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公主微微皱眉。
从她嫁到镇南王府,周温便每个月只过来三次,除非她病了,他才虚与委蛇地前来探望探望。
老王爷活着时如此,老王爷去世了,他也继续这般行事。
宁州百姓笑她被镇南王冷落,却不知她巴不得周温再冷一些,一次都不来才好。
收回视线,华容公主继续摇着团扇。
冯圆圆不能失礼,刚想站起来,华容公主淡淡瞥了一眼。
冯圆圆:……爹能跟娘比吗?当然不能,她可是公主娘捡回来的孩子。
王爷。
丫鬟们恭敬地朝周温行礼。
周温笑笑,见树下只有两张藤椅,他吩咐微云:再去抬一张出来。
微云看向主子。
华容公主默许了。
她倒是想进去,把自己的椅子让给周温,却怕冯圆圆猜到她与周温不和,在王府住着不踏实。
有些事,等冯圆圆再大些迟早会知道,现在,还是先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吧。
椅子来了,周温坐在了冯圆圆身边,与华容公主一左一右。
今日去学堂了,感觉如何?周温喝口茶,笑着问冯圆圆。
冯圆圆心想,其实光看笑容,王爷都像她亲爹。
可如果没有公主娘,哪来的王爷爹?冯圆圆才不会被男人的笑脸诱拐,坚定地把华容公主放在第一位。
先生待我很好,只是我初学,落后二哥很多。
冯圆圆一板一眼地答道。
周温:不急,慢慢就赶上了,先生会帮你调整进度。
练字了吗?字帖给我看看。
他都开口了,画屏就去陶然堂把冯圆圆的练字帖拿了过来。
周温看得比华容公主仔细多了,该夸的夸,发现不足之处也会指出来。
冯圆圆好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乖学生,人也坐得离周温更近了。
华容公主蹙起眉头。
周温什么意思,她认的女儿,他何必如此尽心?偏偏周温做的又是她该负责却懒得负责的部分,华容公主纵使不满,为了冯圆圆好,也只能忍了。
咕噜噜……冯圆圆的肚子叫了。
她很尴尬,周温笑了,看向华容公主:现在摆饭?华容公主:……嗯。
冯圆圆去洗了手,然后坐到华容公主下首,对面就是周温。
这夫妻俩,一个面冷心善,认了她做唯一的女儿,供她吃穿供她读书,另一个温和可亲平易近人,毫无王爷架子。
冯圆圆虽然还无法把他们当亲生父母一样无话不谈,但相处起来也自在了很多。
丫鬟们端了饭菜上来。
华容公主最先动筷。
周温问冯圆圆:平时喜欢吃什么?冯圆圆:什么都喜欢,我不挑食。
肉固然让她馋嘴惦记,天天吃粗粮稀粥,她也知足。
周温笑了笑:倒是像我。
冯圆圆:……她不挑是因为穷,这人贵为王爷,居然也没个偏好?华容公主意味不明地嗤了声。
周温顺势看过去,商量道:圆圆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我想月底在王府设宴邀请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见见圆圆,不知公主意下如何?关系到她,冯圆圆下意识地停了筷子。
华容公主瞥了周温一眼。
从刚刚开始,她就有一种周温想跟她争孩子的感觉,争着做冯圆圆心中最好的长辈。
华容公主对冯圆圆好,是因为她把这孩子带回来了,理当对其负责,而她与周温只是表面夫妻,并无柔情蜜意,双方各过各的,周温愿意在王府内承认冯圆圆已经够君子了,何必还大费周章让整个宁州府的官民都知道?碍于冯圆圆在,华容公主没说风凉话,只问:王爷公务繁忙,设宴会不会太麻烦了?当年周家先祖从龙有功,与另外两位大将一起受封异姓藩王,对藩地的文官武将都有监管之权。
这是太./祖皇帝把三位大将当兄弟看的证明,君臣共享天下,却为后世子孙治理江山埋下了隐患。
总而言之,周温这个镇南王手中的权力极大,所以平时也是忙得早出晚归,少有闲暇。
周温笑道:我只管出主意,宴席全赖公主与弟妹操持,何累之有。
华容公主听明白了,周温是认真的。
那就这么定了吧。
华容公主可有可无地道,偏头看向冯圆圆:接下来你不但要上课,每日还要花一个时辰学礼仪,等到月底设宴,你得拿出王府郡主应有的姿态。
冯圆圆只觉得肩上一重。
周温:听起来难,其实简单,你与公主朝夕相处,只需学得公主三分神韵便足以应对任何应酬。
华容公主才伸出筷子准备夹菜,闻言一个眼风朝周温飞去。
周温垂眸,唇角却上扬。
冯圆圆也低头笑了。
白日公主与王爷的相处都客客气气的,透着一股生疏,要不是那晚在梦里亲眼看到他们躺在一张床上,冯圆圆都不敢相信他们是夫妻。
