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蕙最近总感觉,冥冥中自有天意。
她和孟子楠就是无缘,哪怕再折腾也不能逆转。
孟子楠都要重复前世的路,娶沈建聿的女儿,而阿蕙又有什么资格逃脱宿命?有些悲剧被避免了,还是转移到了旁人的身上?就像当初三哥的事。
三哥没死,可老太太的兄弟姜锦天死了。
曲峰林还是要被枪毙,只是换了种方式;曲爱雯还是死了,虽然这辈子不是阿蕙杀她的。
何礼离开了,却杳无音信。
作为前朝皇族的一员,他可以寻求保皇党的庇护,也许有一日他就会卷土重来。
命运前进的方向也许会有出现岔路口,却不改变大方向。
阿蕙挽救家庭,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而现在,孟夫人想逼迫让阿蕙离开茂城。
也许争斗下去,赵家就这么散了。
也许阿蕙被迫离开,虽然不是前世的逃亡,却也背井离乡,和前世的遭遇相差无几。
这不就是另外一种代价?现在论输赢,还太早了。
没有什么事是注定的!陈淮小笑道,事在人为。
师傅没有成家,却也知道,能结夫妻是几辈子修来的缘分。
不是逼不得已,何来劳燕分飞?你这样聪明的女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又肯用心,怎么会有这样顾虑?阿蕙就沉默着不说话。
宴席闹到了半夜才散场。
赵嘉林夫妻住在饭店,第二天才回赵公馆。
回到赵家,依着老式的规矩,宁嫣然给老太太敬茶,妯娌叔叔和小姑分别送了礼物。
她正式成了赵家的儿媳妇。
赵家从腊月十三摆席,请了两个戏班,一直唱到了腊月十五。
摆了三天的流水席,所费不赀。
赵公馆在城郊,占地面积颇大,处处有现成的精致楼阁。
赵嘉林和宁嫣然结婚之前的一个月,大哥就在东南花园替他们另外开辟了一处住宅,装饰得古色古香。
宁嫣然很喜欢。
她娘家是法式豪宅,住久了就觉得腻味,反而是赵家这园林亭阁格外吸引她。
她很满意,就直接告诉了大嫂。
大嫂等人也怕宁嫣然不满,见她直爽。
对她第一个印象就好极了。
妯娌之间,也越发和睦。
到了腊月十五,下起了雨。
天就阴冷骇人。
茂城的冬日不下雪,却也有零下几度的年景。
像今日这般寒雨肆虐,风暴咆哮的恶劣天气,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
茂城的夏季有大风暴,碗口粗大的树都能连根拔起。
可到了冬日。
虽寒冷,风却不会像今日那么大。
大海到了冬日也安宁平静。
像今日这般大风,是很罕见的。
大家从各自的院子到饭厅,都是一身狼狈。
却又不能不来。
宁嫣然今日回门,赵家众人要露面相送。
三哥的西装也被雨打湿了;宁嫣然的乳白色大衣溅了泥浆,似盛绽的莲。
鬓角也乱了。
她直呼道:这天,汽车都能被掀翻了!我能不能改日再回去?老太太等人都笑。
三哥却当真了,说道:也行啊!这鬼天气。
出门麻烦!他倒是疼媳妇。
大太太瞪眼:胡闹嘛!今日是三朝回门,没听说改日再回去的!既然是老规矩,就得照规矩办事。
都什么年代了!赵嘉林不满道,这天气,出门也遭罪。
何必呢?岳父岳母是开明人,打个电话解释下。
他们也能省事…….宁嫣然就双眸放光,看着赵嘉林。
赵嘉林的话,简直说到她心窝里去了。
何必守那些老规矩?该废除就要废除嘛。
宁嫣然觉得回去也是弄得一身风雨狼狈的,还不如改日。
等天气好了,漂漂亮亮的回去。
大哥重咳,瞪了赵嘉林一眼,没有当着宁嫣然的面训斥赵嘉林,只是道:亲家都备好了宴席,别叫亲家空等。
叫佣人回房拿套干净的衣裳,到了亲家门口再换下来。
一年四季常有天气不好的时候。
天气不好就不走亲戚啦?宁嫣然是新媳妇,很怕因为自己,丈夫和大伯吵起来,忙笑道:我自己回去拿吧。
赵嘉林按住了她的肩头,说:我回去拿吧。
小两口很是恩爱。
大嫂禁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大家跟着笑。
宁嫣然的脸刷得通红。
赵嘉林怪不好意思的,干咳几声,忙不迭撑了雨伞,往自己院子跑。
他刚刚出了饭厅,伞一下子就被乱风就刮翻了。
阿蕙正好从远处来。
她披肩了油布雨衣,整洁又漂亮。
虽然也打湿了脸颊,却比其他人整齐些。
走近看到狼狈往回跑的赵嘉林,阿蕙快步追了上来。
