不伤害他妹妹。

当时他送妹妹来时,只是想着那人让打听耿家的事,才略问了问师父,谁知师父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竟然弄了这出,不过这也正好合了那人的意,如今这不是又让他多打听些耿家的事吗?这次他来得这么急,是那人让他来的,具体什么事要到晚上才知,他其实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哪个王府的人,只知道这些人神通很大,这短短的一段时间,他的镖局接的镖就比往年多了不止一成。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现在妹妹要他提醒耿家这是不太可能的,在一个,想起那人阴鸷的眼,他就不由的胆寒,也肯定耿家对上那人是绝对没胜算的,他只要不做对不起师傅的事就成了,同耿家他的交情也就一般般吧,这么多年没见了,往年的那点交情也淡的不多了,为了耿家赔上自家他可是不会做得,顶多到时耿家落魄了,他助些银钱也就是了。

定了主意,文大爷忙提醒妹妹道:小妹,这事我们做不得,那些人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要是让人知道了,我们可是没好果子吃的,哥哥只想你将来能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再说我同耿家可是没什么交代的,婚事那都是师傅他自己的意思,当然也怪我没同师傅说好。

具体他在耿家这件事中起的作用,他可是不会与妹妹说得。

文氏听她哥哥这么说,知道同耿家的事是不成了,自己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她这么大的年龄可早过了二八年华的怀春之际了,可老方丈同她说的她以后可能怀有孩子的事还是要告诉哥哥的,这事可是关乎她以后的日子,至于提醒之事,既然能影响道自家,她也还没伟大到可以为了旁人危害自家的理,直接就不同哥哥提了。

想到要说怀孕之事,心里也是有点自苦的,这要是娘还在就好了,哪怕是有个和善的嫂嫂也是好的,这话让她一没出阁的大姑娘说出来,还真是有点难,可是现下不说还真是不行,只得鼓起勇气道:哥哥,方丈师傅说我还是有可能有自己亲生孩子的,但是要靠和耿家四媳妇的缘分,说我的孩子缘分就靠了他家四媳妇,你看这如何是好?哥哥要如何行事,她管不了,可最后行事能顾忌她这点就好。

文大爷对自己妹妹能不能有孩子还是很看重的,先前想着妹妹年岁大了,孩子怕是不容易得,就想着让青梅跟着嫁过去,生了孩子给妹妹养也是一样的,这青梅是家生子不怕她生了外心,现在妹妹能有自己的孩子那岂不是更好,倒是有点苦恼了,这后头不知如何行事了,耿家看来还不能立马就倒了,这一想,不由地暗怪起老和尚了,这师傅做事就是有点神神叨叨的,遂皱了眉头嘀咕道:就这样也不用嫁进耿家吧,什么缘分不缘分的,真是的,师父也不说的明白点。

对了,难道他家媳妇会给人看病?这样的话倒好行事了,只请人看完了病,自家与他们就没什么瓜葛了。

他这无意识地叨咕倒是提醒了文氏,一想,对呀自己来了这么多天,倒是听说过她家准备开个成药铺子,看来这四奶奶是会些医术的,这就投上了,不然方丈师傅肯定不会这么说的,听了哥哥的话,她倒是高兴了起来,说道:也对,我还真没想到这层,不过哥哥要是我们不与耿家结亲,人家会不会不给看呀?她还是信方丈大师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