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在唤奴婢吗?素红放心不下,又折回来,刚好听到叶凝在说话,声音不大,她也只能听到自家主子的声音,但说了什么,素红却是听不清楚。
叶凝迅速地看了阿一一眼,扬声道:没有,不必进来了,退下吧。
素红也只好作罢。
叶凝重新看向阿一,她问道:你替我找神医的事情,陛下知道么?阿一道:不知。
此事不伤及国本,又不损陛下的利益,阿一也没有向元平帝禀报。
叶凝想起之前阿一说的话,也大概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
她展眉一笑,说道:此事多谢你了,夜也……深了二字还未说出口,阿一倏然皱了下眉头。
叶凝的话音也戛然而止。
能见到阿一皱眉,倒是新鲜事。
她改口道:你还有事?对。
阿一说:此事并没有确定,我只是怀疑而已,所以我也没有向陛下禀报。
叶凝问:是什么事?阿一说道:淑妃身边有个内侍唤作李全,狩猎的第一日他鬼鬼祟祟地跟在你……不,应该是陛□后,后来陛下去了你的帐子里,他也跟上去了,在帐外偷偷摸摸地听了好久墙角。
阿七和十三看在眼底,但因是暗卫的身份,不方便出面。
阿一那一日本来想告诉皇帝的,可是接下来皇帝被雷劈晕了。
阿一也是今日才知皇帝和叶凝的身体换了回来。
叶凝问:你……在怀疑什么?阿一道:淑妃知道你和陛下互换身体的事情。
叶凝面色一变,她回想起这几日来淑妃的异常,待她好得不像话。
以前淑妃和她说话时,虽是和蔼可亲的模样,但是她仍然能够感觉得出来淑妃眼底深处的那一层隔阂,可这几日那层隔阂却消失了,甚至还有讨好之感。
若是说淑妃察觉出端倪来,并且深信不疑,那么这几日的诡异就能解释得通了。
叶凝道:你确定?阿一道:只是怀疑。
叶凝眸色微闪,心中来了一计。
淑妃晓得此事,定会去告诉太后。
不管太后信不信,太后一定会去试探皇帝。
那么今天皇帝刚狩猎回来,连歇息也不曾有就被太后召去了,也能解释得通了。
若是没有那一道劈下来的雷,此刻自己怕是在太后面前露馅了。
可如今她和皇帝换了回来,这事她知道,皇帝知道,但淑妃不知道!她不动声色地说道:兴许是你想错了,此事太过荒唐,若非是我亲身经历,我也不信,最多也只会以为陛下中邪了。
你再让阿七和十三去查查,看看淑妃有什么表现。
也许只是你的错觉罢了。
阿一定定地看着叶凝。
叶凝被阿一看得心虚,她轻咳一声,说道:夜深了,你回去吧。
下回你来见我时,提前告诉我,或是想个什么办法让宫人给我传话,约个时间,不然半夜三更的,说不定下回我就把你当成贼人了。
阿一久久没有回话。
叶凝故作镇定地道:可以吗?阿一这才开口道:好。
屋里只点了盏灯,有些昏暗,阿一垂下眼来,叶凝无法看清他的神色,更无法猜测阿一心底在想什么。
元平帝的这个暗卫,叶凝从来都没有明白过。
许是当暗卫的缘故,他一直都是张冰冰冷冷的脸,可叶凝知道阿一不笨,他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阿一转过身,准备离去。
叶凝不经意一瞥,发现阿一的后颈上有一点鲜艳欲滴的朱砂,红得极是妖魅。
她从未见过颜色这般鲜艳的朱砂,仿若是能在顷刻间夺人性命的妖物。
叶凝微怔,刚想开口询问,阿一已然离去。
窗子一关,屋中又是冷冷清清的,仿佛不曾有人到来过。
.慈安宫。
一道明黄的身影从宫殿里走出。
元平帝上了龙辇,小永子尖着嗓子喊道:起驾——万海全又被罚面壁思过了,这一回还得罚足三个月。
小永子之前也侍候了皇帝不少时日,如今不少事都十分娴熟,元平帝用得也顺手。
小永子瞅了瞅天色,已是夜深了。
小永子问:陛下还去青玉宫吗?元平帝道:回乾和殿罢。
这时叶凝估摸也睡了。