她一到饭厅,她的雨衣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赵嘉林一把夺过来,说道:先借我用用,我回房拿东西。
就抢走了。
佣人拿了毛巾给阿蕙擦脸。
吃饭的时候,大太太和宁嫣然就问阿蕙,那件雨衣怎么弄的,比蓑衣看着轻便好看。
简单得很,会做衣裳就会缝。
我剪了好几把雨伞缝成的,所以才来晚了……阿蕙笑着说。
最后,宁嫣然非要阿蕙给她做一件。
阿蕙笑着道:这哪里来得及?我的送给你……磨磨蹭蹭的,好半天才从赵公馆出发。
出门的时候,汽车被大风刮得快要掀起了,寸步难行。
司机是老虞,经验老道,还是好几次差点翻车。
最后只得缓慢开着,比步行快不了多少。
这样一耽误,等赵嘉林和宁嫣然进城的时候。
已经快十一点钟了。
他们回门,昨晚打电话约好的是十一点开饭。
我妈肯定以为咱们出了事……宁嫣然急了。
赵嘉林道:你现在着急上火的,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怎么那么慢腾腾的?你给我添堵是不是?宁嫣然吼回来。
天气已经够烦了,他们俩还内讧。
司机老虞只当听不到,谨慎小心开车。
快到城门口的时候,突然见城门关了。
茂城天平,一向不怎么关城门的。
赵嘉林冒着大风雨下车去问怎么回事,对方扛枪士兵根本不理,直接把他们哄走。
宁嫣然让赵嘉林塞点钱。
赵嘉林想再次靠近,士兵就鸣枪警告了。
宁嫣然吓住了。
忙喊赵嘉林回来。
司机老虞也害怕,急急忙忙调转车头回家。
结果路上,汽车抛锚了。
风比早上小了很多。
雨却大了,淋在身上,似冰钻打在身上,又冷又疼。
宁嫣然踩着高跟鞋,泥泞路根本走不了。
最后。
是赵嘉林把她背回去的。
老虞留在车子里不敢走。
等赵嘉林夫妻赶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他和宁嫣然全身淋透了。
赵嘉林累得全身是汗,气喘如牛;宁嫣然趴在赵嘉林背上,雨全部打在她后背,她都冻僵了。
赵嘉林把她放下了,她都奄奄一息。
大哥等人得到了佣人的通报。
都吓了一跳。
大家还以为他们路上遇到了劫匪。
虽说茂城太平,可赵公馆在城郊,沿途海堤的地痞流氓多不胜数。
有时候遇到了帮派内斗或者两个帮派互殴。
就会被殃及池鱼。
大家冒雨,赶到了赵嘉林的院子。
等赵嘉林和宁嫣然分别用热水洗漱了一番,厨房端来了姜汤,他们夫妻喝了才好些。
城门关了。
赵嘉林一边扶着宁嫣然喝姜汤,一边告诉大家。
宁公馆打电话来了吗?电话早就断了,你不看看这风……大太太说。
既然关了城门,他们也出不来,咱们也进不去,只怕急疯了!赵家在城郊,可亲戚朋友大部分都在城里。
茂城这样不通知就临时关了城门,实属罕见。
通常关城门,都要提前登报通知,且是晚上九点过后。
茂城是链接江浙和广东的交通枢纽,很多辆车都要经过茂城。
茂城又太平,很少这样失常。
没什么事吧?二太太嘀咕。
她有些忧心。
她娘家也在城里。
能有什么事?这样怪异的天气,只怕是城里电线杆子被吹断了。
怕土匪趁乱进城呗。
大太太安慰着二太太。
城里断了电话,倘若有土匪进城的话,不能及时通知驻军,的确麻烦,还不如关了城门。
这倒也是个理由。
可突然的变故,总叫人心里不安。
大哥就道:别瞎猜。
我派人去城门口瞧瞧,倘若开了城门,给亲家报个信,免得他们担心。
三哥道谢。
宁嫣然昏昏沉沉的,大家说话的功夫,她只是抬了抬眼皮。
黄昏的时候,佣人从城门口回来,告诉大哥说,城门还没有开,只怕入了夜更加不会开了。
大哥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
事情有些不妙。
时局的稳定对商人最是重要。
一个动荡,也许商人就会倾家荡产。
大哥很害怕有大变故。
阿蕙也心里乱得很,她回自己院子坐了坐,又觉得不对劲,还是去了三哥的院子。
她想仔细问问三哥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嫣然还在睡,三哥坐在一旁整理书局里的文件,不时抬眸去看一眼床上昏睡的妻子,目光里有了几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