可刚刚这一幕,就很像一家人了。
或许,这就是公主与王爷的相处方式吧,天底下那么多夫妻,不可能每对儿都一样,就说李老头的街坊里面,有的妻子对丈夫千依百顺唯唯诺诺,有的却敢打敢骂,吓得丈夫不敢高声说话。
吃饱了,冯圆圆带着自己的丫鬟告退。
她一走,华容公主也无需再陪周温演戏,冷淡道:你要设宴,宴席便由你来安排,我没兴致。
周温:臣明白,臣会将此事完全交付给弟妹,公主只需宴席当日露个面便可。
华容公主:可。
周温笑着告退。
趁天色微晚,周温去了二房。
周渡、乔氏也才吃过晚饭,孩子们退下了,夫妻俩携着手正要去花园里散散步。
出门撞上周温,乔氏忙把手从丈夫那边抽了回来,臊得耳根都红了。
周渡嫌怪地看向兄长。
周温一副什么也没瞧见的样子,神色如常地道:你们要出门?周渡:随便逛逛罢了,大哥此时过来,可是找我?周温:有事要拖累弟妹。
乔氏诧异地看过来。
周温就提了月底设宴一事。
乔氏笑道:这个好说,就按去年过年时的宴请单子准备,如何?周温颔首。
周渡皱眉道:大哥,你都三十了还没有亲生骨肉,这几年曹叔、韩叔他们都替你着急,现在你大张旗鼓地收养圆圆,岂不是火上浇油,更让他们急?二十万周家军,大哥是主帅,另有四位大将辅佐,都是跟随父王出生入死的老将,一直把他们兄弟当自家子侄看待。
大哥膝下无子,几位老将催得比父王在世时还要凶猛,就差绑了大哥按到美人床上强来了。
周温:我认了圆圆,总要给她一个名分。
周渡:养女而已,没改姓没上族谱。
周温:我意已决,不必多言,有劳弟妹了。
朝乔氏点点头,周温转身走了。
周渡气得直瞪眼。
乔氏一直等大伯子走远了,才扯扯他的袖子,花园也不逛了,夫妻俩回房说悄悄话。
你说,大哥到底是怎么想的?关好门,乔氏坐到周渡身边,小声嘀咕起来:说大哥爱慕公主吧,七年来大哥每个月只过去三次,平时也没见他对公主多热络,有时候花园里撞上两人都不带说话的。
可说大哥不在乎公主,偏偏他又不纳妾,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现在还对公主带回来的养女那么尽心尽力。
周渡:早几年我的确看不透他,现在,哼,他就是喜欢公主,眼里心里都没有第二个女人。
乔氏:何以见得?周渡:就是这么觉得,不过这事你我心里有数就行,别传出去,我可不想外人说大哥中了朝廷的美人计,听着就窝囊。
乔氏想到华容公主的美貌,心想有几个男人能在公主面前不窝囊呢?别说男人了,她这个女的都心甘情愿地在华容公主面前做低伏小,一点去挑衅的心思都没有。
翌日早上,乔氏正准备拟写请帖,微云来了。
微云是华容公主身边的大丫鬟,乔氏也习惯地敬着一些。
微云带来一个托盘,上面是百两银子。
公主素来不理俗务,全赖夫人操持,只能出些银钱以表心意。
乔氏连忙推脱一番,最后也没推脱成功。
微云走后,乔氏看着托盘上一锭锭的雪花银,忽觉好笑。
王府办宴席都是走公账,华容公主以前不吃席,也不掺和什么,这次她却为了冯圆圆送银子过来,分明还是把她与王爷当两家人。
.当镇南王府把请帖一张张地发出去,宁州城内的文武官员们也终于知道了冯圆圆的存在。
这早周温才到军营,就被四位大将围住了。
曹明广资历最高,直接问道:王爷要收养女了?那孩子是什么来历?当日华容公主带冯圆圆回城,冯圆圆一路都坐在车内,城中并无人瞧见,王府守卫嘴巴严,也没有外传。
周温:孤儿,我与公主都觉得她合眼缘。
曹明广皱眉:公主带回来的?周温默认,实在也是隐瞒不了,除非宴席当日华容公主不出席,但她为了给冯圆圆撑腰,一定会露面。
曹明广年过五旬,武将都不显老,瞧着也就四十来岁,可此刻他眉峰紧锁,眼角的皱纹也变得明显起来。
另一位大将韩煜也不高兴,心直口快:年纪轻轻的,认什么养女,公主多年无出,王爷没休她都是给朝廷面子,要我说,王爷早该纳妾了,生他十个八个。
郑威、陈文山二将虽然沉默,在此事上也都支持老兄弟们。
曹明广目不转睛地盯着周温。
周温:与公主无关,是我不急。
宁州前途难料,有了子嗣反而掣肘,更何况,若我先叫公主委屈,反而给朝廷送了把柄。
曹明广:什么把柄?生不出孩子她还有理了?周温:您自然帮着我,朝廷却也可以说是我无用,届时问罪圣旨一发,岂不是让我被天下人耻笑?曹明广无言以对。
周温:稚子无辜,还请诸位叔伯把圆圆当我的亲生女儿喜爱。
四个加起来足有两百岁的大将军,当然不会跟一个七岁女童计较。
黄昏日落,周温与四位大将各自回府。