今夜太后倒是有几分不对劲,尽是说了些奇怪的话。
不过幸好他和叶凝换回来了,不然那些话叶凝一定应对不过来。
如今虽是初春,但夜里也凉,小永子递上一个刚添上银霜炭的手炉:陛下,夜凉。
元平帝以前是极少用手炉的,他身子健壮,冬天里也极少得病,可之前用了叶凝的身体后,他日日都是手炉不离身的,现在换了回来,手里没有揣着个手炉也不习惯。
他接过来,摩挲了会,手心逐渐生热。
经过昭和宫时,元平帝漫不经心地瞥了眼,他忽然想起许久没有来看过贤妃了。
他道:去昭和宫吧。
他的确很久没有来看过五皇子和三公主了,是得去看看。
小永子应了声。
.而此时此刻的慈安宫,流春扶着淑妃走出。
淑妃惨白着张脸,连走路的步伐也有些踉跄。
方才皇帝离去后,太后数落了她一顿,这些年来太后从未用过那样的语气来说她,太后甚至还抛下重话。
若有下次,定饶不了她。
淑妃委实没有想到叶凝竟能骗过太后,且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与平日里的元平帝无二,仿佛她之前的猜测全都是错的。
淑妃此刻的心底有几分犹豫。
莫非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猜测错了?元平帝和叶凝根本没有互换身体?本来互换身体这样的事情就是荒唐之极的,可之前皇帝和叶凝的表现都如同她猜想那般。
难不成真的是自己猜错了?但是李全断不会听错的。
淑妃信任李全。
此时,有内侍前来,低声道了句:娘娘,陛下去贤妃娘娘那儿了。
淑妃听罢,心中不禁开始动摇了。
莫非真的是自己想错了?淑妃回了鸾祥宫后,一夜未眠,满脑子都是叶凝和皇帝。
次日淑妃早早起来,去慈安宫给太后请安。
虽然太后明说了要静心礼佛,非重要时日妃嫔无需前来请安,但淑妃不一样。
淑妃还未嫁给元平帝时,太后就已经十分疼爱淑妃这个侄女。
两姑侄亲若母女,若非和贤皇后家世出众,这后位本也该是淑妃的。
后来和贤皇后离去,后位空缺,太后也曾和皇帝提过,暗示淑妃能担当大任,元平帝每回都只是一笑而过。
不管怎么说,淑妃在太后心目中是与众不同的。
后宫众妃嫔也知道这点,每次见淑妃大老早地去慈安宫里给太后请安,也只能在心底羡慕。
可今天淑妃却在慈安宫门前吃了个闭门羹。
太后身边的方嬷嬷说道:太后娘娘要专心礼佛,娘娘改日再来吧。
见左右无人,方嬷嬷又低声道:太后娘娘正气在头上,娘娘还是等太后娘娘气消后再来。
淑妃明白方嬷嬷的意思。
她点点头,说道:多谢方嬷嬷了。
淑妃离开慈安宫后,心中没由来的有几分惶恐。
在后宫里她最美的花期已过,比起良妃顾昭仪那般娇艳的花儿,她就是一朵濒临凋谢的黄花。
她没有姿色来留住皇帝,她只有太后这一座靠山。
虽有三皇子,但以良妃如今的受宠,若……若是她生了个皇子,她的地位必然不保!且如今太后恼了她,让她吃了闭门羹。
此事传出去,在后宫里也定会成为其他妃嫔茶余饭后的笑料。
若是太后对她失望了,不再扶持她,那么……那么……淑妃惊慌得脸色也变了。
娘娘,您莫担心,太后娘娘过几日就气消了。
太后娘娘这么疼您,一定会恼恨久的。
娘娘这几日抄抄经书,太后娘娘一定能明白娘娘的心意。
流春说道。
淑妃镇定下来。
她不能慌,也不能完全指靠太后。
她得想办法找出证据,证明皇帝不是皇帝!不,她只要放出风声,自然有人来替她效劳。
朝廷再乱都罢,这后宫里坐大的人必须只能是她自己!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平安夜呀~~祝乃们平安夜快乐嘤嘤嘤嘤,木有伴的人都来看蛋大其他的文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